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井里捞出刘备老婆复仇 > 第237章 吕蒙的渡江妙计

关羽,张飞,诸葛亮都被派往邪马台军队当中。

而刘备则是押送到了艺姬町。

艺姬町并不是一座建筑,而是坐落在城北的一个区域。

刘备坐在马车里向外看,很震惊,这里男姬和女姬各占一半。

男姬也化着妆,脸上都是那种铅的发光颜色,颧骨一圈描红。

女姬也是这种装扮。

古老的年代没有化妆品,人们研究一番,顿感把铅涂在脸上,锃光瓦亮,就是好看,所以才有了铅华这个词。

这在三国已经不流行了,但在倭国还很盛行。

只见一个男姬闭上了眼睛。

刘备:卧槽,闭上眼还有一双吗?头一次见到比关羽张飞还夸张的相貌,比他还夸张。

仔细一看才发现,麻痹的原来是眼皮上画了一双眼睛。

看来刘备要成为男姬了。

难道有女客?

这样的话,刘备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毕竟都到了外国,没有被折磨,还能时不时的乐呵乐呵的话,也不错。

刘备历来最会苦中作乐,也是屡败屡战能够坚持下来的重要原因。毕竟从黄巾之乱开始,就遭受挫折,一挫就是二十年。若是其他人遭遇过他的经历,早就上吊自尽了。

很快来到一处奢华的建筑。

“武藤先生,给你送人来了。”

刘备便看到了来到邪马台后,最魁梧男人,但打扮实在是不堪入目。

若是李平安在这里,肯定会说,这个武藤先生和千面狂四郎差不太多。

武藤专门培训男姬,但一般的男人不培训,只培训天赋异禀的。他出来一看到刘备,就惊为天人,“柳生君,往日里我看不起你,但这次要请你喝酒了,你从哪里找来的这个极品?”

“双耳过肩,双手过膝,别说当下,便是千年的历史上也没有记载过这样的相貌。”

在大汉只有君王才称呼为君,倭国百年前出使,学习到许多知识后,回到国内,有阶级的人彼此称君,其实就是互相吹捧。

第二天。

刘备还在睡觉,就被武藤一鞭子抽醒了。

“开始今天的功课吧。”

武藤带着刘备来到一个房间,指着一物,“这就是第一课。”

刘备一看,惊呆了,“你们怎么也有木驴?”

武藤:“???,怎么,你们那里也有吗?”

刘备:“我们那里没有,李平安那里有,李平安你知道吗?”

武藤惊叹道:“原来只有大汉大将军那里有,我和贵国的大将军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刘备陡然脸色无比苍白起来,“这是功课?这是刑罚才对吧?”

武藤摇头,“非也,你要勤加练习,逐渐适应,才能够取悦贵人们。”

刘备:“我给你拼了!”

“啪!”

武藤一鞭子抽在刘备脸上。

随后刘备才发现,根本打不过这个叫武藤的人,被抽打着蹲了下去。

“啊啊啊!”

刘备惨叫着练习,来到邪马台后,才知道倭国人的卑劣,然而此刻的皇叔却突然想起了更大的仇人平安。

顿感恐怕也只有李平安才能够收拾这些倭国人,因为李平安比这些倭国人还卑劣。

与此同时,在大汉。

平安军已经彻底控制着巢湖区域,整个长江北岸几乎全部落入了平安手中。

庐江城也暂时成了平安的大本营。

大将军府,后宅。

“我的大将军啊,你能不能抓紧时间,老娘我还有事呢。放着一晚上你什么也不做,大早起你瞎折腾!”徐夫人气不打一处来。

平安:“老子累了一白天,晚上哪里还有精神,也就这时候能有点劲头!再说了,我把庐江城最好的教坊送给你了,总要付出点代价。”

徐夫人火冒三丈,“老娘挣钱还不是给你话,还要给你打探情报。那些官员有个什么事,你比人家夫人还清楚。你应该付给老娘点代价才对吧?”

平安尴尬:“你才多大岁数,别一口一个老娘的,算我理亏,今天先付你亿点点。”

一个时辰后。

徐夫人拂袖而去,临走说道:“外面的事情老娘都忙不过来,你后宅的事情老娘没空管。”

平安想了想,怕是要在庐江城要待很长时间,总是找徐夫人单调又耽误事,还是要把小美调过来,物色些水灵的丫鬟。

但是这样沉迷真的好吗?

平安叹息一声,“大头和小头的斗争啊,一辈子也分不出胜负!”

少顷。

平安便在书房里召见了早已等候多时的首席军师庞统。

“上午,江东百姓大规模北逃,我方该如何应对?”

平安问道:“你们有什么建议?”

庞统道:“第一的方案是拒绝百姓入境,毕竟人数太多了,里面肯定有东吴的奸细,也许还有伏兵。这些人潜伏下来,未来作战的时候会有很大变数。”

“第二是全面接受,专门造册安置,派专人军事化管理,保证每天清点人头,暗中监控揪出害群之马,不给敌人可乘之机。”

平安道:“自从刘备携民渡江后,士族潜逃多裹挟他们土地上的百姓,百姓因此遭受远离故土的痛苦。如今长江北岸的士族不是跑到东吴,就是跑到了曹操那边。许多土地是无主的,正好安置这批人。”

“并且,我们不能因为可能有奸细就拒绝百姓。潜藏在里面的奸细,成不了气候的。”

就这样平安的势力开始大规模接受迁徙的百姓,在这个时代,人口是第一生产力。随着人口越来越多,无论是募兵还是产能,平安的实力又会得到一次飞跃。

两天后。

庐江城长江南岸的一处渔村。

南岸都是东吴的范围。

太史慈端着一碗鱼饭走进了茅草屋,“大都督,好消息,李平安全面放开了向北迁徙,我们的机会来了。”

要知道之前,吕蒙和太史慈一直找不到渡江的机会。原因有两点,一来是他们都是东吴的通缉犯,二来平安水军锁江。

太史慈说到这里,担忧道:“只不过他们还要户籍造册,怕是有人认出来我们来。”

吕蒙很快想到了一个妙计,“我们可以伪装死人。”

死人肯定不用登记造册了,并且死人都不会被看一眼。

太史慈竖起大拇指,“大都督说的有道理,咱们躺进棺材里,谁会打开来看?”

吕蒙摇摇头,“穷老百姓哪里买得起棺材。”

“那怎么办。”

“我们可以用凉席圈起来。”

“有道理!”

吕蒙道:“你马上买通一些百姓,多给钱,让他们全部穿上孝衣,伪装成亲人。”

太史慈重重点头,“白衣渡江,大都督此计实在是高,打死李平安也会想到,我们会以这种方式过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