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 第216章 蔡全无结婚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第216章 蔡全无结婚

作者:立地为秋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5 19:07:46

第216章 蔡全无结婚

第216章 蔡全无结婚

“哎,奶奶您拿刀做什么?”徐得庸连忙道。

徐南氏乐呵呵道:“杀老母鸡啊,养它不就是为了这时候。”

徐慧真微笑道:“奶奶,我这刚怀上,那母鸡您还是留着下蛋吧,我吃鸡蛋也一样。”

徐南氏被这一提醒,便迟疑道:“那就先吃鸡蛋?”

“哎,咱先吃鸡蛋就成。”徐慧真笑着道。

徐南氏道:“那成,今个咱先吃鸡蛋,等过两月咱杀那新养的小鸡,回头等你坐月子的时候,咱再杀老母鸡给你炖汤喝。”

说完就乐呵呵的开始做饭,看着更有精神劲了。

晚上吃完饭在院子纳凉的时候,徐南氏和一大妈闲聊的时候,“不经意间”就说了出来。

一大妈羡慕的道:“那南大娘恭喜了,明年家里又能添人丁了。”

徐南氏笑呵呵的道:“我这重孙女有了,这次最好是个重孙儿。”

何雨柱听到,看了一眼左边徐得庸他们,又看了看右边的贾东旭一家,这人都结婚有孩子,自己还是孤家寡人一个……,哦,有一个胳膊肘拐外面的妹妹,正在陪小理儿玩呢。

“哎……。”

何雨柱不禁微微叹了一口气,都怪那和寡妇跑了的老爹。

易中海倒是老神在在的坐在自己做的摇椅上,悠哉悠哉扇着蒲扇,不知道在想什么。

贾张氏知道徐慧真怀孕的消息,回屋之后不禁催促儿子道:“东旭,棒梗都不小了,你们也该要第二个吧!”

秦淮茹一听,眨了眨眼睛回了屋。

贾东旭没好气道:“行了妈,您就甭操这么多心了,该有了自然会有。”

贾张氏一瞪眼道:“废话,我不操心伱怎么长得这么大了,今晚棒梗和我睡一床。”

小棒梗道:“我才不要,我要找妈妈。”

说完就溜进卧室中去了。

……

日子如水在手缝间漏掉,转眼三天过去,家里洗衣做饭的活徐得庸都包了。

每天忙的乐呵呵,晚上的时候自然不能在使坏,手摸在徐慧真的肚子上有些虔诚。

徐慧真肚子里有他在这个世界上最杰出的杰作。

这天傍晚,徐得庸来到蔡全无家里。

因为明个就是蔡全无和何玉梅结婚的日子。

过了会刘德柱也来了。

互相打过招呼后,便拉徐得庸到一边道:“得庸,马主任最近还挺关心我,还有意无意的询问我家里的状况,以及我识字学习的情况,你说这是不是有戏?”

徐得耸耸肩庸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毕竟咱们又没有决定的权利,你这事得放平常心。”

“哎。”刘德柱叹了口气道:“你说的也对,可我一想到这可能是我唯一能成为正式员工,又能娶到媳妇的机会,又不禁患得患失,得庸你不会觉得我势利吧。”

徐得庸笑了笑道:“人之常情,而且你也没有主动做什么趋炎附势的行径,马主任这态度可能已经讲你列入备胎之一。”

“备胎?”

“就是骑车备用轮胎,汽车在路上跑,万一轮胎坏了,可以直接换上备用轮胎。”

刘德柱乐了道:“嘿,那我就是备胎,我乐意做备胎。”

徐得庸:“……”

得,要不你直接改名叫刘备胎得了。

这时,强子这家伙也厚着脸皮笑呵呵来了,向蔡全无道喜。

这货带着的板车加入了“起重社”,混的也不咋地,不过也饿不着。

前段时候“冷落”了蔡全无一段时间,这会似乎有些后悔,又渐渐靠过来。

蔡全无也没说什么,能来就是客就是朋友,不过以后有何玉梅管着,强子这货想要再找他借钱是够呛。

刘德柱一见到强子就来劲,有些冷嘲热讽的道:“某人只怕在外面更没人搭理,于是就想起前人的好来吧。”

强子嫌弃的瞥了他一眼道:“你以为你又如何?也就得庸和全无抬举你……。”

