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心理学与读心术 > 第3章 教你看人不走眼

心理学与读心术 第3章 教你看人不走眼

作者:周广宇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6 11:58:03

第3章 教你看人不走眼

第3章 教你看人不走眼

大家都知道电影刚发明的时候是没有配音的,所以我们最初看到的电影都是由一些无声的身体语言所表现的。而众所周知的著名演员卓别林也便因此成为施展身体语言的先驱者。当下,虽然这些无声电影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人们保持沉默的这种状态却从未消失。那么,如何在沉默的状态中获取你所需要的信息?答案不言而喻,自然是通过你所观察到的一些身体语言。因此,身体语言也被称为沉默的“语言”。

表示不感兴趣的身体语言

当人们对某些事情感到枯燥厌烦的时候,会下意识地流露出一些行为。例如,交谈的一方在谈话过程中减少微笑和点头的次数,眼睛心不在焉地看向其他地方,脑袋扭向一旁……如果你此时此刻正在滔滔不绝地发表你的言论,这些都是你值得注意的信号。

比如,当某人对另一个人的讲话不大感兴趣时,他可能会用一只手支撑着下巴。但是,当他对此完全失去兴趣或感到极度厌烦时,他就会用整个手掌支撑着半个脑袋。当然,听众打瞌睡所表示的厌烦程度就更是不言而喻了。

此外,另一种表示厌烦的身体语言是在开会时低着头看书看报,或者二郎腿一跷,双臂交叉,眼睛不住地盯视别处。当讲话者突然扭转话题,并宣布一条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消息时,持有这些姿态的人就会立刻改变姿势,放下手中的报纸,打开交叉的双臂,并且身向前倾,洗耳恭听。

当人们有急事去做,无心与他人继续闲聊,就会不断地看手表。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有阅历或懂得身体语言的人就应该立刻停止谈话。谈话时不断地叹气,眼睛盯视别处,踏脚,看手表都是表示不感兴趣的信号。最有代表性的不感兴趣的信号就是用手指磕打桌子或踏脚。

你与一个人打交道,对方已露出了这种神态时,你是否觉得应当赶紧离开在面对面的交谈过程中,如果你的对话者显示出上述行为,这就证明他急切地想离开谈话场地。同时,踏脚的频率也能暗示出当事人的急躁程度。好像我们走路一样,悠闲的人往往是迈着“四方步”慢慢地在马路上行走,而有急事的人往往走起路来伴随着小跑。如在交谈中,发现对话者边谈边踏脚或看手表,那么,你最明智的办法就是立刻停止谈话。此外,如果你在路上与熟人相遇,可对方却视而不见,或者转过脸去,这也是一种表示不感兴趣的身体语言。

表示开放的身体语言

曾有心理学家认为,有时从人体与人体之间所形成的角度,可以传达出许多能够表露他们之间关系和所持态度的无声信号,人体之间相隔的距离的远近,与他们的亲疏程度有关。

例如:在正常的社交活动中,相互交谈的两个人站立时,身体所形成的角度一般均为90度。从这个角度你可以了解到他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是那种亲密无间的朋友,他们所进行的谈话也不属于私人性质的谈话。因为他们站立时身体所形成的角度已经明确地暗示出对第三方的邀请。言外之意就是,第三方可以随时进入空出的一角,加入到他们的谈话之中。而如果此刻再有第四方加入的话,他们便会站成一个矩形;如果第五个人也加入进来,他们可能会站成一个圆形,或会出现另一个三角形……因此,这种谈话时所形成的站立角度可以说明他们的谈话性质,是属于一般性的社交谈话。

这种欢迎其他人加入谈话的角度所显示的信号,我们称之为开放式身体语言。

表示排斥的身体语言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或排斥的对象。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排斥的感觉时,如果这种心理不能用语言明示,他就会有意或无意地使用一系列的拒绝与排斥信号。

