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342章 意外天灾

初唐:砥砺前行 第342章 意外天灾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342章 意外天灾

第342章 意外天灾

登州港口。

刘仁轨目送一艘艘盛满粮食的离港。

登州刺史鲍南说道:“此番船队抵达熊津港,刘兄,你我手中事务已告一段落,亦可安心。今日,我邀请几位好友,一并聚聚,畅谈天下,可好?”

刘仁轨见巨大的货船离港,看着一脸期盼的鲍南,说道:“刘某也想见一见登州名士,劳烦鲍兄引荐!”

刘仁轨现在是痛并快乐着。

陈青兕一首《别刘大》,那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将刘仁轨拔高到了一定级别。

随着这句能够流传千古的名句广为流传,刘仁轨这个名字也为世人所知。

如果刘仁轨配不上这句话,世人只会将之视为文人之间的吹捧,但刘仁轨却配得上这句话,不管是李世民时期,杖杀折冲都尉鲁宁,还是在当初不畏第一宠臣李义府的强权,公然与之为敌,都是值得津津乐道的美谈。

此外刘仁轨才兼文武,也确实是当时一流的好人物,突如其来的名望加身,让他走到哪里都是焦点,都会有人慕名拜访。尤其是他升任青州刺史之后,更是如此。

青州位于齐鲁之地之上,这齐鲁大地多士人,号称礼仪之邦,孔孟之乡的称号。

刘仁轨在青州上任,周边不少士人都慕名而来。

刘仁轨自身的才能足以让这些士人尽兴而归,因故他初抵青州,就结识了一大批知名士人。

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想要干什么大事,结识的豪绅士人越多,诸多事情处理起来就越顺畅。

刘仁轨最大的问题就是出身,现在有了名望,结识了诸多名士,在青州的工作游刃有余,得到了甲等的评价。

再如此次,刘仁轨受命担任海运大使,负责担任后勤粮仓的任务。

这十万大军的后勤补给,还是海运,其中需要计算的东西何止千百。

但刘仁轨手上有人,结识了很多士人,也结交了很多谈得来的知己好友,在他们的帮助下,将一切事务整理的井井有条……

唯一麻烦的就是士人过于热情,需要面对很多不必要的应酬。

鲍南已经多次邀请,之前他一直以公务在身为由婉拒,现在两队舟船出港,已经无任何理由拒绝了。

文人好面,真一点面子不给,太得罪人了。

刘仁轨随着鲍南参加了特地为他举办的宴会。

刘仁轨现在名望奇高,又揽了后勤重担,前途似锦。

尤其是陈青兕现在如日中天,而刘仁轨又是其至交知己,自少不了奉承巴结的人。

陈青兕推行的盛唐体在京畿因为宫体诗的缘故,有所阻碍,但在齐鲁大地却最是流行不过了。

这宫体,归根结底就是宫廷文学,齐鲁这地方还是存着一定魏晋风骨,看不上矫揉造作的宫廷文学,反倒是盛唐体是在魏晋风骨上加以创新,很容易得到此地士人的支持。

宴会上自然也少不了谈论盛唐体。

刘仁轨也知自己仕途一帆风顺,多半托了陈青兕的福,心中难免感慨:这当初他入京时,还需他们庇佑,现在却反客为主,竟成了清流党的魁首,还能这般造福自己。

如此大恩,又如何偿还?

“刘兄……”见刘仁轨有些走神,史鲍南热情的介绍道:“等会有一道美食,刘兄可以尝尝,来自州胡的黑猪。州胡有一岛,盛产野橙,岛上黑猪以野橙为食,肉质最为肥美,丝毫不膻。此物尤其难得,隔三五年,才有机会吃的。刘兄恰逢其会,正巧州胡今年有船远来,特以此款待……”

州胡?

刘仁轨博学,从书上读过关于“州胡”情况,知是位于海东半岛西南与倭国西北的地方,也有东瀛州的叫法。三国时期就有史书记载:“其人差短小,言语不与韩同,皆髡头如鲜卑,但衣韦,好养牛及猪。其衣有上无下,略如裸势。乘船往来,巿买韩中”

“可是《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里的州胡?”

“高!”史鲍南赞叹道:“刘兄博学,正是此州胡。此地原本落后,地生五谷,耕不知用牛,以铁齿杷土,数十年前,岛上出现一批外人,教他们耕种劳作。他们有时三年,有时五年,会使船而来,带着一些当地的特产。除了黑猪与橙外,都是一些常见之物。”

刘仁轨笑道:“那某得好好尝尝。”

史鲍南热情非常,陈青兕现在是李治跟前的红人,他在登州已经满期,但就一直不得提升,连平调都没有。他迫切的希望有人为他在庙堂上帮他说几句好话。

今日他特别将登州为数不多的豪绅儒士通通请来,声势浩大,便存此心。

刘仁轨哪能看不出来,热情应对每一个人的奉承,给了史鲍南面子,但对于他所求之事,却并不应允,但他并未拒绝,说道:“鲍兄在粮草转运上助我良多,功劳簿上有鲍兄重重一笔。”

史鲍南大喜,固然没能得到陈青兕的举荐,但能得刘仁轨这一句话,就不算亏。

一切都是值得的。

刘仁轨游刃有余的处理着自己面对的人际关系问题。

然后……

就在宴会的第三日,一则消息传来。

运粮船队在海上遭遇大风,五艘大货船不受控制,相互撞击在一处,倾覆于东海之上。

此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长安。

得此消息的李敬玄,当即就上书要求严惩刘仁轨。

“粮草乃国中大事,刘刺史肩负押运重担,却导致五艘粮船倾覆,数以万计的粮食葬于大海之上。无数百姓心血,毁于一旦,不严惩此人,如何向百姓交代?”

陈青兕并没有立刻为刘仁轨辩驳,只是看了源直心。

源直心本是刘仁轨的心腹,此刻得到授意,自是为自己的旧上司辩驳,“海风暴起,大雨突来,此乃天灾,非人力所能预料,将罪归于刘刺史,实在有失偏薄。”

李治并没有严惩,只是下令将刘仁轨免职。

这免职是唐朝常见的一种惩处手段,看起来很重,其实只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不过是去了身上的官职,给一个交代,随时随地都能再次启用,而且不会降职。

只是……

陈青兕皱起了眉头,刘仁轨这时候免职,那谁去百济挑大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