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 第383章 碾场与扬场

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第383章 碾场与扬场

作者:土豆三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8:54:29

第383章 碾场与扬场

郁闷的黄斌也被带到部里,大佬们亲自接见询问,那不得一五一十的详细说明了胶卷的来历。

“王向东?怎么感觉这名字有点熟悉啊。”

“王向东是咱们轧钢厂保卫处的押运队队长,他。。。。。。”黄斌马上介绍他的事迹了。

“呵呵,老高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这么棒的孩子放你们那实在太屈才了,我得找你们老大说道说道。”公安部的大佬感叹了。

然后黄斌又被自家冶金部的大佬叫去了,先是劈头盖脸的一阵批,这么大的事居然没有第一时间上报部里,然后转脸又给与表扬,毕竟这些资料是他们手下搞到的,其他部门怎么着也得欠下一份人情。

然后又说到王向东了,就想马上找来王向东当面嘉奖一番,得知他带队去支农了,那就不急于一时,等胶卷全部冲洗出来再说了。

王向东自然不知道黄斌的冰火两重天,第二天一早大家就都被叫醒,出来找衣服穿,没想到衣服居然没有汗臭味,原来大婶们昨晚把他们这些人披在外头的衣服都给洗了,晾了一晚上也都干了。

吃过饭马上下地干活,趁着现在还不热多干一阵,最早收割的麦子再倒回打麦场晾晒,现在天气炎热高温,麦子晾晒一两天就差不多干了。

“王队长,昨天跟你说的还请多辛苦一下,镇上离这边不远,也就五里地,你可以多找几家饭馆问问。”看到王向东还在津津有味的看着打麦场,张正奎就过来提醒他了。

“哦,村长,我这就出发,你估计还需要多少粮食?”王向东递上烟问道。

“尽量多换些来,至少也要三百斤棒子面,拜托了。”

“不用这么客气,等我消息啊。”

王向东开车出去,这回却是往西走,听陈班长说他们的部队就驻扎在通县,离小王庄村也就三公里多的路程,那就先去查看位置,想着京郊南北都有驻军了,京郊东西果然也有,那也得给这两边的驻军送羊,不能厚此薄彼啊。

依着地图沿着马路往西绕,很快就找到了驻军位置,一看军营里的红点不多,应该都把战士们派出去支农收割庄稼了,那还是等农忙结束了再来吧。

那就回到河边,在这一段河道撒网,一个多小时时间又抓了两百多斤,依旧留下五十多条,其余的收起来,再在车斗放了六袋棒子面。

“村长,粮食给你换来了,让人抬进去吧。”一进村部院子,王向东看到迎上来的张正奎就说道。

“王队长,太感谢你了,你这还有鱼儿呀,你也太厉害了吧,你用的是什么网啊,能让我们见识见识吗?”张正奎太过惊讶了,这满打满算出去不到三个小时,居然就把粮食搞来了。

“我这网挺结实的,孔大,专抓一斤往上的,瞧瞧吧。”王向东就从副座下的箱子里拿出网来展示,必须消除大家伙的疑虑,咱是真用网捕来的鱼儿,没有作弊的,信不信由你。

“这么好的网不得几十块钱,还得是你王队长有能力呀,这回咱们村有你来支农,真是捡到宝了。”张正奎感叹道。

“村长,看这老天也不会下雨,咱们收割也不必太着急,让大家伙多歇歇,多干两天也没事的。”王向东提议道,抢收抢种是怕下雨,都不下雨了还抢啥,慢慢来不好吗?

“条件不允许啊王队长,多干两天就得多吃掉好多粮食啊,我也希望你们能多呆几天。”

“呃,也是哦,那我干活去。”王向东看到外头打麦场热闹起来,就想去帮忙了。

“这个你干不了,咱们坐那边阴凉的地方看着就行。”张正奎把王向东拉到院墙下坐着。

昨天第一批麦子又晒了一上午差不多干了,就能进入下一个步骤了,那就是碾场。

所谓的碾场,就是等麦子晒得差不多干时,村民赶着毛驴来了,套上石辊子来碾压麦子。

负责碾场的村民要一手赶着毛驴,按顺序一遍又一遍的碾压着麦子,一手还要拿着簸箕用来接毛驴随时可能拉出的粪便,这个必须时刻注意,可不能让麦子添上不好的味道啊。

跟在后面的还有几个妇女用木叉翻起麦子,然后继续碾压另一面。

等小麦碾压好了,毛驴可以歇息了,妇女们就把麦秸挑到麦秸垛上垒起来,打麦场上现在剩下的就是麦粒和麦糠了。

接着就到扬场了,扬场就是要把麦粒和麦糠分离,这时候是要借着风力和人工来操作的。

扬场可是个技术活,需要根据风力和风向自我调整,用木楸顶风扬起,麦糠和麦粒就可以自然分离。

扬场用的锨是木锨,轻便顺手,村民一手执抓住锨柄中间,一手握住锨柄末端,一下铲起满满一木锨的麦糠麦粒,刷地甩向空中,麦糠随风飘至麦堆后部,麦粒哗的一声落在麦堆前边,如此二者就分离开来。

这时候一般都是两人同时扬场,你一锨我一锨,把握节奏,麦糠飞起来就像被风吹起的黄沙,而麦粒落下来的声音,就像雨滴砸在地面上,清脆悦耳。

扬场后的麦粒还要再经过晾晒,直到咬起来嘎嘣脆了才算合格的麦子,这时候就能装袋入仓储存,等候统一上缴到粮站去。

麦糠也得拿麻袋装起来,这是可以用来做猪饲料的,张正奎已经从镇上得到消息了,要加大生猪饲养的任务,每个村从原先的两只增加到五只,村里又得划出一块地专门为二师兄服务了。

说话间看到大家伙都收工回来了,运回来的麦子被这边的村民接手,铡下麦穗铺到打麦场上晾晒。

跟在最后面的是一群小孩子,都是不到十岁大的,有拎着篮子也有提着小布袋,里头都是他们在割完麦子的地里捡来的麦穗,都倒到打麦场上,还仔细的拍了拍篮子抖了抖布袋,老师和大人们讲的“颗粒归仓”孩子们是牢记在心的。

那必须表扬啊,王向东就站在院门口,给进来的孩子们挨个分上两粒硬糖,这种不要票的糖果倒是备着不少,孩子们开心极了,好像又回到了六一儿童节。(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