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襄王 > 第610章 诸女入府

红楼襄王 第610章 诸女入府

作者:飞花逐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5 19:46:53

第610章 诸女入府

第610章 诸女入府

“现任安西行都司都指挥同知……孙绍祖!”朱景洪转过身,面向宝钗说道。

“原来是他!”

短暂思索后,宝钗提醒道:“可她毕竟与王府有亲,举荐他去朝鲜……怕是容易引人遐想!”

“举贤不避亲嘛!”朱景洪笑着说道。

白了朱景洪一眼,宝钗说道:“我跟你说正经的!”

朱景洪方才敛去笑容,一本正经道:“他如今是正四品官,弄到朝鲜算是平调,也不怕惹人非议!”

背着手看向远处树梢,朱景洪接着说道:“二则,孙绍祖其人手段狠辣,让他替我看着李晖才放心!”

“其三,此事我会私下跟老头子说,旁人不会知道是我举荐!”

三句话,讲清了客观事实,以及必要性和安全性。

宝钗微微点头,接着还是问道:“那孙绍祖……他靠得住吗?”

搓了搓手,朱景洪答道:“是当下较为合适的人选!”

皱着眉头,宝钗面带带忧虑道:“同时运作朝鲜国君与其统兵大将,动作是不是太大了些?”

不管朱景洪理由有多充分,这毕竟是同时安插两个重要位置,宝钗始终觉得太张扬了些。

“所以……这件事得换个说法!”朱景洪神色依旧放松。

“什么意思?”宝钗越发费解,她感觉自己跟不上朱景洪的思绪。

“朝鲜的财富,咱们也不一定全揣兜里,把它交给老头子如何?”

听到这话,宝钗不免翻了白眼,讥讽道:“那不白忙活了!”

“不白忙活……字面上全给老头子而已,三七开吧!”朱景洪说道。

宝钗又问道:“咱们才三成?”

“三成是老头子的!”

“只给三成?”宝钗又换了个问法,此刻她脸上很震惊。

“这可是欺君之罪?”

朱景洪答道:“只要老头子不知道,不就没欺君了!”

“朝鲜如今被打烂,李晖那小子再能捞银子,一年下来能有五十万就不错了!”

“三成十五万,七成三十五万,中间也就二十万的差距,国库内帑加起来每年四五千万,这二十万他也不会太在意!”

“可这……风险太大了!”宝钗有些害怕。

她突然觉得,自己就不该收崔秀青的东西,更不该引导朱景洪认真考虑这件事。

“其实转念想想,即便被发现了又如何?咱不求名不贪权,捞点儿银子又怎么了?”

“老头子总不能把我打死,何况或许他还乐意见我如此!”

紧跟在朱景洪身后,宝钗问道:“你要决定朝鲜国君,还要安插统兵大将,这还叫不贪权?”

“王妃……莫非你忘了,太子和老六这些年举荐了多少人?”

“如今他们的门人,不是位列中枢便是封疆大吏,我不过是举荐个四品官,又算得了什么大事!”

“你当真已考虑清楚?”宝钗再度发问。

这一次的运作,是朱景洪主动出击,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思索片刻后,朱景洪答道:“我再考虑两天,等李烁父子被押回京再说!”

这件事必须要慎重,要充分考虑可行性和安全性,尽最大可能做到万无一失。

聊完这件事,宝钗又说起一些琐事。

说是琐事,但若放在普通人身上,那就是了不得的大事。

比如哪家子弟谋求外放,哪家的将军想要拔擢,那些人犯了事想减轻处罚……

这些事情,其实不需要朱景洪出门,宝钗这个王妃从中斡旋关系,就能帮大多数人解决麻烦。

所以宝钗说,这襄王府花销大那真不是玩笑,毕竟其中要处理的事太多。

且说皇宫之内,在结束一下午忙碌后,朱咸铭找到了坤宁宫去。

皇后的小佛堂,除了她自己也就皇帝可来去自如,此时朱咸铭就出现在了妻子身后。

此时皇后正闭目诵经,朱咸铭在其身后等了几秒,然后便往前走了几步,蹲下自己找个蒲团坐下。

顺手从皇后身边拿起一卷经书,朱咸铭自顾着翻阅起来,此时房间内格外的安静。

朱咸铭很享受这份安宁,他只有在皇后身边才有此感受,才能真正放下一切戒心和盘算。

也不知过了多久,皇后睁开了眼睛,然后就看见了坐在身旁的丈夫。

“今天倒是闲得很,有时间到我这里来坐一会儿!”

