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摇滚:光辉岁月 > 第247章 浓烟下的诗歌电台 求订阅,求

第247章 浓烟下的诗歌电台 (求订阅,求

第247章 浓烟下的诗歌电台 (求订阅,求月票)

这首火遍民谣圈的歌,边浪到时还没搬过来,但是词曲他都记得还算清楚,现在写出来应该不难。

想到这,边浪开口道:“稍等我我一会,我给你找首歌,我想听听你唱出来的感觉。”

刘鹄宙一听,心中立马开始期待了起来。

过了是十几分钟,边浪拿着词曲过来给时,看见歌名叫《理想三旬》,刘鹄宙心里就为我颤动了一下。

等看到“旧铁皮往南开,恋人已不再……”时,刘鹄宙只感觉一记重拳打在了他泪腺之上。

他想到的是在辞职之后从北走到南穷游的那几个月,搭过卡车、睡过桥洞、“借”过农民地里的瓜果……也看着南下的绿皮火车从眼前慢慢而过,至于恋人,在那时就是奢侈的代名词。

这种代入感背后的不是感动,而是感同身受之后的悲怆与无奈。

“不动情的咳嗽,至少看起来……”还有这种缺少了主语倒装句,光是读起来就让人觉得妙不可言,更遑论唱出来了。

看着这通篇充斥着年少轻狂、青涩无知和现实沧桑的词句中,刘鹄宙看到了最后一句:“梦倒塌的地方,今已爬满青苔……”

就这一句,他感觉不被现实捶打个千八百次,是写不出凄美至此的浪漫词句的。

听着刘鹄宙传来的那沉重的呼吸声,边浪也想到了前世的事情。

这歌出自陈鸿宇《浓烟下的诗歌电台》,他记得当时这张专辑是2015年一张众筹专辑,当时的众筹金额目标不到3万,最后在童乐网上筹了快30万。

边浪为什么对这事记那么清楚,因为当年他们乐队也众筹了一张专辑,同样也是在童乐网上,结果2.6万的目标,到了最后一天,就筹了一万九千多块钱。

其中有一大半还是朋友亲人这些赞助的!

后来乐队几个哥们一商量,就自掏腰包把差的这点给补上了。

边浪记忆最深的是,在17年回家乡某小学做公益的时候,居然看到有几个孩子头上戴着他们乐队当时众筹时候的周边棒球帽。虽然黑底的帽檐已经被时光侵蚀得有些泛白和泛红,但那已经脱线了不少的小马驹logo他怎么可能认错。

震惊之余他就问了校长这些帽子的来路,校长说是16年一个好心人士捐赠的,当时还有口罩和卫衣,只不过卫衣太大,当时就分给了六年级的同学,那些孩子已经毕业走了。

边浪确定这事不是乐队其中任何一人干的,就求校长帮忙找找有没有相关的信息留下来。

校长是个有心的,这些年所有爱心人士的快递面单都留着,只是具体时间不太记得住,只能全部找出来让边浪自己去找。

然后他就在某一张快递单上看见了他母亲的名字……

他忍着想要大哭的冲动,把那张快递单拍了下来。

然后在学校给小朋友们唱歌的时候,他弹着木吉他唱起了那首原地球在网络上已经找不到原版的一首小歌:

“还有什么能够盛开,你知道我一直很乖……

我们的过去是一片稻田,还有什么值得期待……

mama dont let me down……

mama go with the wind……

蒲公英和炊烟都在等伱……

你的孩子一直很乖……”

休息室的气氛就在两人南辕北辙的回忆中静默了良久,最后还是刘鹄宙开口打破了沉默。

“边老师,这歌我得准备准备,把词的情绪吃透了才能在您面前唱……编曲您一定也弄好了吧,吉他谱能不能给我一下……”

回过神来的边浪点头去隔壁找了把吉他过来,一边弹一边解释道:“谱子很简单,G调13435434……”

……

而此时另外一间办公室的陈淑婷在和邱岳的经纪人把《请不要停止我的音乐》的版权事宜敲定之后就闲聊了起来,其间她就收到了魔碟音乐节现场那边发来的照片。

看着那偌大的草坪上,目测就容纳了三分之一的稀稀拉拉的人群,他顺手就把这视频转发给了潘建虎和边浪。

然后点开微信上的某个群,发了一波红包之后,又发两个字:“开始!”

