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火红年代 > 第314章 考察团上门打秋风

第314章 考察团上门打秋风

李父洋洋洒洒的对着记者谈了一个小时,其中大谈特谈实业兴国,强调倒爷是要不得的,号召全国人民像他一样扎根实业,以劳动创造财富。

在下面的李清风整个人都快裂开了,话说的虽然很大,不过确实没毛病。

但是这番话说在一个县里发行,阅读人数只有寥寥万余人的报纸上的话,怎么看怎么别扭。

采访李父的记者,对于李父的喋喋不休没有丝毫耐烦,很是配合的顺着李父的思路提出问题,李父卡词的时候,记者还会善意的提醒。

一个多小时后,采访顺利结束,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的李父,给两个记者一人发了一个厚厚的红包,目测一个红包里是一百块。

在放假回去的路上,李清风神色古怪的说道:“爸,人家都是害怕出名,生怕被人上门打秋风,您可倒好,主动花钱请记者过来采访,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有钱”

“这有什么好怕的,咱家亲戚都在我们家的厂子里上班,谁还能上门打秋风?”

“你忘了上次来咱家让我带她孩子去上学的那位了?还有你以前的同事,我妈以前的同事,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多了去了”

“那种人毕竟是少数,不答理就行了,哪有那么多不要脸的人”对于李清风所说的情况,李父嗤之以鼻毫不在乎。

李清风见状耸了耸肩,也不再说什么,等真遇到了这种事再说吧。

下午李老大一家也赶了过来,一起准备晚上的年夜饭。

大嫂郑莉莉见到李清风后,自然是感激的话说个不停,并且邀请李清风等过完年去家里吃饭,郑家老两口要当面感谢李清风。

不急着回去的李清风,对此自然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带着孩子出去放完爆竹,年夜饭一结束,照例开始了过年的保留活动,一家人围坐在沙发上看今年的春晚。

“呀,这宝岛来的小伙子怎么回事?不是唱歌吗?怎么扭起来了?”李母看着电视,忍不住发出惊呼。

春晚节目到费翔演唱《冬天里的一把火》时,随着音乐前奏响起,费翔首先来了一段动作夸张的舞蹈,在这个保守的年代里,这种唱跳是很少见的。

在人们的印象里,唱歌就是唱歌,跳舞就是跳舞,又唱又跳,舞姿还这么性感夸张,给观众带来的冲击不是一般的大。

李清风笑着开口解释:“妈,人家这叫唱跳,香江宝岛和国外的明星都这样”

就当李母还想说什么时,电视里的费翔已经开始唱了起来。

“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的心窝”

“每次当你悄悄走近我身边,火光照亮了我”

“.”

因为节目组觉得费翔的舞姿太过性感,因此电视里费翔跳舞时的镜头大部分给的都是近景怼脸拍摄,舞蹈内容没多少出现在观众家里的屏幕上。

不过,只拍上半身和怼脸拍摄,也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带来了灵魂上的巨大冲击。

李家这么多人,除了李清风和见过世面的胡家宝外,其余人都是看着电视机目瞪口呆,李父还揉了揉眼睛,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在这个保守的年代,费翔在春晚上的这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犹如一颗炸弹在平静的水面上爆炸,在全国都炸开了锅,火的一塌糊涂,不少小姑娘被费翔迷得神魂颠倒的。

一曲结束,下个节目都开始了,屋里众人还是没有回过神来。

好半晌以后,李母这才开了口:“这宝岛来的小伙子.就是不一样哈”

“简直就是糊弄,春晚是什么舞台,他这样乱扭,简直是伤风败俗”相比于李母,李父对费翔的印象就不怎么好,说话也不怎么客气,开口就是指责费翔的舞蹈伤风败俗。

已经三十有五的大嫂郑莉莉,立马开口反驳李父的指责:“爸,看你这话说的,怎么就伤风败俗了,春晚死气沉沉的就好了?我觉得这个男同志就挺好的”

