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133章 面圣

初唐:砥砺前行 第133章 面圣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133章 面圣

第133章 面圣

陈青兕此言一出,立刻吸引了目光。

不论是最上首的孙处约,还是相陪的薛元超、刘齐贤、元万顷都带着几分诧异的看着陈青兕。

这个时代的人对高句丽,对新罗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

高句丽是仇敌,而新罗却是朝廷最亲密的属国。

高句丽这个仇,还不一般。

隋朝时期,杨广一征高句丽的时候,出动一百一十三万,近乎两百余万役夫,结果一个辽东城都打不下来,迂回往高句丽后方的三十万大军,只回来两千七百人,无数华夏儿郎的脑袋给高句丽人做成了京观。

尽管这是隋朝的事情,可死的却是汉家儿郎。

故而在此刻的唐王朝,上至皇帝,下到百姓,无人不敌视高句丽。

相反新罗对大唐的谦卑远胜诸国,新罗善德女王登基的时候就频繁向唐朝派遣使臣,贡献方物,特地派遣僧人入唐学习。

李世民为了宣扬华夏文化,接纳各国学子,其中新罗人最多。

而且新罗国虽小,但朝贡的次数与礼物的厚重却居于首位,史称“诸蕃之最。”

善德女王为了拍李世民的龙屁,还自学诗文赠送。

善德女王的妹妹真德女王也有样学样,织锦作五言《太平颂》赠给李治。

新罗人崇拜崇尚大唐文化,在大唐臣民心中新罗号为君子之国,颇知书记,有类中华。

新罗太能舔了,以至于唐朝上下几乎无人不对其心生好感。

高句丽这个仇寇欺负新罗,新仇旧恨,加上对新罗的好感,朝野上下就没有一个人站高句丽的。

所以陈青兕此话有些与这时代的大势格格不入。

陈青兕道:“新罗屹立海东多年,即便昔年高句丽鼎盛之时,尚且无法将之覆灭,何况现在乎?”

高句丽确实称得上海东一霸,他们在唐初时如果算上契丹、靺鞨这些附庸,人口在三百五十万上下,要知道唐朝初年,人口也不过一千万出头……

但经过李世民的征讨,唐军收回了辽东,收复了契丹以及一部分靺鞨。

此后贞观二十一年、贞观二十二年,李世民两次派兵袭击高句丽都大胜而归。

李治朝永徽五年、永徽六年,唐将松漠都督李窟哥,以及程名振、苏定方也先后大破高句丽。

陈青兕说道:“高句丽这类物资匮乏却坐拥地利,得天独厚之国,并不怕一鼓作气进攻死战,他们有举国死战的勇气与决心。相反怕的是消耗带来的内乱与不安。高句丽现在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新罗却发展的极好,本应该是此消彼长的局面。结果新罗三天两头的挨打,次次哭喊求援。新罗真就如此不济?在下抱有怀疑态度。”

他的这番话引起了孙处约的深思。

薛元超、刘齐贤、元万顷也觉得这角度有些新奇,纷纷陷入沉思。

陈青兕却微笑着,自饮自娱,一切成竹在胸。

刘齐贤思索了半晌,说道:“陈先生此言倒是新颖,但某以为高句丽蔑视我朝威严,欺凌我国藩属。不管新罗是否有自保之力,我朝都不能坐视不理。不然岂非让高句丽轻视,让其他藩属心寒?”

陈青兕也不与他争辩,只是举杯道:“刘兄言之有理。”

对天下大势的把控可是他的杀手锏,焉能在这种情况下吐露太多。

今日之言,不过是想借孙处约之口,将他对海东局势的见解告之李治。

陈青兕知道,李治野心很大,早动了覆灭高句丽,完成自己父亲未完成的壮举,早晚会跟孙处约这些宰相商议此事的。

至于孙处约会不会跟李治说及此事,那就不得而知了。

经过来济、孙处约的先后邀约。

李义府那边也没有动静。

上门拜访的京中子弟渐渐多了起来,陈青兕是来者不拒,拓展自己的人脉。

陈青兕也未忘记裴炎这位故交,寻了一个时机投递了拜帖,登门拜访。

许圉师已经得到了李治的接见,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修国史,成功登相。

当然许圉师登相之日,设宴款待敬重故交,陈青兕也在其列。

李治不知为何,一直没有接见。

陈青兕也不急,应付各方拜访的士人,出席各种宴会。

直至四月初,陈青兕收到了李治急诏入宫的旨意。

当时陈青兕正陪着自己的夫人逛东市,临时临急就给召进了皇宫。

陈青兕在一位不知名内侍的带领下来到了太极宫的昭庆殿。

陈青兕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规模雄伟的古宫殿建筑群,一路上看的是目不暇接,心想若不是有人领路,自己非迷路不可。

经过通传,陈青兕大步走进了大殿。

唐朝的君臣之礼是华夏正朔最宽松的时候,君臣之间同吃同坐,坐而论道,畅所欲言十分常见。

远不像后来宋朝站议时政,清朝的跪受笔录,甚至于连所谓的龙颜都不敢抬头看一眼。

臣子见皇帝无须卑躬屈膝,故而陈青兕昂首挺胸的入内,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御榻上的年轻天子。

李治今年二十九,高高瘦瘦,皮肤白皙,眉目俊秀,面容帅气。

陈青兕在心中嘀咕了一句:“颜值跟自己有的一比,就是缺少了点点阳刚气息。”

“臣青溪县县令陈青兕见过皇帝陛下!”

他在来的时候,内侍已经简单介绍了礼节。

其实就没有什么礼节,正常见礼就好。

李治目光一直落在陈青兕身上,眼眸中充满了好奇,兴趣十足。

陈青兕在寒门之中的威望以及累积的官声,李治很是看重,入京之后,对所干之事,所去之地,他都有所耳闻。

李治是天下之主,就没有他提拔不起来的人,陈青兕实干如何,背景身份如何,都是次要的,他所在乎的首先是品性,然后才是能力。

他怕再次造就一个李义府,那寒门真就一臭到底了。

李义府一开始也是耿直坦荡之人,只是有了权力以后,却变成了今日这般模样。

李治自不想再来一次。

结果陈青兕的表现远远超乎他的期盼,不但不愿与李义府为伍,还得到了三位宰相的看中。

一个勉强算是寒门的人,竟在短短年余间做到这一步,实在让人惊讶。

新书能追定的弟兄们尽量追定,有票的也支持一下!谢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