例如,向对话者吐舌头。有关研究人员认为,在谈话时一个人伸出舌头,表示对说话者的排斥。这一行为源于人在婴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当婴儿吃饱了奶水之后,就会将舌头吐出。这种排斥的行为可以一直延续到人的成年期。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吐舌头这一行为所包含的具体含义,也并未意识到它是一种表示排斥的信号,只是简单地感觉到这种行为不礼貌而已。

将舌头吐成这样,不是胜利,就是表示失败。你一定还会注意到,有不少老师和家长们,因为孩子的不服管教会用双手捂住脸,深叹气或跺脚等类似的信号。面对这些顽皮孩子,老师和父母们常用这些信号来表示自己对于他们的“叛逆”行为非常排斥。这些孩子的所作所为已经让老师或者家长感到有些忍无可忍了。

表示隐忍的身体语言

在现实生活中,你可能会见到过这样的场景:当你在同某人交谈时,对方时不时地用手在搓揉衣服上的线头或捋着衣缝。这一动作表明他对于你的态度或观点并不赞同,但同时却又不便发表异议。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此时他的脸部是朝下的,而眼睛则往往是盯视着地面。这已经充分地说明,他此时此刻正在隐忍。

这种身体语言经常发生在与长辈交谈的晚辈、与上级交谈的下级的身上,他们使用的频率要大大超过常人。保持这种动作的人在他人面前通常显示出一副“受气”的模样。

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动作反映出动作的发出者在刻意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时的消极态度。还有几种相同含义的其他动作分别为抠树皮、抠墙、抠桌子的边缝等。如果四周没有可触摸的东西,他还会抠自己身上的任何一件东西,比如指甲或者是背包之类的东西。无论采取的是哪一种消极的身体语言,表示这种态度的明显特征就是沮丧地低着头,避开讲话人的眼睛。

自我调节的身体语言

自我调节的身体语言是指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对身体的其他部分所做出的动作。例如,抠鼻子、搔头皮、舔嘴唇等,这些都属于自我调节的身体语言。心理学家认为,处于尴尬、紧张或者不可信赖的状态的人经常会使用这些自我调节性的身体语言。所以,自我调节性动作往往象征着“不自在”或“紧张”的状态。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这样凝视着前方,他可能是遇到了郁闷的事表示进攻的身体语言当你发现某人突然将上衣敞开时,这说明他此刻正处于一种进攻性的心态。这种姿态是一种挑衅或进攻性信号,因为他将胸部和喉部明显露出,这足以显示出他不畏强暴的胆略。为了加强这种身体语言的力度,他还会摆出双腿叉开,双手握成拳状的进攻姿态。如果他的纽扣整整齐齐,这往往会显示出当事人在进攻时的某种恐惧心理。

撒谎时的身体语言

当人们撒谎时,他们的身体便会随之显示出一种下意识的无声信号,秘密也就随之泄露了。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有些人在撒谎时经常会采用以下几种常见的动作。

(1)揉眼:这个动作实际上是大脑为了阻止一些“丑事”进入眼帘而做出的一种下意识的动作。当人们看到自己平时所讨厌的东西时,一般就会出现揉眼睛的动作。而当一个人对别人撒谎时也经常会揉揉眼睛,并且伴随着低头的动作,目的就是为了避开别人对他的盯视。

(2)捂嘴:当人们说谎或者看到他们不愿意看的东西时,他们就会下意识地捂住嘴。类似的动作还有捂住耳朵或是用手蒙住眼睛等等。儿童在使用这些手势时毫不掩饰。例如,当他们听到别人的教训时经常会出现用手将耳朵捂上的动作,试图以这样直接的动作来避开逆耳的言词。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人们这种蒙眼、捂嘴和捂耳朵的姿势就会变得更加微妙、更加斯文、也更加隐蔽。

