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823】饥荒年代63(40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823】饥荒年代63(40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8:46:42

【823】饥荒年代63(4000)

医生这一行,向来是越老越值钱的,它跟工人不一样,为了给自家孩子挪位置,提前退休的比比皆是,可是像叶欢这样有经验有能力的大夫,那提前退休,于他们来说,损失是巨大的。

所以叶欢想要提前三年退的时候,医院方面也是做了挣扎,也是后来叶欢答应,如果有比较复杂的手术,她可以过去帮忙,这才把她给放了。

她虽然退休,仝战却还在冀北省,自家老婆子在折腾啥,他不是不知道,甚至还说她瞎折腾。

但是才不过三个月,所有投资就回本的生意,他还闻所未闻,甚至还好奇的跑过来看了看。

“这个年代的有钱人居然这么多?”

叶欢唇角微微上扬,“改革开放,打开国门,能够允许自由买卖了,老百姓吃饱穿暖了,那多出来的钱,自然拿来消费了,不然留着干啥?”买房吗?

这可跟后世不一样,如今这个年代,都是单位分房子,谁会想到去买房?

也就她这样从后世过来的人,才会有这种超前眼光。

其实,她仍然觉得这个年代的衣服土,甚至都有想法自己设计,然而她设计出来的,未必符合这个年代的审美。

所以想来想去,还是以这种零售方式,先折腾着。

没有电话,交通不方便的年代,每次出去带货,才是最困难的。

但她却很享受这种把火车当成使用的感觉,每半个月去带一次货,从最开始的五千块,到如今的一万块,她只用了三个月,就把带货量提升了一倍,足以可见在这遍地都是黄金和机遇的年代,干啥都不会赔。

她甚至打电话给五哥六哥,问他们和嫂嫂愿不愿意进行做生意。

现在叶家除了他们这两房没有正式工作,其他几房都混得还不错,但是哥嫂却不愿意来,年纪大了,手脚也不方便,孩子们都上着学,将来如果考上大学最好,考不上就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看的都比较开。

虽然她很想告诉他们,现在卖小吃也很赚钱,但他们既是不愿,也不好勉强,只能叹息着挂了电话。

电话是在邮局往家打的,家里大队有电话,兜兜转转一大圈才能找得到人。

虽然电话费比较贵,但总比写信和拍电报更快。

叶家没人愿意来,舅舅家早就闹翻,她也不可能去帮那些狼心狗肺的。

她一个人,也开不了两个店,精力不够的她,只能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投注在服装店生意上。

当然,为了能寻找到产权独有的铺子,她开店的同时,不忘找人帮忙打听哪里有独立的铺子要出售。

叶欢进货从半个月去一次,很快变成了一星期去一次,她的眼光和搭配,总会让人眼前一亮,所以只要一穿到模特的身上,很快就会引起不少人的询问。

现在人都瘦,她选择的都是m、L两个号码,每次每件衣服一个颜色不会超过五件。

这不,随着口碑打出去,服务好的名声带出去,来他们服装店光临的人也越来越多。

刚开始不知道他们这儿是女装店,甚至还有男性顾客走进来,问得多了吧,叶欢干脆专门腾出一间门面卖男装,所以这次去带货,还带了五千块钱的男装,余下的除了女装,还增加了可供搭配的女鞋、女包、女袜、男袜、内.衣裤等,一次性进了两万块钱的货,走了铁路的货运发回京城。

带了北京站,就会有那种搬运工,她临时雇俩,就能让他们给运送到王府井,运费也就几块钱,还是挺方便快捷的,反正年纪大了,能花钱叫人出力的,就绝对不自己出力。

她不是没想过倒腾电子产品,但那种货成本高,风险也大,而且北方这边明显没有南方那边活泛,万一被扣上走私的帽子,就不划算了,所以她最终还是选择老老实实的倒腾她的服装卖。

本身而言,她的起点就比那些摆地摊的高,但是有了门面以后,衣服就能卖的上价格。

一件毛衣进价45,她能卖到七十,甚至是八十,但是摆地摊你只能卖到五十,或者撑死六十块。

羊绒大衣,进价七八十,能卖到120,地摊你要卖100,人家都说你脑子有问题。

有那钱就跑到百货楼买了,谁还会要你的啊?

