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286章 宣扬胜利,是不是早了点!

第286章 宣扬胜利,是不是早了点!

第286章 宣扬胜利,是不是早了点!

李治看着空荡荡的大殿,脑中突然浮现多日前,陈青兕求见的样子。

“臣昨日思得破敌之计,特来献策!”

“吐蕃此来,处心积虑,可谓赌上未来国运一战。他们所居高原之地,山河地险,环境恶劣,又有水土不服之危,中原兵士深入其中会有气短之险。上去越高,情况越甚,青海湖尚且能够接受。再往青海湖深入吐蕃内部,将会对兵士造成巨大的负担。除非陛下愿意为了高原,倾尽举国之力攻之。”

“吐蕃现在与我朝而言,便如一头极其危险又无法杀死的饿狼。即便此番将他们击退,挽救吐谷浑一时,一有机会,只怕还会复来。长期以往,也是一件烦心之事。”

“臣以为与其日夜防范,不如直接断其双腿,让他们短期内无法威胁吐谷浑。”

李治还记得自己当时很感兴趣,开口询问。

当时的陈青兕在空中比划着地图,说道:“西域在这里,苏邢公此刻坐镇疏勒,疏勒往东位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之间是一片大漠。历朝历代叫法不一,姑且称之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只要穿过这沙漠就能抵达青海道的柴达木,过了这柴达木,就能抵达青海湖,而且位于吐谷浑的腹地。也就是已经为吐蕃占领的伏俟城,他们的大后方。”

“此番朝廷所有调度都在凉陇一线,若苏邢公能够趁此截断吐蕃后路,与阿史那、梁二位大总管并力,将吐蕃大军全歼,或尽可能的杀伤敌众。吐蕃民少,一旦折损过甚,十数年内都别想恢复……”

“如此,我们短时间内也可避免被一头饿狼盯着,有足够的时间处理吐谷浑的事情。”

将吐谷浑掌握在手中,在青海湖培养一支适应高原气候的士卒才是真正一劳永逸的法子。

李治并没有立刻同意,苏定方在西域是有任务的。

西突厥已经让苏定方覆灭了,苏定方还一口气打到了咸海,大军所到之处,望风披靡,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被苏定方生擒。

不过西域的战事并没有结束,阿史那贺鲁的旧部、西突厥思结阙部的佚斤都曼,勾结塞外群胡,与西域疏勒、朱俱般、葱岭三国反叛。

苏定方挑选一万名精锐步兵、三千名骑兵突袭都曼。唐军轻骑突进,快马昼夜间疾驰三百里,将都曼击破,唐军攻破疏勒,现在打算进攻朱俱般、葱岭。

都曼的叛乱不大,可关系西域稳定。

李治可不敢乱调苏定方实施陈青兕的计策,但他见陈青兕变着法子要给青海填充力量,将苏定方调往青海,便将吐蕃的情况修书给了苏定方,同时也说了陈青兕的建议。

他并没有给苏定方下达命令,而是让他根据西域的形势自行抉择。

稳定西域是第一要务,如果在不影响西域战局的情况下,若觉得可行,便率部东进,断吐蕃后路。

最终李治得到了苏定方的回信,信中再次推荐了他在西域发觉的人才裴行俭。

苏定方不吝啬对裴行俭的赞誉,说西域小乱,裴行俭足以应对,他自当率部东征,为国破敌。

而且苏定方的回信中还确定了一件事情,此番都曼与疏勒、朱俱般、葱岭三国反叛幕后的推手有吐蕃人的身影。

吐蕃一直在西域暗中培养势力……

吐蕃的大论噶尔东赞的目的很明确,夺取青海湖,然后打通青海湖与西域的商道,在丝绸之路巨大利润中分一杯羹。

此番为了拖住苏定方,他们不惜暴露这些年栽培的力量,怂恿累积了不少怨气的三国叛乱。

想着吐蕃所谋之大,想着前线危局。

李治又有些后悔……

现在能否逆转局势,就看苏定方了。

此刻被寄予厚望的苏定方正在柴达木沙漠里吃沙。

看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湖水,苏定方舔了舔干瘪的嘴唇,骂了一句:“什么鬼地方。”

