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 第241章 起波澜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第241章 起波澜

作者:立地为秋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5 19:07:46

第241章 起波澜

第241章 起波澜

“切,小人常叽叽。”

一道嘴炮响起,除了何雨柱没别人。

这货手里拿着刀,“唰”,将一颗白菜根切下扔进门口的垃圾筐中。

徐得庸闻言忍不住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小人长**?”,那不是都想当小人了。

许大茂不爽的抬眼瞪了过去,不过看到何雨柱手里拿着刀,嘴巴张了张没吱声,只是在心里腹诽:“没文化,明明是小人长戚戚,傻柱就是傻柱。”

何雨柱却是不乐意了,一双眼睛回瞪了回去道:“你这孙子瞪什么瞪,老子又没有说你,你急着自认小人干什么!”

许大茂嘴角抽了抽,若是以前他肯定要喊一句让徐得庸给主持公道。

可如今他已经毕业上班,自认为是大人了,不能像学生一样老求助,嗯,除非何雨柱动真格的!

许大茂悻悻道:“傻柱,我懒得和你掰持,你也就仗着长我几岁,有把子力气,我不和你比犯浑,咱就看看以后谁在厂里混得好。”

何雨柱嘴上一点不服输道:“嘁,就你,这辈子顶天也就接你老爸的班当个放映员,要是没伱爹,就你连一点手艺都没有,哪儿也没人要你。”

何雨柱对徐得庸还是有几分信服的,算是“畏威而不畏德”,他眨巴眨巴眼睛道:“这孙子指不定早已经在厂里败坏我了,我要是放过他,他岂不是更加肆无忌惮。”

徐得庸耸耸肩道:“你要是真老是犯浑,岂不是更坐实了他的话?”

何雨柱吧嗒吧嗒嘴一时没说话,虽然他如今还“年轻气盛”,但也不真傻,好话孬话还是分得清的。

这一嗓子,把院里其他人惊动了。

小棒梗有些无聊的在一旁自己玩,听到大人的谈话偶尔抬抬头。

片刻,前院、后院有人露了露头见没啥事就又缩了回去。

至于听不听得进去,那就不关他的事的。

何雨柱忍不住咧咧嘴挠了挠脑袋,明晃晃的菜刀在自己头上晃悠。

“傻柱又犯浑了。”贾张氏坐在桌前等着吃饭道。

贾东旭眼珠子一转道:“可不是,我说傻柱,你以后少犯点混,要是回头许大茂见天在背后说你坏话,你说媳妇可就更难了。”

何雨柱抓住重点道:“这孙子在背后说我坏话?”

随即他有些狐疑道:“贾东旭,你也是不是在厂里一直喊我傻柱。”

许大茂见傻柱杀气腾腾的样子,便一溜烟颠了,临走之前还喊道:“傻柱犯病拿刀要杀人啦……。”

闲聊两句,贾东旭便想要出去的小棒梗一把拉回来关上门。

“嗯,吃了吗您。”

贾东旭打了个哈哈连忙道:“我不是多嘴撩舌的人。”

徐得庸拍了拍手道:“柱子,甭和大茂互掐了,一点好处没有还让人看笑话,像东旭说的,你要是名声不好,找对象就更难了。”

易中海没好气道:“行了,以后少扯那些没用的,好好工作,为国家建设做贡献,再让我听到你们胡言乱语,以后出事甭怪我不帮你们说话。”

易中海开门而出,板着脸道:“柱子,把菜刀收起来,你这成什么样子。”

徐得庸道:“你现在还实习呢,转正才是最要紧的事,把工作做好比什么都好。”

他嘟囔道;“那我该咋办,总不能任由那孙子在背后说我坏话吧?”

……

随即就摆摆手进屋了,他又不是何雨柱的爹,话至于此就够了。

贾东旭笑了笑道:“那不是常事吗,就算在厂里,两人碰见也得互掐两句,如今“傻柱”的名字,差不多被许大茂有意无意的传遍厂里了。”

贾张氏随即又对秦淮茹道:“还有淮茹,以后少和他们两個打交道,两人眼睛老是瞅你,肯定心怀龌龊的心,哦,还有那个徐得庸。”

说完就转身回了屋。

何雨柱嘿嘿一笑道:“一大爷,许大茂这孙子胡说八道呢,我就是出来用刀削了菜根。”

贾东旭点点头道:“我有分寸。”

贾东旭无奈道:“妈,你话甭扯到咱家人身上,一个院里的,碰见在所难免。”

贾张氏撇撇嘴道:“两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东旭你在厂里甭和他们走的太近,万一影响你进步怎么办!”

