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527章 不喜食鱼?

初唐:砥砺前行 第527章 不喜食鱼?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527章 不喜食鱼?

第527章 不喜食鱼?

狄仁杰怎么也想不到武皇后能够为了控制未来的皇帝,谋害自己的亲儿子。

在武皇后这里,狄仁杰是彻彻底底的看走眼了,而且他还有一种感觉,就是这整件事情错综复杂,但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脱离陈青兕的掌控。

不管是对武皇后的怀疑,对李义府的预测,还有对崔詧的关注。

此番种种无不表明陈青兕人虽不在长安,可依旧能掌控大局。

狄仁杰这类绝顶人物,对自己的能力是有一定自信的。他并非自负之人,却也有自己的骄傲,不会轻易服人。

狄仁杰之前对于陈青兕更多的是敬重,现在才是真正的心服口服。

两人合计了一会儿,定下了计划。

他们不准备给武皇后,李义府有任何反应的机会,分别将大理寺卿段宝玄、御史大夫李安期请到了一处,将他们发现足以震惊天下的案子一并告之了两人。

段宝玄、李安期听到张柬之、狄仁杰竟从李崇德、崔詧这两件案子中剥丝抽茧揪出这样的大案,惊得下巴都要掉了。

两位离宰相仅差一步的大佬,互望一眼,看出了彼此眼中的挣扎,但只是一瞬之间,已然下定了决心,立刻入宫面圣。

这也是张柬之、狄仁杰高明的地方,段宝玄、李安期到了这个身份地位,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利益圈子。

孤家寡人是坐不稳也爬不到这个位子的。

如段宝玄,他就是李唐的女婿,娶了李渊的女儿,他背后站着李唐宗室,而李安期是许敬宗一手提拔起来的,一直将许敬宗视为恩师。

他们有着各自的利益团体,如果张柬之、狄仁杰各自找自家上官,他们第一件事绝不是进宫会见李治,而是先告知自己背后的利益团体,准备好迎接暴风雨的来袭,然后才火急火燎地去告诉李治……

因故很多时候,大风雨来临之前,一部分人都提前独善其身,大多数靠的是消息,只有极个别是凭借自己的嗅觉。

谁也无法保证,这两个利益团体里是否有武皇后、李义府的人,风声流出就有让对方逃脱的可能。

武皇后人在宫里,逃无可逃,李义府却不一样。

但将段宝玄、李安期两位大佬聚在一起,这问题就不存在了。

此事固然严重,却也是一大功绩。且是老天爷砸下来的馅饼,现在谁先将此事向李治汇报,谁就立有首功。

段宝玄、李安期谁都不愿意晚对方一步,唯一选择就是一起进宫。

以两人的身份面见李治自是不难,但此刻要领着张柬之、狄仁杰这两个外人,得多费一些事情。

四人还是很顺利的见到了李治。

尽管面对了如此严峻的局面,李治依旧保持着冷静,并没有半点与往常的不同。

直到段宝玄、李安期将张柬之、狄仁杰查到的事情细说,李治才露出动容震撼愤怒之色。

这种表情就跟自己真的第一次知道这消息一样。

“不可能,怎么可能!”

李治激动的拍案而起,怒视着下面的四人,高声道:“你们,你们是何居心?竟如此污蔑皇后……”

“陛下!”段宝玄道:“臣起初也不敢信,只是证据确凿,由不得臣不信。”

如果不是张柬之、狄仁杰掌握的证据足够真实确切,他们也不敢往李治面前带。

李治静静地听着张柬之、狄仁杰如何根据御史台的旧案,追查到李崇德,然后通过李崇德的案子,寻得了其背后的万国俊,其后又来了崔詧的溺亡案件,他们得到了对方的临终密信,也查到了安得朋,以及他背后的神秘人。

张柬之、狄仁杰是知道神秘人是李义府,不过他们没有说出来,毕竟没有实证,只是说道:“控制万国俊、安得朋的人,应该是昔年李义府的亲信,知道李义府的诸多机密,这才能够布下此局。”

李治问道:“有没有可能就是李义府本人?”

