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 第94章 我们都一样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第94章 我们都一样

作者:立地为秋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5 19:07:46

第94章 我们都一样

第94章 我们都一样

徐得庸拍了拍石头道:“这玩意有点份量啊!”

徐慧真杏眼瞥了他一眼道:“你也觉得这石头比一般石头沉?”

“嗯。”徐得庸道:“而且这里面好像有东西似的。”

徐慧真闻言咬了咬嘴唇道:“这话能不对别人讲吗?”

两人四目相交,徐得庸点点头,随即将石头放回去道:“我什么都没看见。”

徐得庸的眼神坦诚明亮,让徐慧真忍不住眼眸一垂道:“谢谢你,我去给你写信。”

说罢轻扭腰肢,抱着孩子去了屋内。

徐得庸出来道:“哥几个搭把手,帮忙把小酒馆给收拾收拾。”

强子坐着没动道:“嘿,得庸伱还帮人帮上瘾了。”

蔡全无和刘德柱则二话没说向小酒馆内走去。

徐得庸轻轻一笑道:“帮忙的,今个每人管酒半斤。”

刘德柱一听斜着眼道:“某些人可别动啊!”

强子磨蹭一下,还是跟上去道:“我这是给得庸面子,你少在这搭儿哄,要是你,八抬大轿抬我我都不搭理你……。”

在两人拌嘴中,四人将小酒馆收拾了一遍。

徐慧真写完信出来看着整齐的小酒馆,惊讶了一下道:“你这速度挺快啊!”

强子道:“可不快吗,我们四个人干的呢。”

徐得庸接过信道:“拉酒我明个就去,一天有些太赶,我住一晚后天上午回来。”

徐慧真微微白了他一眼道:“没说让你一天来回,那腿真就跑折了,我已经说了,会安排你吃住,你放心就是。”

“成!”徐得庸点点头道:“那明个**点之间我来拉酒坛子。”

“嗯,那到时候我开门等着你。”徐慧真轻声道。

“那不打扰您,酒我就倒一个坛子里起拉走了?”徐得庸说着嘴角微扬道:“用不用我给您写个字据?”

“拉走吧。”徐慧真说着又递给他一小包咸菜道:“你们喝酒当下酒菜,别嫌弃。”

徐得庸笑着接过道:“谢您内,那我就不和您客气了。”

“甭客气,就是可别喝大了,明个还有活。”徐慧真淡雅一笑。

徐得庸点点头,找了一个能装五十斤的酒坛放在一边,蹲下双臂一笼,搬起柜台旁边能装近百斤的大酒坛道:“哥几个,倒酒喽。”

徐慧真见此眼中闪过一抹惊讶,连忙道:“哎,你可悠着点,别闪了腰。”

“没事,您甭担心,里面的酒不多。”徐得庸道。

他的深蹲可不白练。

其他三人一脸诧异。

蔡全无和刘德柱赶紧上前扶了一把。

刘德柱问道:“得庸,你倒酒干嘛?”

“哗啦啦……。”

徐得庸边倒边道:“这酒就是徐掌柜给的工钱,找地方卖了,剩二斤就是咱们今晚的酒。”

“那敢情好。”刘德柱眼睛一亮道。

强子袖着手羡慕的道:“嘿,徐掌柜可真敞亮,早知道这活我就抢着干了,让得庸占了大便宜,今晚我得多喝两杯。”

刘德柱呛他道:“干活偷懒还想多喝,你脸盘子怎么这么大!”

强子嘴角抽了抽道:“也就看在得庸的面子上,不然今天非给你点颜色看看。”

徐得庸没好气道:“别吵吵了,让人看笑话,要不等会你们先找地方掐一架,然后我们再喝酒!”

两人互瞪一眼,别过头去,谁也不搭理谁。

将几坛子剩余的酒倒在一起,倒了有半坛子酒,二十多斤,一斤小酒馆里卖六毛,这些酒得十几块。

徐慧真介娘们的大方一点不比陈雪茹差多少。

不过去牛栏山拉酒那是真出力,一点含糊不得。

蔡全无和刘德柱抱着酒坛子出去。

“掌柜的,走了。”徐得庸摆摆手道。

“慢走。”

徐慧真目视几人离开,将小酒馆的门又关上,转身低语道:“得庸,徐得庸……。”

