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 > 第264章 菲尔兹奖公布!

第264章 菲尔兹奖公布!

第264章 菲尔兹奖公布!

宁晨接起电话:“杨老师。”

“宁老师,现在你在学校吗?方便的话,我一会儿去你实验室跟你说些事情。”

“方便的,杨老师,要不我去你实验室吧。”

杨连华毕竟是指导过宁晨的,也是宁晨的前辈,宁晨还是不太好意思让杨连华亲自过来找自己。

“不必了,正好我也活动活动。那宁老师就在实验室等我好了,我一会儿就过去。”

见杨连华这么说,宁晨也不再客套什么,便留在实验室等着杨连华的到来。

宁晨觉得,杨连华找自己,可能是谈论一些有关《学术星空》的事情。

作为盛州大学数学系的领头人物,杨连华在《学术星空》期刊中,也承担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学术星空》的数学子刊成立之后,杨连华就担任了数学子刊的主编,把控着整个数学子刊的管理和运营工作。

不一会儿,杨连华便来到了宁晨的实验室,跟宁晨聊了起来。

正如宁晨所预料的,杨连华这次过来,的确是在与宁晨讨论一些有关《学术星空》的问题。

虽说杨连华负责的只是期刊的一本子刊而已,但杨连华心中也十分的清楚,自己的这项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因为《学术星空》的主刊和子刊之间并不冲突,就算是投递到主刊上的数学分类的论文,同样是可以刊登子刊上面的。

按照宁晨和其他人的预期,他们可是想把这本数学分类的子刊,做到全国甚至全世界最顶级的数学学术期刊之一。

通过与杨连华的聊天,宁晨也能够感受到杨连华的认真态度。

跟宁晨聊了很多期刊中的细节问题之后,杨连华才终于对最后的计划感到满意。

“宁老师,说起来我之前还真的没有承担过如此重要的工作。我知道我在夏国数学界并排不上什么名号,这份工作对于我来说,的确是一项非常重大的挑战了。”

“杨老师太谦虚了,如果没有杨老师的话,盛州大学的数学系,根本就不会有现在的水准。”

杨连华正要回去,不过这个时候杨连华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继续向宁晨说道:

“对了,宁老师,你知道下一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将在燕京举办吗?”

听到杨连华的话,宁晨也是感到有些诧异。

这已经不是燕京第一次举办国际数学家大会了,不过现在距离燕京举办上一次数学大会,也才过去了十多年而已。

国际数学家大会,可以被称作“数学界的奥林匹克盛会”,是世界上各大数学家聚在一起交流数学问题的最好机会。

正常来讲,同一个城市,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举办又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

当然,这样的规则并不是死的,只要一切符合要求,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杨老师,我记得这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原本应该在南高丽举办吧?”

“是的,正常确实是应该在南高丽举办,不过因为某些原因,南高丽无法承担这次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举办,因此只能临时更换举办地点了。正好燕京之前有过举办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经验,而且对于临时举办这次的大会也充满兴趣,最终大会便决定,设立燕京为这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举办地点了。”

听完了杨连华的解释,宁晨也感觉这其中带有一些微妙的地方。

此时,宁晨心中已经隐约有了一些猜想,只不过还无法确定这样的猜测是否正确。

“杨老师,您知道具体的原因是什么吗?”

“具体的原因还无法确定,不过据我听到的小道消息,并不是南高丽主动放弃这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举办权。对于这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南高丽早就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太可能轻易的放弃这次的举办机会……”

顿了顿,杨连华继续说道:

“我听到的一种说法是,这次的变故,与之前南高丽常温超导的事件有直接的关系。这次的事情给南高丽学术界的声誉,造成了很强的负面影响。这也让国际数学联盟不希望这次的数学大会继续在南高丽举办。为了保留南高丽的面子,他们才主动借故放弃了这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举办权。”

杨连华的解释充满了戏剧性和故事性,但这与宁晨刚刚的猜测却是不谋而合。

虽然南高丽常温超导的事情,只是一项个人行为,可是因为这件事情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这也让整个南高丽的学术界遭受到波及。

宁晨对于这件事情也不好做评价,不过抛开这些事情不谈,宁晨倒是很希望这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能够在夏国召开。

因为如果是在国外召开的话,宁晨绝对不会轻易的过去的。

现在的宁晨不比之前获得西蒙斯学者奖的时候了,那个时候的宁晨也才在学术界初露头角,虽说做出了一些不错的成果,但大都是在数学等纯理论的领域之中,并没有涉及到太多应用的部分。

这也让宁晨不会引起过度的关注,出国的安全性完全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而现在的宁晨,早就做出了很多应用级别的成果,即便公开发表的那些成果,还是应用价值比较小的那部分,可是依然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以这样的身份,轻易出国无疑是充满风险的。

更别说,宁晨还参与了诸如高温超导体线带材的应用、星河量子计算机、战斗机材料等等的研究项目。

这些项目虽然并没有对外公布,可也不排除这些事情已经被外界知晓的可能。

就算宁晨再次得到了一些世界级的学术界奖项,宁晨也未必愿意为了领奖而出国了。

而杨连华刚刚所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不仅仅是一个世界顶级数学家的交流平台,更是会在大会上颁发包括菲尔兹奖、高斯奖、陈省身奖等多个数学界的重磅奖项。

