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 > 第386章 强大的动力装置

第386章 强大的动力装置

第386章 强大的动力装置

“好的,宁总,我们现在就去剪辑视频,并联系这些电视台和记者。”

制作一个能够凸显出核聚变汽车性能的视频并不难,这是很多自媒体人员都可以完成的事情,更何况是星辰科技专业的工作团队了。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相关的工作人员便剪辑出了一个几分钟的视频,这个视频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很好的体现出了核聚变汽车的各项出色的性能。

宁晨在看过一遍视频之后,也对于这個视频的效果感到非常的满意,甚至没有提出任何修改的要求,便点点头表示这个视频可以发布了。

确定了对方心里的想法之后,双方的交流便变得容易了许多。

在这项技术的加持之下,列车可以多减少百分之十左右的空气阻力。

但空中的交通工具则不同,一旦能源的供给出现问题,造成的结果将会是毁灭性的。

一旦宁晨所说的这个目标能够真的达成,那高铁的速度将达到之前的三倍,甚至会远比飞机还要更加方便。

不过岳家锋也知道,这还远远不是宁晨和星辰科技研究的终点。

“宁院士,现在不忙嘛?怎么这么快就回电话过来啦?”

“果然如此……看来我之前的种种推测,还是基本正确的。”

“宁院士,我们华科院上下,都对于星辰科技发展可控核聚变技术非常的支持。一旦可控核聚变的技术成熟,人类将进入到新的科技时代,我们的生活都将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因为之前的车头设计,就已经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很多人都想不到,这块儿的设计竟然还能够有这么大的提升空间。

经过多次的设计、修改、商谈,大家终于得出了最终的理想方案。

听到岳家锋的转达,宁晨也显得非常的激动,因为这代表自己可以有空间去发挥自己的能力了。

想起自己屡次在第一时间对宁晨做出回复的经历,岳家锋也不禁笑了出来。

…………

得知这只是一个并不会进入商业化的试验性产品之后,他们才感到放心了不少。

此时此刻,岳家锋有些庆幸,他们当初能够毅然决然的通过星辰科技研发可控核聚变汽车的申请,才能够看到如此强大的科技出现。

这个方案乍一看,有点儿像夏国之前的高铁设计方案,但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其中的很多区别。

这让宁晨之前便对于列出的一切技术有了一些猜测,所幸的是,宁晨的这些猜测,确实都是正确的。

“宁院士,不知道您对于这种搭载核聚变动力装置的新型列车,现在有什么想法?”

…………

听完了宁晨的解释,岳家锋也感觉宁晨的这些思路,的确非常的具有前瞻性。

而岳家锋这边则是拥有更多的便利条件,可以帮助宁晨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

结束了与宁晨的通话之后,岳家锋便向内部转达了宁晨的这些想法,说明了这些想法的各项优势和前瞻性。

相比之下,火车运行的条件限制就少出了很多,只要不是特别恶劣的天气条件,火车都是可以正常的运行的。

“这辆汽车什么时候上市,不管卖多少钱,我都一定回去买一台!有了这辆车,其他的豪车都再也不香了!”

在岳家锋的帮助之下,星辰科技与夏国铁道部门进行了联系,交流了有关核聚变火车的事情。

其实对于火车上搭载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宁晨心里已经有了一些想法,而且这项技术的实现难度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困难。

“这个核聚变动力装置真的是太恐怖了,竟然能够让一辆汽车达到飞机一般的速度。而且,核聚变的资源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辆汽车既不需要充电,也不需要加油,就可以一直使用到报废为止。”

虽然飞机是人们出行选择中,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但因为各种繁琐的手续,很多时间都要浪费在飞行过程之外。

经过大家的一番商讨,多数人还是支持继续发展这项技术的,这也让宁晨和岳家锋的提议得到了通过。

收到岳家锋发送来的信息,宁晨也是马上向岳家锋回了电话过去。

不过,为了让搭载核聚变动力装置的火车能够具备更快的速度,宁晨还需要重新设计火车的结构,而不只是单纯的设计核聚变动力装置而已。

“谁敢相信,一辆汽车竟然能够达到每小时一千公里的时速?即便是F1比赛的赛车,恐怕也达不到这个速度的三分之一啊!”

岳家锋的情绪显得有些激动,只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核聚变技术真的发展得非常的成熟。

火车所需要提供的动力,远比汽车要大出许多倍,但火车上面也有非常充足的空间,去安装可控核聚变的动力装置。

接下来的时间里,宁晨等星辰科技的技术专家们,以及铁道部的专家们,一起开始了对新型核聚变列车的设计工作。

另一方面,在得知了星辰科技的核聚变汽车已经完成测试的消息之后,各大电视台、记者、网络自媒体都感到非常的兴奋,连忙迫不及待的发表了这个消息。

再加上有宁晨和星辰科技的团队在,他们对于技术研发的安全性一直都有非常好的保障,可以把设备的危险性降到最低。

“哎,这有什么谢的,这都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啊。我们还得谢谢宁院士,还有星辰科技的各位专家呢,正因为有你们的存在,才能带领我们夏国不断的攀登新的科技之巅……”

有了岳家锋的这份承诺,宁晨便也不再担心什么,放心的去处理技术上的问题了。

“宁院士,不知道接下来,你对这项技术有哪些想法?”