“莉莉,怎么跟爸说话呢,我觉得咱爸说的不错,这个从宝岛来的,看着就流里流气的,跟我们局里抓的人气质上都差不多”李老大同样对费翔没什么好印象,只不过话里怎么听都有点酸溜溜的那个意思。

很快,家里四口人就开始针对费翔是不是伤风败俗这一问题吵了起来。

李清风小两口在一旁默默的听着,不开口进行讨论。

看着家里泾渭分明的两拨人,李清风在心里暗自摇头,用后世的话来说,费翔吃到了女性这一波流量,但是大部分男性对费翔可是不怎么友好。

怪不得几个月后社会上会广为流传,大兴安岭的大火就是费翔唱出来的.

讨论到深夜,最终还是以父子俩妥协为结束,婆媳俩人占据上风。

又是一年初一,今年前来李家拜年人数比往年多了不少,李家也不差这点钱,全都是好酒好烟的招待。

好在李家没有那种恶心人的亲戚,在李家抽了几根华子,喝了几杯茅子后,赶在中午正式午饭前便告辞离开,不影响一大家人吃中午的团圆饭。

下午全家人出门逛街,在路上,李父打发走了胡家宝,围着李清风不停地唠叨着家里也没个汽车,大过年的去哪都不方便。

“想买车就买呗,跟我说这个干嘛,魔都产的桑塔纳,一台含税全部办下来才十一二万,您不是县里首富,年入百万嘛?”李清风一眼就看穿了李父的心思,根本不接他的这个茬。

李父尴尬的搓了搓手:“那什么,咱家的钱都在你妈手里,你妈觉得买车太高调,不给钱”

“那您和我说没用啊,我也没钱,车给您买不了”

说完以后,快走两步来到李母身边,和李父拉开一段距离。

之后的几天里,李父一直在李清风耳边絮叨,眼见李清风油盐不进,李父心里恨得牙痒痒,不过也没什么办法,谁让他手里只有小钱,没有大钱呢。

过了初六,李父就急急忙忙的召集自己的侄子们开工,停工一天损失好几千块钱呢,过年这一星期里,少挣两万多,李父早就急不可耐了。

从郑家回来后,李清风闲着也没事,索性和李父一起前往盗版碟工厂。

开工当天,李父将自己的所有侄子招呼在一起,轻轻咳嗽了两声,拿出了今天的报纸给众人读了起来:“本地企业家李付强——倒爷要不得,以劳动创造财富.”

上面李父抑扬顿挫的念着吹捧他的文章,下面李清风在后面小声的和李奇聊着天:“你小子的头发怎么回事?什么时候烫的发?”

“嘿嘿,好看吧,昨天我去烫的,这个发型可火了,烫这个发型理发店都要排队”李奇潇洒的摸了摸脑袋上的费翔同款发型,对于自己这个新发型很是满意。

“嗯好看”

看着总共十个人的盗版碟工厂,有四个费翔同款发型,李清风对于费翔的火有了具象化。

也就是现在天比较冷,要不然的话,费翔的同款红色西装应该就要穿身上了。

盗版碟工厂的活很轻松,也没什么要帮忙的地方,李清风过来主要是想查查工厂的账,看看李父有没有依法纳税。

“我说爸,你一个月不少挣,怎么这么抠门呢?连会计都不请一个,搞的厂里的账一团糟,让人看都看不懂”

坐在办公室里一个小时都没有看懂这一团乱麻的账本后,李清风抓了抓头发,朝着毫不在意的李父,无奈的说道。

旁边喝着茶的李父,向着李清风投来了鄙夷的目光:“这有什么看不懂的,加减乘除你都不会?”

“谁家记账写的都是加减乘除,您还是赶快找个会计来吧,清查一下以往的账目,把该交的税都给交了”李清风无奈的说道。

李父瞪大眼睛,一副不可置信的说道:“什么?我还要交税?”