没理会皇后的这句话,朱咸铭平静说道:“我还以为今天你会寻我不是,所以是来负荆请罪!”

杨清音忍俊不禁,问道:“你有何罪?”

“打了你最疼爱的儿子,可不就弥天大罪!”

“那小子确实该打,我还觉得你打得少了,若不是看他在朝鲜艰苦,只他以身犯险之举……我都得赏他二十庭杖!”

放下手中经卷,朱咸铭叹道:“无论怎么说,此番平定朝鲜,也算解决了隐患,他还是有功的!”

从皇帝的视角来看,无论朱景洪是否去燕辽,朝鲜李烁都已生出反叛之心,不过是早反晚反的事情。

如今把这个脓疮挤了,从长远来看是大好事一件,何况还顺道重创了日本。

说起日本,朱咸铭想起都觉得心惊,这帮人居然调动了三万战兵增援,说他们是早有预谋,甚至其中还有罗刹人和英夷的手脚。

仔细想想,任由这些人充分准备,待其在燕辽反叛事态会极为严重,说不定的又是下一个西北乱局。

“有功也有过,他惹出的麻烦可不小,如今伱都还没收拾好呢!”杨清音叹道。

事到如今她也反应过来,弹劾朱景洪这件事也有老四老六的动作,所以她知道这件事就不可能绝对料理好。

三个孩子相互攻讦,最让杨清音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唯一让她安心的是,老十三从始至终都没变,至少没有戕害兄弟的事情,甚至对两位兄长的攻讦不知情。

而越是这样,杨清音就越觉得亏欠小儿子,自己这母亲不作为让他受苦了。

在朱咸铭思索之际,只听杨清音道:“往后,还是把他留在京城,别再放出去惹祸了!”

话虽是这样说,但杨清音心里想的却是,只要老十三不出去立功,就不会被两位兄长忌惮,自然也就能够安享太平。

作为皇后,杨清音英明睿智果断,可作为母亲她的想法确实天真了些,换个角度来说这也叫当局者迷。听皇后这番话,朱咸铭却未置可否,他不敢保证自己不用老十三。

因为一个很清晰的事实是,朱景洪确实非常好用,关键时刻是真能顶上去。

若不是出于某些事情的权衡,他甚至愿意把朱景洪当普通臣子用,比如年初让他继续去西北平叛,说不定其乱局都已经平定了。

“这次风波过去再说吧!”朱咸铭应了一句,此时他也说不清自己是什么心思。

或者说他明白自己的心思,只是不愿意承认。

他口中的“风波”,便是指新一轮对朱景洪的弹劾,对此厂卫也已收到了风声。

作为皇帝朱咸铭确实可以生杀予夺,但并不意味着这么做没有后遗症。

比如上次罢免几十名官员后,就引起了更大规模的辞职抗议,朱咸铭是用大规模启用国子监学子才压了回去。

即便如此,那些已经空缺下来的位置,以及某些官员摆烂不作为的情况,还是给朝局政局带来了很大问题。

直到现在,上次风波的后遗症都未完全消除,然而眼下又要起风波了。

“对了,下午老十三给他女儿取名了,你可知道?”朱咸铭转移了话题。

“叫什么?”

“娴柔……取娴静柔顺之意,这可不像他的脾气!”朱咸铭笑着说道。

“这小子不学无术,能懂得娴静柔顺之意,也算是不错了!”

朱咸铭答道:“翰林院学士教了近十年,他总还是有些粗浅学问!”

朱景洪拿下哈密时的“可怜无定河边骨”,攻下长渊时那句“东风夜放花千树”,在朱咸铭看来引用得非常恰当。

“再过两天,老六也要回京了,让他们兄弟一起聚一聚,如何?”杨清音问道。

“再过些天就除夕了,那时候再聚也不迟嘛!”

这话其实是婉拒,因为在朱咸铭看来,即使聚了也没什么意义,明争暗斗反倒给他添堵。

“还有件事我得问你,笙儿的亲事你考虑得如何了?相中了哪家年轻俊杰!”杨清音沉声问道。

换了个更舒服的坐姿,朱咸铭答道:“暂定了七家,都是不错的孩子!”

