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火红年代 > 第290章 四九城:王为民同志真是好人啊

第290章 四九城:王为民同志真是好人啊

当设计院得知王为民他们要在门头沟那边建一座大型工厂后,其中包括一栋办公大楼,四栋职工宿舍后,李清风俩人在设计院受到了规格极高的款待。

那真的是好烟好茶的招待,烟是华子,茶是珍藏的龙井,也就是现在内地还不兴职场潜规则,要不高低要找几个美女作陪。

“王老板,根据你的要求,一栋大楼,四栋宿舍的总造价可不低,最少要八百万才能盖起来,不知道贵司”了解过王为民的需求后,设计院的赵院长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报价。

这些年表面上看王为民挣了不少钱,实际上王为民账上的钱大部分都是李清风的,他的私人资产也就勉强有个五六百万的样子。

来之前李清风已经说了,这次的项目是他自己的,李清风不往里面掺和。

现在听到厂区都还没算,建筑造价已经到了八百万了,王为民有些心虚的看了一眼李清风。

察觉到王为民的目光,李清风笑了笑,给了王为民一个目光,示意他放心大胆的干,资金可以先借给他。

有了李清风的支持,王为民底气十足的一挥手,大气的说道:“不就八百万嘛,不是什么大数字,我们完全可以承担”

看到底气十足的王为民,赵院长那张满是皱纹的老脸上露出了菊花般的笑容。

这家企业有实力啊,不愧是有外资背景,八百万这么大一笔钱都不放在眼里,看这轻描淡写的样子,真是让人羡慕。

几个作陪的设计员也是心里大喜,这笔单子要是接下来,今年的奖金可算是有着落了,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合作的建筑公司,要是没有的话,自己推荐推荐,搞不好还能挣几个回扣。

双方又聊了一下细节,当天就签了合同,把工厂的设计交给了赵院长他们。

盖工厂又不是盖大楼,楼层又不高,又不要求什么设计,没必要四处找设计院做对比,规规矩矩的能给盖起来就行。

在合同上签了字,尘埃落定后,赵院长兴奋的直搓手,一个劲的挽留李清风他们尝尝设计院的饭菜。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赵院长不好意思的对着王为民说道:“王老板,不知道你们的建筑材料准备找哪家购买?”

“还没确定,怎么?赵院长是有什么渠道?”这些年王为民也历练了出来,一眼就看出了赵院长想做什么,很给面子的顺着他的话往下说。

作为老牌知识分子,赵院长做推销的这种事很不好意思,只感觉脸皮发热,不过为了下面人的福利,还是硬着头皮说道:“是这么回事,我们设计院也成立了一个建筑材料公司,完全可以满足咱们厂的材料需求”

“赵院长,你们设计院不是只做建筑设计吗?怎么还做起销售的活计了?”不等王为民开口,旁边的李清风笑着开口说道。

有时候说没说出口的时候觉得不好意思,一旦说开,也就那么回事。

赵院长深深叹了一口气,无奈的说道:“我们设计院名气一般,在四九城那么多设计院里也就是个中游水平,现在不是自负盈亏了嘛,那些大活都被名气大的单位接走了,我们小单位,那不就要自己想办法增加点收入嘛,要不职工福利房怎么盖”

李清风点点头,表示了然,强者恒强,赢家通吃这句话在哪一行都一样。

反正王为民也没亲戚朋友做这一行,只要价格一样,建筑材料从哪买都一样,因此,王为民很是痛快的答应建筑材料就从设计院买了。

接了一个设计大单,又把建筑材料争取过的赵院长惊喜连连,想着从王为民这里挣到的钱,都能盖一层职工楼了,也不管什么知识分子的骄傲了,端起酒杯连连向王为民敬酒。

对于王为民的工厂,赵院长很是上心,他亲自担任组长,调集院里的精兵强将,组成了设计小组,第二天就开始了工厂大楼的设计工作。

王为民对于这个自己付出了全部心血的工厂可谓是上心之极,推掉全部的工作,全天待在设计院里,盯着他们设计。

这让李清风很是无语,这小子懂什么建筑,在人家那里盯着不是添乱嘛?

王为民也知道自己在设计院帮不上什么忙,什么也干不了,不过他觉得这么大的项目,全副身家都投了上去,要是不在这里盯着,实在是不怎么放心。

李清风也懒得管他,他想待着就待着吧。

四九城市委会议室内。

“同志们,这个王为民报上来的影碟机工厂大伙都看过了,对这个项目是个什么想法,同志们畅所欲言,说说这事的看法”一个头发花白的领导模样的中年人,把手上的资料放下,询问与会人员的意见。

“这个王为民有钱啊,做了几年外贸,竟然攒下了上千万美元,现在竟然要投入到实业上面去了”

“哼,他这上千万美元怎么来的?还不是剥削我们纺织工厂来的?这家伙简直就是黑心资本家,人渣败类”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声音一顿,紧接着涌出来不少附和的声音,纷纷开口表示王为民就是压榨剥削劳动人民的黑心资本家。

坐在上面那位,忍不住揉着太阳穴,这不是聊的是影碟机工厂的事吗?怎么变成批判王为民了?

敲了敲桌面,等会议室里安静下来后,坐上面那位皱着眉说道:“好了,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改革开放了,人家王为民也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不要说什么剥削压榨,黑心资本家之类的东西,现在咱们讨论的是影碟机厂,有同志对这影碟机了解吗?”

