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 > 第414章 我真的无法理解

第414章 我真的无法理解

第414章 我真的无法理解

这些问题绝对不会是外行人可以问的出来的,如果徐洲不了解宋溪韵的话,可能还会以为宋溪韵也是材料专业的专家呢。

“宋老师,你的材料专业知识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强了?怪不得宁老师这么坚持让你加入到项目组之中,你的能力还真是深藏不露啊。”

徐洲的这些话并非是客套而已,以宋溪韵这样一个数学专家的身份,这样的材料学知识储备的确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哪里哪里,我也只是昨天才恶补了一下材料学知识而已,跟你们这样真正的材料学专家相比,还有太过巨大的差距。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还得多跟你们学习学习才行。”

“宋老师你可太谦虚了,这样不可思议的能力,我之前也只有在宁老师身上见到过。假以时日,你一定会成为不逊于宁老师的世界级科学家!”

接下来的时间里,宁晨和宋溪韵继续和原帅、隋枫等人,聊了聊他们的实验计划。

大家并不明白,宁晨的这种感觉,只是刻意表现出来的,还是真的已经胸有成竹了。

“多亏了宋老师的加入,才能够让我们的研究进行得这么的顺利。之前宁老师独挑大梁的时候,我们的实验还是会经常遇到一些挑战呢。”

其实宁晨还想特别表扬一下,宋溪韵在这个阶段之中做出的贡献的,只是为了担心其他人对此会觉得有些不公平,便决定还是私下里去表扬宋溪韵好了。

其实在昨天宁晨开完会议之后,大家早就开始进行了相关研究的准备工作,确定了基本的实验方案。

宋溪韵所指的这种能力,自然就是小智的信息感知功能了,即便对于这种能力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但宋溪韵也并没有多问什么,毕竟在宁晨身上发生过的难以理解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宋溪韵很快便接受了这样的事实。

时间一天一天的悄然过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项目也在有条不紊之中,向前推进着。

“那是当然的了,宋老师可是十年难遇的天才,我这么一个材料学的混子,怎么能跟宋老师相比呢。能够继续留在盛州大学材料实验组,进行这么伟大的研究,我就已经非常的知足了。”

听着宁晨对于这个阶段实验的总结,大家的心情都不错,即便大家为此付出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是非常值得的事情。

“从现在的实验进程来看,这确实是一个很难接受,但又必须要接受的结果。这种物质恐怕就像煤炭一样,是一个根本无法在实验室中复制出来的物质,只能通过漫长的时间,在大自然之中,自然的生成。”

宁晨似乎对于这样的实验结果并没有感到意外,同时也没有决定马上中止实验,而是继续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满意的结束了这一次的实验。

而宋溪韵也同样通过这个过程,收获了不少的信心,不再像之前那样,对自己的能力感到非常的怀疑了。

但经过这些天的不断学习和实际操作,宋溪韵已经完成了能力的蜕变,真正进化成为了一名材料学专家。

“好了好了,我们就不要说这些没有意义的话了,还是赶快确定一下后续的计划吧。现在我们的实验进展虽然非常尽如人意,但距离真正进入到应用,可还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差距呢。”

当实验进行了一个阶段之后,宁晨将大家召集到一起,准备对这个阶段的实验成果进行总结,并对之后的实验进行着计划。

“在这一个阶段的实验之中,我们大家的表现都非常的出色,取得了很多优异的实验成果。首先,我们已经基本参透了‘月石’材料的合成机理,可以在仿真模型之中,准确的制备出‘月石’材料。其次,我们对于月石和超导之间的关系也已经弄清了一些眉目,并由此制造出了几种新的超导体。即使这些超导体的性质还较为的普通,但已经开辟了全新的超导体系了……”

不知不觉之中,这个实验便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了,在这个一个月的时间之中,项目组进行了数百次的实验,而这些实验都以失败告终。

宁晨心里清楚,宋溪韵在刚刚加入项目组的时候,材料学的能力也只是一個初学者而已,即便能够提出一些可以参考的想法,但确实很难起到关键的作用。

第二天一早,大家便一起来到实验室,开始了对于“月石”材料的实验室制备研究。

…………

“实验进行到下一个阶段之后,我就不打算再像之前那样,分散的进行实验,而是先去集中的解决一个一个的分支问题。接下来,我打算先攻克‘月石’材料的实验室合成,然后再去解决其他的问题。”

其实大家对于宁晨这样胸有成竹的感觉还是感到不太理解的,可是宋溪韵却能够明白宁晨心中的感觉,这就像是得到了一张巨大拼图的其中一块碎片一样。

不过只要这个过程能够帮助宁晨得到最终的完美方案,宁晨还是愿意去尝试一下的。

…………

面对大家对自己的盛赞,宋溪韵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去回应了,只好在一旁无奈的微笑着。

“宁晨……谢谢你。我好像已经意识到了伱对我的期望是因何而起了,现在的我的确跟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

整个项目组的人们都倾向于这样的方法:通过加大材料合成过程的条件,从而达到缩减材料生成所需要的时间。

大家意外的是,宁晨能够孤注一掷的去把注意力集中在这样一个难度极大的问题上面,因为在之前的仿真模拟之中,‘月石’在月球上的形成时间,一般都是数以百万、甚至千万年的,即便非常的顺利,也需要数十万年的时间,这根本不是轻松可以在实验室中制备出来的一种物质。