“说来我听听!”

“保龄侯史家的老七,长平伯李家的老五,兴宁伯王家老三,还有一等子徐勤的老三,一等子周元起的老四……”

“品性什么的,你都查过了?”杨清音再度问道。

“查过了,都是老实本分的年轻人,笙儿嫁了不会吃亏!”朱咸铭答道。

杨清音倒不是怕女儿吃亏,因为哪怕她和皇帝过世了,继位之君也是朱云笙的嫡亲哥哥。

她所担心的是,自己女儿婚后不幸福,毕竟感情这种事很难说得清。

“笙儿成婚,还有几个月,我会再好生物色!”朱咸铭安抚妻子说道。

“一定要慎重,得让笙儿幸福一辈子!”

“我知道!”

很快便是两天时间过去,护送朱景洪返回的大队人马,终于从京城东门入了城内。

东厂的人早已等在城门处,便从陈云泰手中接管了一批人。

这些人都是从朝鲜抓的“叛贼”,其中包括李烁父子和一些朝鲜文武官员,还有日本的一些统兵将领,总共大概有三十多人。

东厂领到这些人,随即飞速往宫里赶了去,只因下午要在午门处献俘。

陈云泰一下没了差事,便自行往南城千户所去了,他要去向上官复命,之后就可以回家和亲人团聚了。

至于旗手卫和京营的人,则还要把朱景洪的“东西”送到王府,然后才能各回各家复命去。

朱景洪是轻装简从,把甄琴诺敏等人都撇下了,所以襄王府的车队很长,运送的是朱景洪吃喝玩乐的东西。

当车队来到王府时,中间靠后的一辆马车内,张小月把车窗帘子拉开了一道缝,打量起襄王府的情况。

即便是从侧门入内,可这王府的威严和奢华,还是让她感到惊憾。

往后我就得住这里了,我能留得下来吗?张小月对自己发出疑问。

经过跟身边丫头多番打探情况,她已经清楚王府里面的规矩,如今比普通侍女其实强不到哪儿去。

想要留在王府内,最要紧的是给自己争个名分,哪怕是最低一级的侍妾。

而要得到侍妾的身份,除了伺候好襄王这基本的事,还必须要讨好王妃才能获封。

路线已经很清晰,到底能不能走得通,张小月心里很没底,但她已下定决心去努力……

在张小月后的几个马车,里面则是朝鲜的十个美人,往后数第三辆内便是朴真英和李慧真。

在回来的路途中,李慧真通过勇于表现,已经亲自侍奉过朱景洪,和她一样的还有另几名女子。

朴真英却不在此列,只因她得知父兄皆“死”于战乱,为尽孝道决定要守身戴孝,所以想尽办法避免跟朱景洪碰面。

朱景洪也跟她见过一面,后期因事多就把朴真英忘了,加之朴真英不主动表现自己,所以朱景洪都不知道车队里有这个人。

归根结底来说,还是朱景洪身边女人太多,不主动表现就等于不存在这么个人。

“也不知道,今天能否见到殿下!”

透过窗帘缝隙,李慧真看到了王府的奢华,不自觉的问出了这么一句。

朴真英没有回话,近期她一直都沉默寡言。

李慧真等了一会儿,见朴真英没有回应便回过头,开解道:“妹妹,这都到京了,你我无异于重活一次,又何必执着于过往?”

知道朴真英在想什么,所以李慧真才会说这些,为的就是让朴真英走出过往。

“难道姐姐就不思念千里之外的家人?”朴真英反问。

李慧真从未极少谈过家人,但这一次她决定说点儿心里话,也算是彻底和过往告别。

“他们为求自保,为了荣华富贵……把我送到这千里之外,我与他们已经两清了!”李慧真目光平静,眼睛深处只有冷淡。

她是真的做好了心理建设,把跟家人的关系一刀两断,准备开启自己在大明的新生。

抓起朴真英的手,李慧真目光热切道:“妹妹,我们都没有了家人,所以我们更要好好的活下去!”

“在这王府,到处都藏有凶险,你我必须互帮互助,才能安然活下去!”

李慧真毕竟是大家族出来的人,对宫廷斗争了解得多一些,所以她有一种紧迫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