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 第19章 狍子肉换棒子面

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第19章 狍子肉换棒子面

作者:土豆三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8:54:29

第19章 狍子肉换棒子面

第19章 狍子肉换棒子面

这个四合院的后罩房有两个地窖,一个在房子外头,是个菜窖,另一个是在房间的地下,面积小点,但里头整整齐齐叠放着好几个箱子。

虽然不知道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但总归有发现了,王向东记下了位置,以后有寻宝的目标了。

为什么不现在去呢?那里住着人家呢,还不少,三间房住着不下十个人。

既然这些箱子还在,说明还没被发现,那就不急,慢慢寻找机会。

收拾好心情,王向东美美的睡觉去了。

第二天一早,许是喝过灵水的原因,精力体力过剩,满则溢,王向东一早起来先就洗了条裤衩,果然如姐姐说的得找个媳妇了。

然后又去睡了个回笼觉,反正今天休息,再次醒来时外头只有孩子们的嬉笑声。

磨磨蹭蹭的就着咸菜萝卜吃了两馒头,大早上的不能再吃炖猪肉了,太腻了,换换口味。

开门出来就看到隔壁的张铁花带着胡燕和陈小芳在院里跳皮筋。

“东子哥,你咋才起来啊。”张铁花好奇的问道。

“我今天不上班,睡个懒觉呗。”

“嘻嘻,东叔偷懒喽。”

玩笑了几句,王向东就在自行车后座两边的托架上绑上两箩筐,放下两把刀,再把装着狍子的麻袋放后座上绑好,然后推车出门。

到街道办找上王主任,她再带上林干事,三人分骑两自行车出发去往粮站。

交道口粮站离着有几个巷子,到达时店面已经开门营业,现在已经有十几人在那排队了。

王主任没往店里走,绕到边上的仓库大门,门口已经等候着两人了。

“王主任,欢迎您亲自来指导工作。”一个平头中年汉子迎了上来。

“余主任,都说好了你还客气啥,先进去吧。”王丽萍摆了摆手说道。

好大一个后院,一排好几个大粮库,有一个开着大门,工人正推着板车把一袋袋米面运往门店销售。

余主任带着几人来到一处平房内,这里应该是粮站的食堂。

“这是余鸿伟余主任,这是王向东,轧钢厂的采购员,我的侄子。”王丽萍给两人做了介绍。

“余主任你好”。

“伱好,小伙子挺精神的。”

余鸿伟握着王向东的手赞道,他听到了侄子这个词,心下自然重视起来,街道办主任可是处级干部,他这粮站主任才科级,虽然不是直属的,但在地方上还得归街道办管。

“向东可是进步青年,他自告奋勇地承担了南锣鼓巷所有贫困户的帮扶救济工作,仗着自己有两下子打猎技能,想要给贫困户送温暖,这不快过年了,想送点肉和面,这次进山打了头狍子,肉是有了,差棒子面,他就想用狍子肉换,需要你们粮站大力支持啊。”王丽萍把情况详细说明了。

“这是办好事,年青人思想觉悟很高啊,我们粮站必须大力支持,其实说来还是王主任关照我们啊,这马上过年了,猪肉供应太紧张了,您这是给我们粮站职工送温暖啊。”

“好了好了,咱们别互捧了,现在就看向东的,话说我还没见过怎么杀狍子呢。”

“王姨,余主任,你们瞧好了,半小时搞定。”王向东马上把麻袋解下笑道。

食堂有烧好的水,狍子下锅翻烫几下,利刀退毛,然后开膛破肚,掏出内脏后冲洗干净。

然后换砍刀剁下狍子头和脖子,切下四条腿,躯干部分先切出十二块长条肉,然后用草绳穿好,每块差不多有两斤左右。

剩下的小半躯干加上其他部位总共还有二十三斤,内脏啥的让后厨帮忙处理后也有三斤左右。

整个过程差不多半个小时,王向东的动作干净利落,行云流水,看得围观的几人拍手称赞。

“余主任,剩下这些都归你了,看看能换多少棒子面。”王向东把那十二块肉放进箩筐后说道。

“这可是山里的野味,颇为难得,我就按一斤肉换十斤棒子面算,总共二百六十斤,你看行不?”

粮站正式职工有三十多人,每人差不多能分半斤多肉,很不错啊。

“行啊,麻烦主任帮我每二十斤装一袋,蹭主任十来个布袋了。”

“哈哈,小事小事,向东你以后再打到野物还可以拿来换,多多益善啊。”

有了这次的交换,余鸿伟自然希望以后能持续下去,这对粮站来说肯定是受益的,现在物质紧缺,谁家不想多搞点肉来啊,特别是到年关了。

粮站的粮食也是有数的,计划内的自然不能动,但还有计划外的呀,这是粮站可以灵活运作的。

以棒子面来说,粮站内就有加工车间,玉米棒子在粉碎碾磨加工过程中有个浮动的指标,多出来的部分就属于计划外的,更别说陈粮与新粮之间的差别了,内部人员都懂的。

但账还是必须做的,于是按规定开收据签字,手续完成后三人就告辞了。

有组织依靠就是好,跟着街道办不到一个小时就把准备工作做好了。

接下来还得跟着街道办去给贫困户送温暖,帮扶工作正式开始,这时就得看林干事了,依着名单顺序进行,林干事领着两人到了第一个贫困户所在的院子。

南锣鼓巷全长将近一公里,两侧大小院子上百,居住人口有四千多。

“这是七号院子,是个一进的小院,从它旁边过道进去,里头就是八号院子,刘大爷就在八号院。”

“刘大爷儿子因公伤残,儿媳跑了,三个孙子孙女都还不到十岁,没人顶岗,厂里每月给十五块的补助,街道办也给刘大爷安排了粘纸盒的工作。”

林干事边走边给两人介绍着,五口人每月才十五块钱,扣去买口粮的钱就所剩无几了,确实困难啊。

再加上五口人挤在两小间房里,简陋拥挤的居住条件是这一片大部分住户的现状。

刘大爷接过东西后千恩万谢,还让三个孙子给王主任和王向东磕头,两人自然连忙拦住了。

左邻右舍都对街道办的善举竖起大拇指称赞,当然也有眼红人家平白得了面和肉的,却也只能在心下嫉妒,可不敢说出口,人家可是贫困户啊。

之后的几家贫困户也都是老弱病残的情况,王向东也是知道这是在四九城,在政府统筹、街道办协调、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照顾下,那些贫困户都还能生存下去,若是在乡下就难说了。

一路过来到了五十六号院时,王向东发现这里就是昨晚那个有地下暗室的院子。

这家贫困户还是在后院的西厢房,离埋箱子的后罩房只有几米的距离,看来以后这家得常来。

这家现在只有老两口,老头姓顾,都是六十多岁了,没工作也就没收入,女儿嫁到南方,儿子一家也分到南方工作,生活都很拮据,每月能寄来五块或十块也是紧缩出来的。

感谢书友20200921101716115的月票,感谢公孙真弘、远去的风帆、hebeiscute的推荐票,感谢书友们的收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