潘建虎收到之后,第一时间就打开看了起来。

看到这场面,他一开始是有点高兴的,虽说已经放下了,但是当真实的对比成绩摆在眼前的时候,心中的成就感还是会溢出的。

但想到了这也是摇滚圈一个现实的折射,心中又生出了些许兔死狐悲的伤感。

沃克也收到Bob他们几个传回来的视频,还有Bob的一段话:“沃克,你明天真应该起来看看,虽然受困于设备和举办方的因素,现场的效果和滚石完全不是一个层面,但乐队本身的发挥是不错的。”

沃克来之前也是自研究过边浪和滚石的人际关系的,自然知道潘建虎的事情,他看潘建虎也是在看视频,脸色有些不好就问了一句:“Mr潘,这是你以前的公司吧?是不是为这些乐手感到可惜?”都是音乐总监,这事情上是有共鸣的。

只不过沃克把自己的理想化埋在了现实的蜡壳之下,要不是遇到边浪这把烈焰,恐怕也点着他那根深埋的灯芯。

“是有那么一点,不过这和华夏摇滚的大环境脱不了干系。要不是有边浪,滚石音乐节别能有这效果了,压根就办不起来……”

这一点,沃克也是赞同的。之所以欧美乐队很少来华夏巡演,前些年的不可抗力是一个方面,这些年摇滚乐的市场份额小也是一个方面。

“希望以后华夏的摇滚市场,能够在Wave和你们的努力下继续壮大起来,那我就能经常带着乐队过来了……”

虽然现场效果和预期的差距很大,但是魔碟的宣传还是紧紧跟上的。

什么“万人狂欢”、“摇滚盛宴”的标题下面,那些从特殊角度拍下的照片中,看起来还是挺像那么一回事的。

可在这些文章的下面,乐迷们的评论那基本上都是负面的了:

“什么玩意?280的单日票就这设备?设备数有没有滚石一半?”

“是啊,贝斯声都听不见,这都好意思叫音乐节?”

“就这?这么燥?今天有没有3000人?”

“走了走了,唱得些什么都听不见,划水也不至于这样吧!”

“15块钱一瓶可乐,10块一根面粉肠,20一份炸洋芋,呵呵呵!”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之前一直没做后宣的滚石官方终于发声了,多渠道多品台同时发布的第一偏通稿就是列数字!

“单日5万人次”、“三天超15万人次”、“演唱歌曲超200首”等等这些数据的公布,和那一张张,一段段现场的多角度的动图、视频无一不是在嘲讽魔碟。

这数据一出,之前那些只聊音乐的圈内大V就开始各种自来水了。

最绝的是,白刀居然放出了一张不知道什么拍的“白马紫龙”的合照,起初没什么,毕竟潘修龙和马源并不为很多路人所知。

但偏偏梁子在下面回了一句:“我去,这乐评阵容绝了!白马紫龙,华夏音乐圈乐评界的半壁江山!”然后路过的人都知道马源和潘修龙去现场“资敌”了。

然后边浪的铁粉们就开始吹了:

“欢迎马源老师和潘修龙老师,现场莅临指导,参观学习!”

“嚯!修龙哥这是扛着锄头去的吧?”

“不是锄头,应该是钉耙!只往自己身边挖!”

“有一说一,这四位去我觉得合情合理,但是留下证据那就白刀老贼的不对!再不济,也该换个小号发……”

“白马紫龙,这名儿霸气啊!好像看到马和龙对滚石音乐节的评价。”

马源还好,除了网上有人议论之外,公司里没人说他一句不是。

但潘修龙的境遇就不这么好了,朱文虽然知道没拦住,但在这个时间点上被公布出来,他心里那叫一个气。他知道这个节骨眼上不能发作,还要靠着潘修龙把音乐节这摊子事整完,但心中那秋后算账的念头是已经藏不住了。

……

边浪这把《理想三旬》的吉他谱完全教给刘鹄宙之后,刘鹄宙自己弹了几遍,找到点感觉就给边浪清唱了一段:“时光匆匆独白,将颠沛磨成卡带,已枯卷的情怀,踏碎成年代,就老去吧,孤独别醒来,你渴望的离开,只是无处停摆……”

此时歌词听在耳中,边浪听出了和原地球完全不一样的感触。

在原地球15年前后那个民谣突然火起来的时期,《董小姐》、《南山南》、《玫瑰》、《画》等抓耳的作品相继出圈大红之后,在那种大环境下,就会觉得《理想三旬》的出现是理所应当。

但到了水蓝星这民谣和摇滚两吊车尾兄弟相互不嫌弃的华语乐坛,唐映枫的作词功力就显得极为突出了。

《浓烟下的诗歌电台》专辑7首歌歌词由唐映枫一手包办,那时候的唐映枫就24岁。

边浪现在觉得,陈老板这张专辑能大火,唐映枫要居首功。

刘鹄宙唱完又琢磨了一会,然后还有些怯的对边浪道:“边老师,这歌真给我么?”

“嗯!”

“那我就照着这个风格再写几首,组一张专辑,这首作主打歌您觉得可以么?”

说到这,边浪直接道:“可以啊,专辑名就叫《浓烟下的诗歌电台》吧。”

再还一章,还欠16。

文中段出现的小歌,是逼哥(Lz)的《妈妈》

感谢书友:千百次的梦回 100起点币打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