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 第164章 玻璃的制作和大明工业

第一百六十四章:玻璃的制作和大明工业

事情很快就闹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而朱元璋第一时间就给了处置的办法,凡是涉案的士子今科均不中。

这个处置办法,可谓是干净又果断。

但这符合朱元璋的性格。

毕竟结合前两年选出来的这些进士老爷些的表现来看,出类拔萃的,没几个。

朱元璋也在考虑,考举制度的存在,到底合不合理。

“前年考上的这些进士,在当地表现不佳。”朱元璋看着几个偏远县上奏的奏折,连连摇头。

朱标也走了过来,朱元璋指了指桌面上自己已经批阅的那一叠足有半人高的奏折,道:“好高骛远,夸夸其谈。文章经义花团锦簇,但办其事来,却是一团乱麻。”

“有的则是颇具小才,可德行不正。竟然和当地县城中的寡妇勾搭起来……。”朱元璋言语中有些失望。

朱标也道:“这些士子缺少地方行政的经验,在地方上办案,也是昏招百出。”

“屈打成招,将好事办成坏事,朝廷的政令下发下去,也不能很好的落实。有些人上任接近半年,连田间地头也没视察过一次。”

朱元璋揉了揉眉心。

他连日批阅奏折,又遇到这些士子打人的事情出现。

也是心力交瘁。

朱标道:“父皇,不如用老三的法子,施行考核制度?”

说到这个,朱元璋精神头来了几分。

点头道:“老三的这个法子是可行的,以考核制度来决定官员升迁。让更多的官员自危的同时,将心力放在做实事上面。”

“但此法也有弊端,官员升迁太快,官位不足。其次功利心太重,竭泽而渔,也会造成反效果。唐太宗有言,治大国如烹小鲜。”

“而鲜则以鱼为表。灶上煮鱼,最为忌讳的便是用锅铲搅动,以致鱼肉散落,最终成了一锅烂肉。这一点,和儒家的无为而治不谋而合。”

“昔日王莽篡权,便是大开手脚,大刀阔斧。看似可行,但实则百姓受苦,官员自危,阳奉阴违之下,新朝也不了了之。”

“以此为戒,动可行,但不能大动。”

朱元璋脱掉布鞋,整个侧躺在软塌上,声音缓慢且严肃的道:“此法可暂用于新科进士身上。”

“是,儿臣这就去找胡相商议。”

朱标躬身。

朱标离去之后,朱元璋看着桌子上的折子暗暗出神。

“王伴伴。”

朱元璋喊道。

“老奴在。”王景弘进殿。

朱元璋一下子又沉默了下来。

沉默了一会,他摆了摆手。

王景弘退下。

朱元璋自顾自的道:“老三啊,这次老子就要看看……你这把刀,锋利不锋利了!”

……

朱棡在王府忙着烧玻璃。

一个多月前,他找到了那些送贺礼的广州商人,让他们从广州给自己带来纯净的沙子。

而朱棡着手烧玻璃,其一是为了建立暖棚,其二是为了……,嗯,秘密。

天气炎热,朱棡从军械监那边带回来焦炭正在一个坩埚之中熊熊燃烧,下面连接着一个很大的鼓风机,不断的拉动风箱,坩埚之中的火势就越来越猛烈。

而在坩埚之中,还有一个小的瓷碗,里面装着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等原料。

朱棡也不清楚会不会炸炉,或者烧出什么其他的东西,反正他是按照系统提供的单子去放的。

“此炭,居然真的能将沙子烧化。”

铁铉立于朱棡身侧,眉宇间满是惊奇。

旁边,盛庸和张玉也在。

“这是军械监炼钢用的焦炭,咱们大明的能工巧匠也是厉害,我只是提了提,他们居然真的就做了出来。”朱棡捏着下巴道。

他倒是有些信服后世人所说的,大明初期的科技水平,是远超于同等时期其他国家的。

单拎出来一个钢铁生产,大明就已经远超其他国家,如今朝廷在全国十余个省份都有铁矿在开采,其中以山西居多,其次是河南,陕西,江浙,江西,湖广等地。

铁矿厂的数量也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七十多座。

每年官营产铁总量也在七十万斤上下。

其中铁占一半,熟铁占三成,钢占两成。

而且这个数字,正在逐年上涨。

朱棡想起了自己后世看过的一篇帖子。

在明朝中后叶,全国的产铁数光是一个广东,就可以达到一百余万斤!全国的铁产量更是多如繁星,无法计数。

保守估计,或许能够突破千万大关。

铁,是推动工业发展的根基。

而且炼铁,也是无数穿越者的专利,朱棡也在之前就着手于炼制钢铁的准备工作,焦炭,就是其中的关键。

不过他还是小看了大明朝的工匠,没想到自己只是口述了一遍,他们便找到了炼焦的办法。

焦炭完全燃烧的温度可以达到融化铁水的程度,常用于高炉炼钢。

不过,实际上这项工艺在南宋末年就在广东一些小地方进行使用,但是由于北元的入侵,导致这项技艺一直沉寂到了现在。

【小说的主角光环,咱们先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七八百年年前就在使用这种炼焦工艺达到炼钢的目的。但欧洲是在17世纪初,才掌握了这门技艺。】

而一旁,负责拉风箱的李景隆已经接近虚脱。

俩时辰,四个小时!

你知道我怎么过的吗?

今儿个他还高高兴兴的来晋王府议事,还以为是殿下有什么好事落到自己头上,结果……,是来干苦力的。

很快,在李景隆几乎感觉不到自己双手的时候,朱棡终于让他停止拉风箱。

用火钳将那有些开始融化的瓷碗取出来,朱棡将其倒在了另一个瓷的模具之中。

待到完全冷透,朱棡将其从瓷碗之中取出,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

“我……我草,琉璃!这么通透的琉璃。”

李景隆眼珠子都亮了起来。

铁铉也震惊的看着朱棡手中的琉璃,喃喃道:“琉璃,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般世间奇物,居然是一把沙子烧制出来的。”

盛庸称奇,感叹道:“殿下真乃神人也!”

朱棡看了看手里的玻璃,微微一笑。

“世间万物皆可追溯其源头,佛门讲因果,道家讲轮回。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只是一个源头在作祟。”

“你们只觉得沙子变琉璃看似稀奇,可想过,为何沙子会变成琉璃?”

说到这,朱棡想到了一百多年后,那个可成圣人的家伙。

可惜,没能见到他的风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