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满唐华彩 > 第304章 洁身自好

满唐华彩 第304章 洁身自好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5 19:44:11

第304章 洁身自好

满唐华彩正文卷第304章洁身自好时人都说虢国夫人府占地广阔、奢侈无比,其实只有右相府的三分之一、咸宜公主府的四分之一。

至少府中的马球场并不算大,马球场后方用来换衣服的屋舍就更显逼仄……薛白与杨玉瑶打完马球,挤在屋舍里换了衣服,再次出了一身汗。

“别着凉了,披上。”

“现在才知道疼人家,嘁。”

比起薛白疼她,杨玉瑶更疼他,嗔了一句之后便道:“这马球场还是小了,你可知我们东边也是一整片的大院?”

“空置的?没见那边有人进出过。”

“我打听了,李齐物的,据说是个宗室,任过怀州刺史、陕郡太守,如今被贬了,长安的宅院也不住,不如我买下来送给你。”

“送给我做什么?”

“给你当外宅,伱马上要成亲了,有个外宅,我们好来往。”

薛白只觉好笑,道:“我们的宅院本就只隔了一条街。”

“隔了街我都嫌远,偏要买一座更近的打通了,与你连在一起。”杨玉瑶笑道,“我也好有座大的马球场嘛。”

薛白想了想,道:“李齐物是因为与李适之交好,被李林甫打压的吧?”

“我才不管这些。”

“别招惹他,他也许要东山再起了。”

薛白的官虽然小,却是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语气笃定,特别容易让杨玉瑶信服。

“杨家再风光,已不宜再得罪李氏宗室。”

“说到风光,也就是外人看着还得宠。”杨玉瑶低声道:“你要成亲了,玉环想给你这义弟送桩厚礼,还未找到机会与圣人提。”

“贵妃的心意我领了,礼就不必了。”薛白俯下身,替她把耳环挂起来。

“你已许久未见到圣人了吧?”

“嗯。”

薛白与杨玉瑶都已意识到了,其实薛白的权势,或者说对朝堂的影响力反而是在变弱的,因为他已经离弄臣的身份越来越远了。

以前他想保王忠嗣,只要哄圣人开心了就能达成目的,那是“薛打牌”的能量,而薛御史能做的就少得多了。

真正做事肯定是更难的。

“玉环说,你成了亲便不同了,她该帮你一把,近来想办法让你面圣一趟。”杨玉瑶道:“到时你给圣人赔个不是,莫再惹恼他了。”

“赔不是?我不过是尽了一个臣子的本分。”薛白随口应了,想着这句“成了亲便不同了”该是杨玉环的原话,也许指的是她与他关系在李隆基眼里就清白了,其实本来就清白。

“就是让你别太本分了,这世道,吃亏的总是你这样的本分人。”

“没关系,吃亏是福。”

“惯会说嘴。还有,听说你近来与右相府那小娘子走得近。”杨玉瑶媚眼一瞪,拿手指点着薛白的额头,教训道:“收敛些,都是要成亲的人了,该知洁身自好。”

~~

薛白在杨玉瑶宅中狠狠地“洁身自好”了一番再出来,才回到家中,便得了一封拜帖,却是王维邀他明日到茶楼品茶。

他思量了片刻,猜测这该是李腾空想出来的掩人耳目的办法。

次日,到了辅兴坊的茶楼,果然见到玉真公主的车驾就在茶楼外。

他还是先去见了王维。

王维如今官运不错,前两年已升为五品郎中,今日来却没穿那身红色官袍,依旧是一身素雅襕袍,举止优雅地煮着茶,随口聊些山水、禅思。

薛白敷衍几句,道:“摩诘先生在库部数载了,也该升迁了吧?”

“不强求。”王维淡淡道:“你与昌龄兄作忘年交,称我为兄即可。”

“好。”薛白与李白反正也是平辈相交的,道:“摩诘兄下一步若能谋一个正五品上的给事中,或是中书舍人,便可参与中枢机要了。”

王维停下动作,看了薛白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

薛白道:“摩诘兄没有经世济民的抱负不成?”

