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525章 洞若观火

初唐:砥砺前行 第525章 洞若观火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525章 洞若观火

琛氏毫无悬念的赢了这一场战役,那曩氏的首领稀里糊涂的就丢掉了脑袋。

那曩氏这一诛服,原本跟着他的诸多贵族豪绅几乎在同一时间表示愿意臣服琛氏,以琛氏马首是瞻。

琛氏领着联合军,长驱直入,顺利占领了国都逻些。

陈青兕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

看着手上逻些发生的一切,他笑了笑,说道:“这琛舫朴还挺狠的!”

那曩氏前线覆灭的消息传到了后方,坐镇逻些的那曩氏残部无力抵抗,纵兵劫掠了逻些的钱财圣物,领着“小赞普”去投泥婆罗去了。

这也是正常,不正常的是那曩氏的残部跑了之后,又来了一支队伍。他们的手段更加绝,直接杀进了布达拉宫,将芒松芒赞的嫔妃都劫掠杀了。

这屎盆子是直接扣到了那曩氏的头上,但其实是这么回事,陈青兕心里如明镜一样。

王孝杰这个吐蕃赞普是能够瞒住绝大多数人的,因为两人的相貌实在过于相似。

其次芒松芒赞是个傀儡,他见的外臣不多,倾心往来的也没有几个。哪怕是私底下收买的心腹,那也是通过中间人和书信传递的消息,私底下是极少见面的。

真正了解芒松芒赞这个吐蕃赞普的人其实不多,绝大多数都是在祭祀的时候,远远的眺望……

但芒松芒赞的那几个嫔妃却不一样,那是真的了解自家赞普的长短粗细,甚至是一些见不得人的癖好。

王孝杰有他心细的一面,本质上还是一个粗人,一个不留神,漏了馅,可是不妙。

芒松芒赞的妃嫔可不是没有背景的平民,都是贵族的嫡系女子。

于是,就有了此次的截杀,栽赃嫁祸。

赤玛洛并不以为意,吐蕃的阶级斗争要惨烈得多,成王败寇而已。

“又让先生猜中了,琛舫朴在掌控逻些,让王孝杰入住布达拉宫以后,开始大赏功臣。他不敢将人留在逻些,而是将众人分封出去,将吐蕃切割成了好几块,直接分裂了。”

赤玛洛说这话的时候,咬牙切齿,一副恨不得将琛舫朴大卸八块,然后嚼碎了……

赤玛洛这些年在长安还是学到一定东西的,知道琛舫朴此举是在开历史的倒车,让整个吐蕃陷入纷争动荡中去。

陈青兕闻言,不以为意,其实不是又让他猜中,而是现在的吐蕃能打的牌走的路太少,左右只有那几个选择。

只要根据那几个选择安排,保管其中一个用得上。

一个国家的形成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不是轻易就能够成型的。

就如他们华夏,经历了夏商春秋近千年的发展,才有了秦朝一统的进步发展。

吐蕃固然摸着华夏过河,确实少走许多弯路,但底蕴这种东西不是轻易就能拥有的。

便是因为华夏拥有最深的文化底蕴,既能引进吸取他人先进的文化,还能保证自己根,不被侵蚀。

吐蕃的飞速崛起不过是拔苗助长而已,根基并不稳固,历史上的吐蕃,即便经历了松赞干布、芒松芒赞、赤德松赞、赤德祖赞、赤松德赞几代人的经营都只是踏入了封建的门槛。

后世吐蕃一乱,就再也没有形成像样的国家了。

而今又经过陈青兕这一针对,能够镇住诸多贵族的噶尔东赞死后,继任者并没有能够稳住局面的人物,直接令得吐蕃全面制度退化,重新回归奴隶时代。

各大豪强有着自己的私兵人口,便如独立的部落只顾自己利益,丧失了一个国家的概念。

不管琛舫朴这里分不分封,结果都是一样的。

当下表面诸多豪强选择臣服琛氏,以他马首是瞻,但这种马首是瞻的成分多少,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现在琛氏,一对一,或许无人可比,但一对二,乃至一对三便会乏力,真要有一个多强联盟,琛氏必败。

