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锁死:天道当红娘,你我都别想跑 > 第164章 新发现的粮食

花暮容只是来跟他们打个招呼,混个脸熟的,不至于一下子就上前跟人家要求他们指导自己科举之事,保持着风度,安安静静地站在言薏苡身后,当一块好看的背景板。

寒暄之后,言薏苡直接进入主题:“各位大人,是这样的,我和阿野此番来回良关郡路途上又发现了两种新品种蔬菜粮食。”

闻言,四人原本还有些局促不安的心瞬间提了起来,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法都没有,一心只有新品种三个字,目光热切地盯着言薏苡,仿佛是饿了许久的灾民看见了大馒头。

言薏苡没有被他们突如其来的火辣辣的眼神吓了一跳,淡然地点了点头:“对,这种青菜我也不清楚几位见没见过,不过路途有点远,我没办法带回来新鲜的,但保留了种苗,晚点我就回去种菜园子里。”

“快,拿过来我们瞧瞧!”马大人激动道。

莘野会意转身去马车里提出来一个木桶,将木桶放在他们面前后,他们纷纷低下头查看。

木桶里装着水,长短不一,粗细不一,一条条绿色的根茎浸泡在水里,几人先后围着水桶蹲下来,每个人都从里面拿出来观看。

“这里白白的,是不是已经长出根了?”任怀民指着上面的小根须仰视着言薏苡问。

言薏苡:“是,水里我已经加了些生根水,泡了几天有些已经生根了,也可以种下了。”

“这个绿色的根茎我总觉得有些眼熟,但不记得在哪里见过。”许大人眉头紧蹙,苦苦搜刮着脑海中的记忆。

“这个大多生在的浅水边,或许大人们路过时偶然间看过也不一定。”言薏苡继续说,“这个菜味道很不错,可惜我们这边没有,还得尽快种植出来才有的吃。”

意思是,他们已经吃过,证实可食用。

“这个种下去多久能吃?”刘大人问。

言薏苡当然知道空心菜的生长周期是35—45天,但现在作为第一次人工种植,她可不能明确说明。

微笑道:“需要等种下去才知道呢!”

刘大人拍了拍脑门,他这是激动过头忘了。

“还有另一种是什么?”任怀民问。

不用言薏苡提醒,莘野早就拿来玉米藏在身后,就等他们询问。

这不,终于等到机会,莘野上前一步将身后的一根玉米拿出来:“便是这个,我们尝过,味道很鲜美,甜甜的,尤其是煲汤很好喝。”

意思是,放心,这个他们也吃过了,可以食用。

“这个我认为需要把种子晒干再种下,如同我们种植辣椒一样。”言薏苡有意引导着他们的思路,“这个是我们在一个矮坡上发现的。”

关于新品种的种植,哪怕他们是做了几十年的农官,也不敢保证会种出来。

换位思考,他们就算在路边发现这些东西,也未必会像他们一样,敢于尝试,并且带回种子回来种植。

“如此,那么你们就放手去研究种植,不过我们需要将生长情况记录下来,到时候可能会经常到你们家打扰。”任怀民道,颜氏都说了种自己菜园子里,菜园子就在他们家里,要过去菜园子就要从人家院子经过。

“几位叔客气了,一旦这些菜种出来后,还得辛苦几位叔普及下去呢!”言薏苡笑意盈盈道,反正她是不会揽下这个苦活,她就想出门的时候能多吃到一些好吃的。

别是整个国家就只有白菜萝卜能吃,再好吃,吃多也会腻!

不管言薏苡的初心是什么,她没说出来,在几位大人眼里她就是这样一个伟大又无私的良民!

对得起皇上下圣旨夸奖她的大义!

“趁着现在饭还没熟,咱们赶紧帮忙去把这个绿色的青菜种下吧。”马大人提议道。

许大人立即附和:“对对对,地还没翻呢,咱们人手多,帮忙去把地翻了再种下。”

“话说回来,这个青菜取个什么名合适?总不能青菜青菜的叫吧?”刘大人道。

“对,那个一粒粒的也得取个名。”许大人再次附议。

“东西是你们小夫妻发现并且带回来的,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任怀民看向小两口。

被点名的言薏苡和莘野面面相觑,莘野给了她一个眼神,言薏苡会意,莘野只是一个乡下小子,见识没那么多,相反,言薏苡是公认的千金大小姐,见识广博,由她开口最为合适。

言薏苡指着空心菜道:“这个青菜很特别,你们看,这里面是空心的,不如叫它空心菜,如何?”

经她这么一提醒,几位大人再次看向手里的空心菜,仔细一品,确实符合这个青菜的特质,而且名字好听也特殊,好记。

“对,就叫空心菜。”任怀民率先发表自己的意见。

其他三人纷纷点头同意。

花·背景板·慕容:咦?苡儿之前不是称呼这个为蕹菜吗?怎么又取了个空心菜的名字?

不过,他不会拆自家妹妹的台,有疑问他回去私底下再问便是。

事后言薏苡给出的答案是不记得,隐隐觉得这两个名字都可以。

花暮容能说什么呢?

唉……妹妹失忆了真是可怜哟~

“阿野手里的那个棒子取什么名好?”任怀民又问。

言薏苡听过这么一个故事,玉米一开始是叫棒子,当时,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挟光绪皇帝仓皇出逃。

一天傍晚,慈禧一行人到了一个村庄,饥肠辘辘。迎接的人就先煮了鲜玉米给纯岁祥慈禧、光绪还有大臣们吃。附近的村民也送来了刚蒸熟的玉米面窝头。

慈禧吃了窝头觉得特别香,就问这是用什么做的。下面的人告做告诉她,说这是用棒子做的。慈禧听了后说,这么好吃的东西,为什么要叫“棒子”这样的名字。

于是,慈禧就改了个名字叫“御米”。“御米”就是御用之米的意思。

后来,传着传着,“御米”就变成了“玉米”。 ( ——以上内容摘自米莱童书《田野里的自然历史课》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