宁晨的课题分配方案起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每一个小组在这些天的实验之中,都获得了一些成果的突破,没有任何的一项研究,是一直停滞不前的。

而最让宁晨感到惊喜的一件事情,便是宋溪韵在这期间的巨大进步。

大家也都理解宁晨的这些想法,很快便按照宁晨的要求,将实验进行了起来。

听到徐洲这样的说法,大家都不禁笑了起来,再怎么说,隋枫可是研究了十多年的材料学了,居然还比不上宋溪韵这样一个刚刚研究材料学几个月时间的人呢。

这种感觉,就好像在做菜的时候,使劲放入各种各样的调味料,并且将火开到最大一样,力求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就得到理想之中的菜肴,这明显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

这一天中午,在实验中间休息的时候,徐洲、原帅、隋枫等人,就这个实验课题的进行聊了起来。

“哎,以目前的实验成果来看,我们一时半会恐怕是无法在实验室中,合成出‘月石’材料了。”徐洲说道。

见到宁晨这样的安排,大家都感觉有些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而随着实验的不断进行,大家对于这个实验的最后一丝希望,也逐渐的落空了。

“第一次的实验,就把实验条件拉到最大吧。这样的实验或许注定是失败的,但我们还是需要这样的实验数据,是丰富我们的数据库,并且对仿真模拟进行修正……”

这样的物质自然与大家目标中的“月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甚至很难找到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和徐洲的感受类似的是,在听完了宋溪韵的一些问题和想法之后,原帅和隋枫等人,也都见识到了宋溪韵在材料学上的专业能力,对于宋溪韵的看法有了转变。

听到宁晨的话,大家的表情也马上变得严肃了起来,认真的等待着宁晨接下来的安排。

只是让大家有些不理解的是,宁晨竟然能一直表现出非常沉稳的状态,甚至似乎还对于这样的实验结果表现得非常的满意。

对于这样的结果,其实大家都是早有心理准备的,因为这个课题的目标,本就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次实验的条件非常的极端,即便是在月球上面,也不存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也只有一些宇宙深处,可能会有这样恶劣的条件了。

“是啊,宋老师的大脑算力是如此的强劲,与宁老师构成了非常强大的双核大脑生物计算机架构,遇到任何问题基本上都能够做到迎刃而解。更何况宋老师你的材料学专业知识也掌握得非常的不俗,我觉得你都不比隋老师差了。”

即便这块碎片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当碎片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这张拼图的真实面貌也会逐渐的显露出来了。

“宋溪韵,你跟我还客气什么,说起感谢,我更应该感谢你才对,你能愿意加入项目组之中,对于我们项目的进行,一定会起到非常大的帮助的。我们就按照这个节奏,继续将课题进行下去吧。”

在实验开始之后,宁晨和宋溪韵的大脑生物计算机也早已构成了计算机架构,对反应容器中的情况进行着实时的检测和分析。

因为此时在容器之中,所生成的物质已经很难被称作是一种常规意义下的“物质”了,而是一种近乎于混沌状态的东西。

作为一个本职为数学专业的科研人员,宋溪韵这样的材料学能力已经完全足够用了,更何况现在的能力还远远没有达到宋溪韵的极限,只要再给宋溪韵足够的时间,宁晨相信宋溪韵的能力还可以不断的继续提升。

在宁晨的测试之下,宋溪韵的材料学学科等级,基本相当于系统评级的二到三级了,这样的水平,甚至不会输于一般的材料学教授了。

隋枫自己倒是对于这样的言论看得很开,甚至自己都附和起了徐洲的说法。

但这个分支课题,却又是目前为止,进行得最为顺利的一项分支课题,大家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彻底攻克这样的一个难题。

在宁晨的坚持之下,大家最终也都没有任何的意见,一致同意了宁晨的这个方案。

“怪不得宁晨平时都不需要通过什么仪器去对实验状况进行测量,原来在宁晨的大脑之中,竟然能够实时的显示出这些数据……”

徐洲平时并不算是一个悲观的人,徐洲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也是基于当前的实验现象,所做出非常客观的判断。

通过与宁晨的大脑进行交互,宋溪韵开始感受到了宁晨那不可思议的大脑状态,并且明白了宁晨平时的一些异常表现的原因了。

在宁晨和宋溪韵进行仿真模拟的时候,几乎绝大部分的实验方式都失败了,当然因为这只是仿真模拟而已,宁晨和宋溪韵都没有对此彻底的放弃希望,毕竟只有通过真实的实验,才可以确定这些方案,到底会产生怎么样的效果。

“很好,这些数据对我们的整个课题的研究还是会起到帮助的。收拾一下实验设备,我们准备下一次的实验了。”宁晨说道。

但事实证明,宁晨的这个想法还是有些多心了,通过这个阶段的表现,宋溪韵已经彻底征服了大家。

但这样的方式说起来容易,实际进行的过程中,却需要面临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

“说不定宁老师哪天就会突然中止这项实验了,这在之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反正之前宁老师就说过,在实验室制备‘月石’并不是一个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完成室温超导的研究。”隋枫说道。

相比于月石的制备,室温超导明显是一项应用价值更大的研究,即便月石的研究真的失败了,但只要后面的室温超导能够取得重大进展,那么整个实验依然算是非常成功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