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 第526章 捡了大便宜

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第526章 捡了大便宜

作者:土豆三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8:54:29

第526章 捡了大便宜

另一个重要娱乐场所就是大世界了,过去叫荣记大世界,摆明了这就是黄金荣的产业,是当时远东最大的娱乐场,所以沪市当时游乐场所基本都是以大世界命名的,比如南市有南市大世界、杨浦有苏北大世界,可见大世界的名头之大。

大世界最为传扬的就是门厅里那几个哈哈镜,把客人自己变形的模样推到自己的视野中,让自己看得哈哈一笑,孩子们最是喜欢来这里照镜子了。

大世界里头还有各种地方戏、滑稽戏、杂耍的演出,各路艺人通过这个平台来唱红自己,走向沪市的大舞台。

当然这里头最是敛财的还是赌场,作为娱乐场所,能赚钱的勾当他们肯定都不会落下的。

所以近半个世纪以来大世界这座罗马式的塔楼一直都是沪市的地标性建筑。

“向东老弟,这两个地方你可一定得去逛逛,要不等会我带你去走一趟?”黄玉霖揽着王向东问道,他感觉两人越发投缘了。

“那敢情好啊,咱们先喝酒,我还想向黄叔请教一下另外两个大亨的情况呢,黄叔能满足一下我的好奇心吗?”王向东可不想轻易离开,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呢。

“好,难得还有人对那些往事感兴趣,来,咱们边喝边聊。”黄爸许是很长时间没这么尽兴了,爽快的喝着酒继续说起往事来。

张啸林可以说是三大亨中存在感最小的,沪市被小鬼子占领后他就变节成为汉奸,祸害民众还大发国难财,没两年就被他自己的保镳给击毙了,真可谓是天理难容、罪有应得。

张啸林死后,他的家人就瓜分了他的家产跑到国外去了,张家公馆也转让掉了。

而杜月笙也算有骨气,在抗战过程中也出过力,曾让他的船队自己凿沉堵塞江口以阻止小鬼子的入侵,沪市沦陷后拒绝小鬼子的拉拢迁往港岛,继续为后方的抗战筹集物资,他还筹建了重庆医院,成为战时后方最先进的医院,受到了舆论的好评,解放后他就举家迁往港岛,两年后病逝。

沪市老人对杜月笙的评价是毁誉参半的,早年他投靠黄金荣门下,靠贩卖烟土和开设赌场发的家,后来又搞金融做企业,逐渐成为法租界的教父,建造了他的杜公馆。

杜公馆和隔街相望的张公馆是同样的建筑风格,占地面积都是一千平方,地皮也都是黄金荣送的,由一幢中式两层石库门楼房和一幢中西合璧风格的三层楼房组成,主要用材基本也都是黄金荣送给他的,包括楠木雕花大梁,这在当时可谓是价值不菲。

解放后杜公馆和张公馆都被收归沪市某些单位使用了,位置离这里不远,正是之前路过时看到的石库门的大楼房,两边都没看到有阴影,看来杜月笙也是没有留下啥东西了。

沪市老人是这样评价当年三大亨的: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

杜月笙善于结交达官名流,舍得花钱疏通关系,对普通老百姓也是仗义疏财、笼络人心,所以他的名气在三大亨里是越来越响亮的。

“我最是佩服杜先生了,他说过做人有三碗面最难吃:人面、情面和场面,你们年轻人要记住啊,快乐是最重要的,能使你快乐的人和事物,你就永久陪伴着,让你不快乐的人和事物,你就马上离开他们。”黄爸感慨的做了总结。

“黄叔说得太对了,当满上一碗,干了。”“哈哈,难得如此快乐,来,干了。”

浙省的黄酒入口绵柔还略带甜味,但后劲却很强,三人差不多把这一小坛酒给喝光了,抽着烟又闲聊了好久,这时候酒劲上来了,黄家父子很快撑不住了,两人都趴在桌面上起不来了。

王向东就把黄爸扶到旁边的床上躺着,再把黄玉霖背到东厢房躺下,稍微等了一会儿,见二人真的睡着了,这才来到西厢房。

门是上了锁的,从破旧的窗户可以看到里头很是杂乱,看来这里头是长时间没住人了,桌椅、橱柜和床上都是厚厚的一层灰。

绕到屋后,王向东小心的找准位置,打开一扇窗户,翻进屋里,就在落脚处开始挖洞,挖了有两米多深才到地下室的入口处。

王向东带上防毒面具,掀开厚厚的木板,打开手电筒,顺着台阶下到里头,也就不到十个平方的面积,四周是石条堆砌的,防潮倒是做得不错,不过地面上还是有些积水。

王向东随手打开一个箱子,看到的都是金灿灿的大黄鱼,再看一个都是银元,果然不愧是在沪市纵横经营几十年的大亨,收刮来的金银如此之多,没想到送一趟货倒是让他捡到了大便宜。

王向东也顾不上多看了,伸手把这十五箱金银全都收了,出去把木板盖上,再把土石填回去,回到地面再把地砖铺好,然后回到了院里。

黄家父子还在酣睡,呼噜声此起彼伏,王向东不再逗留,关上院门就离开了,到弄堂外叫了辆三轮车回到了展览馆。

“向东老弟,你可算回来了,展销会也差不多结束了,一起收拾一下,晚上好好庆祝一番啊。”陈实诚看到王向东到来就开心的招呼道。

“这就搞定啦?”

王向东看到展区已经空了,一辆摩托车都不剩,没啥好收拾的,陈大鹏他们都聚在一起开心的闲聊着,看来这次展销已经大功告成了。

“哈哈,部里领导很是满意,已经订好了明天回京城的车票了,晚上让我们好好放松一下,百货商店的经理推荐我们去沪市本帮菜老字号聚餐,你看怎么样啊?”陈实诚点头笑道。

“依陈厂长的,我对沪市本帮菜慕名已久了,正好去品尝品尝。”王向东自然同意了。

然后他们这一班人马十几个人浩浩荡荡的来到八仙桥的金陵路,这里就有本帮菜的老菜馆“老人和”。

本帮菜馆“老人和”是沪市最有历史和当地特点的菜馆之一,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一开始叫“人和”菜馆,后来有分号开出去,所以这里的本店就叫“老人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