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 第167章 何人敲响登闻鼓?

第一百六十七章:何人敲响登闻鼓?

御武殿位于承天门左手边的武英殿侧,朱元璋平日在奉天殿下朝之后,基本都在此地处理政务。

【北京紫禁城明代是仿制南京建造的,所以最先出现奉天殿这些名称,是南京。】

殿门,王景弘正在指挥着宫女太监们将御武殿的门窗关好。

殿内宽敞整洁,铜制的香炉之中正在飘着寥寥几率淡白色的白烟,香炉精致华美,盖顶浇筑有一只腾云驾雾的仙鹤,栩栩如生。

朱元璋坐在一旁看着奏折。

他似乎每日都是这样,日复一日,从不间断。

若是论君王的努力程度和对朝政的用功,朱元璋要是谦虚几句,其他的人就只能乖乖闭嘴。

也许有人会说如康熙,李世民,或者北宋赵祯这些皇帝可以比之朱元璋。

但是朱元璋的出身是什么?

是乞丐,是土农民!

并且,他是二十岁才开始真正开启自己的开挂生涯。

单论起点,整个华夏五千年,只有一个刘邦可以与之比较。

但是刘邦在政绩上面,远不及朱元璋。

因为朱元璋是真正意义上,做到了驱逐外族,统一中华的皇帝。

朱元璋出身农民,二十岁才开始行军打仗,称王之后,意识到自己文化方面的薄弱,所以不断跟着李善长,刘伯温,宋濂学习文化知识。

在文化方面,他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就达到了相当博学的水平!他的诗句多在‘御制文集’之中传世,并且多达一百多首。

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在打败陈友谅的百万大军之后,于一寺庙之中豪气冲霄题下的‘示僧’。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并且朱元璋的诗句多为惊天动地的豪气之诗,如一首‘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晨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便可以看出朱元璋的心中豪气。

所以说,朱元璋虽然残暴,可绝对是一位合格的帝王!

毕竟在那个时代,想要让人害怕自己,唯有。

杀!

“行了行了,都关上你要憋死咱啊?”朱元璋放下折子,说道。

正在关窗户的小宫女立马吓得神色煞白的跪了下来。

王景弘也赶忙跪下:“老奴请罪……。”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板正的脸上有一抹兴奋之色,道:“北元皇帝达蜡进奏,说要来应天久居。”

王景弘抬头,谄媚道:“北元的皇帝这是要臣服于陛下,这可是大喜事。”

“哼哼,都是咱老三的功劳。”朱元璋笑了起来。

朱元璋穿上地上的布鞋,叉着腰走到窗口,看着外面下着大雨的皇宫,道:“给淑妃说一声,咱今晚去她那儿。”

朱棣马上要成亲了,朱元璋也有意去多陪陪李淑妃。

孩子转眼间就长大了,也闯出了一番事业,朱元璋心里高兴的同时,也不免心中有些几分感叹岁月无情。

王景弘笑着‘诶’了一声,刚准备起身,突然身子就僵在了原地。

朱元璋正打算去架子上取折子,也是有些惊疑的停住了手。那深邃不波的眸子之中,也露出一点诧异。

“咚……咚……咚……。”

战鼓声?

朱元璋仿佛条件反射的转身,这声音他再为熟悉不过!

这是战鼓!

微弱的鼓声由远而近,可却震慑人心!

一生医生,缓慢而凝重,好似心跳一般。

原本声音嘈杂的大雨也仿佛在这一刻,小了很多很多。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了这郑重而深邃的鼓声。

王景弘脸色慌乱的转身,道:“陛下……。”

朱元璋立掌,王景弘当即闭嘴。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了承天门外。

明朝立国时,朱元璋承天眷命,治理天下!

故而,皇宫正门,谓之承天门。

“登闻鼓!”

……

“登闻鼓!”

“何人敲响登闻鼓?”

“叩阙?有人告了御状?”

“老天爷,可千万别是什么大事。”

六部衙门就在内城的御道边上,相隔不过一里,距离宫门也不过几百步,此时登闻鼓敲响,响彻天地!

六部官员纷纷丢掉手里的文书,着急忙慌的去了宫门口一看究竟。

而这时候,不光是这些官员来了,就连那些听了消息的新科举人,还有那些落榜的学子,都来了。

从两人叩阙到现在,不过半个时辰。

但宫门口的大道上,已经聚集了三四百人。

“伯宗!”

齐文匆匆而来,便看到吴伯宗那浑身浴血吊在登闻鼓上的身体,他的整个屁股都被打的皮开肉绽,那身儒袍被打烂,血肉模糊的屁股就这么敞开。

可此时,他还是如此无畏,无惧的挥舞着自己手中的鼓槌。

“咚……咚……。”

另一边,郭翀也和吴伯宗一样,挥舞手中的鼓槌。

齐文一下子哭了,喊道:“伯宗啊,何苦啊,何苦啊!”

一旁的江西士子不断的眼中流泪:“吴兄,咱们不怪你,考不上便不考了。就是回去教学,也总不会饿死。”

一旁也有士子沉默,讥笑,不忍。

那些面露嘲讽的士子面色阴冷,笑道:“告御状?怎么不直接打死他。”

“这郭翀也是喜欢找事!”

而更多的士子,则是眼神震撼的看着吴伯宗和郭翀两人。

‘咚!’

鼓声如雷。

‘咚!’

如心脏在跳动,如雷声滚滚,震颤人心。

‘咚……。’

当一声鼓声落下,承天门的正门,缓缓的打开!

这一刻,恢弘的皇宫睁开了那双龙眼。

士子们默然,安静却震撼的看着承天门中门,那缓缓打开的门,宛如一只沉睡的苍龙,睁开了双眸。

守卫皇城宫门的老兵此时全部分立于宫门两侧,他们在等待。

在鼓声中,吴伯宗那摇摇欲坠的身体突然倒下,他虔诚的跪拜在地上,于自己的肺腑之中,发出了一声震天的怒吼。

“陛下,学生冤哪!!!”

冤?

1所有人都惊呆了。

当吴伯宗那声嘶力竭的声音响彻承天门,所有人的身体都僵了一刹那。

大明开国六年,可还没谁敢在皇宫门口喊冤!这是一种默许,一种默契!不管是淮西人,还是文官,都不会乐意见到有人前来告御状。

而如今,这种默契,被打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