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 第579章 南沙饼与文庙

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第579章 南沙饼与文庙

作者:土豆三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8:54:29

第579章 南沙饼与文庙

王向东放下话筒,出来一结账,也就几句话的功夫就要了一块五毛钱,长途电话真贵啊。

走出邮电局左右看了看,还是逛逛承德的大街吧,边上还有一家茶馆,早听说茶馆是民间的信息交流中心,想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甚至于国家大小事,到茶馆坐坐最是容易获得的。

此时正是吃过午饭不久,有个悠闲的老人散步消食来到茶馆,可能是熟悉的老友还没到来吧,王向东就马上邀请过来坐下,花五分钱泡的一大壶茶水他可喝不完,自然得请人共饮了。

寒暄几句后,老人也没客气,反正都是消磨时光,他就坐了下来,接过王向东递上的烟,想听故事啊,那就先给他说说面前的这条大街。

承德最古老的大街就是这条南营子大街了,尽管南营子大街在前朝也被称作御路街,但其实它只是御路的一小段,也就是进入承德后到避暑山庄的这一段。

真正的御路,是从京城一路翻山越岭蜿蜒而来的,每年夏天前朝历代皇帝带着大队人马沿着御路浩荡出行,往返于承德避暑山庄与京城之间。

既为御路,自然少不了皇家的气派与威严了,想当年,三座牌楼就曾跨街而建,由头道牌楼往东至避暑山庄丽正门,长约三公里多,御路有三米多宽,中间铺有条石,两侧为土路。

可惜的是解放后为了拓宽街道,就把这三道牌楼给拆除了,现在城里基本上没有旧时的痕迹了。

“怎么没有啊,避暑山庄不就是承德的名胜古迹吗?还有外八庙。”王向东见老人很是遗憾的表情,马上就开导道。

“也就解放后咱们平头老百姓能进去瞧瞧,搁以前呐,那一道高大的城墙咱们还不能靠近呢,那里头可是皇帝老儿避暑的行宫,不过现在也是破落得不成样子了,造孽呀。”老人望着北边感叹道。

“这边就都没有以前的古迹了吗?”

“有是有,现在也仅存一座文庙了,你往西走上几百米就能看到了。”

说起这承德文庙,老人脸上有了些自豪感,这文庙是乾隆下令建造的,规模仅次于鲁省曲阜和京城的孔庙,它不仅是前朝陪都祭祀圣人之处,还是当年热河省的教育中心,还有陪同皇帝北巡避暑的文人学者在此讲学,更有信奉儒学的朝-鲜使节前来求学,所以承德文庙一度极为繁盛。

反正也是闲逛,那就去看看呗,王向东谢过老人走了出去,没走多远就看到一家卖烙饼的,闻着就香,脚步不由得停下了。

凑近一问,原来是叫南沙饼,又名八勾糖饼,以白糖、青红丝、瓜子仁、杏仁、核桃仁及调料作馅,以面粉、荞麦粉和面,包馅成型,烙制而成。

“同志,一看您就是外地来的,肯定没吃过咱们承德的南沙饼,您先来一个尝尝,不好吃不要钱。”柜台里头的服务员都快打瞌睡了,听到脚步声后看到有人进来,他连忙起身招呼道。

“我能先吃?”

王向东好奇了,现在的商铺基本都是公私合营,原来的老板都是凭手艺拿工资的,当然也有入股的,但总感觉积极性不够,态度也不行,磨洋工摸鱼混日子的居多。

“当然了,祖传的手艺,不怕您挑刺。”

听这口气,王向东肯定得尝尝了,拿起一块南沙饼咬上一口,嗯,酥脆、香甜、爽口,吃完嘴里还有回味,确实是有特色。

“嗯,不错,怎么卖的?”“一个一两粮票五分钱,您要几个?”

“同志,你这所有的都帮我打包了,最好能帮我找个纸箱装起来,我要带回去给同事们都尝尝。”王向东指着几个托盘里的南沙饼说道。

“都,都要啊,您没耍我吧。”

服务员不敢相信,惊喜来得好突然,这要是都卖出去了就能关门睡觉了,太爽了。

“这个是啥?我吃饱撑着来耍你啊。”王向东从挎包里掏出一小沓粮票晃了晃。

“诶,好,我马上点。”服务员瞄了一眼,卧草,都是全国粮票啊,这下赚大了。

八十多个南沙饼都拿油纸包起来放纸箱里,王向东付了钱和粮票,双方都很满意。

拎着纸箱再往前走,看到了目前西大街上保存下来的屈指可数的古迹文庙。

文庙占地面积达一万多平方,分东、中、西三个院落,大门口右侧一堵高大的影壁墙面已经班驳,基座上的巨型条石,历经几百年风雨,已经棱角全无。

东西两个院落现在都成为居民的住所,只有中路能进去看看,过了一座桥到大成门,可以看到有一块巨碑的亭子,上面刻着乾隆的《热河文庙碑记》,巨碑能保存下来也是万幸啊。

再进去就是大成殿了,殿内供奉的自然就是大成至圣孔子了,旁边还有藏书楼,可惜看不到几本藏书了。

王向东在参观的同时自然会查探一番了,可惜这里没看到有地下室,文物古籍也都没能保存下来,颇为遗憾啊。

没了心情,王向东就返回避暑山庄丽正门,途中悄悄的把纸箱收了起来,然后就在大门口外四下张望,还真给他找到了个石条,那就坐下等着吧。

“同志,请出示你的证件。”

这时候过来一队民兵,胸前挂着武装袋,也不知道里头有没有弹夹,背着五六半和三八大盖,打头的一个就盘问起王向东来。

这应该是负责避暑山庄巡逻的民兵连,对陌生的外来人员肯定得盘问,这里还没有成为旅游的景点,这年头几乎各地都这样,名胜古迹保护和管理意识不强,措施更没跟上了,也没有把它们搞成旅游景点,连故宫都不用门票就能进去游玩,更别说其他地方了。

关键是这年头谁家也没有闲钱四处旅游啊,就算你有钱,到哪里都得有证明和证件,要不然当地公安、民兵甚至老百姓都能把你抓起来的。

全民皆兵防范敌特,解放后的十一年来全国上下打击敌特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小鬼子的、丑国的、光头的,敢冒头的都被一网打尽了,当然还有隐藏更深的,咱们肯定不能掉以轻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