随即他挥挥手道:“高兴的日子,我不稀得和你吵吵,不然扫大家的性,我就是过来看看全无有需要搭把手的地方没。”

蔡全无人不错,就是话少没什么朋友,家里又没个亲人,要不是徐得庸几个,明天接亲的人都凑不齐。

晚上几人在蔡全无家喝了点酒,打了会扑克牌,徐得庸便早早回了家,徐慧真要照应小酒馆,还要看小理儿,

刘德柱和强子这个单身的就睡在了蔡全无家。

嗯,有这两块货,蔡全无晚上应该不会寂寞。

……

回到小酒馆,还没有打烊,有些客人还在。

其中就有陈雪茹这娘们。

此时,徐慧真正抱着小理儿和她坐在一桌聊着天。

徐得庸走进去从徐慧真怀里接过小理儿,那鼻子蹭了蹭小家伙,惹得小家伙咯咯笑。

陈雪茹见此眼底闪过一抹复杂之色,表面依旧笑吟吟的道:“得庸,恭喜啊!”

看来陈雪茹已经知道徐慧真怀孕的消息。

徐得庸笑了笑随口道:“谢雪茹姐,回头别忘了包一个大红包就成。”

陈雪茹桃花运微眯,似笑非笑的道:“我要是包了一个大红包,只怕你不会收。”

徐得庸心中一突,要是这娘们发神经,为了还之前的人情,包一个上千块的红包,他不但不敢收,倒时候乐子可就大了。

“嘿嘿。”徐得庸咧嘴一笑道:“只是打个比喻,您可甭整太大,不然我们可还不起。”

随即岔开话题道:“哎,伊莲娜呢,这几天怎么没见,那天给我们照相,正想请她喝酒呢。”

陈雪茹心中微微有点冷笑,表面悠悠道:“伊莲娜有事回大苏了,便托我将那天洗出来的相片带给你们,刚才我和慧真都看过了。”

徐得庸这才注意到桌边的一个黄信封,里面放的应该就是相片,他伸手便拿了过来。

徐慧真笑着道:“照的都很好看,后头要好好谢谢伊莲娜。”

坐在徐得庸腿上的小理儿见到信封就伸着小手去抢。

陈雪茹看着他们一家忽然有点意兴阑珊,便起身道:“不早了,我走了,回家。”

两人起身相送道:“雪茹姐慢走。”

陈雪茹潇洒的摆摆手,摇曳着裙摆和腰肢款款离去。

徐慧真道:“你带着小理儿先回去吧,这几个客人走了就打烊。”

徐得庸道:“我等着给你搭把手。”

徐慧真轻轻推了他一把道:“不用,又没有什么重活,你不用把我保护的这么好,不然让别人知道还大惊小怪的。”

徐得庸道:“那好吧,我先回去了。”

“嗯,明天还要早起去蔡全无那,你算是他朋友,我这边代表小酒馆的众人。”徐慧真道。

徐得庸点点头便抱着小理儿回了家。

……

翌日一早,徐得庸锻炼完之后,心念一动开启盲盒。

“噗。”

一大包东西落入盲盒空间。

徐得庸一看竟然是一大包棉花,得有个四五十斤。

嘿,都是限量供应的好东西啊,以后娃的棉衣棉裤可以可劲用了。

这时,徐慧真也醒来起床,洗漱穿戴整齐后,徐得庸带着娘俩去往蔡全无家。

为了使其结婚更加有氛围,徐得庸还把他的手摇唱片机给带了上。

到了蔡全无家便放在屋内,上弦搭针,充满时代特色的音乐响起来,这喜庆劲立马更上一层楼。

今天的客人不多也就两三桌,蔡全无找了个老厨子做。

片刻之后,牛爷笑呵呵的来了,见面相互打过招呼后,看一切准备就绪,什么红对子、鞭炮等等。

他点点头笑着道:“嘿,全无,你这能当上公方经理还娶上这么好的小媳妇儿,可得要感谢得庸两口子,今天一定要多敬两人几杯,慧真那就免了,都得让得庸代劳。”

蔡全无高兴的傻乐两声道:“牛爷说的对,到时候肯定多敬几杯。”

徐慧真笑着道:“牛爷,该多敬的人是您吧,您可是大媒人。”

牛爷笑呵呵道:“嗨,我就走个过场,你们才是出力的人。”

蔡全无道:“都多敬,今天都多喝一些。”

徐慧真道:“酒虽好,但也不能贪杯哦。”

牛爷笑着道:“看,到底是谁也爷们儿谁心疼,这话里意思就是不想让得庸多喝啊!”

