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摇滚:光辉岁月 > 第417章 最被低估的歌

摇滚:光辉岁月 第417章 最被低估的歌

作者:水水泛泛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1:51

第417章 最被低估的歌

第417章 最被低估的歌

能唱重金属的,嗓子就差不了,唐大风虽然比不上边浪那么变态,但是4组高音还是稳的住。

加上咬字和换气的点都是相当清楚也不长,所以这一嗓子的苍凉,把歌词中那一抹悲的主旋律,给唱出了一丝荡气回肠的感觉。

随后他手中的电吉他一拨,带出一股诡异的失真音效,然后继续吟唱:“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现场的这些乐迷也也不乏学富五车之能人,唱到这意境有人认出这唱得是什么了!

“这是康与之的《诉衷情令·长安怀古》……边浪这脑壳,真是服气!”

至于网上的网友们,就算没有知识储备,但是他们可以查啊。

不查不知道,一查还是不知道……也是个宋朝的冷门诗人,唯一能让大家熟悉一点的,大概就是他是秦桧的门客了。关键,这首《诉衷情令·长安怀古》还不是代表作!

因此很多网友都不明觉厉起来:

“边浪为了写歌,怕是把唐诗300首都给翻烂了吧!”

“放屁,作者是宋朝的,唐诗三百首里面怎么可能有这个!”

“豁!这下可是做实抄袭了吧!黑子这都还不来攻击?”

这话一出,网友们都是微微一愣,然后轻轻一笑继续听歌。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照你们那么说,历史和汉语言文学的博士加起来,还不如一个雕塑系玩摇滚的本科生?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摇滚厉害,还是雕塑系厉害?”

这《垓下歌》的名气和那《诉衷情令·长安怀古》比,不管是作者还是诗歌本身,名气可就大了不止一点点。

“历史系博士也不一定就行,我看还是得汉语言文学的!”

“渭水东流”这一句的尾音,唐大风高音差点破5,但就是这种将破未破的感觉,给人的感觉才跟個贴合情境。

为了练这一段,唐大风苦练了整整小一个月,听边浪给的小样耳朵都起茧子了,才有今天的表现!

别看这就短短44个字,但是这演唱难度完全可以说是地狱级的。

所以真是把唐大风给折磨得不轻,但是那效果出来之后也真是让唐大风把边浪给奉为天人!

因为这一段的唱法完全和乐器伴奏的拍子不挨着,这让习惯了强节奏的重金属乐队主唱拿捏起来也是相当的难受。

这之后,民乐器完全消失,大风乐队的主音吉他直接一段高失真的solo秀起,标志性的重金属音浪袭来。

在现场的潘修龙直接呆愣愣的看着台上,他几度想要跟着哼两句,但是根本就找不到进的拍子在哪。

在那一段高过一段的高失真音中,唐大风的调子也节节攀升,给人觉真就是项羽本人在唱这垓下歌。

感觉这段就如羚羊挂角一般,无迹可寻!

“额,这话没毛病,可是这没个历史系的博士学位,应该都不知道上哪抄吧!”

等这失真到达了一个给人感觉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时,唐大风的歌声才再度传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一段推着一段不断拔高,这才让众人醒悟过来:“这特么原来是一首重金属啊!”

“君莫上,古原头,泪难收……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

都是能自己写歌的,都知道这种拍子不跟旋律走的歌写起来要有多难……

正在改稿子的白刀听得直接在文档上本能的敲出一行字:“太难唱了!这是真特么的难唱!边浪这编曲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边浪当时研究这词的时候,也是被丁武的古诗词储备给惊了一下。

简单一点来说,唱歌就是两个要素,调子和拍子两者合一才能达到好听这个基准线。但是这一段,调子本身就高,但是拍子偏偏不是快就是慢,旋律和拍子的关联性不大,听起来就是给人感觉有点即兴的意思,实则又是经过精心编排之后的结果。

正可谓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当即直播间的弹幕上,就有网友打出了:“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跟着就有人评论:“虞姬自刎!”

