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 第142章 朱元璋的怒火和担忧

第一百四十二章:朱元璋的怒火和担忧!

朱棡听到朱元璋的这句话,那原本有些不解的心里一下子轰隆一声,宛如炸雷一般响起!

“爹……。”

朱棡字眼出口一半,朱元璋拍桌怒吼:“回答咱的问题!”

朱棡大惊失色,脑中的来自于朱元璋的怒气值反馈更是不断上涨。

此时他知道,朱元璋这一次是真的震怒了!

朱元璋眸子阴冷。

他冷笑一声。

“咋地,不敢说了?”

那如刀芒一般的声音,刺在朱棡的心头,让朱棡一阵心悸!

“爹……,儿子是大明的亲王,您的儿子!大哥的弟弟,母后的儿子!于天道,于人道,儿子都不可能是大明的皇帝!”

朱棡恭声道。

朱元璋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你大哥,仁厚。”

还没等朱元璋继续接下来的话,朱棡就道:“大哥仁厚爱民,待民如子!对百姓施以仁政,这样的君王,才是百姓需要的。”

朱元璋愣了下。

缓缓闭上了嘴。

朱棡继续道:“大明立国六年,北地百姓对大明归属感不强……,况且,如今北元归明,大量的土地跟百姓需要朝廷施以仁政对待!”

听到朱棡言说此事,朱元璋横眉道:“北地辽东,乃至山东,山西,甘肃,祁连一带,被北人占据近三百年。”

抱着手,朱元璋望着大殿的天井,幽幽道:“想要他们以大明朝廷为正统,何其困难!这些人的骨子里已经忘了自己是汉人。”

这里说的是自南宋以后,长期被北方政权所统治的燕云十六州还有辽东辽北等地。

接近三百年的统治下,这些地方的汉人远没有南方的汉人更接受大明政权!

甚至,大明经常发生南方人和北方人斗殴的事件。

“想要让他们重新归属大明,唯有在政策上一视同仁,以包容的姿态欢迎他们的回归。”

朱元璋的声音很沉重。

因为这是他一直以来最为担忧的事情!

他厌恶别人说他的大明只有半壁江山!

朱棡道:“这些事,只有大哥能做好!”

“所以儿子……,不能回答父皇的问题……。”

朱元璋凝眉:“那你告诉咱,你给老四说的啥?”

正趴在地上的朱棣猛然抬头。

啊?

朱棡扶额。

我就知道是这个二笔!

朱棣心虚的看了三哥朱棡。

朱元璋则是严肃且郑重的道:“贸然兴起战事,绝非明智之举!”

朱棡心头一震。

这时候,他总算是明白朱元璋为什么这么严肃,这么郑重了。

朱棡立马道:“回父皇,你是不是听到的……。”

朱元璋冷哼过接过话道:“平辽东,除倭寇,将大明龙旗,插满世界各地!”

“这些话,是不是你教老四说的?”

额……

朱棣脸色一苦,有些懊恼的低下头。

朱棡则是苦笑一声:“这些话……确实是儿子教老四说的。”

“胡闹!”

朱元璋冷哼道:“你这是好高骛远!”

此时的朱棡也明白为什么朱元璋会这么生气了,轻笑一声,揉了揉鼻子,说道:“爹,你是怕儿子将来就藩之后,贸然出兵攻打邻国?”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不说其他,就高丽跟倭国,今年都已经对大明俯首称臣!贸然出兵攻打藩属国,会让其他诸国如何看待咱大明王朝?岂不是会说咱朱元璋背信弃义,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况且,如今大明之国局,已经无力支撑军队远征!咱想的是,你们这些个藩王去了藩地,牧民生息,建城修屋,给咱大明的百姓喘口气。”

“最重要的,是你们这些个当哥哥的,去的都是北地!北地苦寒,民生疾苦,百姓流离失所不归中原管辖近三百年,唯有你们待民如子,仁厚爱民,将朝廷的政策落到实处,才能让这些百姓重新归汉。”

“老三,说到底,咱老朱家是农民出身的!农民,就不能忘了本,如今咱是富贵了,当上了皇帝,天子!”

“可咱不能就把根给丢了,不能老百姓再受苦了。”

朱元璋的话也一定程度的刺痛了朱棡的内心。

若是……若是自己是在大宋,其实想要改制,行商,会变得很容易。

但是这是大明。

“父皇……,孩儿并不是要出兵。”朱棡脸色有些涨红的道。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你又想以你的浮屠营打天下?咱告诉你,不行!”

“你是咱的儿子,是大明的王爷!”

“若是事事都要一个王爷冲在前面,别人会笑话咱大明朝无人可用!”

朱棡有些心急,拱手道:“父皇,您听孩儿细细说来。”

朱元璋伸出来的手缓缓停滞。

看着朱棡认真的脸色,朱元璋缓缓放下了手。

想要开口,却又想到自己这个老三是个奇人,脑子里面总是能够蹦出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关键是,实践一番,才发现老三想的事都是能办到的事。

大殿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朱元璋缓缓道:“你说可以,但绝不能损伤到百姓,大明的百姓苦!尤其是老一辈的,饥荒,兵马,干旱,都熬过来了。”

“要是咱朱重八再让他们受到损失,就是咱这个皇帝的不对了。”

朱棡深吸一口气:“儿臣知道,朱家的根在百姓之中,做人做事,决不能做自毁根基这种蠢事!”

朱元璋点头:“你说吧。”

“儿子首先要说的,是儿子这一次沿水路北上,沿途在船上所看到的,了解到的一些事情。”

朱元璋坐在龙榻上,静静地听着朱棡的讲述。

而随着朱棡的叙述,三人的思绪也都被带到了两个月前。

……

洪武六年,元月初三。

朱棡坐在甲板上,对于此次北上出征漠北的事情还有一些担忧之处。

后面,船上的几个应征来的老渔民正在用抛网打鱼。

楚力,赵武几个则是站在边上看的起劲。

“看看人家老渔民这力道,啧啧,百八十斤的撒网硬是给撒的溜圆。”赵武啧啧道。

那老渔民须发皆白,一边拉网一边回身笑道:“官爷说的哪里话,这都是咱老家伙养活一家子的手艺,没啥值得夸赞的。”

楚力笑道:“这可不简单!撒网就如咱们挥刀一般,姿势,力道,角度都得做到干脆利索!稍有拖泥带水,就是性命之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