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 第459章 公安部与翰林院

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第459章 公安部与翰林院

作者:土豆三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8:54:29

第459章 公安部与翰林院

如此平平淡淡、按部就班的来到了十月底,这时候京城已经入秋,早晚温差变大,天气迅速的变冷,北方的冷空气越过燕山山脉骤然侵入,人们已经得穿起羊毛衣套上了外套,再加上多风沙天气,口罩和围巾成为上班族必备的装备了。

王向东从陈大鹏那得到消息,轧钢厂的摩托车研发取得了成功,组装起来的一辆摩托车进行了测试,跟王向东最后提供的那辆小鬼子摩托车不相上下,这让全厂上下乃至冶金部领导都为之欢呼雀跃。

京城第一摩托车厂应运而生,挂靠红星轧钢厂,组装起来的那第一辆摩托车就直接命名为红星摩托车,车身外观主体为红色,车头位置有金黄色的五星,甚是鲜艳耀眼。

摩托车厂的厂址就选在轧钢厂的厂墙西边的空旷地,厂房规划和建设已经提上议程了,领导班子也在甄选过程中,这个可是香饽饽啊。

这些就不关王向东的事了,他就专心投入到进修学习中去,毕竟落下了好多的课程,只能借用花亚男的笔记进行自学了。

月底统一进行了三门课程的考核,最后两天王向东又体会了一回考前突击,临时抱佛脚的场景,就连最不爱看书的林正宜都抱着书看到熄灯。

考核很正规,还分笔试与面试,王向东三门课程笔试都在九十以上,这样的高分让学员们刮目相看,得亏现在没有网络游戏出现,要不然他们肯定会说这人绝逼用外挂了。

面试成绩就一般了,或许是授课老师对这个后面才来几天的学员印象分不好吧,但王向东无所谓,能过就行,不能过那是不可能的,陈主任都打了包票的。

周六上午考完,下午就能回家了,王向东觉得该去找找巴图了,之前跟陈主任提出的要求居然到现在都没有回复,看来公安的办事效率也不怎么样啊。

“巴图?向东你要去找巴图?你怎么认识咱们五局的牛逼人物啊?”听到王向东让他带着去一趟公安部找人,林正宜惊讶的来了三连问。

“哦,我想起来你也是五局的,巴图很牛逼吗?不就块头大了点,跟你也差不多啊。”王向东这才记起自我介绍时林正宜说他是公安部五局的。

“他原本是院办的警卫队长,多次立功,还为大领导挡过子弹呢,不到三十岁的副处,你说牛逼不?”林正宜一脸的钦佩。

“那确实利害,话说你们五局是做啥的呀?你跟巴图是一块的吗?”王向东好奇的问道。

“五局是专门处理这一片的特殊事务的,巴图是外事处的,我是应急处的,他可比我高两级呢,对了,你们是怎么认识的?”林正宜指了指故宫西边的方向,那边不就是中海和南海嘛,中枢区域啊。

“院办安排的任务,跟巴图合作了一把,趁着下午有时间去找巴图问件事,没到过公安部,你给带了路呗。”王向东应道。

“小事一桩,走起,咱边走边聊。”

看看快到下午上班时间了,林正宜就跟王向东出了宿舍,其他学员基本上都收拾好回家过周末去了。

骑车经东华门大街往西到故宫西口,再往南经南池子大街到东长安大街,穿过大街到南边就是公安部的位置了。

“咱公安部这里原来可是大名鼎鼎的翰林院所在地呢,知道翰林院是做啥的吗?不知道了吧,我给你普及普及。”林正宜居然当起了导游,也对,他的地盘他最清楚了。所谓“翰林”,即文翰之林,意思同文苑。

翰林院从唐朝时开始设立,起初是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到了唐玄宗时期,翰林分为了两种,一种为翰林学士,是从文学侍从中选拔的优秀人才,担任起草诏书的职责;另一种是翰林供奉,也供职于翰林院,但是却并无实权。

到了晚唐时期,翰林学士成为了皇帝起草密诏的“私人秘书”,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

到了宋朝,翰林成为了正式官职,并开始与封建时期的科举制度接轨。

到明清时期,翰林院成为养才储望之所,通俗来说就是读书人聚集的地方了。

这些读书人聚在一起可不是吟诗作对喝酒聊天的,他们要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等,他们地位清贵,又是皇帝身边的人或者是皇帝倚重的人才,所以翰林院是成为阁老重臣或者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翰林院是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有身份地位的读书人聚集的地方,或者说是全国最有才学的人聚集的地方,也是士人群体中地位最高的士人们的聚集地。

翰林院作为国家的人才储备库是非常合适的,所以,历朝历代,翰林院、翰林学士都是颇受朝廷重视,多委以重任的。

翰林中人不光致力于文学,还喜欢评论朝政,因此获得了参政议政的机会,很多人就能受到皇帝的赏识和倚重,一飞冲天。

所以翰林院就是这样一个做大官的“踏脚石”的地方,比如明朝中后期更是形成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大学士的局面,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们的人生理想。

二十世纪前,清朝的翰林院还以巨量藏书著称于世,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图书馆。

然而1900年列强入侵点了一把大火,不仅将翰林院所有的辉煌建筑焚毁,而且数千万卷古籍善本也在大火中烧毁,其中就包括当时仅存副本的《永乐大典》,痛哉痛哉。

公安部是解放后在这片废墟上修建了办公场所,以前的翰林院只能在历史记载中一探究竟了。

“呐,向东你自己去大门岗哨那边登记联系,我就不陪你进去了,难得回家休息,我可不想进去被拉壮丁啊,回见了您呐。”林正宜挥挥手一踩踏板就溜了。

“同志你稍等,我给五局打个电话问问人在不。”

公安部的大门哪那么容易进,登记了工作证,还得里头的人出来领进去,所以王向东只能等着了。

“这不是王向东同志嘛,你这是要来找谁啊?”(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