王维倒也坦诚,道:“若真没有,我何必科举入仕,何必舍了辋川的山水到长安来沾俗气?”

“我老师便想谋一任给事中。”

“颜清臣如今只是员外郎吧?”

“是,老师想往前走两步,中间还需要一个郎中的阙。”薛白道:“就请摩诘兄先进一步,把这库部郎中的位置让出来如何?”

“中书舍人?”

“简单。”薛白道:“摩诘兄与驸马张垍见一面如何?他如今正是御前的红人。”

中书舍人、给事中都只是正五品的官,却有“储相”之称,一个负责起草诏令,一个负责审议封驳诏令。

薛白若是把王维、颜真卿推到这两个位置上,就相当于能通过他们知晓整个朝堂所有的诏令……其权势是可想而知的。

如此提议,便是诗佛也动心。

谈了一会,有一名女冠过来,称是玉真公主也在这茶楼,既巧遇了当今两个大诗人,想请他们移步一见。

此间说是茶楼,其实是个占地不小的院落,两人由这名女冠引着进了后院,便见另一名女冠过来,道:“薛郎这边请。”

薛白并不诧异,走进一间偏厅,便见李季兰正笑盈盈地迎上来。

这时节,正是桃花开得正艳的时候,她一笑,真是人面桃花相映红。

春风一吹,裹着一阵香气,薛白恍惚了一瞬间,迅速清醒过来,摸了摸鼻子下方,提醒自己这小娘子就长这般模样,并非是在对自己双目含情。

“咳,季兰子怎么在这里。”

“你低些,我与你说。”

李季兰拉了拉薛白的衣袖,让他附耳过来,方才道:“腾空子想代右相与你谈事,不想让外人注意到了,因此施了些障眼法,哪怕有人知道我们今日来这里了,也只当你是来见我的。”

“见你?”薛白觉得见李季兰,传出去也不妥。

“嗯。”李季兰一本正经道:“我们都考虑好了,若被人发现了,便说我们又要写一个戏文,便是你上次说的《梁祝》了。”

“是吗?你们都考虑好了。”

“但薛郎你还是得与我细说了,我方好执笔的。”李季兰有阵子没见薛白,要说的有许多,接着又道:“对了,你可真是了不起,让腾空子这般清静无为的人也一心官场庶务呢。”

“那是腾空子有一颗经世济民之心。”

“……”

皎奴推开一丝窗缝,目光看去,见李季兰还不把薛白带过来,在院里语笑嫣然地说话。

她不由疑惑,天宝五载那个冬天,她可是第一个彻夜与薛白相伴的女子,但从当时到现在,她都没看到他到底有哪里好,值得这么多小娘子绕在他身边争抢的。

不过是个心机深沉的小人罢了。

这般想着,她便担心单纯的十七娘与这等小人商谈,万一也被害了,就像吉温、杨慎矜。

“来了。”

稍等了一会,薛白终于推门而入。

李腾空正坐在那,手里拿着一个小卷轴看着,上面是她今日要谈话的要点。

听得动静,她连忙把它收进袖子,摆出笃定自若的表情。

“你我相见,不宜引人注目,我便出此下策。”李腾空道:“不介意吧?”

“很聪明。”

“你是故意夸我一句,显得你更厉害吗?”

薛白笑道:“不必这般紧张,虽说是谈事情,不影响我们是朋友。”

李腾空示意皎奴与眠儿出去,问道:“你是轻易就抱朋友的人?”

“嗯。”

薛白难得见她显出有攻击力的模样,仔细端详了她一眼,却见她的锐气已经收了回去,像是一只白色的小猫抬起爪子喵了一声就作罢。

“我阿爷答应你的条件了,他打算把安禄山调回长安。”

“那很顺利?”