但是有了专卖店,灯光一打,模特一穿,鞋子包包再一搭配,效果就出来了。

什么季节卖什么衣服,为了不留存货,月末还会根据库存进行打折,专卖店的价格都是死的,顶多给你凑个满减,送你点小东西,买的那些皮带丝巾钱包袜子内.衣内.裤,不就派上用场了?

加上叶欢还会宣称,找人画的宣传单,或者每次搞活动之前,发一些传单,未免别人拿到单子直接扔掉,她还退出凭单减免五元的优惠,总之,刺激性消费的理念,真的百试不爽,在一成不变的百货楼商家面前,欢·颜凭借自身的魅力,只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在王府井站稳了脚跟。

衣服卖的越好,她跑广州的次数就越多,一星期一次已经是极限,毕竟从北京到广州也两千多公里呢,至少有一半时间都在路上,她甚至在当地修整一天,都觉得时间紧张,基本上都是当天去当天回,这样可以省了住宿的费用。

她坐的都是硬座,没有买过卧铺,想买也买不到,没有单位,没有特殊渠道,人家根本就不会卖给你。

好在硬座每次都有位置,她可以一直坐着,但是吃的一定得好,哪怕每次啃窝头,也得弄点牛肉片夹着吃,要么就是咸鸭蛋、茶叶蛋换着吃,这个年代方便面什么的都是稀罕物,一般人还买不到,她有空间在,吃什么都方便。

本来以为她吃的就够高调了,结果她这一排靠窗的一中年男人,上车的时候拎了一只烧鸡,那香味儿,刺激的周围的乘客不停的吞咽口水,他对面甚至还有一个小孩子,可是人家压根儿就没放在眼里,一个人嘬的香喷喷的,又是吸骨头,又是啃肉的,真的,要不是她嘴里塞着东西,她也会被这香味儿刺激的咽口水。

小男孩儿哪儿受得了这种刺激啊,朝着爹妈不停的喊着要吃肉,这种情况下,当爹的只能扛着孩子去别的地方,不让他看到,从他们的穿着打扮来看,也不像是能买得起烧鸡的人,只能小声安慰自己的儿子,许诺他下车买什么的。

这个时候,周围的人就有些瞧不上那中年男人了,似乎用眼神谴责人家为什么不分给孩子点儿,就算不给他们,也至少给孩子吃点儿。

叶欢却不这么以为,首先那是人家自己的东西,想给就给,不给你也没办法,不可以道德绑架。

诚如她在这儿吃茶叶蛋,对面的女人就一直盯着她看,她也当没看到,自己吃自己的,谁也不占谁的便宜。

她的货都办了货运,所以她这里就拎了一个包,包里除了日用品,连钱都没有,轻装上阵,比他们任何人看起来都省事儿。

现在83年允许个体户存在,在今年之前,还有很多人偷偷的搞投机倒把,把南方的东西,卖到北方,再把北方的东西,拉到南方卖,也是每天在火车上混日子,但这种风险大,因而经常被抓,不像她选择的这个时间点儿,正好合法。

而她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内退,也是因为这几年的生意是最好做的时候,可遇不可求,万不能错过。

其实不管是倒卖服装、电器、小吃、建材、家装,亦或者85年之后的房地产,都是顶顶赚钱的。

前提条件是,你得足够踏实,努力,做生意,讲究诚信为本,如果从一开始你就偷奸耍滑的厉害,那,呵呵,后面你即使做大做强了,也早晚有翻车的时候。

晚上,她正闭目养神睡着觉,车厢里突然响起一声尖叫:“啊……,我的钱没了,我的钱被偷了。”