“???”

此话一出,李清风都懵了,父子俩在办公室里大眼瞪小眼。

好半晌过后,李清风这才试探性的问道:“您老的工厂办起来以后,不会就没交过税吧?”

“没啊,这也没人跟我说过啊”

“.”

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李清风将依法纳税的重要性完完整整给李父解释清楚。

改革开发已经进入了九个年头,经过数次打击,抓了好大一批人后,南方那边的乡镇企业,已经有了依法纳税的概念,不过北方这边的改革稍显落后,没有那么多经济活动,对于企业所得需要纳税的认知有些不足。

在听完纳税的重要性后,李父被惊出了一身冷汗,不纳税要抓去坐牢,这也太吓人了,交税,必须交税。

事关自己的自由,李父当时就坐不住了,骑着自行车跑了出去,准备去自己的老东家机修厂那里挖下墙角,看能不能把会计给挖过来。

“三哥,下面乡里的考察团来了,二伯不在,您看是不是出去接待一下”

李清风正在屋里想要捋顺那一团乱麻的烂账,外面的小堂弟李奇跑了进来,通知了李清风考察团到来的消息。

“乡里的考察团?”

“对,这种事自从二伯第一次上了报纸以后经常有,隔三差五的就要来一回,什么单位的都有,每次都是挨着饭点来,吃一顿就走”

听完李奇的解释,李清风抬手看了看手表,嘿,还真踏马的到饭点了。

此时外面的动静嘈杂了起来,李清风起身来到窗户旁,看着外面鱼贯而入的考察团成员。

十来个考察团成员进到院子,不大的院子瞬间被挤得满满当当。

听着外面传来的吵闹声,李清风没有急着出去,而是看向李奇问道:“厂子里不是没有食堂吗?我爸以前请他们去哪吃?”

“就旁边的老赵馆子,二伯跟老赵谈好了,每个月给一笔钱,那里就是咱们的食堂,接待也都去那吃”

心里有数了的李清风,这才推开房门走了出去。

说是考察,实际上就是打秋风混饭来了,你还不能不让他们来,在小地方做买卖无法避免,这种事情哪怕在二十一世纪依旧存在。

“哎呀,这就是李老师吧,早就听说过你的大名,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

李清风刚走出房门,考察团里的一个年轻人就走了上来,热情的要和李清风握手。

旁边的李奇见来人李清风不认识,连忙上前做起了介绍:“三个,这位是咱们县的成康,成办事员,专门负责接待下面乡里考察团的同志”

“成办事员你好,我是李清风”有了李奇的介绍,李清风这才避免了不认识考察团来人的尴尬。

成办事员是真的热情,握住李清风的手一直摇晃,激动的说道:“李老师,我的学历只有中专,最近在夜大进修,平生最佩服的就是您这种大知识分子,以前一直想见见您,不过听李厂长说,您一直在首都工作,不怎么回来,总是遗憾无缘相见,今天总算是见到了”

“额,中专学历也不错,属于小知识分子,你还读了夜大,夜大也是大学,你现在也是大知识分子嘛”面对这家伙的热情李清风有点吃不消,只能尴尬的说道。

“不一样,不一样,我.”

眼看成康还要握着自己的手喋喋不休,李清风连忙开口打断:“成办事员,要不咱们还是先办正事吧?不能怠慢了乡里来的考察团成员”

有了李清风的提醒,成康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连忙松开了紧握着的手,尴尬的说道:“是是是,那李老师我帮您介绍一下吧,这些都是下尾乡的同志,这位是.”

在得知李清风是北大的老师后,这些考察团成员同样都是非常的热情,每做一个介绍,都要上前和李清风握下手,说上那么一两句。

俗话说的好,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热情的跟你握手,你总不能绷着脸吧,一通介绍过后,李清风笑的脸都有些僵了。

一通寒暄过后,考察团就开始了今天的正题——吃饭!(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