分封,将所有人调离逻些,让他们自己去抢地盘争地盘,才是最优选择。

赤玛洛见陈青兕并没有将此事当作一回事,只好娇声问道:“下一步该怎么办?尼扬若岩也在分封之列,他原本负责南边蛮夷,现在给分到了那曩氏的一块沃土。他是返回封地,还是留在逻些待命?若有需要,得尽快行事。琛舫朴多疑,尼扬若岩逗留太久,恐受他怀疑。”

“无妨!”陈青兕道:“你让他佯装撤退,五日后,逻些必乱。到时候让尼扬若岩配合出兵协助剿灭琛氏即可。”

赤玛洛愕然盯着陈青兕道:“你也有安排?”

陈青兕神秘兮兮的道:“多着呢,吐蕃如今这模样,即便闭着眼睛指挥,亦能获得全功。”

他其实在吹牛。

但他也确实藏有一手一直没动的暗棋,加查氏的首领加查路恭,一个投机倒把的野心家。

没卢氏是被打压排挤,又受到陈青兕的刻意操作,不得已选择了投降。

加查路恭却是在得知芒松芒赞遇袭之后,主动派人找到了陈青兕,愿为先锋,领唐军上高原,直达逻些布达拉宫。

陈青兕当时都有些心动了,这可是灭国扩疆的大功绩,足以名垂青史。

要知道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华夏汉将征服吐蕃,将雪域高原踩在脚下。

但陈青兕按耐住了这份荣耀,拿下吐蕃容易,治理却是极难。

明朝的安南就是一个例子,即便是雄才大略的朱棣都陷入了战争泥潭之中。

陈青兕没有同意进兵,却也将这位加查路恭收为暗棋。

此番正是用他的时候,何况他需要有一个野心家来帮助王孝杰制衡赤玛洛与尼扬若岩……

尽管得了人家的身子,陈青兕还是秉持着公对公,私对私的态度。

小老弟可以投降,但他本人不行。

陈青兕在吹牛,但赤玛洛却是信了。

因为慕强心态,赤玛洛对于陈青兕的每一句话,都坚信不疑。

五日后,吐蕃再度发生政变。

最早支持琛氏的加查路恭出人意料的打起了清君侧的旗号,突然掉头还击逻些。

琛舫朴分封诸侯以后,开始在逻些上下庙堂安插自己的人,以便掌控逻些。

整个琛氏都在陷入胜利者的狂欢状态。这时候的他们最是松懈,让加查路恭直接杀到了布达拉宫控制住了王孝杰。

闻讯后的琛舫朴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派兵包围了布达拉宫。

尼扬若岩再次出现从背后,捅了琛氏一刀……

琛氏受前后夹击,无力回天,琛舫朴更是死在了战场之上。

加查路恭挥动屠刀,将琛氏一门全数除之。

最终加查路恭、尼扬若岩一并用力王孝杰这个假赞普,向四方发出檄文。

结果自然无人响应。

加查路恭、尼扬若岩两人并力除去琛氏,这不是一个好事情。

不管是那曩氏拥立小赞普,还是琛氏扶持芒松芒赞,在礼法上是讲得通的,至少是能够服众……

而加查路恭、尼扬若岩却是兵变夺权,这就如玄武门之变一样,不管太宗皇帝李世民何等的优秀,他确实开了唐王朝兵变夺权的先河。兵变夺权,他并不是第一人,可毫无疑问,他是最成功的那一个。

加查路恭、尼扬若岩现在就起到了这个效果,你们能够联起手来夺权称雄。

我们凭什么不能联合起来,将你二人推翻?

我们凭什么听你们的?你们算老几?

