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 第470章 你又是谁?

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第470章 你又是谁?

作者:土豆三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8:54:29

第470章 你又是谁?

《永乐大典》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更是古代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全书共22877卷,合11095册,里头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古代文化的光辉成就。

《永乐大典》并不是一部丛书,而是一部类书,类书就是将各种书上一些片断的材料进行分类、集中、汇编,包括了天、地、人、物、事等等。

《永乐大典》不仅仅只是记载了一些文献这么简单,它是真的将古今图书所有的内容都以教程的方式的记载下来。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个医生,在遇到某一个医学难题的时候,你会去翻书看看以前的病例,要是你手头有《永乐大典》,你只要按类查找相关内容,它就会告诉你这个病为什么会这样,会有什么症状,要如何去治疗,要用到哪些草药等等。

如果你是一个木匠,你想打造一个鲁班锁,那只需要去翻阅《永乐大典》木工类,找到鲁班锁,就可以知道要如何去打造,并且你还可以从中了解到鲁班锁的构造原理,彻底学会怎么做鲁班锁。

所以说《永乐大典》包罗万象,它总计有三亿七千多万字,都是那些读书人用官方的楷书馆阁体一笔一画抄写出来的,工整美观还无一错误,纸张选用上等的宣纸,每一册的厚度都在七到八公分,所以这一箱也就只能装二十册左右了。

《永乐大典》中所绘山川、名物、人物、城郭等形态逼真,器物也全用白描手法,精细工致,是古代书籍插图中的精品,如此精湛的画面,在历史艺术史中地位非常之高,可谓是千古绝唱。

然而这部大典的留存却颇为坎坷,首先在嘉靖年间,收藏在京陵文渊阁的《永乐大典》原稿毁于大火,好在正本存于京城免于一难,于是嘉靖皇帝赶紧令人抄写一部副本,耗时六年才完成。

然后在明末清初京城沦陷,正本下落不明,疑是毁于战火之中,于是只剩下京陵文渊阁的《永乐大典》副本了。

接着《永乐大典》副本在雍正时期移存到翰林院后就开始流失了,到乾隆年间只剩9800多册,还是因为要修撰《四库全书》需要借鉴大典的资料才发现已经流失了一千多册的。

大规模的流失是从咸丰年间开始的,翰林院的那些官吏知法犯法、监守自盗,《永乐大典》被官员们偷出去后,有的藏匿起来,有的被洋人高价收购,加剧了它的流散。

到光绪初年只剩5000多册,又过了二十年后再次清点,竟然只剩下800多册了。可见前朝官府的**程度。

1900年翰林院被列强放了一把大火,藏书楼遭受空前浩劫,翰林院隔壁的米国使馆在大火中转移走的大典有330多册,随后归还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但大部分又被衙门官吏给瓜分了,只剩下区区的64册,还不到大典的零头啊。

到解放后,保存在京城图书馆的《永乐大典》副本增加到93册,之后陆续有人捐献,也有国外归还的,到去年为止已经有215册了。

“我们馆里现存的215册还都是副本,这些正本重现真是文化界的天大喜事啊。”周有福最后感慨道。

“真没想到《永乐大典》还有这般经历,好在我们找回来这么多了,王向东同志,巴图同志、周有福同志,你们立功了。”部里领导赞许道。

这时候外头传来了争吵声,领导带着众人沿着临时挖出的土阶上到地面,公安警卫正拦住两人不让他们进入。“我们是京城图书馆的,这里发现古籍我们肯定要来验收的,你们拦着想干嘛啊?”这是上回见过的林馆长的声音,看来是得到文化部传来的消息了。

“我们执行命令,未经许可不得进入。”

“行行,那你赶紧去跟领导通报一下,可别误了我们的大事。”

“不用通报了,林馆长,吴老师,你们来迟了,陈主任已经去联系国库了,这批古籍要存放到国库去,为了安全起见,你们就不用下去了。”领导皱了下眉毛走过来说道。

“哦,什么古籍还需要存放到国库啊,小周,你跟我说说。”林馆长把目光投向了周有福。

“馆长,这里的地下室保存着《永乐大典》的正本四十箱,估计有八百册左右,是正本啊。”周有福很兴奋的汇报了。

“什么?《永乐大典》?还是正本?我的天呐。”林馆长脑瓜子嗡嗡的,旁边的吴老师也愣住了,感觉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脚有些站不稳了。

这两人之前对翰林院的地下勘探工作丝毫不抱希望,一副应付了事的态度,没两天吴老师更是把这个协助工作扔给了周有福,林馆长也同意了,没想到事实却给了他们大大的耳刮子。

“快,快带我们下去看看,真有《永乐大典》正本出现,小周会不会搞错啊。”吴老师迫不及待了。

“不用下去了,为保证国宝的完好无缺,现在谁也不能再开启箱子了。”尹所长拦住了。

“你又是谁?凭什么拦住我们,《永乐大典》作为旷世大典,就应该存放在我们图书馆的,正本副本同时展现,绝对会震惊世界的。”林馆长缓过神来,兴奋的展望起未来的荣耀时刻。

“不用了,这批国宝就保存在国库里,等待专家学者的进一步验证,林馆长,你们以后如果想要参考借鉴就先找文化部申请,再送院办审批吧。”这时回来的陈主任说话了,这话等于是撇开了京城图书馆了,有巴图随时汇报进展情况,他当然知道这两人的态度了,所以也就不客气了。

“这,好吧,那能不能让我们瞻仰一下这些国宝啊?”林馆长心痒难耐。

“都说了在未确定古籍的安全完好之前不能再开盖了,等以后再说吧。”尹所长应道。

“领导没开口你插什么嘴,要不是我提供的翰林院旧址布局图,他们能找到地下室啊,让我们看看又怎么了。”吴老师突然跳出来了,后悔是来不及了,但他也要把自己的功劳摆出来啊,以后在履历上在旁人面前也有展示的资本。(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