紧接着还有化身朱熹道“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

在余韵未消的歌声中,伴奏的风格又换了。

第一段大家不知道要怎么定义,第二段那妥妥的重金属无疑,但到了这第三段,感觉是变成了迷幻金属!

在电音键盘配合主架子鼓的间奏中,潘修龙感觉边浪是在玩一个他自己根本理解不了的领域。

前面两段确实和《梦回唐朝》如出一辙,但又感觉编曲又高明了许多,但这一段明显就不一样了,虽然还是在边浪的作品体系内,但已经无限接近《Comfortably Numb》那种风格了。

潘修龙这感觉没错,边浪当时听得时候也是这种感觉,就这一小段间奏,基本上都是平克的影子。

随后唐大风的歌声宛若伴奏,一声声的:“欧……欧……欧……”让人分不清人声和乐器到底哪一个才是主角。

等这一段结束,那着熟悉的重金属节奏又起来了,而且这一段更加的让人不明觉厉!

3分50秒,随着主音吉他的爬升,给人感觉就是跑车在给了地板油之后猛加速的那一下。

听者的脑中似乎就真有一辆看不见尾灯的赛车飞驰而过,如果要形容一下车速,那大概就是Z。

不对,这时候要是把手伸出车外,可能直接就折了!

而在这之后,就是主音吉他和架子鼓的狂舞了。架子鼓还好,大勇当时也就是练习了10多遍,就能很流畅的掌握拍子了。

但是这一段主音吉他的solo,真是把砥砺给练到吐才配合着录出了这一段小样。

同样的,现在看着是信手拈来的边浪,上辈子也是练到吐。

今时今日的边浪回头来看,这首歌绝对是唐朝乐队所有歌中最被低估的一首歌。比较同时代的窦仙,丁武也是被人们严重低估了的那种。窦仙的音乐晶莹透彻,丁的音乐苍茫大气,丁武音乐的那种大气纵横是窦仙的音乐里所不具备的。

而且用古诗词来配曲唱的,华夏乐坛的唱作人里没有100也有80,但是真正能把大气纵横这四个字给玩明白的,除了丁老怪就只有吴轮回了。

至于苏阳后来的《凉州词》,始终是还是只有大气,少了纵横!

边浪记得原地球有个段子是那么说的:“唐朝乐队后期不行绝对是跨界造车去了,因为他们的音乐从秦汉做到三国魏晋和唐宋,这一点比亚迪也做到了!”

这种横亘历史的广度,边浪觉得唐朝被在华语摇滚历史上就算是被吹破天也不为过!

再看此时的大风的主音吉他,他心里对边浪的评价只有四个字:“高山仰止!”

这种solo给他谱,他花个十天半两月能练出个**不离十来,但是要他自己编,那就真是呵呵了。

现在这一段,他觉得所有的乐器配合在一起出来的效果,已经是奔着交响乐的感觉去了。这种编曲,他们大风乐队想,但是做不到……

随着他一个漂亮的滑音过后,唐大风继续用四组高音开口:“大风起兮,云飞扬……”

这句一出,网上和现场就欢腾起来了:

“还真是刘邦!”

“帝王作词,大风,大风!”

“大风起兮,云飞扬……大风乐队这次是真的起飞了!”

现场这些乐迷自然是有数的,但晚上那些乐迷就控制不住了。

就像之前说的那样,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重型音乐,但要是作品中有一点能够打在听者的敏感神经上,那么之前拒绝的会尝试接受,无感的会开始喜欢,本来就喜欢的那就是直接进入**了。

何况这首歌的题材,正好打在了华夏人最无法言说的家国情怀上。

所以直播间那满屏的“大风”,要是不知道前情刚进来,还以为这是在看台风直播呢。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又是一句,现场已经很多人跟着背了。

没错,就是跟着念背诵!这词只要上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都能不带咯噔的背出来。

为什么不是跟唱,因为这调子,就算是台下的刘遥,在这种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也很难找得准。

而且结尾三字时,单听感觉尖锐到就要被刺破天灵盖的电吉他音,被唐大风的四组高音给狠狠给压制住,才会给人感觉是咬紧牙关也要听下去!

