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开局捅娄子 > 第665章 朋友搞的多多的

第665章 朋友搞的多多的

第665章 朋友搞的多多的

许大茂那点事,李组长知道。

陶篆知道。

陶先进也知道。

所以现在他说这些,有点道理,但不多。

“你说现在是不是在团结朋友?你说李组长生气,其实我倒是觉得他不仅没有生气,相反可能还是乐见其成。”

“今天让你过来警告,最多的也是做做样子,相比较来说只是做给外人看的,也就只是在表达一种态度。”

李组长是北方人,大部分时间也都在北方工作,和南方那些人交集不多,多结识点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点是有利无害,朋友越多,牵扯越广,话语权越大,也没有敢动你。

许大茂自从知道李组长和钱主任搭上线之后,他就知道,这位领导是真的想多做点实事。

***这两种做法很难说清楚谁对谁错。

因为这两种人都是很有能力的,没有能力的人也走不到这一步,只是理念不同,大家的本意都是想这片土地更好。

陶先进是真的说不过许大茂。

“行行行,你说的对。”

“你是还有别的事情要和我说?”

陶先进点点头,目光却看向了卧室的方向。

此时此刻里面还有槐花和小当的嬉闹声。

“没事,这里是我家,我这个人向来光明磊落,敢作敢当,你能说,我能听,就不怕别人议论,也不怕传出去,就没有不能示之与人的事情,家里都是亲近之人,不会在外面乱说,值得信任。”

陶先进撇撇嘴,别的他不清楚,许大茂不能示之与人的事情他可知道的不止一件,最重要的是最后一句。

值得信任。

这个信任是指不会乱说和嚼舌根子,如果是被抓了说出去,那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都能理解。

人吗站的越高,越难真心换真心。

“在门口是因为那几个人都在,所以我没好意思说,李组长说你最近这段时间少和林豪杰他们来往,是他们,都包括在内。”

这里说的是这段时间,以后怎么样,李组长没说。

“我一直都想和他们保持平淡的朋友关系,也不想有太多的来往,平时也没有主动联系,但是……就比如这次的事情,是他们来到大门口找我,我也没有办法拒绝。”

“我在家不出门,他们找上门了,总要有合适的理由拒绝,这段时间有‘闭门思过’,等过了这段时间……”

“那就做成一副字,挂在门上,实在不行刻成一块牌匾挂在门头。”

许大茂可不会这么干,只会把‘闭门思过’和‘人民功臣’放在一起,保护起来。

这些东西就不应该光明正大的摆放出来。

陶先进也是发现了许大茂并没有放在心上。

没有当真,不够重视。

“大茂,伱这个态度让我怎么回去交差?”

“没关系,口头汇报把我说的话正常转告就行,但是如果要落在纸上的话,你就要使用春秋笔法,按照你的想法来就可以了,相信大家都会理解的。”

陶先进:……

“得,你主意正的比倔驴还正,那我回去汇报去了。”

“别急,我家新装的电话,你把电话号码记一下,要是有什么小道消息,以后可以提前通知我。”没有的时候就没有,但是有了,那就要发挥最大的用处。

桌子上是他的学习资料,撕了一张纸抄上电话号码之后,交给了陶先进。

就这样把陶先进送出门。

来的是陶先进,兵营里面可没有休息日,想出来都是要请假,让他请假出来,特意来一趟,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更偏向于相信,团结朋友。

如果来的是财经小组的秘书,那许大茂才要多想一点,如果态度又很生硬的话,那他第二天就要去财经小组汇报工作承认错误去了。

陶先进都不想想为什么是让他过来。

没准他可能觉得是因为两個认识,相处久了是朋友,说话可以不用顾及。

陶先进的车辆已经拐过了路口走远了。

一直坐在门口看着许大茂的三大爷,慢慢的凑了上来:“许主任,您还站在大门口看什么呢?”

正巧这个时候到了轧钢厂职工下面走到视线里面。

“我看咱院里的工人都下班了,还是轧钢厂离的近,回来的快。”

这话说的是废话,但就这阎埠贵也没有让话落在地上。

“那感情好,我等会就和他们说说您家里装了电话,并告诉他们除非要紧的事情,否则不要去打扰……”

这老头说话办事就是让人放心,根本就不用许大茂多说一句。

“那就麻烦三大爷了,我就先回后院了,家里还烧着热水呢。”

许大茂走的很快,阎埠贵想伸手拦都没有来得及。

明明阎解娣都快把许家当成第二个家了,明明都很喜欢那孩子,认个干亲家就这么难嘛,也不知道解娣在娄晓娥面前好好表现了没有。

娄晓娥也是个好说话的……看来得让孩她妈有事没事多去后院走走了。

多和聋老太太念叨念叨。

许大茂回到家的时候,桌子下面的大箱子已经打开了。

整整齐齐的全部都是书,有中文,有英文,还有俄语,此时娄晓娥正在拿着一本翻看。

上面很多都做了一些笔记。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税收?”

“计划经济实施的必要性。”

“这些都是让你学习的?”

上面笔记写的中文都晦涩难懂,更别说是外语了。

“都是好东西,都是前人的经验和总结,随便看明白两本,在国内,就是其中领域的顶尖学者,说上一句专家一点问题都没有。”

许大茂也随手拿起了一本,名字是‘经济周期’,反手就扔到了旁边。

这对计划经济毫无关联,计划经济下,永远用不到这本书上面的知识,顶多是拿来做参考分析。

这么多专业性的书籍,估计李组长是把他的存货送来了很大一部分,随手翻开一本,里面都有批注,这就说明,这些书,都是人家认真研读过的。

世界上最搞笑的事情就是一些啥也不懂的人,去质疑最上层的管理者,说人家啥也不懂。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