苏定方用兵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字“快”,他总能通过急行军或者走绝地险地,将部队带到一个几乎不可能出现的地方,然后发动袭击,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故而苏定方这一辈子走过不少山水险恶之地,也带兵闯过不少百年未有人迹的无人区,但还是首次在行军路上抱怨。

柴达木沙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沙漠,这里的沙丘分布比较零散,并多与戈壁交错分布于山前洪积平原上。

因地理环境的原因,柴达木沙漠是最容易出现海市蜃楼的沙漠之一。

苏定方此番领着部队已经穿过了塔克拉玛干沙漠。

尽管在动身前,苏定方做足了准备,在当地找了不少向导,一路行军,都能寻得绿洲水源补充生活用水,但毕竟身在沙漠,上上下下都将水资源视若珍宝,能节约就节约。

在一处极度缺水的环境下,天边颜色瞬息万变,各种各样树木湖水若隐若现,那种感觉,实在让人抓狂。

苏定方见夜幕来临,下令部队驻扎休息。

苏定方今年六十有七,须发黑白掺杂,但身体康健,丝毫不见老态,依旧是战场上最骁勇的存在。

他让自己的爱驹趴下,自己从行囊里拿出了面饼水袋,如寻常兵卒一样就地坐着,身子靠在马身上,找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就这水啃着面饼。

“大总管!”

一人手里端着一个土罐快步走了过来,说道:“尝尝末将亲手烩制的龙凤羹。”

苏定方见来人是军中的偏将王孝杰,摇头道:“哪里来的龙凤羹。”

这位王孝杰京兆新丰人,颇有勇力,在军中脱颖而出。

苏定方颇为器重,只是此人看上去粗犷,一脸络腮胡子,给人一种剽悍实诚的感觉,但其实为人颇为圆滑,喜欢拍一些不高明的马屁。

王孝杰献宝的说道:“这一路行来,都是风沙,末将想着大总管辛劳,有心给大总管打打牙祭,留意了天上的飞禽。就在今早,发现了一只老鹰,一箭将它射了下来。您说巧不巧,这头鹰的利爪上缠着一条八尺长的黑蛇,还活着呢!末将将他们一起炖了,给大总管享用。”

苏定方颔首道:“你的心意,本总管收到了。只是与兵卒同食同住,是某向来定下的规矩。这一罐肉羹,不足以供给全军,就由我处置吧。”

王孝杰脸上有些遗憾,但还是很知趣的说道:“大总管说什么是什么,末将听着。”

苏定方对着不远处的人喊着:“瓦耳拉,阿曼达,车哈库,鲁克哈……”

听到叫唤,四个神态各异的西域人,小跑着靠近。

苏定方亲切的说道:“我这里有一罐龙凤羹,你们这一路来辛苦了。没有你们,我早就迷失在一天一个样的神迹中去了。”

瓦耳拉、阿曼达、车哈库、鲁克哈四人正是苏定方此行的向导。

四人中瓦耳拉、阿曼达是商人,早年走过青海道。

那个时候高昌王麴文泰作死,原本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是连接西域、大唐商路上最大的中转站,获得了大量的财富,非要跳一跳断绝商道,找一下存在感。

那一段时间东西商道不通,瓦耳拉、阿曼达铤而走险,寻着羌中道的遗址走过两次。

车哈库、鲁克哈是专业向导,他们大半辈子都在跟沙漠打交道,能够凭借经验分辨东南西北,根据沙漠里的蛇虫、地形植被寻找到水源。

苏定方深知四人重要,对他们极其尊重。

四人都有些犹豫。

苏定方却站了起来,亲热的拉着四人坐下,亲自给四人倒上满满的肉羹。

四人都有些吓傻了,受宠若惊的不敢动弹,任由苏定方行动。

“吃吧!”

直到苏定方重新坐下,让他们享用美食,四人方才反应过来。

苏定方如此盛情,他们也不好拒绝,感动的道谢,然后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苏定方喜滋滋的看着四人,就如自己吃的一样高兴。

王孝杰在一旁吞咽着口水,有些气恼,自己炖的美味,竟让这些蠢货吃了。

苏定方从怀中拿出了羊皮地图,目不转睛的琢磨起来,待四人吃完,拘谨站着的时候,他将地图放在地上,招呼四人上前,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线。说道:“我们现在大概在这里吧?”

