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 第247章 又一年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第247章 又一年

作者:立地为秋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5 19:07:46

第247章 又一年

第247章 又一年

“庸爷,我这提前给您拜年了!”

刚子满脸堆着笑容拱手乐呵呵道,身后跟着穿着人模狗样的张三和沉稳许多的侯四,而马飞这小子自来熟的溜达进来。

小理儿在徐得庸怀里,好奇的瞪着眼睛看着几个奇奇怪怪的人。

徐得庸笑了笑道:“进屋喝茶,看你这红光满面的样子,小日子应该过得不错。”

“托您的福。”刚子道。

几人进入房中,张三和侯四提着鸡鱼肉和大包小包,看样子少不了十块八块的。

年前和年后送礼的说法还有点讲究,年前送的叫辞年礼,年后送的叫拜年礼。

小理儿嘟着小嘴笑着道:“爸爸,鱼鱼。”

“哦,大鱼鱼。”

刚子道:“您这话说的,没有您哪有我们今天,都是些乡下的东西,没花多少钱。”

几人又聊了会天,刚子等人便要告辞离开。

听到这个称呼徐得庸不禁笑了笑。

刚子愣了一下道:“小马哥,您这几個月不是玩的挺好的嘛,要是嫌分得少可以再商量。”

徐得庸闻言目光微眯,没有说话。

刚子道:“我们这郊区还好,虽然也有些要求退社的,数量不多,再远一些的地方,就不那么好说的。”

“嗯。”

徐得庸点点头。

张三连忙起身道:“怎么让小马哥给我们泡茶,我来,我来就成。”

徐得庸道:“严不严重要看你们倒腾了什么,若是只是局限目前我知道这些还好说,若是涉及统购统销的东西,呵呵。”

“肉肉。”

小理儿则喜滋滋的抓过徐得庸手中钱,捏着玩。

徐得庸轻笑一下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岸上和水里还是不要越界的为好。”

徐得庸道:“一部分吧,我觉得这事不会这么容易过去,而且明年我媳妇就要生了,也没有那么多时间。”

马飞没好气道:“得了,我得庸哥说怎么着就怎么着,我呢明年也不出去玩了。”

徐得庸笑着道:“得了,就你那点水平还能喝出好孬。”

很快茶水上来,刚子喝了一口,装模作样的点点头道:“嗯,好茶。”

刚子眼珠子一转道:“庸爷,您让小马哥传话,说明年不打算掺和了也是因为这事?”

“呵呵。”刚子嘴角微抽的笑了笑道:“那不能。”

徐得庸打开看了看,都是五块的,一共二十张,一百块钱。

“嘿嘿。”刚子嘿嘿一笑道:“瞒不过庸爷您。”

刚子道:“庸爷,这拿来的我要再拿回去,您是让我脸掉地上啊!”

张三眼睛一激灵道:“庸爷,不会那么严重吧?”

徐得庸客气道:“不留下道小酒馆喝一杯?”

“嗯。”徐得庸道:“以后也甭算我那一份了,不过大家还是朋友,欢迎你们有空来小酒馆喝酒。”

刚子挠挠头道:“庸爷,您是不是听到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传闻?您和邰叔这么一搞,弄得我心里也有点不踏实。”

徐得庸问道:“现在乡下什么情况?”

小理儿现在能说一些的叠词,小手比划着可爱极了。

“不了,改天吧,我也得回去好好寻思寻思。”刚子咧嘴笑道,这货看起像大老粗,可粗中有细,不然徐得庸只给点拨了一番,他也做不到现在这程度。

马飞有些郁闷的道:“不是,是邰叔听了得庸哥要传给你们的话,就说过了年托关系给我找个学徒工的活计,不让我再乱窜了。”

他拿出十张,剩下的推给刚子道:“这些就够了,毕竟我已经拿过一些东西,价值也不少。”

“小马哥?”

徐得庸淡淡道:“可以理解,不过以后要是被捉,就自求多福吧!”

