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 第301章 本王请你们来,不是吃闲饭的

第三百零一章:本王请你们来,不是吃闲饭的

“王妃,还是缺人手,五月份预计的二十万斤钢材现在只有七十多个炉在同时工作。”

“王妃,我们运输部也差板车,现在水泥厂那边跟我们抢板车,一天就三百多辆在工作……。”

徐妙云看着各部门上交的册子,凝眉不展。

三月份工厂全面开工以来,大同府就真正的进入了忙碌。

各工厂,各运输队的单子源源不断。

而现在开始面临第一个问题,人手不够,运输力不够。

“人手不够就从道路大队那边申请,蔚州大同官道刚刚完工,他们可以休息一个月。开出高价请他们到钢厂来上工,并且补贴他们劳务费,每天多给十个大钱。”

徐妙云深知该出钱的时候就不能吝啬,如今整个大同热火朝天的劳作,若是这个时候给匠工们浇一盆冷水,会让原本不大的事情影响到后面的发展。

若是采用徐妙云的办法,人手的问题可以解决。

这时候,周仁带着人走来。

“大掌柜。”周仁知会了徐妙云一声。

徐妙云抬头,问道:“何事?”

周仁把手里的一张纸交给徐妙云,徐妙云看后脸色有些难看。

财务账册上还有三万七千多贯的空余,这是钢厂单独的账册,五月份的各项费用已经提前预支出来,也就是说五月份结束之后,这三万七千多贯就是钢厂全部的资金。

少!

太少了!

徐妙云精致的脸蛋上愁眉不展,她沉思着寻找解决的办法。

思来想去,怕是只有从王府支钱才能继续运作下去。

可是王府的钱还要支持集宁的开销……。

周围各厂房的管事,还有运输队的人也都唉声叹气。

这炼钢的法子是捣鼓出来了,可没钱去运作也是白搭啊。

徐妙云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说话,可下一秒,她的柔荑突然被一只宽大的手掌给握住。

徐妙云下意识转身,迎面撞到了身后的朱棡怀中。

“遇到难事了?”朱棡温柔的声音自口中而出,落在徐妙云的耳边。

徐妙云后知后觉,见四下都是人,心乱如麻的想要挣脱开。

“参见王爷。”

在场众人也纷纷躬身行礼。

朱棡摆了摆手,就这么抓着老婆的手,问道:“遇到什么事情了?本王见爱妃这么愁眉不展的。”

这话明显带着秀恩爱加责怪的意思。

周仁无奈道:“王爷……。”

周仁道清楚原委,朱棡也看了一眼周围的掌柜的。

这些人都是兴国商会招揽的人才,朱棡看这些人那一脸迂腐呆滞的模样,没好气的道:“没人就去挖人,山西这么多商人手里有车队,出钱请他们来送不就行了?为什么非得咱们自己出钱出人来运送货物?”

众人先是呆滞,随后眼前一亮。

太原、洛阳、开封这些可都是老城了,每个城都住着几十上百万的百姓,商人来往这些城市,一个商号手里就有几十上百辆板车!这些不都是人手和资源吗?

徐妙云这时候也抬头看着朱棡。

朱棡握着老婆的手,继续道:“没钱就挣钱,钢厂打了这么多钢材不是拿来好看的,全部弄来打造农具!锄头、镰刀、斧头,这些东西寻常百姓哪家不用?有用处就有市场!”

周仁站在一旁,从刚刚的呆滞之中回过神来。

他听着晋王所说的话,心里掀起狂涛骇浪。

有用处就有市场!

何其精辟的道理。

有人用,就有人买!

古往今来的商业,不正是如此形成的吗?

朱棡说着,回头笑着看了看徐妙云,给了徐妙云一个安心的眼神。

“我来了,就没事了。”

多简单的一句话。

也代表着朱棡无限的自信!

跟挂b讲道理,这本身就不合理。

徐妙云内心的小情绪烟消云散,只此一句,徐妙云便心尖儿都酥了。

“嗯,我听你的。”徐妙云点头,轻声轻柔,垂头看着脚尖。

“福儿,带王妃下去用膳!”朱棡揉了揉夏福的脑袋。

夏福点了点头:“奴婢遵命。”

徐妙云和夏福离开,朱棡这才脸色一板。

众人纷纷低头,意识到王爷并不是没有发怒,只是碍于王妃在场而已。

“事情就是这么办的?”朱棡目光如炬,瞪了一眼众人,尤其看了一眼周仁。

周仁赶忙俯身:“王爷,是小的问题……。”

他冷汗淋漓,他有如今的地位全是王爷看得上他,离开了王爷的赏识,他周仁算什么玩意!不过是在京中的劳力工一个,干点散活养家糊口,哪能像现在这样,每个月拿着十贯钱的劳务费,还有京中的小宅子。

朱棡严厉道:“不是谁的问题,而是你们出了事,只想着交到上面,而不是想着如何处置!没有办事的魄力,没有定主意的胆子。”

一边说着,朱棡带着人走到钢厂内部的工房,工房用铁做的柱子加上青瓦搭建,四边通透没有遮掩。一个二十丈长,三丈宽的工坊下,排列着十座高炉,每个高炉加料口都在侧面,正上面的烟囱通往屋外。

下面则是用木头做的拉箱式鼓风机,鼓风机连通绞盘和一根铁做的棍子在外面,外面是引来的溪流,水是山上引下来的,所以水势一般来说都很湍急,并且上游修建了水坝,可以做到截流之后精准引流到水车处。

工房之中热火朝天,工人们面前穿着兽皮做的皮毡,有效阻燃隔热。

这样的工房这里一共有七十多个,也就是七百多个高炉。

高炉的材料是耐热砖搭建的,可以反复使用,每一炉一次性平均可以炼出五十斤左右的铁水,再经过除碳之后,送到后面的锻房,用十几个人拉动的锻造机捶打,便成了钢材。

“现在有多少可以打铁的铁匠?”朱棡看着那些裸露肩膀的工人,问道。

“不低于五百人!”周仁连忙回答。

“五百人?都在炼钢?”

“是……。”

“这些活以后不用他们参与了,每一个工房留两个老手看着,其余都用新人。本王花了大价钱请来的铁匠,不是为了在这炼钢。搭建工房,准备铁毡铁锤,让他们打造农具!每打造一把,奖励三个大钱。”

“另外送信去各州府衙门,就说大同府这边有质量好的农具出售,让各地府衙发动商人前来购买!”

朱棡竖起手指:“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挑选二十个手艺高超的铁匠,参与造车。”

“本王要成立一家车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