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 第381章 可称:长生帝

第三百八十一章:可称:长生帝

“咚咚咚……。”

微风轻拂,今日罕见的是一个多云天气。

天地明亮,日光照不出人影,却让人感受到气温的缓和,一阵微弱带着街边羊肉汤香气的微风吹过,吹动饥肠辘辘的人心里的馋虫。

定睛一看,好家伙,街边尽是各种吃食,面片汤、炊饼、金陵板鸭、阳春面,比比皆是。

可饶是如此,那些早就提前占据了好位置的百姓们还是强忍着腹中饥饿,看着洪武门外大校场之中已经准备齐活的场面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这一日,百姓们议论最多的,那就是关于浮屠营的封赏了。

百姓们并不知道这场看似慷慨激昂的盛会背后有着多少官场上的暗流涌动,他们只知道看着解气!看的提气!

丝毫没有人去在意他们当初指责浮屠营战败时的嘴脸。

民嘛,千百年向来如此。

随波逐流,才是九成人的人格。

随着那朱红色的宫门大开,皇城之中缓缓出来两队引驾力士,各自持着大纛而出,随后分列御道两侧,旗帜随风起舞,而后皇城门洞之中皇帝的仪仗缓缓出现……。

黄盖伞下,大明最尊贵的皇帝陛下坐在銮驾上被十六个力夫抬着走出。身后跟着文武百官,浩浩荡荡的朝着校场而来。

恢弘的场面,盛大的队伍!

近三千人的仪仗,数不清的宫女太监依次排列,以及分列队伍前中后的卫兵,还有规模庞大的鼓吹乐队,有超过三十种乐器,总计人数超过五百人!

这就是大明皇家的尊贵。

盛会举行的并不复杂,不过便是用再多的笔墨,也难以去形容这场盛会的震撼程度!

整个礼部昨夜是彻夜未休,上上下下四个部门包括:仪制、祀祭、主客、精膳四司全部没有休息,另外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也快速运转起来。

不过有些无语的是,昨夜不少六部九卿的官员正在布置着今天的这场盛会,莫名其妙就被锦衣卫的给抓去了诏狱之中。

而且是从岗位上给活生生拷走的。

那些下属的官员都傻了。

没了领导,他们听谁的?

好在胡惟庸跟李善长临时任命,立马开始组织官员和军队准备这场盛会。

礼乐声,擂鼓声,响彻校场。

并且还有鞭炮响起,宛如大年一般热闹。

在校场之中,最先登场的是漠北的使团,他们在这场盛会上正式献上降书,并且接受大明的敕封。

朱元璋倒也大方,根据各部落的人数以及地理环境,封了三十多个四品上骑都尉,其余的也都是五品校尉。

这是官职,不是爵位。

大明非军功不得封爵,能够给官职,已经是朱元璋网开一面。

期间,原北元齐王,现任大明宁国公扩廓帖木儿也出现在了校场之中,站在朱元璋的侧首方,代表自今日起,漠北再无其他政权。

并且,由一个草原部落的继承人发起的呐喊,将朱元璋称之为‘天可汗’。

天可汗吗?

朱元璋坐在椅子上,双手平放在扶手之上。

这一刻,饶是老朱心神沉稳,也不免出现了一些恍惚之感……。

继明军打败陈友谅,收复中原,守土复疆,开创大明之后,朱元璋又一次在汉人崛起的史书上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咱……,不喜欢这个名字。”

在万众瞩目之下,朱元璋摇了摇头。

李善长,胡惟庸,纷纷愣神。

就连刘伯温都恍惚了一下,如此……。

“说起天可汗,人们想到的都是唐太宗!那是八百年年前的人物,和咱老朱扯不上关系!”

“咱老朱,绝不活在他李世民的名号下。”朱元璋淡淡道。

李善长灵机一动,当即跪地高呼:“陛下,老臣以为使者乃是好意!如今大明君威初临漠北大地,是该以一个契合漠北草原人的称呼让他们记住您的圣恩。”

“草原人没有称呼陛下的习惯,不如以他们的称呼,称呼您为……,长生帝……。”

……

长生帝……。

这个名号,是不是太大了?

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乃是元始天尊第九子,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南极仙翁!

刘伯温皱了皱眉,若是用这个名号,道门那边,会不会有点意见?

而还在众人考虑的时候,那边的诸多使者已经跪地高喊“长生帝陛下万岁!”

长生帝吗?

朱元璋缓缓起身。

中原的皇帝,似乎已经满足不了老朱的心,再当一当漠北的皇帝,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百姓们也被震住了。

长生帝陛下?

这般称呼,古往今来有多少皇帝能够做到?

这是基于蒙古人的神,长生天上做了改变!

这一刻,百姓们纷纷响应,他们不在乎什么道家不道家的,他们只在乎自己的皇帝是不是这天下第一帝!

朱元璋缓缓抬手,以浑厚,响亮的嗓音道:“众爱卿,平身!”

……

至此,朱元璋继洪武大帝的名号之后,又得到了一个影响漠北几百,乃至上千年的名号。

大明洪武长生……帝!

漠北也成为大明的领土,每个部落,每年要朝贡足够的牛羊,并且无条件的接受大明朝廷的驻军安排以及生意往来,绝不能封锁部落与大明朝廷的来往!

同样的,作为交换,朝廷的驻军会保护他们的安全,并且遇到外敌来犯,朝廷会做主肃清或者剿灭。

原来的大明没那个底气。

但是未来的大明,有!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天眷命,扩土中原,鞠躬二十余载,残庭残喘于漠北故地,俯瞰中原,朕心难安。今大明斥候遇袭,晋王棡领兵深入漠北荒漠八百余里!一战定鼎漠北,漠北一战,将士壮志诚成,护我大明疆土,亦开疆万里之遥!可谓壮瀚!”

“今:追封浮屠营营长,大明五品武德将军楚力为镇北侯!食肆二百户,赏:金一百两、银一千两、绯服一套、犀带一条、宅邸一座、允屯田八百亩,牛羊各五十匹、粟米十五石,布帛二百匹、茶三十斤。”

“另:追封楚力夫人徐氏为四品诏命夫人,”

“其余战死官兵,皆有抚恤,立烈武祠于城北,永受供奉!凡战死官兵直系亲属,可见官不拜,转为良籍!每家抚恤金十两,银百两,赐玉带一条。”

“……。”

ps:追封肯定要比寻常封侯高得多,死的就是封王都没用,又不能世袭罔替,更别提有什么实权。老朱这么忌惮权利,徐达这些死了还是给追封了王,所以不要纠结楚力这个侯爷的爵位。像盛庸这种活着的,连爵位都捞不着,毕竟明朝最低都是伯爷!

另外有什么意见,尽管提,我没办法在评论区回答,但是你们每个评论我都会看,而且会看得很仔细,一遍遍的看。由衷感谢那些追看很久的读者,你们就是我的是精神食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