“哦。”马飞咧咧嘴应了一声,有点不情愿瞥了张三几人一眼,意思“你们也配”。

“小飞,泡茶啊,等着我给你泡吗。”徐得庸抽空道。

刚子笑了笑道:“庸爷您可能看不上这几个钱,可我们兄弟却还要指着倒腾点东西过活呢。”

“**。”

刚子点点头道:“得,我知道了,那明年我们收着点,尽量……不是,肯定不越界。”

这声“呵呵”让刚子和张三心下一跳。

说着,摸出一个信封推给徐得庸道:“庸爷,这是您的,说好的有您一份。”

徐得庸淡淡道:“你们这是可不少花钱,拿这么多东西我都感觉受之有愧,毕竟这下半年我媳妇怀孕,也没帮太多忙。”

临走前,侯四这家伙还给徐得庸行大礼磕了一个头。

徐得庸一把把他提溜起来道:“侯四,伱这是做什么?”

侯四双手都是老茧,闷闷道:“庸爷,虽然没有师傅之名,但您有师傅之实,教了我很多东西,我给您磕一个不为过。”

徐得庸笑了笑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会的比较杂,其实什么都不精,你这一年的改变我看在眼中,好好加油,回头若是求安稳,可以加入一些手工合作社。”

“嗯,我知道了,多谢您教诲。”侯四恭敬的道。

刚子几人离开,马飞在一旁嬉皮笑脸道:“得庸哥,要不要我也给您磕一个啊!”

徐得庸笑着道:“磕吧,磕完给你两分钱压腰钱。”

马飞撇撇道:“那您可真小气,才两分钱。”

徐得庸不想搭理他,道:“你怎么不走,像留下来吃饭啊!”

马飞伸了个懒腰道:“这就走,今个我空手来的,不过邰叔说了,您本来教一个的,如今教了俩,算他老人家欠您一个人情。”

徐得庸道:“那邰叔真是抬举我了,替我向邰叔拜年。”

马飞道:“得,我肯定传到,走了。”

随即摆摆手大摇大摆的走了。

徐得庸微微摇了摇头,这小子。

……

转眼到了除夕,小酒馆也已经放假,徐得庸收拾东西带着娘俩回到四合院过年。

“久久韭菜花,九岁的姑娘会做花,她做的花像喇叭,喇叭开花,滴滴答……。”

胡同里几个小姑娘挑着皮筋,半大小子“啪啪啪”放着小炮来回奔跑,有的则显摆的吹着“卟卟噔”。

卟卟噔两寸多长,往外一吹气就一节一节往前跑,跑一节就“卟”响一声,再一吸气,就一节一节“噔、噔”往回跑。这玩意是玻璃做的,特别薄,容易吹坏,也容易把碎玻璃渣吸到嘴里,所以太小的孩子不能吹。

一些大人手里提着买的东西回家,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虽然这一年也有各种大小的灾害,但这一年也是建国 7年来我国外部环境最好的一年。

在和平共处路线的指导下,与我国建立关系的国家越来越多,而在“波匈事件”中,我国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

经济上,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达 125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 642亿元,超过了“一五”计划规定的 535.6亿元,提前完成。

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恶性通货膨胀的及时制止,物价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明显改善。

教育上,高中小的学生增加了两倍不止。

这一年可以说欣欣向荣出成绩的一年。

人们基本上都能过一个好年。

“得庸哥,慧真嫂子……。”

“得庸哥,慧真嫂子……。”

……

刚到四合院门口,刘光福等在胡同里玩的半大小子就围上来,争先恐后的叫着。

他们知道过年的时候,得庸哥可不会小气。

“嗯。”徐得庸笑眯眯的应着道:“不许在这放鞭炮啊,会吓着你们小侄女。”

说着将徐慧真从车上扶下来,又将小理儿抱下来。

小理儿看着这么多人乐呵呵的也不怕。

闫解旷眼珠一转道:“慧真嫂子过年好,祝您明年生个大胖小子。”

徐慧真笑着道:“你是解旷是吧,真会说话。”

说着掏出一颗糖球道:“哝,给你颗糖吃。”

“慧真嫂子,您明年生两个大胖小子……。”

……

好家伙,一会的功夫生五个的都出来了。

徐慧真撒了兜里的糖球,基本上人手一块,别的院过来的小朋友也有。

徐得庸趁着功夫将车子已经推进院里,带着娘俩进入院中。

这些小子也是见好就收,不敢多纠缠。

闫解旷看着别院的孩子,有些不甘心道:“哼,你们都沾了我的光,要不是我你们能吃上糖球,你是是不是应该把糖球分我一半。”