……

强子这货还有点门道,找了一相熟的人,以五毛一斤的价格卖了二十斤,徐得庸入账十块钱,还剩三斤多。

蔡全无道:“咱有酒,今个到我那去喝吧,我再给整个热菜。”

刘德柱有酒喝就成,点头道:“我看行。”

强子有些嘟囔道:“这没在小酒馆喝热闹……。”

“你不去拉倒。”刘德柱斜眼瞧。

徐得庸笑了笑道:“我这里还有小酒馆老板娘给的咸菜,再去买点花生米……。”

“得!”强子立马道:“就冲小酒馆老板娘的咸菜,哥几个走着……。”

……

喝完酒,天色已黑,强子这货贪杯,直接醉倒在蔡全无家里。

刘德柱走路也有点晃荡,徐得庸喝了半斤,脸色微红。

谁说兑水的酒不醉人!

蔡全无将两人送出门道:“德柱,要不你也在我这将就一晚?”

刘德柱摆摆手道:“不……不用,家里老娘肯定等着我回去呢……。”

徐得庸微醺道:“全无,你回去看着强子吧,别让他吐了把自己呛死喽,我把他送回去。”

“嘿,得庸,还是你局气啊……。”刘德柱嘿嘿傻笑,低声道:“你要把‘提缸术’教给我,你就是我亲哥……。”

这货心里还惦记的,也是没谁了!

徐得庸没搭理他,和蔡全无告辞,驮着这货把他送回了家。

刘德柱家也是住的大杂院,只是看起来相对要破旧一些,连门口的门当都看不分明。

门当户对,所谓“门当”是门框外一左一右的“门墩”,也叫“抱鼓石”,内里还延伸着连体的“门枕”。

“户对”指的是大门上方门楣上的“门簪”,它是木制的六角形饰物,直径七寸左右,柱高七寸左右。

拥有“门当、户对”的都是旧时侯有身份之人,怎么修建也是按阶层有讲究,修多了就是僭越。

徐得庸把他送到门口,调头回了家。

回到四合院门口,他想了想将水壶拿出来背在身侧。

随后将三轮板车推进院里,阎埠贵听到动静出来瞧了一眼,眼睛便盯在车后面的大酒坛子上。

“唷,得庸,你这是打哪弄了这一大坛子酒啊?”阎埠贵说着凑过来,深吸了一口酒气,像是能吸出一分钱的。

徐得庸笑眯眯道:“接了个拉酒的活,您甭闻了,空的。”

阎埠贵一听顿时收起身子道:“合着半天空的啊,我这……嘿,回去了,记得关门。”

徐得庸摇摇头,看了看手表,此时不过七点多,国家又倡导节约用电,没啥娱乐活动的人家有的已经熄灯休息了。

避孕条件差的时代,孩子多就是这么来的。

晚上没得玩,可不就玩银!

在之前的农业发展纲领(草案)中,还有一条规定:除少数民族地区之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扬和推行控制生育。

尔后,部份地区的部份已婚已育的家庭响应国家号令,自愿结扎。

这便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初始。

只是草案没有大张旗鼓宣传,这个年代也没有强制要求,全凭自愿。

徐得庸回到家中,告诉奶奶明天自己将去牛栏山给人拉酒,晚上要在那过一宿。

徐南氏立即摘下耳机出来皱眉道:“怎么去那么远?你在城里拉些货不就成了吗!”

徐得庸道:“拉一趟,人家给五块钱呢,在城里哪能遇到这样的活。”

他故意少说一半,毕竟这才是正常的价。

徐南氏闻言叹了一口气道:“那你明天什么时候走?”

徐得庸嬉皮笑脸道:“您甭管我了,我这么大的人能照顾好自己,我就和您说一声,别我晚上不回来当丢喽!”

徐南氏谆谆说道:“看把你能的,出了城,人可不像城里这么多,虽然解放了,但路上未必太平,你要小心些,不要在路上多耽搁……。”

徐南氏说了一大通,像是要把活了一辈子的经验都一股脑告诉徐得庸。

“您放心,孙子一定早去早回。”徐得庸等奶奶说完才道。

徐南氏点点头道:“明天早上我烙肉馅大饼给你吃,多吃点好有力气赶路。”

“奶奶最好……。”徐得庸拍马屁道。

“哼。”徐南氏忍着笑道:“那你早点休息养精蓄锐,奶奶找块布给你缝个口罩,外面不比城里,风一吹漫天尘沙。”

“得嘞,还是奶奶想的周全!”

