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神话版三国之邪神降临 > 第336章 袁绍:三十万大军?还不够,继续扩

第336章 袁绍:三十万大军?还不够,继续扩军!

第336章 袁绍:三十万大军?还不够,继续扩军!

“哦,你说这艘被改装成渔船的战船啊。”坐在活水舱缘槽上的刘备拍了拍钉在上面的渔网,“这是子川在海上航行的时候突然想到一种可以给百姓餐桌上增添一道肉类食品的办法。”

“大海中的各种鱼类资源可是极为丰富的啊。”陈曦在旁边感叹了一句。

即便是后世的海洋捕捞都能发展到那种程度,更何况是这个根本没有海洋捕捞产业的时代呢。

“可是,相比于鸡鸭产出的肉类,鱼肉更加不耐储存吧?”赵云当然知道海洋中的鱼类资源极为丰富了了,但鱼肉同样也是最不耐存储的肉类之一。

“我们可以在东莱开一家咸鱼制作工厂啊,刚好可以消耗一波我们已经快要爆仓的海盐。”陈曦微笑着说道,后勤生产这种事,他陈曦可是专业的。

“咸鱼?”赵云愣了一下,“可是,百姓买得起咸鱼吗?”赵云并不担心陈曦的咸鱼制作厂能不能开得起来,这个世界上就没有陈曦开不起来的场子,除非是陈曦不想开。

而且,就像是刚才说的一样,开个咸鱼厂的话,可以在百姓的餐桌上增添一道肉类食物,更可以消耗他们已经快要爆仓的海盐。

但是,赵云担心的不是这些,他担心的是百姓买不买得起的问题。

咸鱼,在这个时代虽然价格算不上什么昂贵的东西,但也不是普通百姓能随意购买的。

【悬鱼太守】说的就是关于咸鱼的故事,而且其中的主角羊续也才刚过世两三年。

能被下面的人拿来行贿南阳太守的咸鱼,就算价值不是很高,也不会很低。

在赵云的印象中,咸鱼这东西还处于平民百姓买不起吃不起的地步。

听到赵云的问题,陈曦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赵云在担心什么。

“你就放心吧,普通平民百姓肯定买得起成品的咸鱼的。

毕竟,用于腌渍咸鱼的海盐是我们自己生产的,最大的成本几乎为零。”陈曦没提用于腌渍的海鱼,毕竟海鱼这玩意到海里面走一圈最少都有十几吨。

“算了,既然你们不相信的话,到时候咸鱼厂建起来之后你们就知道我说的是不是真的了。”

陈曦看见赵云李优法正还是有些不相信的样子,干脆大手一挥,让时间来见证他的正确。

赵云等人也没在上面继续纠结,毕竟是陈曦主动推进的项目,他们可没有阻拦的想法。

“对了,子川,你把我叫上船来,是有什么事情要说吗?”赵云问起了另一件事,他上船来可不是真的来吃鱼的。

“没什么事情就不能叫你上来吃顿饭了?”刘备在旁边调笑道。

“呃……”赵云表情尬住了,他是真的没想到刘备叫他上船,真的就是为了搓一顿啊?

“你看,这可是我亲自下海抓上来的,子川说这种鱼可是很好吃的。”刘备指着活水舱中上下沉浮的蓝旗金枪鱼说道。

“活着的内气离体大鱼?”赵云顺着刘备手指指引的方向看去,这才发现那是一条内气离体的大鱼。

不过,现在已经被封印起来了,只是一条具备内气离体素质的待宰之鱼而已。

听到赵云的惊呼,李优法正也是看向了刘备指向的地方,果然发现了一条显得有些不正常的大鱼。

“没错,这可是我钓上来的。”刘备带着十分的骄傲说道。

虽然他跟这条内气离体的大鱼较量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甚至连鱼线和鱼竿都被这条鱼给带走了。