“嘁……。”这些半大孩子顿时不屑的一哄而散。

“哎哎哎,三分之一也成……。”

不过已经没人听他说话,都喜滋滋的吃着糖球跑了。

老话儿说得好“贱年饿不死穷人”。

解放前,大年三十儿天黑之前,是穷人家的孩子给家里挣小钱的好机会,他们到胡同里去“送”财神爷的画像。

买像的人家,不说买,说请,否则是对财神爷不敬。同样,卖的人也不能说卖,叫送。

早一会儿去送,请的人不大着急,送晚了,人家都请了,就送不出去了,所以就得赶寸劲儿。

这些孩子大多都是破帽脏衣,但是特别欢快,就和报童一样。

孩子们手里抱着一摞“财神爷”,一拨一拨的,呼噜一下全来了,在人家的大门口挤着,每个人都高喊:“送财神爷!”

有那么一会儿,特别静,孩子们瞪着乌溜溜的眼睛等回音儿,不见主人答礼,就哗啦又跑了。

“三大爷,过年好啊!”

“唷,得庸和慧真回来了,你们这年货也是真丰盛啊,鸡鱼肉蛋的都齐活了。”阎埠贵笑眯眯的道。

徐慧真每次看着他和那贾张氏都有点怪怪的感觉,贾张氏年轻点还好,特别是阎埠贵,总有种面对片爷的感觉。

她笑着道:“片……三大爷,您这话说的,一年带头可不就这顿要吃顿好的吗,不丰盛点可不成。”

“得,您说的对。”阎埠贵笑着道。

徐得庸让理儿喊了声“爷爷”,一家人便进了中院。

徐南氏几乎紧接着就开门出来道:“你们回来了,快进屋,外面冷,甭把小囡囡冻着喽。”

“太奶奶。”小理儿奶声奶气的有点含糊道。

“哎哟,太奶奶抱。”徐南氏笑呵呵的伸手抱。

徐得庸笑着道:“奶奶,小家伙沉着哩,我抱着进屋吧。”

徐南氏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道:“你奶奶我身体好着呢,再来一个我也抱得动。”

说罢接过小理儿就进了屋。

徐得庸和露出头的何雨柱、何雨水打了招呼,闲扯两句就回了屋。

简单歇息一会,徐得庸便开始杀鸡宰鱼,为年夜饭做准备,至于春联啥的还是不能贴。

屋内,徐慧真给唱片机上了弦,唱片转动“咿咿呀呀”唱着年代特色的音乐。

十方烟火气,众生起分别!

……

晚上,年夜饭之前,家里有老人的,一般老人着正装领子孙祭拜祖先,然后吃年夜饭。

吃完年夜饭需守岁,节通“劫”,传说“岁”也是是吃人的妖魔,所以“守岁”要保持清醒。

再就是压岁钱,过去只有给老人送的才叫压岁钱,寓意长寿;父母给孩子送的是8个一串的铜钱,称之为压祟钱,寓意保平安。

隔辈老人才能给孩子们送真钱,以借老人的福气来压岁。

压岁钱、压祟钱是小孩儿过年时最盼望的礼物。

徐慧真和小理儿都熬不住,吃完年夜饭,徐南氏就都给了压岁钱,都是隔辈的,所以徐南氏给了三份,一人给了两毛。

小理儿拿到爸爸妈妈拿着两毛钱满脸笑意,自己也是傻乐,在屋内跑来跑去。

徐得庸也弄了一串铜钱给小理儿拿着玩。

岁岁平安,岁岁过。

徐慧真和小理儿先睡了,徐得庸和奶奶一直守岁到了十二点,吃了素馅的饺子,外面有鞭炮声此起彼伏的响起,年就这么过去了,由猴年来到了鸡年。

初一拜年,初二逛庙会上香。

初三,传说老鼠娶亲,玉帝特允许老鼠在这天娶亲,要求人早睡,在屋子四角放些粮食,让老鼠也能过一天好日子。

初四诸神下界,被认为是传统春节休假的最后一天,诸神到人间巡游,所以各家要扎纸人纸马,供神仙乘坐,此外还要祭神。

初五“破五”,小酒馆要正式开业,徐得庸他们早早的回去。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