“我的想法是,以现在我们的高铁为基本的模板框架,再结合核聚变动力装置的特点,对整个列车进行重新的规划设计。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能够设计出时速超过一千公里的列车,大大方便人们的交通出行……”

“太好了,谢谢岳院士!”

这样的话,宁晨之前的很多想法,也都可以直接加入到设计之中了。

虽然这其中很多的想法都是宁晨提出的,但如果没有其他专家的帮助的话,很多工作也不会进展得那么顺利。

“好的,宁院士,那就按照您的想法进行研发吧。我们铁道部门将尽最大的力量,对星辰科技进行支持,我们都希望能够早日看见这样的技术出现。”

大家虽然知道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会面临一些风险,但更知道这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想到这,岳家锋便向宁晨取得了联系,询问宁晨对于这项研究的未来看法。

面对岳家锋的提问,宁晨也没有任何隐瞒的意思,如实的向岳家锋解释道:

宁晨对于岳家锋的支持还是非常看重的,虽然现在的星辰科技已经有着非常强大的科技实力和非常丰厚的资产,但毕竟星辰科技只是一家民企而已,很多事情还是没法自己决定的。

在看过这些内部技术资料之后,宁晨也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

“没错,具体忙不忙,还是要看这是什么事情。宁院士,我刚刚看了星辰科技发布的视频,对这辆核聚变汽车真是感到非常震撼啊!”

听到宁晨的这些想法,铁道部门的领导们,也都感到非常欣喜。

“哈哈,忙不忙我也会第一时间跟岳院士您回电话的,在我这里,岳院士也是我的特别关注啊。”

“宁院士,那就按照你的想法进行吧。我会向相关部门推荐你的这些建议,希望能够早日开展这些技术的研究。”

其实宁晨之所以会向铁道部门寻求这些技术,并不是对这些技术完全不知晓,更多的是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嗯,这次的测试还是非常成功的,很多极限情况的测试都非常顺利的通过了。在一些交通工具上按照核聚变动力装置,的确是可以尝试的一个方向……”

另一方面,宁晨等人在车头的设计上面,也进行了很多的修改。

涓夊叓.鍏?涓€鍏叚.鍏節

对于这个项目,铁道部门的人们也都感到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因为这个项目可以大大提升轨道列车速度的上限,让人们可以实现更加快速的交通体验。

看到了星辰科技发布的核聚变汽车的视频,岳家锋也不禁感叹了起来。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列车的载客效率降低,但这也是必须做出的一项选择。

对于研发顺序的问题,宁晨肯定是想要先从火车上面入手,毕竟陆地上的交通工具容错率也更高一些,即便在能源上面出现一些问题,一般情况之下也不会造成什么后果。

在经过生物计算机技术改造之后,宁晨的大脑具有了更加强大的分析建模能力,有的时候只要亲眼看过一项技术,就可以基本分析出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有了这些内部的技术资料,星辰科技研发起核聚变动力火车,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了。

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星辰科技的空气动力学技术,可以在已知各项信息的前提下,设计出最佳的空气动力学方案。

宁晨这边倒也没有客气,试着向铁道部门要了一些相关的内部技术资料,对方也按照刚刚的承诺,向星辰科技提供了过去。

两人聊了聊这次核聚变实验的问题之后,岳家锋问起了一些,有关这个研究方向更深层次的问题。

“这……真是一项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研究啊。这样的汽车,之前我甚至完全都不敢想象。”

虽然之前项目组就在安全问题上面做了很多工作,不过毕竟之前的项目,要么就是没有碰撞的风险,要么就是实验性质的研究。

与此同时,因为新的动力装置,整趟列车可以接入更多的车厢数量,这一点是优于正常的高铁的。

如果这样的技术真的能够实现,那么在各大城市之间穿梭,将变成一件非常方便的事情。

为了容纳一个不小的核聚变动力装置,列车的前两节车厢,都将不会有任何的乘客,而只是有列车司机,以及其他的各种设备装置。

而且飞机飞行对于天气情况的要求非常之高,一旦天气出现一些问题,便会出现航班取消的情况。

当然,也有些人对这辆核聚变汽车的安全性感到怀疑,特别是当它行驶在马路上的时候,对周边的汽车和行人是不是会产生很大的威胁。

岳家锋第一时间向宁晨告知了这个消息,让宁晨可以着手准备相关的研究了。

“宁院士,我们内部已经通过了这个申请,未来我们先从高铁和飞机的方向上,突进可控核聚变能源的搭载,具体的顺序你们可以自己决定。我们最大的要求就是保障项目进行的安全性,其他的事情都没有任何硬性的要求……”

一时之间,关于核聚变汽车的议论遍布了网络上的各个角落,这让很多人都觉得,新的科技时代就要到来了。

除此之外,宁晨等人在核聚变动力装置上面的研究,也倾注了非常大的精力。

因为一些问题还没有最终的确定,现在宁晨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设计方案,不过在宁晨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

燕京,华科院。

而这一次,核聚变列车可是真的要进行商业运行的,即便发生碰撞的概率非常之低,也要尽力做好相关保障工作。

为此,宁晨等人特意在核聚变动力装置外面,又多加了一个新的保护层,这种保护层使用的材料,具有非常强大的硬度,与之前的“纳米丝线”材料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