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 第484章 相声与麻花

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第484章 相声与麻花

作者:土豆三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8:54:29

第484章 相声与麻花

接下来又进行了表彰大会,王向东、陈长青、林家诚和郭长安四人都被戴上了红花,接过了领导颁发的奖状和奖金,接受了广大渔民们的欢呼鼓掌。

中午领导还专门办了一桌庆功宴,热情招待了王向东等人,直沽高粱酒灌得四人全都趴下了,当然王向东是装的,正好借机好好的睡了一觉。

晚上换作由分局的黄科长做东单独请王向东吃饭,他这回肯定得表示表示了,光这一年多海匪搞出来的案子就有好几个压在他那里,这下全都销案了可算是帮了他大忙了,所以特意又请王向东吃了一顿海鲜大餐,酒倒是少喝了,但饭后还邀请他去听了一场相声表演。

这是去一个塘沽区的相声园子里听表演的,场地像一个饭馆,只是里头没有桌子,全都是长椅,有一个小舞台,七点准时开演。

黄科长介绍说,这年头津市的曲艺园子的演出规矩是以十分钟为一个计费单位,跟后世的出租车计费一样,根据表演的团体档次不同费用是不等的。

市级的曲艺团三分钱十分钟,区级的曲艺队是二分钱十分钟,差一分钱看着不算什么,可听上两三个小时下来就差一两毛呢,以这个年代的收入水平来说还是区别不小的。

所以不管是谁,听多长时间给多少钱,明码标价童叟无欺,逃票蹭听也没门儿。

这年头的曲艺团表演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就拿塘沽区来说,相声专场也只有每天晚上安排一场,其他场次还有曲艺专场、杂技魔术专场、评书专场等。

按时计费演员拿到的钱就很有限,为了养家糊口,他们得几个园子连轴跑,津市几个区的好些园子就协调好演出时间,赶着场去表演,这年头的演员也是够累的。

辛苦倒是无所谓,凭本事赚钱正大光明,所以得有真本事,因为这年头的演员没有别的门路可走,就得下苦功夫,多学段子,还不能贪多嚼不烂,学会了还要努力揣摩,加进自己的东西,反复拆洗,精益求精,上了台就拿出十二分的气力来表演,以博取观众一乐。

这可不同于后世的有些演员,才会个几段台词的就敢上台,半桶水晃荡着就想来挣快钱,这年头的观众都是内行的有水平的,听不下去就拔腿走人,甚至都敢轰你下台,尴尬无地自容倒在其次,关键是没了观众你还不得饿死啊。

所以我们总赞叹老相声表演艺术家们技艺精湛,炉火纯青,那不是没有原因的,就拿高先生的《钓鱼》来说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高先生和范先生登台演出,不说这段别想散场,换句话说,这二位今天要想多留会观众,多说几段,就别说《钓鱼》,观众会一直等着,如果今天要想早点下,就早点把这段《钓鱼》返场表演完了观众就放过他们了。

所以相声界就有“京城学艺、津门走红”的说法,相声演员想要成名立万出道走红,必须得通过津市观众苛刻的考核,得到认可了才算是取得成功。

而后世的相声表演从春晚的一年不如一年就可以看出它的落莫,原因虽然有多方面的,但跟老一辈艺术家的成名历程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王向东津津有味的听了好几段传统相声,还得是津市的相声地道啊,演员们的包袱甩得漂亮,语言诙谐,观众们笑声不断,这钱掏得实惠,心甘情愿啊。

离开相声园子,王向东就不让黄科长相送了,正好逛着走回港口派出所,看看塘沽的街景。走到南街,王向东看到了挂着“桂发祥”招牌的麻花店铺居然还开着门,不由得驻足观望。

早听陈长青说起津市的麻花名声响亮,跟狗不理包子齐名,当然后世因为各种因素影响让狗不理变成了人不理,而津市麻花跟疆区切糕那样成为让人嫌弃的食品了,看到沿街推车售卖的都离的远远的,连上前问价都不敢了。

当然现在的它们都还是名副其实的,正宗正牌。

早年间的桂发祥麻花无论规格还是口味都还是比较单一的,前几年公私合营后,管理者和工人对麻花品种的规格又作了改进,根据群众需求,做成50克、100克、250克、500克、1000克等重量不同、大小各异的多种规格麻花。

接着又对麻花的配方进行了改良,推出了独特风味的夹馅什锦麻花,口感油润、酥脆香甜、造型美观、久放不绵,因而特别受群众欢迎。

特别是近些年来开拓了海外市场,能为国家创汇了,生产规模扩大了,品种增加了,使津市这一特色食品走上了更加广阔的发展道路。

也不知道这家麻花店为什么晚上时间还营业,公私合营后更是很少听到要加班的,或许是要提高销量吧,其实还是跟曲艺园子有很大关系,来看曲艺的嘴里闲着,园子里没有桌子,提供不上点心茶水,那就到隔壁买两根麻花嚼着呗。

王向东也没多想,这样不就更方便了他嘛,所以有了这个机会,那肯定得多采购一些带回去了,于是进店询问,掏出钱票能买多少就买多少,只要有钱有票,售货员自然欢喜了,找来布袋给装上了。

“同志您是外地来的吧,听着相声段子嚼着麻花更是有滋有味,所以到咱们桂发祥来买麻花算是来对了,咱们这是老店,正宗的,不信您先尝尝。”

“行啊,那我就不客气了,好吃我就多买点。”

王向东拿起一根小的麻花咬上一口,酥脆香甜,有嚼劲,而且越嚼越香,一根都能吃上半天呢。

售货员边称重边介绍,还满满的自豪感,说他们桂发祥的麻花炸得透,无水分,最少能放三个月,秋季麻花能过冬,还不需要添加防腐剂。

王向东拎着两袋麻花出来了,拐个弯就收进空间,放在空间里就更不需要防腐剂了,放个地老天荒也不会坏掉的。

啃着麻花回到港口派出所,跟值班的公安打了个招呼,王向东进了招待室,来了几天还第一次睡在这里,也算在这里打了个卡了。(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