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441章 沐浴在朝阳里的天子

初唐:砥砺前行 第441章 沐浴在朝阳里的天子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441章 沐浴在朝阳里的天子

第441章 沐浴在朝阳里的天子

东方的朝阳跃出地平线的那一霎那。

绚丽的光芒射在了大唐皇帝李治的身上。

沐浴,斋戒后的李治身着衮冕享受着第一缕阳光的照射。

李治的相貌从母,长得颇为秀气,从外表看与威严二字完全不相干,但穿上这一身至高无上的君王礼服,那股沉淀在华夏文化里的感觉,立刻就显现了出来。

尤其是在这阳光的沐浴下,那股说不上来的气势,真有大唐天子的气派。

陈青兕看着上首的李治,眼眸中闪过一丝佩服。

他佩服的对象并非李治,而是华夏文化,太史局的那群老古董。

太史局是大唐最不起眼的部门,里面都是一些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的老学究。

陈青兕的职能与他们没有任何接触往来,所以对于他们没有任何印象。

直至今日,在太阳升起的那一瞬间,陈青兕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在封禅大典的第一环,大唐天子在山脚祭台之上接受文武官员以及外邦国王使者的礼拜,在文武官员、四夷属国君王使者的众星捧月之下,以天下独一人的架势登泰山。

这里也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何时登祭台接受文武官员以四夷属国君王使者的礼拜。

太史局在这关键时候冒了出来,定下了时间:辰时一刻二。

这个数字让自以为已经融入古代的陈青兕一头雾水。

辰时一刻,他懂,换算时间应该是后世的七点十五分。

但辰时一刻二,却未曾接触过。

在他的印象里,时间的计算单位应该是时刻制与更点制混合计量。

一天十二个时辰,刻分九十六与一百零八,以调整时差。

至于更点制,精确性并不如时刻制,只是大晚上没有阳光,无法利用日晷辨别时间,便采用了更点制。以鼓声为更,钟声为点,让夜晚未眠之人知道大概的时间。

除了时、刻、更、点,陈青兕还是首次听到刻二的说法。

细问才知道,这刻二的二是小刻,而他们常用的刻为大刻。

大刻一般为十五分钟,特殊的时候是十二分钟,小刻更是精准,时间精确到了分钟。

除了小刻之外,在太史局还有百刻制,天干地支计时法,六十点法等等,太史局将诸多计时法混合着用,然后根据天象,计算出最准确的时间。

陈青兕听的是云里雾里,似懂非懂,就觉得那群老家伙在忽悠自己,而他又不懂,也拿不出证据,也就同意了他们定下的时间。

毕竟这只是小事,在陈青兕看来,辰时一刻二跟辰时三四刻,或是卯时六七刻没啥区别。

可就在刚刚,李治在辰时一刻二登上高台的瞬间,第一缕阳光竟在同一时间洒向了高台。

东方初升的太阳跟迎接李治登台一般……

出现这种情况,确有一定运气的成分,可全归为运气,陈青兕却是不信。

陈青兕原先有些不服,现在却是不得不服。

想来也是,能够在有限的科技条件下,仅凭肉眼的观察,就能辨七曜,定二十八宿,写出黄道十二宫,五星相生相克的理论,制作出浑仪、日晷、水平仪等科研器具,哪能没有几把刷子?

连身为后世人的陈青兕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

何况是受时代思想束缚的古人?

文武大臣都震撼的说不出话来,至于新罗国王金法敏,倭国国王蚊屋,吐谷浑国王慕容诺曷钵、还有铁勒各部酋长,突厥各部酋长,奚族、契丹、回纥等各部部落的酋长,西域诸国国王,大食、天竺、拂林国的使者……

还有南方室利佛逝、末罗瑜、真腊、占婆的使者……

大唐周边绝大部分的势力,几乎齐聚于此,他们看着朝阳开路的李治,看着那道有如被圣光附体的大唐天子,尽皆显露惊恐震撼之色。

迷信的甚至直接伏地而拜……

越是文化匮乏的国家,越是迷信。

而太阳永远是人类敬畏的存在。

大唐这是一个让打胎都得乖乖听话的国家。

这有一人领头,身旁之人不约而同的拜服在地,高呼“大唐皇帝陛下万岁!”

阳光照在李治的十二旒冕上,闪闪生辉,方面跪伏着四方国王、酋长、使者,如此景象,正应对了王维的那一句诗。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这就是大唐,华夏最巅峰的时代之一。

陈青兕胸腔火热热的:如此景象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因为他的存在,现在的大唐王朝是一個健康的新兴国家,威望之盛,远迈前朝。

在这种场面下,李治也是满腔的雄心壮志,高念第一篇册封泰山檄文。

泰山封禅,尊的可不是泰山。

而是因为泰山极顶,被古人视为“直通上天”地方,在泰山之巅,可以于天上的先人经行对话。

泰山只是一个平台……

这是向四方宣告,大唐皇帝来了。

封泰山结束,李治开始了登山祭天之行。

当然李治是不用自己走的,当年始皇帝封禅的时候,七十名博士商议着各种规则,什么步行登山以示虔诚什么的,始皇帝是听也不听,将众学者斥退,决定亲自驾车登上泰山顶进行封礼,并在山顶刻石以颂扬自己的功绩。

有始皇帝开了先河,后面的汉武帝、汉光武帝都是坐着车轿或步辇登山。

李治自不可能输于他们,也是乘着步辇而行。

只有在险要的地方,方才下来走几步。

至于陈青兕一众文武大臣还有诸国国王、四方酋长、使者自然没有这个待遇,皆是徒步而行。

陈青兕留意着诸国王、酋长与使者的表情,发现他们还沉浸在之前的震撼中,便如信徒一样,跟在步辇后边,徐徐登山。

陈青兕意外之中又有一些得意,这就是华夏文明的底蕴。

此番封禅以封禅为先,陈青兕并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

但封禅之后,陈青兕提议进行一次大阅兵,向所有国王酋长以及诸国使者炫耀一下大唐的百胜劲旅,让他们更深层次的了解何为差距。

可现在……

只是太史局的一次出手,已经震得这些一众缺少见识的国王、酋长、使者们魂不守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