宁晨也明白,为何杨连华说到这件事情的时候,表情会如此的兴奋了。

“宁老师,如果你真的可以顺利的拿到菲尔兹奖的话,你就可以在家门口领奖了。这样的时刻,将是我们所有夏国人的荣耀。”

在这之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土生土长的夏国人,能够拿到这样的数学界重磅奖项。

因为宁晨成功解决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存在性与光滑性问题,大家都知道,这一次的菲尔兹奖,宁晨是有非常大的概率获得这个奖项的。

宁晨对于这件事情也是心中有数,只不过在奖项正式公布之前,宁晨还是不会做出提前开香槟庆祝的举动的。

“杨老师,这件事情就让它顺其自然好了。如果我真的拿到了菲尔兹奖,这也是我的荣幸。如果我拿不到的话,这也没有关系,我还是会继续照常进行我的各种研究的。”

宁晨对于菲尔兹奖的评选,还是保持着非常好的心态的。

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这对于宁晨个人的研究道路,都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也仅仅是人生中的一次经历罢了。

……

宁晨不知道的是,就在这个期间,国际数学联盟已经开始了对下一届菲尔兹奖获奖者的评选流程。

不出意料的是,宁晨顺利的进入了首批的候选提名名单。

其实就算宁晨没有去研究有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问题,仅仅凭借解决秋成同猜想的三篇论文,就已经足够被提名进入到菲尔兹奖的候选者之一了。

只是仅仅解决一个秋成同猜想,还不足以让宁晨大概率拿到菲尔兹奖,拿奖的竞争力还是要差出一些。

但当宁晨彻底解决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存在性和光滑性问题之后,一切的情况都变得完全不同了。

这样级别的成果,已经不能简单的用菲尔兹奖来形容了,因为近几届的获奖者,也未曾解决过类似难度的问题。

换句话说,能够给宁晨颁发菲尔兹奖,已经是菲尔兹奖的荣幸了。

而是后续的评选环节之中,宁晨也继续得到了评委们的青睐。

经过国际数学联盟专家的进一步评选,宁晨得到了所有专家的支持,成为了唯一一个获得全票的提名者。

毕竟宁晨解决的问题,可是新千禧年的七大数学难题之一,即便只是解决了其中一个问题的一部分,甚至都是有获奖的可能的。

剩下的几个问题,在未来的一百年之内,也未必能够有其他人可以解决。

在下一届的菲尔兹奖正式公布之前,组委会向宁晨的邮箱发送了邮件,邀请宁晨能够在这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上台进行有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报告。

由于小智的信息提醒功能,宁晨第一时间便得知到了这个消息。

宁晨知道这个邀请意味着什么,虽然这并不代表宁晨已经拿到了下一届的菲尔兹奖,但得奖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如果国际数学联盟真的把宁晨邀请过来做报告,还是有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报告,最后却没有给宁晨颁发菲尔兹奖,这样的举动会是会被世界学术界所诟病的。

在大家的眼中,宁晨无法获得这一届菲尔兹奖的唯一可能,就是在宁晨发表成果之前,国际数学联盟已经完成了获奖者的提名,这样的话,宁晨只能顺延到下一届的菲尔兹奖评选了。

接下来,宁晨认真准备起了这次报告会的内容。

而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这一届菲尔兹奖的获奖名单,也即将对外公布了。

按照国际数学联盟的要求,每一届菲尔兹奖,将选出二到四名的获奖者,最终授予菲尔兹奖的殊荣。

而根据最近几届的习惯,最终的获奖人数,一般都会定在四人。

临近菲尔兹奖公布的时间,很多关注这件事情的人,都在不断的刷新手机或是电脑的界面,期待着最后的获奖名单的公布。

因为宁晨有很大的获奖可能,这次的菲尔兹奖评选,受到了大量夏国人的关注。

终于,这一届的四名最终获得菲尔兹奖的名单正式出炉了。

不出大家所料,来自夏国的宁晨,顺利拿到了这一届的菲尔兹奖!

当大家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纷纷在网络上热烈的议论了起来。

“我们夏国人终于拿到了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兹奖了!这一次不再是华裔数学家获奖,而是我们土生土长培养出来的数学家!”

“这个奖项的分量堪比诺贝尔奖,甚至比诺贝尔奖还要更加的难以获得!历史上得到过菲尔兹奖的数学家,也才仅仅两位数而已。”

“这并不是一个让人意外的结果,事实上我认为,宁晨恐怕是菲尔兹奖成立有史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位获奖者了。就算这一届只评选一位获奖者,宁晨也将毫无疑问的拿到这个奖项。”

因为有些东西并无法准确的量化,只能进行主观的判断,这让大家没有办法得出统一的结论。

不过这次宁晨的获奖,倒的确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

宁晨也二十三岁的年龄,就拿到了菲尔兹奖,这创造了菲尔兹奖成立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的纪录。

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都较为的年轻,这是由于菲尔兹奖对于获奖者的年龄有严格的要求,只会将奖项颁发给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数学家。

不过大部分的得奖者,获奖时的年龄都是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因为太年轻的数学研究者,即便拥有很强大的学术能力,也很难得出世界级的重大成果。

能够在三十岁之前,就拿到菲尔兹奖,就已经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壮举了。

宁晨的这个得奖年龄,无疑再次刷新了全世界对数学天才的认知。

正常在宁晨现在的这个年龄,很多人也才刚刚大学本科毕业,或是刚刚进入到工作,或是刚刚进入到研究生的阶段。

而宁晨同样的年龄段,竟然已经拿到了数学界的最高奖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