表示屈从的身体语言

当某人觉得自己的地位居于从属地位,低于对方时,往往会因为自谦、敬慕或自卑等原因,在对方面前下意识地降低身体的高度。

(1)哈腰:哈腰向来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十分令人讨厌的下贱行为。这种行为大都发生在下级面对上级时,意图凭借点头哈腰的行径来赢得上级的好感。但事与愿违的是,如果使用不当,哈腰所取得的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2)屈膝:这是一种降低身份和地位的人体行为,但是与哈腰相比,屈膝是一种更为积极的信号。而在外国的某些国家,屈膝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礼节,其目的是降低自己的身体高度,从而向地位高的人表示尊重。例如,在等级制度森严的英国,屈膝就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礼节性动作。平民百姓尤其是女人,在遇到皇家贵族时,常常弯曲双腿,向贵人表示敬意。

(3)低头: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肢体信号,这样的身体语言通常暗示着当事者的某种屈从心理。例如,说谎的人会将头低下避开对方的盯视;身负重罪的犯罪分子会在法官面前低下头来,以示认罪;公司中,下级在上级面前低下头来,以示屈从。从行为学的角度来说,人们将头低下是在无意识地降低自己的身体高度,以此来表示对对方的“屈从”。心理学家认为,低头者大都是自身处于劣势,下意识地使自己所处的地位低于对方。

(4)鞠躬:这也是一种礼节,它是表示谦逊和尊敬的身体语言。例如,演员们在谢幕时通常使用这种礼节向观众表示谢意。在日本这种礼节尤为常见,两人相遇时,总是弯腰鞠躬,表示对对方的敬意。

鞠躬弯成这样,相信没有谁不被感动缺乏教养的身体语言在众多的身体语言中,有一些动作本来并没有交际的功能,完全是因为个人随意行为或生理性反射行为而发生的,但是这些动作如果发生在大庭广众之下,却能给人带来负面的信息——当事人缺乏教养、不太文明。例如:

(1)当着众人的面抠抠眼睛、掏掏耳朵、挖挖鼻孔或擦擦嘴。

(2)在大庭广众之下用手在自己或别人身上乱捅乱摸。

(3)身体抽搐,手指捻动,乱抓乱动。

(4)在众人面前梳头,除头垢、头皮;剔除牙垢,冲洗假牙;挤压粉刺,抠挖或修剪指甲;装取隐形镜片,擦脂抹粉,整理服装等。

(5)在别人身上掸灰,用手指戳别人胸脯。

反向传递信息的身体语言

在生活中,常见有人总喜欢摆出一副自以为是的姿态,例如,斜着眼睛看人,讲话时将双臂抱在胸前,双腿大大咧咧地叉开……如果你同这种人交谈,大部分的时候你的话题会很难深入。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改变他的姿态,压下他的高傲气势。

此时你需要做的并不是通过语言的逻辑去说服他,只需要模仿对方的姿势,就会使对方处于窘迫的状态,从而改变其傲慢的姿势。心理学家认为模仿者总是在向被模仿者传递一种积极的、善意的体语信号,使二者关系趋向协调。但是,也不能排除它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为地点、时间以及谈话双方的地位等级是决定模仿身体语言产生积极或消极效果的关键因素。

例如,一位职员找到领导要求得到提升或者要求在福利上得到好的对待。领导示意职员入座后,可能会双手置于脑后,腿翘得老高摆出至高无上的架势来。如果在这个时候职员也模仿领导的姿态,所得到的后果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领导是决策者,职员是求助者,他们的心情、态度和想法是不一致的。所以,若摆出同样的姿态,职员不但达不到目的,而且还会由此激怒领导。对于领导来说,职员的模仿带有某种讽刺与嘲笑的意味。

看到这里,相信你对于形形色色的身体语言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如果你想更加深入地对身体语言进行了解,那么就请你接着阅读本书的其余篇章,在以下的章节中,我们会向你系统、深入地介绍关于身体语言的不同含义。

§§第二章透过面孔,直指心间——不会说谎的面部表情

表情是内心世界的直接流露,是我们内心世界变化的外在体现,达尔文就曾经这样说过:表情动作的发生是与情绪变化相联系的。于是,复杂的情绪就使人们的表情也变得多种多样。这些变化多端的面部表情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各种信息。在这个时候,如果你能熟练地掌握身体语言,便能够深入地揣摩出对方的心态和意图。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