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开局同学会上中奖两亿五千万 > 第789章 专家会议

开局同学会上中奖两亿五千万 第789章 专家会议

作者:北琴海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10:51:01

结束了通话,李睿又给潘春晓打了个电话,询问了一些关于谢志清的事情。

打完电话临近午夜,听说庆功会还没结束,李睿却也没什么心情去参加。

比起少女时代,还是钾盐矿更香一点。

第二天是2011年4月19日,星期一。

上午少女时代乘飞机离开海州,陶园园和徐晓阳代表李睿去送机。

酷六和少女时代签约的事情,朝岛公司那边还要商讨可行性,毕竟少女时代是红遍桠洲的偶像团队,接任何工作活动都要考虑到整体形象是否契合。

李睿倒也不急,他也要等酷六整体转让成功之后,才会正式考虑签约流程。

上午十点多,李睿接到了谢志清的电话,约他在海州矿业资源协会见。

李睿赶到之后,发现会议室里已经坐了十几个人。

这些人都是谢志清从海州本地请来的矿业资源方面的专家学者,其中颇有几位业内大牛。

谢志清迎过来道:“李睿,欢迎你!”

他四十多岁,身材高大,神采奕奕,毕业于铧国矿业大学,曾在基层油田工作超过十年,对国内能源矿业的情况非常了解,据潘春晓介绍是个务实派。

正是因为务实,昨晚和李睿谈完之后,谢志清立刻向上面请示,一大早从燕州飞来海州,又联系了几家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李睿发现的这座钾盐矿的开发可能性。

可见谢志清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

菲洲大地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储备,也有众多铧国的朋友国家,无论是为了支援他们的经济建设,还是为了铧国的海外布局,走向菲洲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

之前出海投资矿产的基本都是国家资本,但光靠国家的力量肯定不行,所以近来一直都在鼓励私人资本投资菲洲,李睿能够以私人身份进军菲洲矿业领域,而且一出手就找到了三亿吨储量的大型钾盐矿,完美符合国家战略要求,这样的行为必须鼓励和扶持。

谢志清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后道:“李睿,就请你再给大家说一下钾盐矿的情况。”

李睿点点头道:“好的……各位专家,我就献丑了。厄立特里亚位于东菲及菲洲之角最北部,扼红海南段。南邻埃塞俄比亚……”

他从厄国的地理环境入手,简单介绍了钾盐矿的情况。

也就七八分钟,李睿说完再道:“目前我公司正在和厄国政府商谈投资合作事宜,很快可以拿下勘探和开采权,诸位都是矿业方面的大家,如果能够给我提供一些建议的话,那就太感谢了!”

四下一片静默。

谢志清道:“大家别这么安静啊,有什么想说的就直说。”

听谢志清这样,有人举手道:“你说钾盐矿位于达纳克里盆地,据我所知那里是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两国的交界,曾因领土问题发生过纠纷。开发钾盐矿会不会和埃国方面产生矛盾冲突?”

有几个人纷纷点头附和。

“储量倒是不错,但产权能不能分清楚啊?”

“如果因为这处矿产跟埃国发生冲突,会不会造成不好的国际影响?”

李睿没想到第一个问题的着眼点是边境,手里没有相关资料,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谢志清皱了皱眉头,轻咳一声道:“邀请大家来,主要是从资源状况,相关政策,市场预期,投资环境,风险判断和技术问题上,给李睿提供一些开发建议。至于其他问题,不在咱们这次的讨论范围之内。”

这话一方面是提醒专家们关注重点,另一方面也是给李睿吃了颗定心丸,暗示他这都不是事儿!

第一个提意见的专家有些悻悻,低头不说话了。

又有人举手道:“那我从投资环境角度来说几句吧。”

谢志清点头道:“李睿,这位是外交协会菲洲部东菲司的霍令辰司务,对东菲地区的情况非常熟悉,厄国的情况他应该很了解。”

霍令辰继续道:“根据去年外媒的统计,厄国的营商环境在全球一百八十五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一百八十二位,虽然外媒评价桠菲国家时总是戴着有色眼镜,但也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厄国比较封闭,粮食短缺,几乎没有工业,停电是家常便饭。我在首都阿斯马拉待过一段时间,就连那里也只能分时供电和间隔供电,可以想象其他地方是个什么情况。”

“我国有很多地方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但是跟厄国比起来,都能算是天堂了。厄国大部分地方都是荒漠,很少有降雨,极少有能种植庄稼的土地。在厄国,生存才是排名第一个问题,发展要放在后面。我听当地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厄国是个被上帝遗忘的地方!”

“在厄国投资,尤其是投资工矿业,必须要考虑到这些问题。”

李睿对厄立特里亚的了解只来源于前世看过的一个报道,把克鲁里钾盐矿说的天花乱坠无比富饶,虽然也想过那里的环境会比较恶劣,却没想到恶劣到这个地步。

他连忙道:“谢谢霍司务,感谢你介绍了厄国的真实情况,让我有个心理准备。”

霍令辰道:“虽然厄国有这样那样的不好,但他们的矿产资源确实很丰富。这个国家刚刚摆脱内乱和战争,处于重新发展的阶段,如果有更多你这样的商人愿意投资厄国,搭建我国和厄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我想对两国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有了霍令辰的带头,其他专家也纷纷发表了意见。

李睿本来是个半吊子,对厄国和钾盐矿所有的了解都来自前世十五年的先见,现在听了专家们细致入微的讲解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忽略了很多问题。

最后一个发言的是震旦大学的邓宝华教授。

邓宝华慢条斯理的道:“厄国这个三亿吨储量的钾盐矿看起来不小,其实没有太大的战略价值。最近我国企业在老窝国首都万象以东四十公里的盆地内勘探出一块储量可达七亿吨左右的钾盐矿,很有可能跻身世界前十钾盐矿。我觉得国家应该把重点放在交通更为便利,文化更为相近,采矿成本更低的老窝国,而不是舍近求远去遥远的菲洲。”

李睿皱起眉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