“周市长,对于影碟机我略有了解”坐在末尾的一个中年男人发言道。

见到有明白人,领导很是高兴:“哦,李主任给大伙讲讲,这个影碟机是个什么东西”

“影碟机在国外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不过也算是先进的高科技产品,日本人的索尼,松下,先锋等公司都有生产,主要是播放电影,歌曲用的,和录像机类似,画质效果要比录像机好上很多,香江很多的歌厅,电影院都在用这种机器”

众人听到是和录像机一样的东西,心里马上就有了概念,录像机嘛,普通老百姓没见过,他们这些人谁家里没个这玩意?

“王为民能从国外引进设备和技术,生产影碟机,那还算他有点良心,也能让老百姓用上高科技产品”

“是啊,这事王为民做的不错,看来咱们大伙对他有所误解嘛,人家也不是咱们印象中的黑心资本家”

“不错不错,如果成功生产,既能丰富老百姓的生活,还能出口创汇”

“引入这么先进的技术,也不知道王为民的钱够不够,要不要联系联系王为民,给他整点银行贷款,这么好的项目要尽快落地啊”

“说的不错,现在不是要求银行大放贷嘛,对于影碟机这种优质企业完全可以批准大额贷款啊”

知道影碟机是什么东西后,众人很快意识到了这家工厂的成立,对于自己的政绩有很大的帮助,连忙改换口风,纷纷夸赞起王为民来,并且愿意对王为民提供贷款帮助。

了解影碟机的李主任,听到众人的夸赞,忍不住摇摇头:“大家误会了,这个机器很贵,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起,一台机器随随便便都要**千上万块,一张大影碟,更是要几百块,咱们的老百姓哪能买的起这种东西,我预计到时候销量会很不好,他这个工厂很有可能黄了”

对于李主任提出的弊端,并且预计王为民的工厂很有可能会黄,在场众人一点也不在意。

贵就贵呗,黄就黄呗,无所谓,丰富老百姓的精神世界也就是顺口说说,反正银行贷款也是银行的事,是王为民借的钱,又不是我们借的钱。

厂子干成了,就是我们的业绩,干不成,也没责任,为什么不干?

我们就是帮忙联系银行贷款,但借钱的又不是我们,所以跟我们没有一点关系。

做工作嘛,吃一点,拿一点,报销一点很正常的,安排一些亲戚过去上个班,提高一下领导的娱乐工具,简直不要太爽,王为民真是好人啊。

当即就有人不满的说道:“李主任,此言差矣,现在已经是改革开放了,咱们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收入也会越来越高,现在买不起,不代表三年以后,五年以后买不起吧?”

听到这种话,李主任骂人的心都有了,这话你是怎么说出来的,工人平均工资才六七十,五年以后,撑死了涨到两三百,别说影碟机了,就连一个光盘都买不起。

大领导也明白这里面的关键,当即拍板成立工作组,前去和王为民沟通,尽快将影碟机的项目给落地。

这可是上千万美元投资的大项目,众人对于工作组领队的这个位置都很是心动,纷纷开口表示自己可以胜任工作组领队的位置。

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某位副职抢到了这个位置。

在工作组成立的第二天,就派出工作组的成员前去和王为民进行接触,进一步的了解影碟机厂的情况。

在工作组主动上门的时候,王为民都愣住了,不明白怎么会突然冒出个工作组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等了解完事情的始末,得知工作组可以联系银行给自己贷一笔大额贷款后,王为民在心里表示,还是这种好事?自己现在可是正缺钱呢,你们这就送上门来了?

不过王为民没有直接接受工作组的贷款,而是找到李清风把工作组的事讲了一遍。

对于工作组的具体打算,李清风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帮忙联系银行提供大额贷款,怎么看都是好事,于是让王为民接受工作组的贷款。

有了李清风的允许,当即王为民就不客气的要起了贷款,看到对方很是痛快的就批下来一千万的贷款后,王为民又试探性的要税收优惠,和贷款一样,工作组很痛快的对影碟机厂在国内的税收予以优惠。

眼见工作组这么痛快,王为民要完税收优惠以后,又试探性的提出要三环内的地表示要盖职工福利住房。

给地没问题,反正三环内的空地多的是,也不怎么值钱,随便批给你一块就成,不过工作组还是问出了自己的疑惑:“要三环内的地盖职工房干嘛?你们工厂是在门头沟啊,职工房盖这么远,上下班方便吗?”

“门头沟鸟不拉屎,住在这干嘛?我们到时候会有车队,上班的职工每天车接车送”王为民睁着眼睛说瞎话,满嘴跑火车。

跟李清风时间长了,王为民自然也受到了李清风的影响,买了不少的地产,知道地产以后会很值钱,现在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王为民自然要张大嘴使劲要好处,能给最好,不能给就算了。

工作组把王为民要地的事报了上去,上面很快就做出了决定,给王为民在海淀那边批了一块面积不小的地块盖家属楼,不过拆迁工作要王为民自己解决。

要什么给什么,王为民好处拿的都怕了,又找到李清风想要参谋参谋这市里是个什么意思,不会有什么坑给自己挖吧?

“管他呢,反正是件好事,他给你就要呗,有我给你兜底,放心大胆的干就行了”李清风也有点懵,一时间不知道上面是什么意思,不过也不怎么在意,示意王为民大胆干就行了。

有了李清风兜底的承诺,王为民这才收起了惴惴不安的心情,放心大胆的收下了这块地。

王为民这边要钱有钱,要政策有政策,工厂很快就围了起来,工程队入场准备开工。

而李清风这边,也收到了一个好消息,经过最近几个月的辛勤耕耘,胡家宝同志在入冬之前,成功怀上二胎,再次为李家添丁进口。

拿着怀孕检查单的李清风,乐的合不拢嘴。(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