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81章 天助我也!

初唐:砥砺前行 第81章 天助我也!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81章 天助我也!

第81章 天助我也!

桐庐县。

姬温正在伏案处理县内事务,看着各乡村统计上来的桑蚕数据,情不自禁的笑出了声。

“天助我也,天助我也!我姬温连得上天庇佑,此前不顺,定是上苍对我之考验。苦尽甘来,便在今时。”

他连续说了两个“天助我也”,来感慨自己得上天庇佑。

姬温前半生可用命途多舛来形容,他出身寒门,与陈青兕一样,在世家举办的学塾中读书成长。他比陈青兕出身更好一些,不用花时间农忙,养活自己,能够将所有时间都用在读书上。

他成绩名列前茅,但因出身问题,并不得看中,还受人欺辱,一气之下入京赶考,想要凭借自己闯出一片天地,让那些笑话他的人知道,莫欺少年穷。

姬温如愿以偿高中状元,只是这个时期科举不够完善,状元并不值钱,也就比隋朝时期,需要五品大员推荐有资格参加考试的情况要好一点。

因制度的不完善,姬温这个状元并未得到认可,只是在长安籍籍无名担任一小官,直到遇上了上官仪,来到了桐庐县。

其实姬温初到桐庐县的时候,心情也如陈青兕一样,拔凉拔凉的。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求神,乞求老天爷莫要将灾难降临在桐庐县。

全县老弱妇孺占据七成,没有一点抗灾自保能力。

风调雨顺还勉强苟活,一旦天公不作美,来个水旱雪寒之灾什么的,得死一片人。

得老天垂怜,睦州自陈硕真起义失败以后,一直风调雨顺,境内因战乱留下的老弱妇孺得以安稳度日。

姬温求了一年半,终于在今日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经过一年半的发展,今日县里的桑蚕迎来了大爆发,只要依照计划行事,桐庐县能自己生产绸缎,自给自足,从而渐渐摆脱贫穷。

姬温喜不自胜,甚至有些忘形,似乎看到了大好的前程在向自己招手。

县丞计涛求见的消息打断了他的自我陶醉。

“进来!”

姬温让自己冷静下来,绷紧着脸,作出严肃姿态。

计涛大步入内,表情愉悦,说道:“赵东家对于我桐庐县的情况很是满意,决定返回苏州向他们家主汇报此事。从赵东家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对桐庐县的环境情况非常中意,此事可成。”

姬温得意笑道:“我们的出现,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当然可成。”

计涛赶忙拍自己上司的马屁:“苏州赵家号称针绝,靠着祖传的刺绣绝技,成为苏绣独一号招牌,向来孤傲。姬县令居然能够说动他们,实在了不得。能够追随县令,实乃在下福分。”

姬温很是受用,说道:“这也不全是本官的功劳……”他故意停顿了会儿说道:“是京师传来的消息!”

这是故弄玄虚。

姬温初次南下江南,购买了江南的特产苏绣送给上官仪。

上官仪收到苏绣也给他回了一封信,信中让他争取尽快干出成绩,好有理由将之提拔调回京城,还特别感谢他的礼物。

姬温大受振奋,第二年又送了苏绣。

这一次同样收到了上官仪的回信,不过信中内容却反常的让他以后送礼不可送苏绣,尤其是不能送给别人。

上官仪也在信中说明了原因,帝后两人崇尚节俭,武皇后威压后宫诸妃朝臣亲眷,遏制京师攀比之风,四品之上贵妇不敢穿锦绣华裳出门。

姬温听此详细消息,也联想到了苏州赵家将面临的困境。

四品之上贵妇不敢穿锦绣华裳,四品以下的更不敢了。

苏绣这样的奢侈物,少了炫耀攀比的意义,结果如何不言自喻。

姬温原本也没有以赵家为目标,既然得知了京师的情况,提高了目标。

他故意说得含糊,就是给自己的属下一种我后台很硬的感觉。

计涛果然露出憧憬姿态,臣服之意更甚。

姬温顿了顿说道:“青溪县情况如何?”

计涛道:“他们已经中计,对我们提供的蚕种赞不绝口,还特地派人来要求多提供一些。”

姬温眼中闪过一丝喜意。

他选择睦州桐庐县,目的就是想干常人所不能之事,若是让青溪县轻易成功,他又怎能鹤立鸡群?

在睦州这战乱刚停之地,不能出两个能臣。

“记住了,这次也是一样,给他们都是处理过的蚕种。事后发生问题,也是他们自己愚钝,存储出了问题,才会导致所有蚕种存有各类问题,与我们无关。我们自身的蚕种,可都好好的。”

计涛心中凛然,心知自己这位上司是要青溪县死无葬身之地,肃然从命。

苏州。

从桐庐县做实地考察的赵泽马不停蹄的返回族地。

经过多年发展,苏州赵家分为两门。一门主技术,一门负责商贸。

管技术的属工,后辈子孙是可以入朝出仕,负责商贸的地位虽低,却掌控着经济命脉。

两门一重名,一重财,彼此相辅相成,也铸就今日针绝赵氏今日辉煌。

族地繁华热闹依旧。

赵家的危机并未显现,知道消息的人并不多。

但从各方反应来看,已经有人准备后手。

赵家是苏绣的卫冕之王,江南第一针的名号早就让人垂涎三尺。

以赵家的底蕴并不足以因为一时困境就垮塌,但一骑绝尘的他们并不想给身后的人有任何追赶的机会。

在他们赵家人眼中,苏绣是赵家人的苏绣,不是苏地的苏绣。

正好相反,在苏地人眼中苏绣是苏地的苏绣而非赵家人的苏绣。

苏地的其他丝绸工商已经联合,防止赵家因上品市场的衰弱而抢占他们把控的中下品市场。

赵家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选择开战,独斗群豪,另一条另辟蹊径,开拓别处市场,以填补赵家损失,维持崇高地位。

商人不过求财,哪能轻易开战。

赵泽作为赵家商门核心骨干,很轻易就见到了家主赵俊卓。

简单寒暄。

赵泽汇报起了桐庐县的收获道:“桐庐县姬县令是位人杰,他筹谋准备一年半,就等今日。只要我们派遣族中好手前往桐庐县,万事顺遂。桐庐县还有三年免税政策,足以供我赵家立足崛起,此事大有可为。”

赵俊卓认真的听完赵泽的回报,并未说什么,只是从袖中拿出了一封信,递了过去。

新书能追定的弟兄们尽量追定,有票的也支持一下!谢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