“你不必一副不相信的表情。”李腾空正色道:“此事,我会尽力做成。”

她拿起案上两封信,递给薛白。

其中一封是李林甫写的,称陈希烈任门下侍中以来,毫无建言,他有意荐安禄山接替,以全其“出将入相”之功业云云。

薛白更感兴趣的是安禄山的回信,打开来,只见安禄山措辞谦卑,对李林甫表达了万分的感激,称一定平定契丹、奚,以不辜负右相厚待,又说自己愿听从朝廷安排,不论是何官职都接受。

“你阿爷信安禄山这套说辞吗?”

“不信。”李腾空道:“可此事表明他答应了你的条件。”

“这种口头答应不作数的。”薛白道:“除非他正式上书。”

李腾空把目光从他脸上移开,手指在袖中轻轻捏着她的小卷轴,想了想,道:“我阿爷想要知道,他一旦上书,你便会出手保他的相位吗?”

“我需要看到更多的,他与安禄山翻脸的决心。”

“还有一个问题。”李腾空犹豫了片刻,道:“你不会是……趁着我阿爷与张垍争相位,故意拖延,扶植别的势力吧?”

薛白闻言惊讶,再次打量了她一眼。

她还太年轻,脸颊上的皮肤细腻,眼睛干净,因还从未经过世俗的沾染。所以,从她说代右相府来谈,他一直有些小瞧她,不认为一个小女子能影响什么。

直到此时,他的心思第一次被人揭穿。毕竟,连张垍、陈希烈、杨国忠等人都没意识到他的真实目的。

朝堂风起云涌之间,他其实是在偷偷经营自己的小势力,想着把颜真卿、王维推进中枢,拉拢元载、严武等等出色的后进之辈。

“是你阿爷让你问的?”薛白不动声色道。

“我只是奇怪,以你的性子,既不会信我阿爷,也不该信任张垍,更何谈杨国忠了。”李腾空道:“你可是敢言直谏,把圣人也得罪了。”

“你阿爷能支持庆王吗?”

薛白想到,李腾空说的是“别的势力”,遂以李琮来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

“庆王?”

李腾空勾了勾手指,示意他俯身过来,她手指纤细,白晳中透着些红酥感。

薛白遂俯身过去。

“我阿爷想扶持的是皇二十一子,盛王李琦。”李腾空小声道:“圣人追赠武惠妃为皇后,那盛王实则是圣人的嫡子。另外,盛王妃乃是武敬一之女。”

薛白知道李林甫的风流往事,想必这武敬一与武凤娘大概也是族兄妹之类。

“盛王也好、庆王也罢,你阿爷其实并不在意,毕竟这些年,只听他说要易储,却从未说过要易成谁。”

“要我阿爷扶持庆王,这可又是一个大条件。”

“若他愿意与庆王见一面,我便出手保他。”

李腾空问道:“如何相见?”

“在我成亲当日,庆王当会来。”薛白道:“恭迎右相便是。”

李腾空听了,低下头捧着案上的茶杯抿了一口。

她还在故作镇定,淡淡道:“那我便以茶代酒,先祝你新婚大吉了……”

~~

过了两日,韦芸接过薛白递来的宾客名单扫了一眼,不由惊讶。

“这可是满朝公卿都要来?”

“是。”

“你的宅院可摆得下?”

“宣阳坊的几个邻居都说可以帮忙摆酒宴。”薛白道:“有恩国公主府、信成公主府、虢国夫人府、杨国忠府、高仙芝府。”

韦芸反而担心起来,问道:“是否太过张扬了。”

薛白为安她的心,不提自己如今在朝堂上的声望,道:“学生毕竟有些诗名,盛情难却。”

“好吧。”

韦芸放下名单,犹豫着,问道:“对了,近来听说了些风言风语……”

薛白登时紧张,想到了杨玉瑶提醒自己的,婚期将近,务必洁身自好。但他与李腾空见面隐秘,彼此也是清白,想必还是与杨玉瑶之间的风言风语传出来了。

正思忖着如何解释,便听得韦芸后面的话。

“你老师……他近来归家身上都带着异香,显然与女子往来,却与我说是公务,具体的不肯说,你可知晓?”