贾东旭也出来看热闹,之前就听到,对两人偶尔的互掐已经见惯不惯,不过要是真动刀事情就不一样了。

贾张氏翻了白眼,哼哼两句没有再说什么。

何雨柱把手中才刀一竖道:“嘿,孙子,敢在我面前提那老家伙,你是不是活腻歪了。”

贾东旭和徐得庸打了个招呼道:“得庸喂鸡呢。”

易中海道:“那你以后别和许大茂斗嘴瞎胡闹,被外面的人听到,还真以为咱院里出什么事呢!”

徐得庸见此不禁轻轻摇头,何雨柱来“硬刀子”,许大茂这货也不是省油的灯,“软刀子”杀人不见血。

哎,我还是太善良了!

……

贾东旭道:“你没听着现在厂里很多也都叫你傻柱了。”

许大茂反驳道:“你不也是一样,没你那和寡妇跑了的爹,你也啥不会,如今顶天也就是个厨子呗,有什么了不起。”

何雨柱气的瞪眼道:“我就说,原来是许大茂这货搞的鬼……。”

秦淮茹有些委屈道:“妈,我平常也没和他们打什么交道啊。”

“刚才怎么了?”

徐得庸回家徐慧真忍不住问道。

徐得庸笑了笑道:“没什么大事,何雨柱和许大茂吵吵两句,两个人像是冤家似的,要是有一个是女人就有意思了。”

“噗嗤。”徐慧真想到这幅画面忽然笑起来,道:“你这人,想法还真多。”

“咕嘟、咕嘟……。”

锅里面是白菜、豆腐、粉条,此时正炖的咕嘟响。

徐南氏道:“肯定是傻柱管不住嘴,许大茂又大惊小怪。”

随即话语中带点骄傲道:“也就是得庸把傻柱的嚣张气焰压下去,不然,这莽货上了劲谁都不好使,易中海他们都管不住。”

徐得庸道:“何雨柱爹跑了,又没别的亲人,他要不莽一点,岂不是谁看着都好欺负。”

徐慧真闻言,可能想到自己,神情微微一暗,怀孕时的女人更加多愁善感。

徐得庸注意到连忙转移话题道:“奶奶,菜好了吧,小理儿都淌哈喇子了。”

正在徐南氏怀里定定的瞅着锅里热气的小理儿,听到爸爸叫她的名字,小脑袋一歪,咧嘴乐起来,伸手要抱抱。

徐得庸轻轻将小不点给抱起来转了个圈,小理儿纯净无忧的笑声便传出。

徐慧真听到也露出笑容,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

徐南氏笑呵呵道:“好了,好了,我们吃饭。”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完饭,陪着小理儿这开心果玩了一阵,便各自休息。

徐慧真肚子显怀,虽然还不至于无法弯腰,但徐得庸还是打水给她洗脚丫子。

徐慧真的脚明显比之前胖了一些,小腿似乎也有点要浮肿的趋势。

小理儿表示不能拉下自己。

小家伙扶着东西已经能站一会。

于是徐得庸便把她放在盆里,小家伙扶着他们的腿,乐的小脚直踩,好玩!

徐得庸洗完,还将徐慧真小腿搭在膝盖上给做了个小按摩,把这娘们感动的不得了。

哎,这时候的娘们还是很好“伺候”的,不像后世,什么都要他娘的靠猜!

猜毛线啊猜,嘴长来是用来干什么的!