李治一语中的……

正如李义府熟悉李治的一切,李治对于李义府这条忠犬,也很熟悉。

他记得当初武皇后多番操作,就是想将李义府从南中之地捞回来。

李治培养武皇后的目的是为了支持李弘这个太子,他不能够给武皇后过多的权力,以避免出现外戚干政的情况,但又不能不给对方权力,免得自己哪天突然暴毙,大唐未来的储君让大臣欺负。

他一直在权衡武皇后的实力,李义府这种人是绝对不能给武皇后的。

李治一直留着李义府,本是存着关键时候启用的想法。毕竟刀好找,可像李义府这样趁手的刀,却不多见。

可李义府跟武皇后牵扯到了一起,那李治只能将之舍弃了。

李治一开始也没有想那么多,直至今日事发,回想起这些年武皇后的表现无不契合自己的心思,就觉得有些奇怪。

两人虽是夫妻,但李治很少在武皇后面前表露自己的心思,尽管两人帝后相处多年,却也没理由在政治场上与自己如此默契。

直到今日听到张柬之、狄仁杰说起案子,说起有一个人掌控这一切。

李治立刻就想到了李义府……

李义府是他名义上的第一位正式属下,在他还是晋王的时候,李义府就奉李世民的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随侍左右。

那个时候的他毫不起眼,满朝文武不是跟随太子李承乾就是魏王李泰,没有人多看他一眼。

李治瞬间明悟,也许李义府并没有死。

毕竟被贬的李义府只是微不足道的小角色,没人在乎他真死假死。

张柬之道:“回禀陛下,倒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只是李义府在京多年,认识的人不少,他若回京,就算再如何深居简出,也会有人认出他来吧。”

狄仁杰一听此问,心领神会,说道:“除非他改头换面。贼人以下蛊的方式害太子,此法乃歪门邪道,常人不通此法。李义府此人通晓经史,未曾听说他精于此术。想来是被贬时习得的,微臣听说南中之地,瘴气毒虫遍地,有蛮人巫师精于蛊虫之术,许有改头换面之法。”

张柬之道:“若能确认他的手段,倒有机会将他查找出来。”

两人一唱一和,默契的顺着李治的提议,将如何缉拿李义府的事情说了出来。

依照他们的计划,还是有一定概率让李义府逃脱的。现在由李治拍定,李义府真就凶多吉少了。

李治多看了张柬之、狄仁杰一眼,他早听过两人之名,只是不想竟有如此能耐,可堪大用。

他先故作义愤填膺,道:“此事,得查,要一查到底。不能让他们无法无天……”

他忽然定住了,脸色阴晴不定,随即一脸沉重的坐下来,摇头道:“不妥,不妥。现在是非常时期,朝廷在西域与大食国激战正酣,若将此事传出去,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西域若败,我朝数十年对西域的经营毁于一旦。从大局考虑,此事当查,绝不可公开。尤其是皇后谋害太子一事,更不许流传出去。朕会公允的处理此事,尔等无须过问。”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幕后是人是鬼,你当调查清楚,以如此恶毒的手段谋害朝中重臣这一罪,足以取其性命。”

他就没有打算跟四人商量。

段宝玄、李安期是官场老油条,自不会忤逆李治的意思。

而张柬之、狄仁杰两人都是目光长远的政治家,也没有说话。

其实即便李治不提,以狄仁杰的性格也会给出类似的建议。

当前情况,一切以大局为重。

李治当即下令,让段宝玄、李安期将幕后之人揪出来。

在四人离去之后,李治对着身旁的内侍说道:“去将明崇俨拿下,直接寻个理由打杀了。”