“这……”

薛白一听便知是如何回事。

颜真卿必然是与苏毗国的哪位当权者在接洽了,此事虽然哥舒翰、张垍都不介意与他谈,但实则也就这寥寥几人知道,极为隐秘。

“老师确实有公务。”

“是何公务须每日与女子打交道?”

“师娘只须信任老师,此事学生也不知具体详情。”

“……”

颜宅的庭院那边,颜嫣正一身男装打扮,带着颜頵假装路过,其实是在成亲前这种不宜见面的时节见薛白一面。

“你看他,呆头呆脑的。”颜嫣远远看着薛白出来,不由嘀咕了一句。

颜頵挠了挠头,奇道:“阿兄多玉树临风啊,我还是头一次听人说他呆的。”

“因为你比他更呆。”

姐弟二人正在拌嘴,便见薛白也不知在想着什么,还小小声地唱了两句出来。

颜頵颇懂音律,不由惊道:“阿兄唱歌调子好奇怪,无怪乎坊间都在传你是‘薛白嗓’……”

话音未了,颜嫣已一把将颜頵拉住,道:“坊间都说阿兄嗓音独特呢。”

“可方才那调子。”

“住口吧。”

颜嫣喝止了弟弟,自己却也是对薛白方才的唱词感兴趣的,道:“阿兄方才唱的词虽平白,却琅琅上口呢,何不写下来,便当练练字。”

“就是大白话,不是甚诗词。”

薛白其实还在想着颜真卿与苏毗使者联络之事,倒没留意到自己因一些联想,随口唱了两句。

颜頵不由好奇,问道:“阿姐,你听清阿兄唱什么了?”

“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

颜嫣于是清唱了一句。

她不像念奴那样擅于唱歌,但声音好听,那声音像是能从薛白耳朵钻进他心里,拿羽毛轻轻挠他的心脏,偏还带着些调皮之意。

恰此时,颜宅的仆妇又赶过来了,匆匆把薛白领出去,不让他们在成亲前相见,免得传出去坏了颜家的名声。

颜嫣送别薛白,眼里还带着取笑之意,分明是笑他唱歌是个大白嗓。

可等她回到闺房,将今日听到的歌唱了一遍,却是在那两句后面还能继续唱起来。

她今日听到的可有好几句。

“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

~~

距婚期尚有十余日,薛白每日上午还是到御史台视事。

御史职责有纠、察、弹、推四项,相当于长安城发生的诸事都有权力过问一嘴,其实还是忙的。但天宝年间的氛围下,多也只能忙些小事,真正的大事,还得由那几个兼着数十个官职的人物作主。

以前薛白在秘书省任校书郎,给秘府图书修改错字,如今他在御史台当御史,每日的一个工作职责就是检查秘书省的校书郎有没有完成错字的修改。

有趣的是,如今有几位校书郎正是薛白的同年,李栖筠、刘长卿、李嘉祐……

一起中进士两年,当年众人之中最少年的薛白终于是与他们拉开了差距,换言之,他已经有一点点资格,把他们拉拢为党羽,并成为领头的那个。

说好了是来巡视校书郎做事,但诸同年聚在一起,免不了喝上一杯,末了,众人都表态拭目以待看薛白扳倒李林甫,使天下人扬眉吐气。

待回了御史台,才在官廨坐定,杨国忠便大笑着领了一人过来。

“哈哈哈,阿白,看谁回来了。”

薛白虽不出所料,还是故意显出喜色,笑道:“公辅兄。”

元载三步赶到薛白面前,深深行了一礼,道:“多谢薛郎美言,调我回朝。”

“是公辅兄有才华,并非我的功劳。”

昔日杨銛门下的几个核心难得再聚在一起,其实已经是物是人非了,薛白与杨国忠貌合神离,元载跌得最惨,如今只能仰二人鼻息。

这种时候,元载其实生怕他们二人逼他做出表态,好在,薛白与杨国忠谈论国事,都是以大局为重。

“公辅回来得正好。”杨国忠道,“征讨南诏在即,朝廷正要筹措钱粮,公辅正擅长此事,我有意举荐你为骤迁检校度支员外郎,如何?”