“哈哈哈……。”

众人都笑起来。

聊了一会,看时间差不多,蔡全无便带着徐得庸去接亲,同行的还有强子,强子也骑着板车。

到了何玉梅家里,新娘子已经画了淡淡的妆,一番简单的程序之后,新娘子便上了车,嫁妆很简单,一个小的梳妆柜,一些生活用品、衣服等等。

蔡全无骑着徐得庸的车带着新娘子和嫁妆。

强子则带着徐得庸,以及何玉梅的弟弟和几个亲戚。

蔡全无高兴的带着眼眶发红的新媳妇回家,两人都对未来新的小家充满了期盼和憧憬。

“来了来了……。”

强子在胡同口见到车来了,喊了两声立即点燃鞭炮迎接。

“噼里啪啦……。”

在喜庆和鞭炮和音乐中,在牛爷的主持下,蔡全无和何玉梅正式结为夫妻。

喝过喜酒吃过饭之后,强子自告奋勇的将送人的活揽去。

蔡全无不在,小酒馆和食堂还需要徐慧真主持,徐得庸便带着娘俩告辞回去。

至于刘德柱、强子可以留下来闹一闹。

……

隔了一天,便到了农历六月六。

所谓:“六月六,挂锄勾,叫了大姑叫小姑”。

这一天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被称为“望夏节”,又称“天赐节”“炒面节”“闺女节”,旧时亦称“闺女回门节”。

出嫁的女儿会和丈夫一起于此日回娘家,探望父母,谓之“望夏”。

新婚夫妇须带“长葫”(谐音“长久粘糊”),以图夫妇恩爱长久,后来带长葫者已不多见,多带瓜果、白糖和饮料等消暑物品。岳父、岳母也会以汗巾、扇子、草帽等作为回礼。

如今,已少有人过望夏节了。

这“天赐节”,是宋真宗时期的官方节日,当时称为天贶(kuàng)节,天贶就是上天恩赐的意思,

在文献记载里,老京城的六月初六丰富多彩。

所谓“皇宫大内晒龙袍,宣武门外洗象忙。胡同小巷大酱香,农田小庙祭虫王”。

老京城还有“伏酱腊醋”的说法,说是“六月六汲水,作酱酿醋可防霉”。

这一天还有祭祀虫王的讲究。之所以选择这一天祭虫王,因为农谚有云“六月六,看谷秀”,这一天谷物开始抽穗,庄稼成长进入关键期,丰收与否此刻颇为关键,故而耕种者在这个重要的时段祈求风调雨顺,无虫无灾,体现了民众农耕对农时的高度关注。

说到六月六,还必须得提一提老京城赏荷的传统习俗活动。每年农历六、七月,什刹海、北海等地的荷花都争奇斗艳,吸引来自各方的人来观赏,可谓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民间有谚:“六月六,晒红绿,不怕虫咬不怕蛀。”因此,六月六又名“晒虫节”、“晒霉日”。

不过,徐得庸他们是晒不成了。

因为这一天是阴天,而且眼看着要下雨似的。

“六月初六雨,连阴四十五。”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农历六月初六这天下雨,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预示着接下来很长时间都会以阴雨天为主。

徐得庸抱着小理儿从外面逛了逛回来。

现在这小家伙每天不出去一趟就讹人,真是人小鬼大。

……

天气阴沉,有些人却有些坐不住了。

比如被陈雪茹拿出把柄的廖玉成。

这段时间他无时无刻想将把柄从陈雪茹那拿回来,即便拿不回来也不能陈雪茹总盯着他。

经过他的观察和思考,便将目标放在了陈雪茹那个哥哥身上。

陈雪茹的哥哥名叫陈祖望,名字和人简直是两个极端。

要是他们陈家祖宗有灵,真说不定会气的从地里爬出来。

陈祖望游手好闲,自在家里的生意彻底落入陈雪茹手中后,他更是破罐破摔。

手里没钱就问陈母要,有了钱就三天两头不见踪影。

陈母生气教育了一段时间也是没用。

陈祖望的话说“你让妹妹把生意交给我打理,我就不出去瞎混了”。

可陈母知道,他根本不是那块料。

说教了一段时间没用,陈母也是“开明的”懒得再管了。

廖玉成找来了他的小舅子。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