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开局捅娄子 > 第518章 农业科学研究院

第518章 农业科学研究院

第518章 农业科学研究院

“在你们提问问题之前,能不能先回答一下我的问题。”

许大茂把之前去田里拍的照片拿了出来,台上留下了几张,剩下的全部都发了下去。

台下的一位听众看着手里的照片,是许大茂站在麦田前面的照片。

“第一个问题,小麦在未完全成熟之前,叶片全部枯死是因为什么?”

“第二个问题,照片上干瘪的麦粒,第二年继续种下去还会发芽吗?”

会堂的后门打开,几个中年人走进来坐在了后面。

“叶片枯死是因为‘缺水’和‘虫害’,所以在我看来,第一步,就是兴修水利,只要不缺水,农作物的产量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虫害,就是要治虫,这个就要靠方教授这样的人才。”

“当然,今天我想说的重点在第二個问题上,干瘪的麦粒,明年种下去还会发芽吗?”

个个圆润饱满。

原来还是四九城的学生,也不知道这个会堂有多少学生是冲着他的名字来的。

“农药浸泡可以防止虫咬……”

许大茂在身后的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字‘留种’。

“耕地深一点,扎根更深,长的更壮,在我看来,不需要农药和化肥,只要耕地 好品种 水利,就能达成目前农作物产量翻倍,以后农药和化肥大范围应用,产量只会更高。”

这举手的比开始的时候少多了。

现在已经得到了这里大部分人的认可。

这些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许大茂做的只是把这些总结起来,然后给出了一个农作物产量翻倍的结论。

只有对比,才能更加明了的知道好与坏的区别,这些是他从系统农场里摘出来的。

“这是四九城周边,这样的种子肯定没办法用,所以要从好的地方选种……”

“自学和在乡下放电影的时候跟着农民伯伯学习的,还有钱主任送我的书,都让我受益匪浅。”

“今天只谈农作物,而且养殖和种地是截然不同的方向,这位同学,你先坐下。”

“徐先生,您也说这是两个不同的方向,我也认可您的说法,我相信您能做到,但是我还是想问一句,您是跟着谁学习的?”

“这样的种子才能种出来优质的小麦。”

许大茂随手指了一个。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下去的种子不发芽,那是连种子都搭进去了。”

当然只说是不行,许大茂来的时候特意带来了一包麦穗,再一次发放下去。

“许先生,我知道您,您能让母鸡一天下两个鸡蛋,让农作物产量翻倍当然不是问题……”

“接下来有问题的可以提问。”

场面这么大,许大茂也是硬着头皮上。

许大茂洋洋洒洒说了很多,甚至解释了‘堆肥沤肥’(农家肥)的原理。

“那您能预计一下以后各方面健全的产量吗?”

“这个完全没有必要预计,因为有目标可以追赶。”

许大茂只是提了一嘴,并没有深入的往下说,弄不好就犯忌讳。

“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土地靠天吃饭’,能造拖拉机,耕地不用牛,干旱有水浇,虫害有药治,缺肥有肥料,这样我们才能完整的自给自足。”

画饼这方面,许大茂也会。

台下的这群人听的热血沸腾,掌声雷动。

至于怎么培育优质的种子,许大茂没有说,他们也没有问。

“有请农业部门的林主任发表讲话。”

这位是总结性的发言。

说话方式和徐为民倒是很像,不是很懂,但很会总结。

还特意夸了许大茂两句。

到了这一步,坐在最后一排的几个中年人已经提前退场了。

许大茂还以为会有别的事情,结果这个会议就这样解散了。

倒是那位‘袁青山’非要邀请许大茂去他那里坐坐。

许大茂本想拒绝,但是这人实在是太热情了,甚至连钱主任都拉上了,然后是那位陈老也跟了过来,陈老一来,稀稀拉拉又跟上来几个,许大茂是没有办法拒绝了。

出门,右拐二百米。

【农业科学研究院】

许大茂:……

好家伙,这个会议就是在农业科学研究院旁边召开的。

“这里是又有农林渔的总部,无论是哪个学校,只要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在这里都有他的一席之地,比如方教授,安教授,一年来几趟,都是住在这里。”

大家都有一颗想要建设家园的心。

“这一片是农药试验田”。

“这一片是化肥试验田”。

“这边是优中选优的品种试验田,经过种植发现,在北边种植的作物,因为天气寒冷,根系较深,秸秆粗壮,抗倒伏……”

“这就是我们培育出来的优质品种,今年秋收之后,就要走出农科院,进行更大的范围种植。”

这位袁院长一边走一边解释,手里拿着的是许大茂拿出来的麦穗。

陈老手里的也有一个,此时正弯着腰和面前的试验田进行对比。

许大茂莫名的心有点慌。

“你刚才说的那些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做,就单单是水利一项,就能增产百分之五十,兴修水利已经纳入计划之中了,等到后年,这里的品种全国推广,你说的产量翻倍,完全能做到。”

许大茂:……

这些是农科院一直在做的事情,好像是他把功劳抢走了一样。

“你说的农作物产量翻倍固然喜人,但其实这一点我们农业人心里都清楚,更重要的是你的眼光,你一个搞养殖的,因为饲料不够,就能下定这样的结论,你就应该是天生的农业人。”

天生的农民。

陈老站起身扶正眼镜。

“许大茂,伱这个麦穗是哪来的?我怎么看着比试验田里种的麦穗要好很多。”

许大茂:……

“这个是我无聊的时候,种在花盆里面长出来的,也没什么操心,就是没缺过水,结果就长成这样,经过对比,所以才认为水利很重要。”

“水确实很重要。”

“要是不缺水,去年,今年就会有旱情了。”

许大茂当场沉默。

什么旱情不旱情的,他可什么都没有说。

他就是觉得外面的农田粮食干瘪缺水而已。

“能引水就引水,不能引水就打井,每个生产队一个牛耕地根本不行,一个生产队一个拖拉机才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