所谓“检校”,就是元载官阶不够,以官派他办理度支员外郎之事。即便如此,这也是个肥差,且非常容易立功。

元载心中大喜,但还是向薛白看了一眼。

薛白点了点头,道:“有了公辅兄担此重担,想必钱粮军费能顺利许多,但还望你爱惜民力。”

若不知道的,还以为杨国忠这个太府少卿带着元载来见宰相,听宰相对他举荐官员的建议,谁能听出薛白只是一个殿中侍御史。

实则是杨国忠与张垍的私交并不好,虽然见风使舵地倒向张垍,无非因得了好处。他并不愿将事事禀报张垍,因此带元载过来,让薛白去与张垍说。

此为杨国舅送礼的妙招之一,叫“借花献佛”。

借花献佛时大家都是杨党,都是兄弟朋友,待元载告辞,杨国忠继续堆出一脸笑意,便开始以御史中丞的身份与殿中侍御史说话了。

“这御史台殿院,院使还是罗希奭啊。”

薛白听弦而知雅意,笑了笑。

杨国忠虽说是御史台的官长,但实际上却被三院的院使架空了权力,如今李林甫有了罢相之势,他自然是迫不及待地收回权力。

此事,两人倒是有共同利益。

除掉罗希奭,首先是伸张正义,其次,极为有利于薛白提升声望、资历,对李林甫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哪怕薛白正暗中与李腾空在谈判,却并不影响他打击李林甫的势力,相反,这还是一种敲打、震慑。

不得不说,杨国忠在争权夺势上真的进步了很多,如今已经非常善于因势利导了。

这条官途大道之上,就没一个人懈怠,所有人都拼尽了全力。

“罗希奭,是御史台的前辈了。”薛白道。

杨国忠道:“罗希奭有一个舅舅名叫张博济,乃是李林甫的女婿,这甥舅二人年纪差不多大,从小关系就好。不像你与安禄山,一老一少。”

“故而,罗希奭是哥奴的心腹。”

“除掉他,则李林甫将彻底失去威望。”杨国忠笑问道:“阿白可敢弹劾罗希奭?”

“但不知有何罪名?”

杨国忠道:“阿兄我是个愚笨的,因此才来找阿白。”

“好吧,那此事我便应下了。”

薛白说着,心里忽然在想,李腾空真的不应该掺和到权争之事里来。

这些事根本不像她想得那么简单,他与右相府也绝不可能是一拍即合的。

就像两国联盟,表面上互遣使节在谈着,背底里其实都是暗刀子,只有一方中了太多刀,流血不止,开始求饶了,才会有结果。

~~

右相府,偃月堂。

“先让十七娘稳住那竖子,我们设计除掉张垍。”

“圣人诸多女婿当中,张垍一直都是最受圣人喜爱的一个,如今更是风头正盛……”

李林甫躺在椅子上,神色有些憔悴,缓缓道:“张垍最大的弱点,便是他的驸马身份,借此除掉他。”

“但不知如何做?”李岫想不出办法来。

“你也知薛白与杨三姨之事。”李林甫道:“张垍那般人物,你当他没有外室吗?咳咳,宁亲公主一直就不信任他,故而他做得极隐秘。”

李岫一时无言以对。

现今这大唐风气,公卿中洁身自好者太少,他阿爷与武凤娘,薛白与杨三姨、杜家姐妹等人,张垍显然是不例外的。

“阿爷,这种时候,做这些还来得及吗?”

