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198章 带着羞辱的排名

初唐:砥砺前行 第198章 带着羞辱的排名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198章 带着羞辱的排名

第198章 带着羞辱的排名

如果是以往,在放榜之日,名次抵定,胜负即分。

但就算高中,即便是状元也没有做官的资格,需要亲自前往吏部内部测试。

上榜之人,可随意选择一日去吏部经行测试。

如果测试过关,便由吏部登记在案,然后等待入用。

有人脉之人,等个三五日便能受到分配,没有人脉的,即便考上了状元,也不过空有虚名。

故而在李治大势提拔科举出身的官吏之前,状元真不怎么值钱。

也因如此,陈青兕建议李治取消了吏部最后的复试,改为亲自为国家取才,既能彰显天子对人才的重视,千金买马骨,以便更好的推广科举,提高科举取士的比重。

三月初,这是陈青兕提议的殿试时间。

这天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寓意,陈青兕只是想着在三月三之前定出名次,便于进士们在上巳节这一日,干一些特别的事情,比如正规的鹿鸣宴、走马观花、雁塔题名,或者不太正规的组团狎妓,带着艺伎曲水流觞等有意义的特色活动。

可别小看这些特色活动,相比朝廷一本正经的宣传,这种文人间所谓的雅事,才是士子们最热衷的话题。

李治没有别的想法,科举都是陈青兕一手策划的,殿试时间没有必要过于在意。

陈青兕并不知道殿试的情况,但对于殿试的结果,他在省试版单出来的时候,便有估算。

张柬之除非在殿试上发挥失常,不然状元大概率是他的。

张柬之出身低微,又是国子监的太学生,有才稳重,完全符合李治心中状元的标准。

徐洪,徐彦伯会有一个好的排名,还有郭待封也会有一个好名次。

然后就是李元素、崔冬日两人,进士及第不可能,能够进前十,都算是李治大发慈悲。

其他人就看他们自身的临场发挥。

长安崔宅。

崔信明、李孝卿、卢仁朂三人在桃树下品茶。

气氛有些沉寂。

这三人正是崔冬日、李元素、卢照邻的父亲,科举的最终目的为何,关东士族焉能不知,只是他们向来高高在上,自诩掌握着话语权,对此不屑一顾。

但随着李世民的改革,李治大势提拔中举士子,关东士族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开始关注科举,族内部分有远见之人纷纷开始建议重视科举。

于是去年科举,他们就给了李治一个大耳瓜子。

他们动用人脉,垄断了显庆二年的进士名额,入取二十一人,不是关陇勋贵就是关东、江南士族,一个庶族寒门都没有,完全被他们所垄断。

本以为李治吃了一次亏会消停一些,谁想到来年他居然弄了一次大的。

将科举制度完全推翻,将行卷、干谒的陋习全部屏除,还让陈青兕来当任主考官,科举声势远超以往。

此事若成,朝廷将会为天下庶族寒门开一道入仕的大门。

尽管只是一道门,却能撼动关东五姓卓然的地位。

关东士族能够有今日之名,固然有千年累积的文化底蕴,但更重要的还是掌控人才培养输出的渠道。

书,读得好的人,未必就懂得做官,知道如何治世安民。

庶族寒门能够读书读出一个名堂来就很了不起了,哪里去学治世安民之法?

士族人脉广,握有资源,他们可以安排经验丰富的致仕官吏为族中子弟传授为官治世的经验,也可以介绍族中子弟或者依附他们的庶族寒门去县令、刺史手下担任文书学习。

故而士族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就是比庶族寒门自我学习出头的人才,更有本事更有能力。

日积月累,士族靠着这种手段掌控大部分的胥吏资源。

个别绝顶的人物,确实能够凭借自己的天赋能力,脱离士族的掌控,屹立于朝廷之上。

但绝大多数相对平庸的人是逃避不开的……

科举取士的主要目的就是打破这种垄断,一旦成功,庶族寒门不在依赖士族,士族的影响力必然会受到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崔信明、李孝卿、卢仁朂领衔而来,鼓动其他士族也参加此次科举,还带着这一辈族中最出色的三人参加。

结果成绩远不如他们所期盼的,崔冬日第四、李元素第二,至于卢照邻更是掉到了二十一。

今日殿试,由李治亲自主持,也不知是什么光景。

崔信明、李孝卿愤愤不平,自觉受到莫大委屈。

卢仁朂却有些乐在其中,当然并没有显现出来。

崔信明、李孝卿皆是崔家、李家嫡系,天生高人一等。

卢仁朂却出身旁支,并没有得到多少资源,最大的官也不过是临颍县丞,现今在家族里说得上话,是因为生了一个好儿子卢照邻。

卢照邻的诗歌、骈文天下一绝,明朗轻快、融典入情。若无陈青兕的出现,他就是与骆宾王一起高举反南朝脂粉气大旗的先锋大将,初唐四杰之一。

家中出现了卢照邻这样的人物,卢仁朂的地位水涨船高,渐渐成为卢家管事之一。

不过卢照邻因出身旁支,他并没有得到卢家家学的培养,十岁时就远离家乡,远赴江南跟随文学大儒曹宪、经石专家王义方学习。故而他的文化功底深厚,策问却是一般。

此番科举,他的帖经、杂文两项成绩都是甲等,而且是因为最高分就是甲等,他的才气在考生中属于断档的存在,只是让策问拖了后腿。

换作其他主考官,卢照邻至少能进前十,遇到重视帖经的考官,前三都不是问题,可陈青兕最重视的就是策问,在他这里只能位列二十一。

卢仁朂知道自己儿子的弱点,有这成绩已是满足。

当然更主要的是五姓中也存在激进派与保守派。

崔李郑是激进派,卢王是其中的保守派。

激进派觉得应该适当的做些反击,不能一味退让。

卢王却是觉得,只要熬过李治,等到下一任不抵制他们的皇帝出现便好了。

以他们的底蕴,只要不受压制,能够快速崛起。

卢仁朂最先打破了僵局,说道:“科举纵火,此事有些过了。”

崔信明立刻道:“确实过了,谁这么糊涂?”

李孝卿也说:“愚蠢之极。”

反正没人承认。

又是一阵缄默,直到殿试结束。

李治钦点三甲进士及第:状元张柬之,榜眼郭待封,探花徐彦伯。

至于李元素、崔冬日、卢照邻三人,分别是二十五,三十三,二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