于是乎,两人的檄文并没有取得效果,反而让原本略显平静的气息加重了。

各方势力相互拉关系串联,打算效仿版样,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

便在这气氛烘托着顶点的时候,王孝杰这个吐蕃赞普效仿华夏皇帝下达了罪己诏,细数自己的罪过,不该违背伟大松赞干布与天朝上国定下的盟约……洋洋洒洒的五千余字。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最后一句,愿亲自前往唐廷请罪,平息干戈,使两国百姓,不再遭受战乱之苦,言真意切。

毋庸置疑,宋令文这个神力书生,文笔还是很不错的。

面对吐蕃赞普这等低头认输,陈青兕这位唐廷最强的吐蕃激进派,首次对吐蕃松了口,同意吐蕃使者带着这份罪己诏以及请罪书往长安面见天子。

同时陈青兕也派出了使者前往逻些,进行短暂的政治往来。

原本风雨欲来的气息在瞬间,晴空万里。

陈青兕接受了吐蕃的国书,虽不至于确定了两国关系,却也表示双方有达成一致的意向……

一旦吐蕃正式成为唐廷的附属国,那句话将会生效:内外诸夷,凡敢称兵者皆斩。

只是略微缓和了关系,吐蕃上的宵小,大气都不敢喘一个。

东宫。

李弘趴在床上,任由明崇俨在他背后施针。

武敏之在一旁看着,但见明崇俨目光冷峻,浑身是汗,不免暗暗惭愧,自己对他偏见甚大,确实不该。

明崇俨为了给李弘施针,为了救治他,这般费神伤身,将武敏之感动坏了。

可就在明崇俨准备落最后一针的时候,突听一阵怒喝:“住手。”

明崇俨呆立当场,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人大步入内。

李弘回头一看,笑道:“是刘神医!不是听说你回山侍奉神医去了,怎么来东宫了?孤明白了,一定是孤身体抱恙,累得神医不能尽孝,实在是孤的不是。”

李弘一如既往的仁厚。

刘神医是本名叫刘神威,乃药王孙思邈的得意大弟子,医术得其师大部分真传。

孙思邈的医术太高,名望也太高,李治自身又多病,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的邀请孙思邈入朝,甚至强行塞给他一个谏议大夫的职位,留他在长安。

孙思邈也明白,李治不同于李世民,李世民要脸,你真不愿意留下,李世民碍于情面,也为展现自己的大度,不会为难一个名声卓绝的神医。而李治这里,你真不愿意留,反而激起他的逆反心理,将你强留下来。他才不管自己名声会不会受损。

孙思邈退而求其次,推荐了自己的徒弟刘神威,让他进入太医署,并且向李治表明,自己年纪老迈,已经无力周游天下,打算在华原五台山隐居专心立著,编写医书。

李治这才放孙思邈离去。

孙思邈在京畿内的五台山隐居,半年前染病,刘神威请辞尽孝,得到了批准。

却不想会在这里出现……

刘神威先向李弘行礼,然后望着面如白纸的明崇俨,说道:“你那一针,打算刺向何处?”

明崇俨定了定神,拱手作揖道:“是厥阴俞穴。”

刘神威摇头道:“我看不像,应该是督俞穴。”

明崇俨皱眉道:“您老看错了吧!这厥阴俞穴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处。而督俞穴在背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相隔不过两胸椎棘突,您在屋外,怎能看得如此清晰?”

李弘这时也道:“明大夫针灸之术,极为高明,应不至于认错穴位。”

刘神威抿了抿嘴,显然身为一个大夫,他并不擅长应付这等场面,但他想了想,作揖道:“太子勿怪,在下是奉君命而来,有疑问之处,可向陛下禀报。”

说着就让人领着明崇俨去见李治。

李治高坐上首,目光森然如剑,明崇俨跪伏在地瑟瑟发抖。

刘神威向李治汇报了情况。

李治并不懂医,问道:“银针扎向厥阴俞穴跟督俞穴会有何区别?”

刘神威道:“厥阴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心包之背俞穴,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肋骨疼痛等症状,在此施针,可以缓解太子病状。而督俞穴亦属足太阳膀胱经主治腹痛,肠鸣,心绞痛以及气逆之效。若针扎此处,确实可以缓解他心痛症状,然太子体虚,此针又兼顾通气之效,会让元气无端流失。故不致命,却也会伤及自身。若次数过多,也会有性命之忧。”

明崇俨大声叫屈,哭叫着“刘神威诬陷他。”

刘神威并不理会叫嚣,而是一字一句的道:“陛下,臣在暗处,确实看得不清,然治病救人,牵一发动全身,针灸穴位更是重中之重,臣绝不会看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