说起口罩,以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竟然成了社会上的一种流行符号,甭管是肆玖城爷们儿还是大妞儿,胸前都会别一白口罩,不是为了戴,是为了要这一条白色的带子……。

嘿,也是代代有流行!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深蹲使人快乐,亦能使人更快乐!

何雨柱望着锻炼和吃饭喝水一样的徐得庸,深深怀疑自己还有没有翻身仗可以打。

这念头一起顿时让他有些心灰意冷,貌似……当老二好像也挺好……。

不行!

何雨柱赶紧摇了摇头将这想法甩出去:“自己可以在身体上输,但不能在精神上输。”

于是他重新打起精神锻炼,眼睛“不善”的瞅着徐得庸。

徐得庸不知道他短时间进行了自我攻略和反攻略。

不过这货的眼神让他不喜,瞥了眼他道:“又想试试?”

“不试!”何雨柱理直气壮道。

徐得庸一个死亡之瞪让他消停下去。

这时,何雨水打着哈欠出来,叫了声得庸哥。

“嗯。”徐得庸点点头道:“今晚我不回来,放学可以找你南奶奶说会话。”

何雨水眼睛一亮道:“好啊,那我就能多听会收音机,嘻嘻。”

……

锻炼完,徐得庸开启今天的盲盒。

心念一动,一柄带把手的短铁锹出现在盲盒空间。

得,这是让自己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啊。

今早奶奶烙的肉饼特别香,徐得庸吃了四个,又喝了两碗棒子地瓜粥。

临走,奶奶又给他用干净的布包了两个,让他路上饿了吃,又让他把水壶装满。

徐得庸可谓是“全副武装”,“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就是老虎拦路,他也敢给捋一捋虎须。

嘿,也不知道虎鞭效果,是否真有传说中的那么神?

告别奶奶,徐得庸蹬着板车来到前门小酒馆,见门开着便走了进去。

徐慧真正在翻看以前的账本,见到他这幅打扮差点没敢认。

徐得庸摘下口罩道:“老板娘,我来搬酒坛子。”

徐慧真轻轻一笑道:“你倒是准备的挺齐全,吃饭了没?”

“吃过了。”徐得庸略显得意道:“没办法,谁让咱有一个疼咱的奶奶呢!”

徐慧真随口问道:“你父母呢,在忙什么?”

徐得庸挠了挠头咧咧嘴道:“很小的时候就没了,那时候时局动荡,没什么印象哩!”

徐慧真声音一低道:“不好意思啊。”

徐得庸道:“都已经过去了,毕竟天不知风雨何时起,人不知祸福几时来,可以缅怀过去,但更要珍惜眼前的人。”

徐慧真对上徐得庸的目光,不知为何心跳快了半拍。

她轻叹一口气道:“你说的很对,其实我的情况和你差不多……。”

这时孩子的哭声传来,她连忙道:“你自个搬吧,我去照顾孩子。”

徐得庸道:“您尽管忙。”

他走到酒馆和院子之间的间隔,靠着墙边有个搭的棚子,他一手拎起一个能装五十斤的空酒坛子,走出去放到板车上。

来回四趟,一共拉了八个酒坛,装满酒有四百多斤。

他又用麻绳将酒坛子缠绕固定一番。

此去牛栏山近五十公里,一小时骑行十公里也得五个小时,这时候可还没有公路,出了城后就是碎石路。

整理好,他进去和徐慧真告辞。

徐慧真喂完孩子,给徐得庸包了几个馒头、咸菜、粉肠道:“这些东西留着路上吃吧,天冷将就着吃,等到了地方便有热乎的。”

徐得庸拍了拍布袋道:“我带了奶奶给烙的两张饼子了。”

徐慧真不由分说推给他道:“拿着吧,多带点吃的又不是坏事。”

“成,那我走了。”

“路上慢点。”

徐得庸蹬着三轮离开,徐慧真看了一眼便关上门。

转身走了几步,她忽然心底升起一种怪怪的感觉……。

随即抿了抿嘴唇,向后院走去。

……

感谢兄弟们的每一份支持

姥姥去世,人生每一次拐角,平淡、欣喜、彷徨……还有悲伤……

我有时间尽量写点,若是这两天断更请勿怪,本来打算周末多写点,哎,下个月吧

愿兄弟们都健康平安喜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