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英伦 > 第666章 LIBOR丑闻

重生英伦 第666章 LIBOR丑闻

作者:倔强青铜圣斗士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24:56

第666章 LIBOR丑闻

第666章 LIBOR丑闻

“当时理查德·霍尔先生所乘坐的直升飞机从他位于伯恩茅茨的度假别墅中起飞后坠毁的,根据我们得到的英伦空难调查机构的资料显示,这一次坠机事故是在起飞后不久发生的……”

听到手下的汇报,本杰明·罗斯柴尔德面色冷峻,问道:“是意外还是人为?”

“这个目前还没有得出结论,但事发的当天,伯恩茅茨的天气晴朗,风力也比较小,另外稍稍有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是,根据调查,当时霍尔先生所乘坐的直升机很可能是与地面成45度左右的角度进行起飞的,这在直升机的起飞中是不常见的,这种起飞方式会比较危险……”

“直升机的驾驶员有嫌疑?”

“暂时也不能确定,这是一个调查的方向,不过因为对方也在这一次空难中死亡,并且之前长期被霍尔先生所雇佣,恐怕对此的调查,不一定会有什么结果……特别是假如真的是有人幕后造成了这次事故的发生。”

对此,本杰明·罗斯柴尔德也明白希望不大,毕竟他对此并非不了解……

能够人为制造这样的“事故”,那么总是会缜密的将一切追查的可能都掐断,就比如……

“伦敦警方还在继续调查那天车祸的事情,罗斯柴尔德先生。”

“我知道,韦伯家族给警方施加了不小的压力,那个女人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她现在已经回到了住所,并且有专门的医疗团队在照顾,安保的措施,也更加严密了……”

本杰明·罗斯柴尔德将手中的雪茄掐灭在水晶烟灰缸中,语气平淡的说道:“就先这样吧,当作是给她的一点小小的警告。”

……

“LIBOR的事情?”

坐在巴伦身侧的,是英伦的财政大臣达林,他眉头微皱,说道:“但我们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帮助金融行业走出危机的影响……”

的确作为英伦的财政大臣,达林从去年到现在,一直在为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所头疼。

甚至在今年一二月份的时候,政府方面还专门抨击媒体在银行危机中的推波助澜——在1月底的时候,英伦财政部特别委员会宣布,将就媒体在银行业危机中扮演角色展开调查,以决定是否在市场动荡时期限制记者报道范围。

这一次的调查取证从2月初开始,一些新闻媒体重要人物陆续接受问询,其中包括英伦广播公司(BBC)财经新闻编辑罗伯特·佩斯顿。

佩斯顿曾多次在报道中透露金融机构秘密会谈消息——他在去年秋季曝出英伦莱斯银行与哈利法克斯银行举行并购谈判的消息,致使后者股价暴跌。

更早的时候,2007年,他透露诺森罗克银行向英格兰银行寻求资金支持的消息,随后引发储户挤兑风潮,最终导致诺森罗克银行接受政府救助后,被标准渣打银行收购。

除佩斯顿外,当时接受问询者还包括《卫报》、《金融时报》和《每日邮报》的相关记者。

毕竟到了明年就将要举行大选,以目前英伦的经济情况,如果不能在那之前有明显的好转,恐怕现任的工党政府就妥妥要下台了——到时候达林必然也要离开财政大臣的职位。

“我知道在LIBOR方面,是有一些问题,但这也需要从大局上考虑,毕竟我也不希望刚刚有所好转的银行业,再次受到打击。”

达林所说的,也正是他的担心。

LIBOR指的是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写LIBOR),是大型国际银行愿意向其他大型国际银行借贷时所要求的利率。目前LIBOR由英伦银行家协会所制定,它是在伦敦银行内部交易市场上的商业银行对存于非美利坚银行的美元进行交易时所涉及的利率。

事实上,包括美利坚在内的全球银行系统,都在使用LIBOR,并将其作为商业贷款、抵押、发行债务利率的基准。

同时,浮动利率长期贷款的利率也会在LIBOR的基础上确定,LIBOR同时也是很多合同的参考利率。

因此在全球的金融业中,LIBOR是非常重要的,是全球逾350万亿美元合约参照的利率基准,同时也影响着每年超过1000万亿美元金融交易量。

之所以这一次巴伦向财政大臣达林提出来LIBOR的问题,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持英伦对LIBOR的控制。

在他前世的时候,2012年就爆发了LIBOR丑闻,超过12家国际大银行在这一次丑闻中遭受了调查,这其中包括汇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巴克莱银行、德意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以及花旗和摩根大通等银行业的佼佼者。

这些银行被控通过合谋来操纵LIBOR,从中获利。

在此之前,普通的银行业丑闻大多涉及具体银行的违规交易,多由银行内部人发动,损害的是银行本身及其股东、客户的利益,影响范围限于特定银行及其利益相关方——例如2011年9月瑞士银行集团交易员违规操作,在带来23亿美元巨大损失的同时,严重影响瑞银声誉。

但那一次LIBOR丑闻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只是具体金融机构的违法行为,而是整体市场性的操纵,牵连广泛,操纵对象是一个市场的标尺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基准利率,而且,大银行既是操纵行为的策动者也是直接受益者,普通的市场参与者乃至公众则成为最大的潜在受害者群体。

这就必然加深金融界与社会的裂痕,让投资者和公众对大银行产生更多的不信任。

事实上,LIBOR的确定并不是根据现实的金融交易统计数据,而是计算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上各家主要银行之间拆放利率的加权平均值,得出最终的数字。

LIBOR的形成来自英伦银行公会(BBA)指定的6-18家银行的报价,在每個工作日的11点左右,由各家银行向路透公司提交一个它们认为自己所需要的同业拆借利率,去掉最高和最低的四个报价后计算平均值,便是当日的美元LIBOR利率。

是的,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诞生开始,LIBOR就是由此时已经在SEM集团旗下的路透集团进行发布的——但渣打-美林集团旗下的标准渣打银行,因为此前主要业务都在新兴市场,并非LIBOR的报价银行。

在理想的状态下,通过LIBOR的发布机制,可以算出一个理想的利率,较准确地反映市场价格信息。

即使有些银行想通过高报或低报利率从中获利,剔除高低值和计算平均值的机制,也将使其不能得逞。

理论上说,不同报价银行作为竞争者可以达成制衡,防止个别银行获得不当优势,形成一种自我监督的荣誉机制(honor system)。

因此,针对此前批评者对这种利率形成机制的质疑,英伦银行公会都以这体现了自由市场的自律性和优势为由,加以辩护。

但显然只有在各家银行作为相互隔绝的个体,并只为自身利益考虑而做出报价决策的时候,这一形成机制决定的利率才能保证公允性。

一旦不同的报价者达成共谋,采取协同行动,他们就可以增加所有人的利益,而把损失转移给外部。

而根据后来英美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英伦银行公会的一些成员银行,采取了类似的协同行动以获取利益。

基本上,报价者往往合作采取两种操纵方式,一种是以调整和控制LIBOR利率来使本银行的投资头寸得益;另一种是通过低报利率报价,给市场参与者形成银行资金状况比实际情况好的假象。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