他原本想借助明崇俨,查出帮助武皇后背后的力量。

现在是不需要了。

胆敢谋害太子,李治就没想过让明崇俨活。

哪怕明崇俨真就帮他找到了幕后的牛鬼蛇神也是一样,明崇俨犯的是有十颗脑袋都不够砍的罪。饶恕他九次,依旧是一个掉脑袋。

在内侍离去之后,李治看着冷冰冰的大殿,眼前突然一片漆黑的空,锥心的痛在脑海里炸开。

他双手用力挤压着脑袋,吃力的坐下,舒缓了好一会儿,那股痛处方才消散,只是眼前的黑洞依旧存在,看不见任何东西。

强压着心中的恐惧,李治对自己的身体早有心理准备,在这种时候,竟没有派人去叫御医,而是在想大唐的未来,如何才能走出一条生路,延续大唐的未来。

一丝丝的光亮,渐渐出现……

李治也长吁了口气,头疼目眩,这种情况,偶尔发生,只是这一次尤其严重。

——武皇后高坐一侧,认真的批阅着手上的奏章,看着奏章上描述的情况,她脸上露出一丝怒意,毫不犹豫写了一个“斩”,想了一想,又将斩字划掉,重新写了一个“诛”字。

“斩”是杀贼首,“诛”同样是杀的意思,但杀的可就不是一个人了。

这是户部送上来的奏疏,内容是地方粮商私收米粮,意图屯粮,待价而沽。

西域的战事一时半会儿无法结束,朝廷上缴的粮税大半得运往西域。

最近几年,朝廷并无大的战事,存储了一定的粮食,目前还不为粮食担忧。

只是这一仗当下看不到尽头,要打多久,谁也不清楚。

有些拥有“先见之明”的商人,以高于朝廷的价格收购市场上的余粮,将之囤积起来。以待日后粮荒时,坐地起价。

武皇后这些年确实锻炼出了优秀的政治能力,在不为安内烦忧的情况下,她的能力还是不错的。

看出了这种苗头风气的危害,如果不以正视听,给天下商人一个榜样,国事大有可能败在他们这**商身上。

对于这种商人,绝不能手下留情。

合上手里的奏折,武皇后莫名感到一阵心慌,她看了一眼殿外,空无一人,桃花眼上的皱纹隐现。

这几日她嗅到一股奇怪的味道,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心里毛毛的,有一种危机感。

这种危机感之前有过,莫名被人针对,诸事不顺的时候,这种感觉时常出现。

可自从李义府假死入京,在暗中为她出谋划策以后,一切变得顺遂。

现在危机感又出现了,尤其是知道崔詧被李弘感化的时候,更是连续几日都睡不着觉……

李义府使人对李弘下蛊,此事是经过武皇后同意的。

若无她首肯,李义府也不敢擅自行动。

当然李义府说得很婉转,伤身不害命,只是让李弘身体出现异常,造成太子有早亡之相,不适合继承大统的假象。

不管怎么说,武皇后是信了,只是伤身不害命。

待自己大事功成,自会好好补偿,请天下名医,为其医治,当下只能委屈于他。

哪想崔詧放弃动手,逼得他们只能用明崇俨继续计划。

但其实明崇俨是他们为李治准备的……

李治的病都要将武皇后折磨疯了,早有重病迹象,要死不死,连李治自己都不抱希望,提前封禅提前安排后事,结果就是活得好好的,活生生拖得让向来听话的太子成了叛逆,胳膊肘往外拐的少年。

李治继续这样拖延下去,他们早晚有暴露的一日。

与其被对方察觉,不如先下手为强。

只要李治废李弘而立李贤,他的存在就没有价值了。

现在被迫使用明崇俨,武皇后这心里就一直不踏实。

“皇后!”

便在这时,李治手里拿着食盒从殿外走进来,还亲热的叫了一声。

武皇后赶忙收起愁容齐声迎接。

“皇后辛苦了!”

李治免了武皇后的大礼,拉着她到一旁坐下,说道:“批阅这么多的奏章,着实不易。来,朕特地命人准备了膳食,皇后趁热尝尝。”

李治显得格外热情,按着武皇后坐下,亲自给她打开了食盒,将菜肴放在了武皇后的面前。

一条肥美的鱼。

武皇后看着鲜嫩的鱼,脸色吓得惨白。

李治轻笑:“皇后不喜欢食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