此时的唐大风已经处在了极其亢奋的状态之下,只见他一把拽起麦架,猛的向下一压,感觉是把全身所有的气息都给压在了这一句上:“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句的结尾,主音吉他手直接使出了“张杰腰”的绝技,配合着20品的点弦,感觉又是封神之作。

但是这还没完,最后一句只见唐大风起身,单脚踩在返送上,整个面部青筋暴起,披散的长发潦草的摇晃着,感觉就像是打了胜仗,但因为将士死伤过重,而陷入被悲愤中的将军。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最后一字拉的很长,随着麦克风离嘴越来越远,给人感觉就是出现了回声。

随后大鼓加入,和键盘以及电吉他一起开始了尾奏,那苍凉悠远的意境岂是简单的“悲壮”二字能够诠释明白的。

而且虽然有了大鼓的加入,但是和前奏的纯民乐风格不同,这一段尾奏更偏向于迷幻金属。

如果用一种很抬举人的说法来评价的话,这一段尾奏就很具有世界性!

在这最后一段留给人回味和思考的时间里,潘修龙觉得边浪在金属这条路上,真的是玩得太游刃有余了!

之前华夏国内的重金属乐队,就一味的突出重。不是说不行,而是筛选听众的门槛太高,好不好先不说,传播起来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但是现在边浪拿出了《大风歌》,编曲华丽到让他这个从业多年的音乐人,都只能从边浪自身的作品上才能进行对比和分析。和国外那些大牌比起来,亦是不逞多让!

再说说作词,那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诗人、霸王加帝王的组合,你拿什么打?

对比国外的?那真就是歼星炮打蚊子!

国外那些重金属歌曲的词,别说是和这种三合一比了,就是把《火车驶向天外,梦安魂于九霄》拿出来,那也绝对是能把对方秒杀到渣渣都不剩的那种存在!

毕竟英文歌词往往注重对仗和工整,经常使用简单句,通过平铺直叙的方式清晰地传达想要表达的内容。而相比之下,华语歌词更注重内容的表达,往往在情感和意境上投入更多的笔墨,而不是像英文歌词那样强调句式的对仗和工整。

歌词中的诗意和意境更加丰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华语歌词的独特魅力。

而边浪这首歌的操作,等于是给所有音乐人弄了一个公式出来:古诗词引用加强编曲等于经典!

华夏古诗词的对仗,那自然不用去质疑了吧?再加上那情感和意境,这就是华语乐坛的音乐人们自带的王炸!

当然,这作曲和编曲就得好好下功夫了……

在原地球,就只是刘邦的《大风歌》谱曲出来的歌曲就有很多,边浪在自己听过的那些版本里面,觉得孙楠和方锦龙合作的那个也很不错,而且很摇滚!

此时的BJ某小区的三室一厅内,郭长雄还没摘下耳机,在那尾奏氛围的烘托下,一种英雄迟暮的无力感攀上心头。

作为一个老摇滚迷,他对大风乐队是有期望的,现在在边浪的助推下他听到了《大风歌》,不觉间他的眼角已经有泪落下。

同时口中激动的喊出了:“大风!大风!”

而今天,正好是他妹家过来一起聚餐,正和他女儿一起玩的小外甥看见了,就拉着他女儿一起过来想问个究竟。

郭藜对老爸的行为早就见怪不怪了,只是有点好奇他老爸是又听了什么歌:“爸,你这次又被边浪的什么歌给感动了?”

要是其他的歌,郭长雄或许还要想一下怎么和女儿说,但是这首的话就完全没必要遮遮掩掩的了:“《大风歌》,你语文课上应该学过的吧?”

被问到这个,郭藜就开始在脑中思索。

可就在这个时候,郭长雄的小外甥,一脸嫌弃的看着这对父女道:“舅,你都那么大人了怎么还听这?不就是大风车吱呀吱溜溜滴转……”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