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 第170章 资本家看了都落泪

第一百七十章:资本家看了都落泪

想退休,不可能。

这就是老朱的意思。

老朱御下的手段,资本家看了都要流泪。

对于刘伯温担任审查御史的事情,老朱也只是好奇,但是并不意外。

如今御史台是詹微在管,刘伯温这个御史中丞基本没事可做,而且如今朝中局势复杂,刘伯温也没有可以上奏的事情。

他太懂明哲保身了啊。

但是今日,刘伯温的态度,却让朱元璋有一些意外。

刘伯温看着朱元璋,问道:“陛下,坊间之事,已传遍了京城。”

“士子叩阙喊冤,整个京城上到官员,下到黎民,如今都对此事议论纷纷。”说着,刘伯温苦笑道:“恩科取士,居然闹出如此变故,千古罕见啊。”

朱元璋的脸色从笑容满面,变得淡然冷漠。

“刘夫子这是什么意思?”朱元璋脸色僵硬的问道。

刘伯温起身,拱手拜下,喊道:“陛下,老臣敢问,于奉天殿重新阅卷,是否是要重新编排此次春闱榜单?”

老朱没有回答。

倒是一旁的朱标看似安抚的道:“诚意伯,如今陛下也在考虑此事。”

“昔年元庭逃离漠南之后,残余势力多在北地肆虐,朝廷多次派兵清剿,百姓也是深受其害。同时对北方的文教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

“如今论整个大明朝廷,南方不管是农业还是赋税发展都强于北方。”

“如今北方士子赴京考举,且不论其他。单论考官而言,都是当朝学问杰出之人,北人若是中举确实不多,那是不是他们的卷子,确实……。”

朱标的话让刘伯温有些愠怒。

“殿下!”

刘伯温声音微微拔高了几分,道:“南北一统,方为大明!若是真的要重新编排其排名,那势必就有南方学子落榜。那北方人这边确实是挑不出来什么,可南方学子呢?”

“上榜之后又被赶下来,此乃诛心之举!若是朝廷取士,光靠几个学子闹腾一番,就要重新审卷,那南方人又作何想法?”

“是不是他日他们也去宫门闹一番,又要重审?”

“况且,陛下如今重新审卷,就一定公允吗?陛下此举,就摆明了希望北方学子中举,难免会有人依附陛下此举,投陛下所好。”

刘伯温……,你特娘的……。

硬气了啊!

朱元璋看着面前的刘伯温,只觉得自己看着他有些陌生。

这老货跟了自己那么多年了,还是头一次这么硬气!

朱棡也站在一旁低着头。

老刘说话还是有真知灼见的。

朝廷此举……,势必会让南方人心里不舒服。

朱元璋面色一沉,问道:“刘伯温,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刘伯温退后两步,跪在地上,郑重道:“陛下,不可一昧折中!陛下如今之举动,就是在和稀泥!按照陛下这般行径,岂不是说,朝廷此次科举,确实有猫腻?”

“重审,就是为了一些给个甜枣,多录取几个北人,以堵住悠悠之口?可史书堵不住,天下百姓堵不住,千万读书人笔,堵不住啊!”

“陛下,不可一错再错了!”

‘砰!’

“刘伯温,你大胆!”朱标竖眉怒吼,沉声拍桌。

刘伯温刚正,神色不变,双膝跪地,却腰背挺直的拱手拜道:“老臣,是诤臣!”

朱元璋先是愣住,随后起身,叉着腰乐呵的看着刘伯温:“刘夫子啊刘夫子,你是在说朕昏聩?还是说朕糊涂?”

“这么大的事,朕没有考虑这些?”

“若是按照你这么说,就这么充耳不闻,当做什么也没发生?还是重新科举,按照人情补录北方士子?至于吗?啊?”

朱元璋突然一怒,声音浑厚如雷霆,怒斥道:“咱看你就是在指着咱的鼻子骂咱,骂咱昏聩!骂咱无能!”

刘伯温抬头:“陛下……。”

“你是非要咱下罪己诏?”朱元璋冷笑问道。

下罪己诏?

朱棡翻了个白眼。

你就算是把今科士子全杀了。

老朱都不可能下罪己诏。

刘伯温匍匐在地。

朱元璋气不打一处来。

刘伯温就是想要他这个当皇帝的承认过失,可这现实吗?

“你这个糊涂脑子!”朱元璋半天憋出来一句。

刘伯温苦笑:“老臣绝无此意。”

“老臣……善于明哲保身,许多事情不愿掺和其中。可这一次,老臣不保了。科举乃是国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一场好好的科举变成一场坏事。”

朱元璋气得额头青筋暴跳。

咬牙切齿的看着这个刘伯温。

昔日怎么没发现你骨头这么硬?

“咱跟你说了这么多,你还是不明白咱的意思?”朱元璋咬牙问道。

刘伯温抬头。

这时候,朱棡赶忙跪了下来,道:“父皇,儿臣请旨,和刘御史一起……,彻查此案!”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

摆手道:“咱累了,你回去吧!”

说完,朱元璋气冲冲的就朝着殿外走去。

一场好好的晚饭,也没吃个痛快的,最可怜的朱棡,吃了两口,刘伯温就来了。

跟着刘伯温出宫,朱棡无奈道:“您就不能晚点来?那碗饭刚到嘴边。”

刘伯温双手负在身后,边走边道:“等不及了!”

“您下次能不能惜命点?”朱棡又问道。

刘伯温抚须一笑,缓缓道:“陛下会杀的人很多,但是不会杀有用之人。”

“刘基虽然老了,但是还有几分用处。不用到没办法用,皇帝不会杀了我的。”

明朝最强压榨员工代表。

朱元璋。

但是刘基的话也说明了。

卸磨杀驴,是老朱的一贯手段。

奉天殿,第二次的阅卷显得有些压抑。

面色铁青的诸多翰林学士,纷纷结束了手头修撰文书,典籍的工作,加入到了这场科举考卷的阅卷之中。

坐在角落之中的翰林学士刘文玉,还有翰林学士曹禺,面色有些难看。

怎么审?

如何审?

重新审理试卷,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因为谁也不知道,北方士子的试卷到底是哪个水平。

而且,大不了就两种情况。

第一,维持原状,还是南方人多,北方人少。那皇帝大动干戈下的圣旨算什么?儿戏?这种情况,不光会激怒皇帝,还会激怒士子。

第二,录取北方士子。

那更不行了!

那岂不是说明,此次科举……确实存在猫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