但是,刘备是谁啊,保留了内气实力的精修内气离体啊,所以刘备直接下海捉鱼去了。

“来,尝尝我钓上来的内气离体大鱼。”刘备相当兴奋的伸手把活水舱里的大鱼捞了上来,向众人招呼一声,这个时候当然是一起分享才是最美味的啊。

……

“玄德公那边都已经从江东返航了,冀州那边竟然还没有准备好吗?”杨纪看着手中的情报,带着相当的怨气说道。

“黑山军毕竟占据了太行山南段的诸多山谷,就算是冀州袁绍想要攻打,那也是要准备好久的。”徐庶在旁边说到。

“这有什么好准备的,要我看啊,直接调动先登来上一波云气箭雨洗地,就不信黑山军不崩溃。”杨纪不屑的说道。

袁绍那家伙就是害怕把鞠义和先登调走之后,公孙瓒会率领白马义从杀过来。毕竟冀州除了先登和大戟士之外,可不存在能挡住白马义从的军团啊。

“估计是效仿我们招降青州黄巾一样,招降盘踞太行南段的黑山军吧。

毕竟,盘踞于此的黑山军可是超过百万之众,规模比之当初的青州黄巾还要庞大。

而且,袁本初应该也看上了黑山军中那几十个练气成罡武将。

我们和公孙伯圭带给他的压力太大了,大到即便是注重出身的袁本初都要启用底层出身的武将了。”徐庶摇头说道。

除了那百万可以补充冀州人口以及军队士卒数量的普通黑山军以外,那些黄巾渠帅也是很不错的基层将校啊。

毕竟基层将校只要能打就行了,更何况能活到现在的黄巾渠帅大多是具备一点指挥能力的。

冀州和袁绍的家底虽然十分雄厚,中低层将校的数量应该是汉室诸侯中数一数二的。

但是,在冀州即将面临刘备和公孙瓒南北包夹之势的时候,袁绍也不得不开启爆兵模式了。

按照古代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的动员率来计算,大概五百七十万人口的冀州,最多只能爆兵三十万,再多的话就该引起冀州的动乱了。

三十万大军,若只是面对一个公孙瓒的话,其实已经绰绰有余了,毕竟冀州也只能爆出三十万而已,幽州就更少了。

当然,若是冒着一定的局部动乱风险的话,以冀州的底蕴还是可以再爆出十好几万大军的。

但是,袁绍面对的不只是一个公孙瓒,还有比公孙瓒更加强大的刘备啊。

刘备治下的实力,不论是从哪边方面来说,都比公孙瓒要强得多得多,甚至比袁绍还要强上许多。虽然按照袁绍帐下谋士的说法,刘备不太可能大规模出兵配合公孙瓒。

因为刘备治下最近几年的主基调已经定下来了,发展民生的优先级高于对冀州发兵。

就算奉高那边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出兵冀州削弱袁绍的实力,也顶多派出一支偏军辅助公孙瓒的大军。

血量雄厚的冀州跟之前曹操的兖州可不一样,不是一次两次的失败就会被打崩溃的。

在短时间内没办法快速击溃袁绍势力的前提下,刘备就算是想要出兵,也得要好好考虑一下值不值当啊。

反倒是公孙瓒,虽然背后有刘备输血支援,但即便是兵多将广的刘备,也不会将自家帐下的部队派遣出去支援公孙瓒的战场。

刘备帐下的部队要是进入战场的话,绝对会选择独自开辟战场的,这是身为一方诸侯的骄傲。

公孙瓒能接受刘备的物资支援,但是不代表公孙瓒能接受刘备的军队支援,那是对他帐下军事实力的不信任。

袁绍帐下的谋士几乎可以确定,在袁绍和公孙瓒交战期间,刘备绝对会找机会突袭袁绍治下的领地的。

这也就决定了,袁绍在与公孙瓒交战的时候,还得要防备来自刘备的突袭。

三十万大军,在袁绍看来已经可以轻松取得他与公孙瓒之间的胜利。

但是,刘备要是派出一支偏军突袭冀州的话,三十万大军就有些不够看了。

更何况,奉高那边的主基调说是发展民生,传来的消息也显示刘备治下领地除了徐州之外确实是进入大建设时期了。

但是,袁绍可不敢赌刘备一定不会大规模出兵,这一点就算是陈曦和刘备都不敢确定。

万一袁绍那边要是被打出了破绽,你说驻守在历城的杨纪会不会立马出兵?

