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 第339章 欺师灭祖了啊

第三百三十九章:欺师灭祖了啊!

七成这个准备金率是相当高的了。

在后世,准备金是可浮动的,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准备金是用来刺激民间消费,掌控国民市场经济的一种手段。

准备金下调,则说明经济不景气,资金供应链短缺。并且相应的存储利率也会提高,以刺激百姓将钱存在国家手中。

准备金上浮,说明经济形势缓和,利率也会下调。

利息这个东西朱棡暂时还没准备颁布,因为涉及到个别地区的通信以及交通。这玩意是刚需,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钱哪来的?”朱元璋突然错愕的转头问道。

十多万贯的现钱,哪来的?

老三之前缴获的几十万可都是花的干干净净的。

徐妙云苦笑了一下,随后解释道:“王爷将漠南行省的一千三百顷草地和三万头羊羔给抵押给了十几家商户,这十几万……。”

“胡闹!”

朱元璋顿时气的胡子都立起来了。

老子朱家的家业,就被你这个小兔崽子这样拿来糟蹋?

果然,这些个行商的没特娘的一个好东西,就该全部砍了!只要砍了,啥都是咱的!用得着费这劲?

徐妙云面色有些古怪,因为王爷说了,只要说了这事,皇帝肯定要吹胡子瞪眼。

朱元璋气呼呼的问道:“商票发行了多少?”

“二十七万贯,准备金二十万。”

“这二十万,怎么赚回来?”朱元璋还是比较关心这个问题。

准备金一时半会动不了,这是商票能够在市场上流通的根本,有这二十万,才能确保商票运作。钱币想树立可靠的公信力,就不能出现一点点问题!

只要钱币在运作过程之中失信,百姓纷纷抛币,即便你以后做的再好,百姓都会产生纸币不可信的观念。

徐妙云轻声道:“父皇可还记得两个月前,儿媳送回京的那一纸文书?”

朱元璋抬眼,回想一番之后问道:“可是那一支兴国酒业的股……股什么来着?”

“是股份协议,是关于兴国商会下属的兴国酒业的六成股份的持有,也就是父皇拥有兴国酒业的六成的利润!”徐妙云解释道。

朱元璋摆了摆手:“你们两口子的东西分给咱作甚?你们自己的日子过的也不宽裕。咱不要这个钱,你们自己拿去处置吧。”

徐妙云微微一笑。

“这样啊,那儿媳也就勉为其难的接受父皇的圣恩了。这一万七千贯确实是解了儿媳的燃眉之急。”

“嗯,不过是一……一万七?”

朱元璋突然睁大了眼睛。

多少?

“一万七千贯?”朱元璋声音陡然抬高了一些。

他以为就两三千贯,毕竟你卖酒你能卖啥钱?一斤酒在京师撑死也就三四十文钱,两三千贯那都是多少斤酒了?

结果徐妙云说了个朱元璋完全没有勇气去想的数字。

一万七千贯!?

徐妙云点头:“回父皇,是一万七千贯,没错啊。”

朱元璋下一秒就开始心在滴血了。

他此时想收回自己的话。

可君无戏言。

怎么办?

他也万万没想到,打脸来的如此之快。

“也好。”朱元璋咬了咬牙,露出一个笑容,只是这个笑容怎么看怎么别扭。别看他是皇帝,可他自己的后宫过的清苦的很。

都说他是最质朴节约的帝王,可你以为,他就不想过的稍微富裕点?

没办法啊,不能残民害人,更不能加收赋税,没有金钱入库,他也只能是过的清苦些。可这不代表老朱不爱钱啊。

是个人都爱钱。

眼睁睁看着一万多贯就这么从眼皮子下面溜了,这事谁来谁心里都不好受。

可偏偏,面前的又是自己儿媳妇,总不能跟儿媳出尔反尔吧?那自己这个皇帝是又说了戏言,又丢了面子。

想到这,老朱心在滴血。

想找个地方安安静静的哭会。

而这时候,一个冒冒失失的身影冲上了城楼。

是翰林侍读李敏。

李敏原籍江西,现任翰林侍读教学皇长孙读书。朝中如今的大儒已经不剩几个了,李敏是被朱元璋顺手抓来的,因为李敏这个人脾性和其他桀骜的大臣不同,这家伙是个很佛系的人。

他本来是工部尚书,但这两年大明工部尚书这个位置极为重要,他感到能力不足,于是乎自己主动致仕,想回江西老家教书。

朱元璋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毕竟李敏实在是不上进,年龄也不小了,留在朝中也没什么大用。

但是话说完,朱元璋后悔了。

朝中如今没几个大儒,翰林院被清理了一波之后,朝廷在士林之中其实有些受人微词,尤其是清流那边。朱元璋虽不在乎这些,可自己也不能白白受人诟病啊?

这事也好解决。

多给翰林院补充几个人不就完了?

于是乎,李敏还没走出奉天殿,一纸召他入翰林院的诏书就下来了。

李敏是又气又喜,气的是自己这么大年纪了还被玩弄了一番,喜的是自己入了翰林院,多多少少以后也是个名垂青史。

这一次,里面是来陪教朱雄英的,同时顺道去看了看家乡的学子们。

也就是,吴伯宗。

“陛下!陛下!不得了了!不得了了啊!!”

李敏神色狷狂,发型突出一个桀骜不羁,一张老脸上又是泥土又是血痕,看起来跟个发疯的疯子没什么区别。

朱元璋下意识的后撤了两步,随后赶忙让人搀扶起李敏,问道:“爱卿何故于此?”

李敏一屁股坐在地上。

随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双手在地上不停的拍击,大喊着:“欺师灭祖欺师灭祖啊!!”

这事得从李敏去见吴伯宗说起。

吴伯宗是家世不错,吴家从祖辈开始就是有名的读书人,曾祖父是宋代的进士,曾祖的弟弟吴明扬还是文天祥的幕府成员,加入文天祥的勤王大军挽救宋朝。

其次,吴伯宗的祖父,父亲,都是元朝的举人,被人称为‘东吴世家’,这个东吴,只是指的吴家这一家。

李敏跟吴伯宗的父亲乃是故友,又是酒友,所以来此照看照看故人之子,也是人之常情。

结果找到吴伯宗,见吴伯宗居然光着脚踩着泥在地里拔草。

单是如此也就罢了,可他跟吴伯宗聊天,吴伯宗居然说……居然说读书只能明理,而不能立身!

这是什么道理?

他追问下去。

结果吴伯宗信誓旦旦的说‘读书人都错了,书上的道理,不如脚下的道理。’

欺师灭祖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