瓦耳拉、阿曼达都是远行商人,看得懂地图,两人相互探讨了一方,说道:“差不多就是这里,继续走,再有一天就能出沙漠了。”

阿曼达说道:“出了沙漠就好走了,青海湖周边特别富饶,向着西北方向走上一昼夜,就能到吐谷浑的伏俟城。”

瓦耳拉接话道:“也可以不走伏俟城,直接东行,能够到西海,沿着西海边走,就能到凉州或者鄯州。”

苏定方想了想,说道:“我需要一个人,带着我的部下连夜赶路,走出沙漠。此行会有一定危险,伱们谁愿意陪同?本总管记你们的情,回去之后,向陛下申请,赋予你们行商减税便利。”

阿曼达想都不想说道:“大总管是天朝的将军,对待草民若兄长一样温暖,我愿前往。”

苏定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苏某一言九鼎,此去即便不成,也会庇佑你的家人。”

苏定方招来了麾下的都尉拓跋俊。

“大总管!”

拓跋俊身形高挑,脸型修长,高挺的鼻子,一双特殊的深目,有着明显的外貌特征。

“鲜卑话说的如何?没有忘吧!”

苏定方带人待将很是亲和,并没有大帅特有的威严。

拓跋俊道:“没有忘。”

“好!”苏定方说道:“你选几匹快马,找一些你们族人,别穿盔甲,就披着袍子,先一步出沙漠。你们乔装成溃败的吐谷浑残部,去找散落在四方的吐谷浑残部兵卒,打探一下现在的情况。另外抓几个熟悉地形的来……”

拓跋俊没有任何迟疑,领命去了。

苏定方安排好一切,让人四散休息。

王孝杰并没有离去,带着几分迷茫的说道:“大总管不应该去截断吐蕃后路?”

苏定方很重视培养人才的,裴行俭都是他发现,从而带在身旁,传授兵法韬略。对于其他部下,空闲时也会在聊天的时候,给他们讲讲兵法。

听王孝杰发问,苏定方并没有隐瞒,反而解释道:“这打仗用兵,哪有一成不变的。陛下的命令是月余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朝廷还没出兵呢。现在打成什么样,一概不知,一头撞进去截断后路,万一有个变故,那不完蛋?得了解好情况,才能选择打法。吐蕃野心不小,打的太快,陛下出兵又足够决绝,他们肯定没有足够的时间清理溃散的残兵。在周边发现少数残兵,不会引起他们怀疑,也能通过这些残兵,了解一些情况。”

苏定方说的很细,但王孝杰并没有完全听明白。

苏定方看了两眼,也没有继续说下去的兴致,太蠢,不太好教。

这位历史上武周朝的第一大将,也确实不太聪明。

休息了一夜,苏定方在次日继续东行。

在即将出沙漠的时候,苏定方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就地修整,让兵士不要节省水跟食物,放开来吃。

到了这一步,他们是没有回头的物资的,要不就打赢,夺了敌人的物资,要不就失败,一了百了。

吃饱喝足,才能发挥最高战斗力。

休整了两日,苏定方等到了拓跋俊带来的消息,也得到了前线的危局。

拓跋俊将一个捆绑的如同粽子一样的吐谷浑人丢到了苏定方的面前,忧心忡忡的说道:“大总管,现在吐蕃人在四处宣扬他们得胜的消息,目的是让吐谷浑的残兵投降。这人叫赫连木,邀请属下一起去投降吐蕃。属下先答应了,乘他们不备,杀了一半,劫了一半。这人是吐谷浑的小贵族,对于吐谷浑的情况很了解。”

苏定方听着唐军大败,梁建方阵亡,阿史那忠困于大非川,面容瞬间沉静,看着地上的赫连木,问道:“消息可属实?”

赫连木脸色苍白,不敢隐瞒说道:“我等不信山上蛮子的话,特别调查过了,是真的。”

苏定方下意识的用力搓着手掌。

宣扬胜利,是不是早了点!

二合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