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313章 全部都要

初唐:砥砺前行 第313章 全部都要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313章 全部都要

第313章 全部都要

平素没有多少往来,此番长孙无忌遭难,又得陈青兕提前提醒,他们这一伙人,提前收敛行径,自然受到的波及最小。

“此次动荡,对于庙堂大多人都是一场灾祸。于我们而言,却算是一次机遇。”

陈青兕一边说着将泡好的茶水分别递给三人。

赵仁本、王德真眼中皆闪过一丝欣喜,此刻选择承认陈青兕魁首之位,也是想聚清流之力,把握这个机会。

清流一脉的根基大多都是寒门士子或是不受宠的高门庶子,大多的人并不是因为标榜正义才成为清流,而是成为清流才有机会施展抱负,标榜正义。

在这个寒门庶族很难出头的时代,无身份背景的寒门庶子,想要成事,要不就坏,坏得彻底,如李义府那般,成为一条疯狗。

如果怀着做人的底线,不愿意如李义府那样,遗臭万年,那就让自己变好,成为人人敬仰的存在。

清流一脉大多都是这样的人……

他们未必都是那种能够在青史留名的道德标杆,甚至也有不少自私自利之辈,只是有着一定做人的底线。只是给自己贴上一个好听的标签,以此创造晋升机会。

便如赵仁本、王德真!

赵仁本当年为什么敢闯岭南?

固然有一腔热血在胸,更多的原因还是被逼的。

本就没有资源,与其碌碌无为,不如水里火里走上一遭。

王德真也差不了多少。

清流一脉已经实力大损,如果不及时止损,及时走上正轨,对于他们各自的前途将会是巨大的打击。

陈青兕已经走到了李治的面前,成为了宠臣,前途无量,不用为自己的前景担心,但是他们却没有那个机遇,是要靠自己一步步的向上爬。

如果失去了清流的大旗,这些年累积的人脉都将告吹。

这也是他们向陈青兕妥协的最大原因。

陈青兕不怕耗,他们却是怕的。

而今陈青兕也从此次危局中看到了机会,显然是一个合格的魁首,而且以陈青兕目前获得的恩宠,只要他愿意发力,不难获得一些便宜行事,利于未来的关键岗位。

王德真带着几分兴奋的说道:“我等也是如此想的,长孙无忌此人手段了得,在各部皆有自己的心腹。若非有李司空,真镇不住这厮。此番他以谋反入罪,足见陛下的决心。其他不好说,至少他残存的左右臂膀是留不住的。”

密告长孙无忌的是侍御史谢春雷,他是许敬宗的人。

负责审理长孙无忌的是许敬宗、辛茂将。

这辛茂将也是许敬宗的人,许敬宗与李治的关系,不言而喻。

李治明显是将长孙无忌的处置权交给许敬宗了,完全不让他人插手。

这意味着什么,赵仁本、王德真这样一步步爬上侍郎位子的干吏,不可能不知道,故而提前准备。

赵仁本试探性的问道:“陈侍郎可有想法?”

陈青兕也不藏着掖着,他知面前这两人只是为形势所迫,未必就真的真心实意的服输,不拿出点东西来让他们心服口服,未来会有不小隐患。

“雍州司马!”

他直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唐朝初年并不设置京兆府,长安归雍州所辖,故而雍州长史等同京兆尹,亦是首都市长。

而雍州别驾是雍州长史的左右臂膀,负责京畿内领万年、长安、新丰、渭南、郑、华阴、蓝田等二十二县的民生,尤其是长安、万年两县。

那是唐朝的国都所在之处,内部县衙、武候、不良人皆归雍州府管理。

现今的雍州司马是长孙无傲,长孙无忌的堂兄,此人是肯定给清算的,毋庸置疑。

赵仁本、王德真互望一眼,皆看出了彼此眼中的震撼。

此次长孙无忌垮台,留下最肥的职位就是这个雍州司马。

只是赵仁本、王德真不敢去想。

雍州司马的位子太重要了,而且他们这边没有适配之人。

所以赵仁本、王德真本能的将之忽略了。

他们心中最好的想法是争取礼部侍郎的位子,而且也有合适的人选,正谏大夫高智周。

只要能够争取到礼部侍郎的位子,那么此次动荡,他们都值得,余下职位随缘便好。

可陈青兕一开口就是雍州司马,当真将两人镇住了。

王德真道:“陈侍郎可有把握?”

赵仁本却皱眉道:“此事有把握亦不妥,陈侍郎,雍州司马之职,责任重大,一般人难以胜任。我们并无合适的人选担此重任,勉强推高兄上位,于高兄而言并非喜事,反而会受其害。”

他们现在手上唯有正谏大夫高智周有机会升迁,而高智周此人聪慧过人,治尚文雅,善于处理公文,精于律法,对于雍州司马这种要入基层实干的职位,他并不擅长。

陈青兕却道:“谁说在下要推荐高大夫为雍州司马?最适合他的位置是礼部侍郎,雍州司马并不适合他。”

赵仁本、王德真尽皆茫然,实在想不到还有谁能够担此重任。

赵仁本说道:“莫非是来司马?”

来司马,指的是来恒是来济的异母兄。学行优秀,能力并不亚于来济,现在担任益州都督府司马,如果能够将他调来京师,确实有能力当任雍州司马。

只是来济刚刚遭贬出京,举荐来恒,有些不妥。

不过赵仁本、王德真深知陈青兕得圣宠,如果他真能说动天子,将来恒调来京师,他们的力量将提升不少。

陈青兕摇了摇头道:“不是,是吏部郎中张大安。”

赵仁本、王德真再度色变。

张大安是郯国公张公谨之子,为政宽仁,卓然守法,官声奇佳,但他属于关陇勋贵的一员,并不属于他们清流一脉。

陈青兕道:“长孙无忌之后,再无关陇勋贵,陛下亦不会将所有开国勋贵全部贬黜。在这危局之下,我们对张大安伸出援手,行雪中送炭之事。他自会心存感激,我等本就是同路人,何愁走不到一处?”

王德真喜道:“陈侍郎说的在理,若能与大安兄为友,人生一大快事。”

陈青兕将茶盏里的茶一饮而尽,道:“举荐张大安此事不难,如何为高大夫谋取礼部侍郎之职,却有些麻烦!”

成年人,自然是全部都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