……

翌日,周末。

徐得庸依旧雷打不动的锻炼,他身体素质似乎在向着正常人的极限一点一点的缓慢增加,吐出的就是一个持久漫长。

将鸡舍清理完毕,徐得庸从外面回来,路上心念一动开启盲盒。

“啪。”

两双胶鞋落入盲盒空间。

徐得庸咧咧嘴,虽然他比较喜欢穿千层底的布鞋,可得不到的才是好东西,比如球鞋,比如这胶鞋。

这玩意一双可不便宜,要四块多钱,穿起来干活那是结实耐造,就是臭脚。

得,先待在里面以后再说罢。

如今盲盒空间内米、面、肉、油啥的,陆陆续续或多或少的加起来,各都要几百斤,更别说其他乱七八糟的各种物资,大到自行车,小到一颗洋钉子,胡同口的商店都没他这全。

回到院里,正看到何雨柱咧嘴笑着和出来的秦淮茹打了个招呼。

秦淮茹瞥了一眼,便端着水回了屋。

徐得庸可以看到,何雨柱的眼睛在秦淮茹的大腚上停留了超过三秒。

他来到水池边洗手,冷不丁的道:“瞅什么呢?”

何雨柱有点做贼心虚的老脸一红道:“哪、哪瞅什么。”

“嘿。”徐得庸道:“你着年纪没媳妇看两眼也正常,悠着点,甭让贾张氏看见,不然收了你。”

说罢,洗洗手甩了甩回家。

何雨柱有些纳闷的嘀咕道:“收了我?”

早饭后,四合院热闹起来,有的在敲敲打打修东西,有的准备出门逛逛……。

徐得庸并没有出去逛,一方面徐慧真怀孕,另一方面是外面的也不平静。

国外的那股动荡,还是刮到了国内。

自从文艺界“双百方针”实施以来,社会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风气也是宽松许多。

可有些人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颜色有想开染坊。

狗没饱,人没好,还没学会走就想跑!

于是“百花”省了,“百家”省了,剩下了“鸣、放”。

有些人按耐不住燥起来了!

在乡下,各地也涌现一些N社、T社的风潮,这一现象规模、范围、形式、程度各异,却共同反映了农民对农业合作化的不满和抗议。

一些农民要求退出合作社,恢复单干经营,追求独立性。

这包括要求收回个人的土地、牲畜、农具等生产资料,或者提出分社、分队、分小队等要求,以降低合作社规模和级别。

更有甚者要求增加自留地、自留粮,减少公积金、公益金,或者要求提高工分价值、提前发放工分粮,或者要求查账、清算、退款,或者直接抢分、私分合作社的粮食、种子、饲料等。

看一组数据可以说明。

至明年春,有3.8%的高级社解散,有11.4%的高级社降为初级社,有7.9%的初级社解散。

农户中加入高级社的比例从87.8%下降到68.6%,加入合作社的比例从96.3%下降到88.4%。

进入十一月以后,社会上便有了一些风潮涌动,如同那轻轻扇起的一双蝴蝶翅膀。

明明之前有“胡案”在前,很多人就是不吸取教训。

徐得庸就是个毛,所谓“皮不存而毛焉附”?

所以他老老实实的做根毛,一连几天都给需要人家拉白菜赚点钱,期间自然少不了去牛栏山拉了一趟酒。

大舅哥乡里也是有人闹腾,有些是主动的,有些则是有人挑动。

总之,平静的好日子又开始不平静了。

嘱咐大舅哥啥也甭掺和,老老实实的上班、干活,徐得庸是当天去当天回。

剩下的时间都守着老婆孩子。

徐慧真怀孕不能久站,徐得庸让这娘们休息也不休息,还嫌他大惊小怪,他只好给打了个高板凳,让在柜台后坐着。

徐慧真闲的时候还给他织了件毛衣,如今已经到收尾阶段,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穿上。

徐得庸表示美滋滋。

转眼一周过去,又到了周六。

这一天,搁民国前亦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民国之后渐废,后世已经没多人记得。

旧话说:“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

有上元节,有中元节,自然也有下元节,合起来就是“三元”。

这一天就是旧时侯的下元节。

下元节的起源亦与道教有关,道教奉祀天、地、水三神,称为三官,谓上元九炁赐福天官,中元七炁赦罪地官,下元五炁解厄水官。

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天官赐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官解厄,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下元节主“消灾解厄”,祈求困厄舒解与人生美好,它与上元节、中元节一起,构成了祈福、赎罪、解困的完整一套,亦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

不过如今“消灾解厄”没有,要倒霉的人注定将会有不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