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212章 如果我死,记得报仇

初唐:砥砺前行 第212章 如果我死,记得报仇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212章 如果我死,记得报仇

第212章 如果我死,记得报仇

六月前?

陈青兕略一思索,问道:“那你们今年可有接触?”

徐凯已经恢复了一些,到了这一步,也不敢有半分的隐瞒,如实说道:“未曾交易,回鹘,不,他们离得较远,每年都会交易两次。第一次交易时间并不固定,有的时候五月,有的时候中旬,都在六月之前。我们通常会在这之前,将东西准备好,一并运往漠南交易。”

陈青兕闭目沉思片刻,想起这些天外出打探消息,所了解到了漠北、漠南的情况,想明白了为何会定在这个时间。

漠南漠北环境恶劣,尤其是每年的冬天,都是一场生死较量。

地处位置越北,冬季就越漫长,环境也更恶劣。

中原二三月开春时节,对于漠北而言,还处于酷寒严冬。

四五月才是冰消雪融的时节。

熬过了冬天,族部迁徙至雪水滋养的牧场,然后外出做生意,可不就得等到五六月份?

也因如此,现在是怀远县南北贸易最旺盛的时候,经过一个冬天的消耗,都需要补充生活物资。

漠南环境比漠北要好一些,故而思结部能够提前南下贸易,然后给徐凯扣押了,引发了这档子的事情。

这也就是说,对方并不知道这里的情况,此番南下主要还是来做生意的,至于出现在思结部。

大概率是因为他们用马匹作为诱饵,施展了离间计,挑唆思结部与大唐的关系。

或许是想看效果,或许是火上浇油,两不误。

黄河寿提议道:“陈先生,我们不如请君入瓮,继续准备物资,在跟他们交易的时候,将他们一网打尽。”

他现在急于立功,徐凯私卖的镔铁、粮食、武器还未统计出来,到底多少,不得而知。但他从自己每年所得的财物分析,却也知道数额不少。

出了这档子事,他这个都督难辞其咎。

唯一的法子就是立功,用功劳弥补错误。

陈青兕摇头道:“不妥!”

根据历史的发展脉络分析,现在的幕后黑手并没有做好准备,只是处于谋划阶段,至少思结部这里就没有搞定,他们还没有做好准备,一举一动必然小心谨慎。

如果没有还马道歉这回事情,用请君入瓮或许有效。

现在……

对方未必会上钩。

陈青兕习惯设身处地揣测他人想法,如果换成自己,必然不会草草准备交易,而是派人打探情况,然后再做决定。

陈青兕心念于此,说道:“走!我们去找思结部要人。”

黄河寿急于表现,拉着陈青兕,带着几分乞求的说道:“陈先生,有什么吩咐。我黄河寿愿意听从安排……”

陈青兕想了想,一字一句的道:“如果得到我的死讯,记得给我报仇,将思结部全族都灭了。”

看着黄河寿傻愣当场,陈青兕指着徐凯说道:“将他捆绑起来,我要带走!”

他说着大步走出了军帐。

黄河寿这才反应过来,“陈先生,陈先生!”

陈青兕转身道:“这里需要黄都督坐镇,万不可擅离职守。”

黄河寿急得跺脚,对身旁护卫道:“你们跟着陈先生,他的命就是我的命,他的命令,也就是我的命令。”

来到军营门口,正好遇到擒拿冯阳归来的程伯献,与他一并而来的,还有狄仁杰、周奎。

狄仁杰无愧神探之名,已经查到徐凯提前准备的私盐。

狄仁杰的判断与陈青兕一样,这些私盐很有可能是幌子,真正走私的物资来源于军营。

狄仁杰知道这条线查不下去了,除非陈青兕直接表露目标,他们才有资格去军营调查。

不然军事重地,他们又如何进入?

于是狄仁杰果断暂缓对徐凯的调查,开始盯着冯阳。

正巧看到程伯献带人捉拿冯阳,狄仁杰是何等人物,立刻明白出现了变故,与程伯献一并来了。

被捉拿的冯阳此刻一脸灰败,看着给绑缚的严严实实的徐凯,破口大骂:“徐都尉,你到底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不过就是私贩些精盐,何至如此?”

听着他骂声不绝,陈青兕对着身后,黄河寿派人的护卫兵说道:“将他押入营中看管起来。”

冯阳这话说的,与黄河寿原来的态度相同。

陈青兕压根不信冯阳什么都不知道,只是装作不知,故意不知而已。

冯阳可能料想不到徐凯如此大胆,敢贩卖镔铁武器,但绝对知道他贩卖粮食。

现在故意这么说,单纯在向自己表示无辜。

陈青兕有要事处理,不理会冯阳,而是看着程伯献、狄仁杰道:“徐凯已经招供,他除了向草原私卖粮食,还有镔铁武器,现在贼人就在思结部。我去向他们要人,有一定危险,伱们去不去?”

程伯献眼中闪着光,高声道:“去,这种事情,怎么少的了我程伯献。”

狄仁杰现在有很多话想问,却也明白现在不是时候,将一切问题都憋在心中,挺胸道:“学生愿往。”

“走吧!”

陈青兕并不急着赶路,只要在天明的时候,抵达思结部便好。

随着旭日东升,陈青兕踏着黄灿灿的春日阳光抵达了思结部。

思结部的老族长与契苾何力幼年一起长大,两人关系密切。朝廷屡次征召思结部的勇士跟随契苾何力作战,思结部都很配合,表现的也极其出色,因故受封漠南靠近灵州的草场。

这天刚亮,已经有勤劳的牧民开始一天的工作。

陈青兕听着他们说着汉话,还有不少牧民儿童在念着《三字经》。

思结部离唐朝很近,理所当然,受汉化影响最重。

陈青兕很有礼貌的让人去通报,也没有隐瞒自己的姓名,直接说出了身份。

“陈先生,陈先生!”

陈青兕并没有等多久,一个英气十足的青年策马冲了出来。

在离他们百步的时候,他利索的翻身下马,快步向他们这边走来,脸上带着几分欣喜若狂的表情。

陈青兕牵着马,站在最前头,卓然而立,一身儒士青衫,书生气味浓厚。

青年来到近处,一眼就看见了最显眼的陈青兕,毕恭毕敬的作揖道:“思结英才,见过陈先生。”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