杨纪不但会立马整军出兵冀州,他甚至会调动驻守在兖州一线的关羽部直接突袭邺城,毕竟关羽驻守的陈留距离邺城并不算遥远。

一想到杨纪和关羽两人有很大可能分作两路各自率领超过五万兵马的大军直扑邺城,袁绍就感到脖子生风,时不时的就要摸一下脖子还在不在。

虽然杨纪不一定会选择直扑邺城,而是选择直接插入战场,打乱袁绍军的战线阵型。

杨纪是能做到的,早在界桥的时候,袁绍就见识过了杨纪的的战线突破和战机捕捉能力。

“冀州最近爆出来的三十万大军,确实没办法完全防住我们跟公孙伯圭的南北包夹之势啊。”杨纪摇了摇头。

有徐庶在旁边梳理相关情报,杨纪也算是知道冀州袁绍那边为什么要准备这么久了。

“三十万?”徐庶听着杨纪报出来的数字,眉头跳了跳,“冀州那边已经组建出三十万大军了吗?”

要知道刘备帐下的部队也不过才三十万出头的正规军,结果袁绍转头就拉出了三十万大军,只能说袁绍和冀州的结合果然不愧是豪门大户吗。

“哦,这个数字是我推算出来的,我也不知道这个数字准不准确。

不过袁绍既然都打上黑山百万黄巾的主意了,想必冀州本土能动员的兵力已经到最大了吧。”杨纪想了想,还是给徐庶解释了一下。

“这个数字,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徐庶向杨纪追问道,他还是很好奇杨纪是怎么在没有具体情报的情况下估算出一个地区能动员的总兵力的。

“一般而言,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估算,一个地区的动员率,大概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

其实杨纪自己也不是很清楚这个动员率是怎么个事儿,他也不过是拿来主义而已。具体该怎么计算,在这个时代估计也就陈曦知道该怎么估算吧。

“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吗?”徐庶根据已知情报大致估算了一下,“三十万兵力应该是在不造成冀州动乱的情况下,能动员出来的最大兵力了吧?”

“这个数字你当做参考就行了,因为我也不知道这个数字到底是单纯的军事动员,还是将商人工匠官员等人一系列不事生产的脱产者也给包含进去了。”杨纪摊手给徐庶说道。

“或者说你可以去陈子川,他那里应该有具体的数据和计算公式。”杨纪看徐庶对这个挺感兴趣的,给他推荐了一个知道这个的人。

“子川吗?有机会的话我会去找他问一下具体情况的。”徐庶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会去找陈曦询问相关数据的。

“既然已经大致确定了冀州的情况,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放下脱产者的事情之后,徐庶又问起了接下来该怎么谋划冀州。

毕竟,凡是袁绍想要做的,只要不影响到冀州百姓的,他们都很有必要将其搅乱,让袁绍的谋划流产。

杨纪想了想说道:“在袁绍大军的逼迫之下,张燕那个家伙应该会成为黑山军的大统领。”

“张燕?”徐庶皱了皱眉头,翻找了一下脑海中的情报。

“太行山中的黑山军表面上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却分成了二十多个山头。

就算张燕那个家伙的统兵能力厉害是厉害了,但是就凭一个张燕,是没办法将黑山军统合成一个类似于青州黄巾的整体的。”徐庶摇头说道。

“你别忽略我刚才下判断的前提啊,袁绍大军可不是一个散乱的黑山军能挡住的。”杨纪提醒徐庶别忘了太行山外的袁绍军。

徐庶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如果有袁绍军在外威胁的话,黑山军倒是能统合在张燕麾下。”

“不过,袁本初那边真的会让黑山军联合起来对抗他们吗?要知道,袁本初的目的就是黑山军的黄巾士卒以及渠帅。”徐庶不将袁绍军带给黑山军的压力计算进去也是有自己的理由的。

“呵,这你就小瞧黄巾渠帅之间的羁绊了。”杨纪摇了摇头。

“而且,元直你是不是忘了那些黄巾士卒为什么要跟随张角起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