“去查。”

“是。”

李林甫疲倦地闭上眼,道:“我会上书,调杂胡回朝,以阿布思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如此,或可挽回威望……说来,薛白已给我出了两个主意啊。”

“可阿布思是突厥人,镇守河北,万一……”

“圣人当然不会答应。”李林甫道,“我听说,贵妃想在薛白成亲前召他进宫。希望我表了态,那竖子能想办法替我说些好话吧。”

说到这里,他已有些喘,就像他的宰相之位一样,如今正在苟延残喘。

~~

杜宅。

薛白近来没时间与杜五郎玩,少不得来安抚一下他,并与杜有邻谈了谈杜五郎出仕之事。

末了,杜有邻道:“那你今夜就在家里住吧?马上要宵禁了。”

“听伯父安排。”

杜媗与杜妗对视了一眼,道:“我去把被褥铺上。”

“有劳媗娘了。”

书房这边,杜有邻不免与薛白谈起了正事。

“如今这朝堂上许多事都箭在弦上啊,王忠嗣快要回朝了,是否挂帅南诏;李林甫是否罢相;张垍是否拜相,皆没个定数,让人不安啊。”

薛白道:“这种时候,圣人是不会立刻下决定的,就是要所有人不安。看谁犯错误,谁先承受不住,谁就出局,到时胜负便见分晓,万事也就有了结果。”

杜有邻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圣人已有换相之意?在等张垍、李林甫,看谁犯错?”

“如同在斗鸡,眼下正是两只斗鸡刚下场,在互相瞪眼的时候,而各方下注,给它们鼓舞气势。”

杜有邻低声问道:“你押谁?”

薛白心念一动,有了玩笑之意,问道:“我押伯父你,如何?”

“我何德何能啊?”杜有邻笑着摆手,根本就没想过拜相。

他认为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反而是在一旁煮茶汤的杜妗与薛白偷偷对视了一眼,以眼神有了交流。

杜有邻没留意到这一幕,捻着长须在品味薛白方才的话,心道怪不得长安是这个气氛,原来张垍、李林甫都还在拉拢人造势。

但不知这两只斗鸡何时开始互啄?

“伯父在京兆府任少尹,可还顺利。”

“少尹并不止我一个,六曹或听李林甫的,或听杨国忠的。”杜有邻道:“我也无甚事,还算顺利。”

薛白不能理解这样的“顺利”,问道:“严武任法曹,做得如何?”

“他好像已经立威了,但与我来往得少。”

正此时,在这暮鼓还未响起之际,忽有小吏登门,杜有邻遂到大堂相见。

“少尹,城中出案子了!”

“案子?”杜有邻大为惊讶,问道:“城中哪日不出案子?今日为何来找我?”

“京尹在忙,说这案子让少尹来办。”

杜有邻一听,便知是一桩大案,屏息道:“快说。”

“宣阳坊净域寺死了一对年轻男女,请少尹速去。”

“这……”

杜有邻大为不解,不明白这样的案子,杨国忠为何特意要让他办。

天色虽晚,他只好去重新换上官袍。

而那小吏趁着这当口,还与薛白低声说了一句。

“薛御史,京尹让我告诉你,罗希奭已经去净域寺了,这桩案子,只怕与右相府有关。”

薛白点了点头,随杜有邻往净域寺而去。

……

暮鼓声中,众人到了净域寺,果然见到罗希奭正在检查一具女尸。

薛白走上前,目光看去,尸体有两具,是一男一女抱在一起,那女尸虽是侍婢打扮,衣裳的料子却不寻常,且长相艳美。

只一眼,他便知如此绝色,只怕事涉公卿了。

杜有邻看了,也终于反应过来,眼看着死者那苍白的面容喃喃了一句。

“斗鸡开始了?”

这章后面放了个宣阳坊的用地示意图,大家可以看一下,有助于剧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