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 > 第356章 字少事大!

第356章 字少事大!

第356章 字少事大!

与此同时,宁晨也会继续关注着现场的各项数据,一旦出现任何危险的趋势,自己都会马上去终止实验。

在大家的精神都高度集中的情况之下,一百秒的时间仿佛变得十分的漫长了。

看到计时装置终于走到了一百秒的时候,控制中心的指挥员马上停止了实验。

霎时间,整个实验基地突然安静了下来。

紧接着,不知是谁第一个鼓起了掌,而接下来大家也都跟着用力的鼓起了掌。

宁晨也微笑着加入了其中,兴奋得仿佛是一个小孩子一般。

大家都明白,这样的实验结果意味着什么,他们只是第一次进行可控核聚变的实验,竟然就实现了多项的突破。

甚至一些当初他们并没有设立的目标,在第一次实验的时候,也让人意料之外的完成了。

而现场的记者,虽然并无法理解屏幕上的各项数据,到底都代表着什么意义,但看着大家激动的反应,记者也明白这次的实验一定是非常成功的。

这代表着自己这次并没有白来,而且一定会为全世界带来一场重磅的新闻报道。

按照正常的安排,接受采访的可能是星辰科技这次实验的指挥员,或是其他的一些项目组成员。

这也是星辰科技一向以来的习惯,因为宁晨一直都不会的轻易露面,只是藏在暗处对星辰科技的发展大方向进行把控而已。

这位记者也没有把采访到宁晨作为目标,只要能够得到实验组成员的一些反馈,便算是圆满的完成自己的任务了。

想到这,记者径直来到了这次实验的指挥员面前,礼貌的说道:

“您好,方便接受一下采访吗?”

“当然,请问吧。”

由于这次的采访是早就计划好的,他们自然没有理由拒绝这次的采访的。

记者按照准备好的问题进行提问,星辰科技的指挥员也一一的回答了记者的问题。

“好的,感谢你的配合。”

就在记者准备寻找下一位接受采访的人员,以便收集更多的素材的时候,却听到了一个声音。

“记者你好,我能说两句吗?”

记者闻言赶紧回头看去,非常惊讶的发现,这个人自己非常的熟悉。

竟然就是宁晨。

“宁……宁总!”

“就不要这么称呼我了,叫我宁老师,或者宁教授都可以。”宁晨微笑着说道。

宁晨本来就不是特别喜欢“宁总”这个称呼,只是在公司里面,这样的称呼也是很难避免的,宁晨也只好对此表示默认了。

但在这样的场合,宁晨还是更希望自己能够以一个科研人员的身份,来接受这次的采访。

“好的……宁教授,您对于这次的可控核聚变实验,有什么看法呢?”

记者明显也是有些没有做好准备,毕竟之前根本没有想到宁晨真的会亲自接受采访,这让记者的情绪出现了一些波动,只能依靠强大的专业能力来进行克制。

“根据我们项目组的专业评估,这次的可控核聚变实验还是非常成功的。虽然我们的托卡马克装置只是一个较为简易的装置,这次的实验装置还远远无法用于应用阶段,但已经从理论上证明了这个方向的可行性……”

宁晨在镜头之前侃侃而谈,对于记者的问题早已经做好了准备,甚至连记者没有问到的地方,宁晨也展开的聊了起来。

说完了实验上的事情,宁晨继续说道:

“最后,还要感谢国家对星辰科技的支持,让我们能够顺利的开展起可控核聚变的研究项目。星辰科技是一家夏国的民营科技企业,能够走到这一步非常的不容易。我们也会将我们的每一项技术,都造福于国家,帮助夏国建设更加完善的科技体系……”

说起这些话的时候,宁晨的心情也是十分激动的,眼里已经开始闪烁着激动的泪光了。

这是宁晨这些年以来的真实想法,本来宁晨并没有奢望,星辰科技能够有机会开展这么多先进领域的研究项目,但现在的结果,无疑证明了国家对自己和星辰科技的信任。

但宁晨之所以会说这些,也并不全都是情绪作用下的有感而发,同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因为宁晨心中清楚,即便星辰科技看起来这一路都发展得非常顺利,但其实在暗地里一定还是受到了很多质疑的。

宁晨必须要趁这个机会,表达星辰科技的这个想法,以将这些质疑的声音彻底的熄灭。

结束了对宁晨的采访之后,央台的记者带着满满的素材返回,准备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以做出最好的新闻报道。

星辰科技的可控核聚变项目组这边,则是很快结束了短暂的庆祝。

宁晨组织大家一起,对这次的核聚变点火实验进行着数据的总结与分析,并对接下来的实验计划进行着安排。

和刚刚最初的分析结果一样,这次的实验的确是非常成功的,当然这并不代表现在的核聚变装置就是十分完美的。

宁晨很快便找到了十多处可以继续提升的细节,向项目组的其他成员指了出来,这让大家都感到一些意料之外。

他们都不得不承认,宁晨的确拥有着极其强大的洞察力,可以在短时间之内,便从海量的数据之中,察觉到常人所无法察觉的细节。

“当然,这些需要继续提升的地方,更多的只是一些小的细节,并不会耗费我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这次实验的成功,证明了我们这个托卡马克装置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在今后,我们可以放心的朝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宁晨接下来的目标,是能够继续提升核聚变装置的能量转化效率,争取让装置的输出能量达到输入能量的十倍、甚至更高,才能够真正实现商业化的可控核聚变发电。