中年女人摸着自己被划开的裤兜,坐在地上哭爹喊娘的嚎啕大哭,这一幕,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让人同情的。

“我上车的时候不停的摸,看,它都在啊,睡觉之前还有的,我就半中腰眯了一会儿,怎么就被偷了了呢,这挨千刀的小偷,别让老娘找到你,老娘捅死你#……,”

后面的污言秽语,她实在不想去听,怪不得人家偷你呢,打扮的那么有钱,还时不时的去摸口袋,生怕别人不知道你的裤兜里放的是钱咋滴?出门在外,最忌讳的就是这,不管是包,还是口袋,你一直摸,不停的看,被有心人看到,那就是灾难。

小偷既然能偷走,证明他们在这列车上盯你很久了,偷了钱,肯定不会留在原地听你骂,绝对在第一时间转移地方,所以你就是骂,人家也未必听得到。

像这种情况,还有团伙作案的可能性,所以叶欢也只是回头看了一眼,就转了过来。

她虽然是军医,可年纪也大了,这种闲事,也管不了那么多,就因为担心这,所以每次出门,她都穿的特别低调,怕的就是被小偷和不法分子光顾。

坏人脸上不会写着他是坏人,除了小偷,这个年代还有人贩子,拐卖妇女儿童,是他们的强项,专门盯着那些没有出过门的土包子,社会不管在哪个年代,都比我们想象的要可怕。

其实鬼一点也不可,可怕的是人心。

迄今为止,她还没有特别信任一个人,尤其是做生意,向来会给自己留有一分余地。

但因为这节车厢被小偷光顾过,乘警把妇人带走之后,车厢里的人就再也睡不着了,尤其那个吃烧鸡的中年男人,一脸警惕的抱着自己的公文包,一看就知道里面有值钱的东西,这些人的警惕心,是不是也太薄弱了?

等注意力一回来,叶欢洗了洗鼻子,突然闻到一股臭味儿,低头一看,旁边的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脱了鞋扯着呼噜,睡的正香,丝毫没有受刚刚的影响,她被熏得难受,推了他一把。

“年轻人,把你的鞋穿上,公共场合,打呼噜就算了,这鞋子的味道这么大,你不难受,也好歹顾及下周围的人,你说呢?”

叶欢如今是长辈,说话也是笑着,那小年轻脸一红,却是个知好歹的人,立马将鞋子穿上,不好意思的朝她点了下头。

“婶子,对不住,以后肯定注意。”

叶欢朝他点了点头:“麻烦你了。”

各退一步,到底能够海阔天空。

如果对方猖狂,那就用非常之法为之应对。

熬了两个晚上,总算在第三天的晌午到了京城,这个时候,她感觉自己的腰都直不起来了。

也不着急下车,反正是终点站,她等别人都下的差不多了,才站起身往门口走。

到了站台,拿着提货单去找了两个壮劳力,借着他们的手推车,帮她把货放到了出租车上,付了三块钱劳务费,坐着出租车直接去了自己的店铺。

然后再照顾导购帮忙把货卸下来,为此她还专门定做了一个拉货的手推车,几个女人折腾着,把货运到了小仓库里,之后留两个人在外面卖货,剩下的人开始和她一起进行比对,清点,她再入个账,就能把要补充的货挂起来了。

如果有新款,则需要找个时间,搞个小活动,刺激下消费。

这就是她每个星期必经的进货之路,她在广州那边的批发市场,从来没去看过地摊上那种论斤卖,或者五块钱,八块钱一件的衣服,她每次进回来的衣服,都是她转遍整个批发市场,淘回来的,能入她眼的好衣服。

一般的衣服她瞧不上,二般的衣服也需要搭配得当,才能走出畅销款的架势。

在那个批发市场,像她这样的零售商多的是,人家根本就没将她放在眼里。

而且现在都是国有企业,不是她想要设计一个版型,人就能批量去生产,所以,要想做出自己想要的款,除非有一天,她能自己开出服装厂,哪怕是个小型的,怎么也得三四十万的投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