除了能量转化效率上的目标,宁晨也希望继续延长可控核聚变装置的点火时间,让核聚变反应能够在装置之中稳定的维持下去。

……

央台这边的效率也很高,在收到了从星辰科技这里拍摄的素材之后,第一时间完成了简短版的新闻的撰写。

这条新闻虽然内容并不多,只是简单的叙述了星辰科技第一次可控核聚变实验的成功,但还是很好的表达出了实验过程的各个重点。

而随着这条新闻的突然发布,这个消息很快便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议论。

“真是‘字少事大’啊!星辰科技是什么时候开始研究可控核聚变的?竟然突然就成功完成核聚变的点火实验了!”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点火成功,而且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完成可控核聚变实验的反应净能量增益。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可控核聚变实现商业化也是很有可能的!”

“100秒的点火时长也是够令人惊喜的,之前其他科研机构的点火实验,能够完成十秒钟的点火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我真的想不到,还有什么事情是星辰科技所无法做到的。”

就当人们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央台已经将刚刚的视频素材整理好,发表了正式版的新闻。

在新闻中,央台对这件事情进行了长达几分钟的报道,而其中宁晨的这段采访,更是占据了很长的时间。

而这,也是宁晨这几年以来,鲜有的出现在电视上面的场景。

即便是在之前,星辰科技成功完成太空任务的时候,宁晨也并没有在电视上面露面,只是在暗地里默默的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宁晨的突然出镜,让这件事情的热度更是提升了几分。

这不仅是因为宁晨一直受到公众非常高的关注度,也是因为宁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话,实在是太令人感到振奋了。

“这才是真正的夏国民营企业啊,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怀着一颗赤诚之心,而不只是单纯的为了赚钱。星辰科技选择研究的项目,都是那些最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也是我们必须要取得突破的领域。”

“有宁晨这样的人去领导一个企业,又何愁这个企业不成功呢?现在我们用上了我们自研研发的芯片和系统,又在航天、核能等领域有了重大的突破,连米利坚也不敢说能与我们相抗衡了。”

“真不敢相信,宁晨只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而已。看来菲尔兹奖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对于宁晨来说只是一个开始而已,这个伟大的科学家,将通过自己能力去改变整个世界!”

很快,这件事情也引起了国外的高度关注。

米利坚能源局详细的对星辰科技所公布的信息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了一个让他们惊讶而又有些担心的数据。

“星辰科技的托卡马克装置,看起来虽然有些简单,但却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可控核聚变装置。只是这第一次的实验,取得的这些实验结果,就超过了其他所有研究可控核聚变的科研组织……”

他们并不知道,星辰科技是什么时候开始研究可控核聚变这个领域的,但即便是满打满算,星辰科技进入这个领域,最多也不过只有几年的时间而已。

事实上,星辰科技实际开始研究可控核聚变的时间,还要比他们预计的少出很多。

相比之下,龙腾系统的技术,都要显得次要很多了。

“照这样下去,夏国恐怕不必再依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这个组织,去研究可控核聚变的技术了。以他们的能力,完全可以依靠自己去解决这项技术。”

这个国际组织看起来似乎不错,但因为其组织内部的成员各怀鬼胎,造成项目的实际进展速度远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快。

这样看来,星辰科技选择自己去研究这项技术,倒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不过,这对于其他的国家来说,却并不是一个什么好消息。

因为这样一来,夏国就将独自拥有商业化的可控核聚变技术了。

至于夏国是否会将这项技术分享出去,稍微动动脑子,就知道结果会是怎样的。

对于这种级别的技术,如果无法提供价值相匹配的技术进行交换的话,肯定是没有人愿意轻易分享的。

至于哪项技术能够与可控核聚变划分到同一个级别之上,就很难有人能够给出确切的答案了。

作为曾经的世界科技领军者,米利坚自然不希望,夏国会第一个掌握这项重要的技术。

经过一番商议之后,米利坚能源部决定,让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协会,要求夏国分享他们的可控核聚变技术。

虽然夏国未必会答应这个要求,但不管最终的结果会是如何,至少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现在的局面。

如果夏国真的愿意分享他们的一部分技术,那自然是他们最满意的一个结果。

而如果夏国不愿意分享他们的技术,那么就有违于之前大家的约定,至少在舆论上肯定是要吃亏的。

当然,这只是他们的策略之一,最重要的,还是要完成相关技术上面的研究,这样才能避免在可控核聚变的研究领域上,被夏国拉开差距。

没过多久,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协会,便按照米利坚能源部的要求,向夏国询问了分享可控核聚变技术的事情。

岳家锋等人对此早就做好了准备,表面上并没有拒绝他们的这个要求,表示愿意分享自己的技术。

只是,星辰科技的这些技术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华科院目前也没有得到技术的权限,只能等到拥有这些技术的时候,再去与国际进行分享。

收到这样的回复,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协会也感到非常的无奈。

虽然他们知道,这样的回复很可能只是搪塞的借口而已,但他们却对此没有任何的办法。

毕竟星辰科技并没有义务一定要把技术上交给国家,因此这样的回复也是合情合理的。

这也让米利坚能源部打的小算盘落空了,即便在舆论上,他们也没有理由去对这一行为进行抨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