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 第400章 朱棣的小心思 (附几句小心思)

第四百章:朱棣的小心思 (附几句小心思)

朱棣惊醒,这才发现自己原来躺在床榻上睡着。

起来咕嘟嘟的灌了一大口水,朱棣点燃蜡烛。

门外,朱棣身边的几个随行太监之一的小强听到屋里的声音,站在门外问道:“王爷,需要奴婢伺候着吗?”

朱棣‘嗯’了一声,小强这才打开门走了进来。

“王爷,您吩咐。”

“给本王去寻一个保定府的本地人,最好是渔民!”朱棣道。

小强领了王令出去办事,朱棣则是穿着一身宽大的羊毛袄子坐在凳子上,想起刚刚看到的三哥,以及三哥手里的鱼竿,朱棣兴奋道:“三哥,这回帮大忙了。”

朱棣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位于保定府边缘的西塘。

也就是白洋淀。

朱棣曾经跟朱棡一起讨论过保定发展前驱的几个项目,其中就有关于白洋淀开发的项目。

尤其是其中的芦苇以及里面数量庞大的鱼群。

没吃的?

那就吃鱼!

而询问了渔民,也让朱棣彻底放心下来,白洋淀里面的鱼群非常丰富,并且数量庞大!不过碍于捕鱼手段的不全,一直无法形成产业。

朱棣找到之前朱棡给他的册子,从中找出了腌鱼以及鱼类制品的制作方法,其中还有个原料,盐!

盐的价格得打下来。

说起来这是朱棣第一次平心静气的静下来看一本书,以往他可没有这么仔细且谨慎的对待过这些让人头疼的文字。

册子是朱棡亲手写的,上面都是一些兑换来的现代工艺制品的制作以及转换。

其中一条,就是采岩盐的方法以及提纯岩盐的方法。

而在此之前,朱棡曾经跟朱棣说过一个整治孔家的办法。孔家所在的山东有大量的盐山。在这个时代,岩盐也被称之为毒盐,无法食用。

原因就是因为岩盐之中含有的大量重金属沉淀,相比于井盐,岩盐的重金属含量相当高,吃岩盐一段时间就会让食用者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

所以长此以往,岩盐都被人视为毒盐。

但是朱棡所写的册子里面有办法。

以提纯的手法分离岩盐之中的重金属。

由于岩盐并不是单一的氯化钠,其中还有许多砂子跟土,古人无法彻底解决这种杂质,所以岩盐一直是作为毒盐。而以朱棡记载的方式来提纯,就可以得到精炼的细盐。

朱棣想到这,第一时间就打算前往山东跟孔家谈生意。

孔家到底乐意不乐意朱棣不知道,但是这事,必须让孔家把肠子都给悔出来!

……

月朗山,好汉寨。

这已经是朱棡在这里安顿下来的第三十多天。

具体几天也记不住了。

反正朱棡几人已经彻底在这混熟了。

校场上,朱棡看着领头的黄连带着弟兄们做操,一个月下来,那些像是原始人祭祀的场面已经基本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动作以及铿锵有力的呐喊。

天上飘着雪花,地上脚面深的雪被踩的一塌糊涂,还可以听到脚底板踩在雪上的声音,有些刺耳。

“喝!”

众人齐刷刷的发出呐喊,整齐划一的以一个‘刺’的动作出手,就算他们手里拿的全是木棍,却依旧气势非凡。

到了晌午,众人开始吃饭。

毕云涛擦着脸上的汗,感慨道:“这每天出出汗就是特娘的痛快!之前我还有些腰疼,这段时间全好了。”

日常操练持续了一个多月,山寨的兄弟们起效已经非常明显,无论是精神头还是身体素质,都有显着提升。

当然,最大的提升,还是兄弟们的纪律性。

“咱们还得多谢三当家!”黄连道。

“若不是三当家给咱们当头一棒,咱们也不会有如今的幡然醒悟啊!咱们当初来当山贼,可不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吗?想起咱们以前,哪有现在这样精神?”

其余的兄弟们也纷纷附和。

“你们不怪我这么折腾你们?”朱棡浅笑问道。

其余人脸色微微讪笑。

刚开始几天,他们基本都是怨气横生的,毕竟那几天他们实在是累得够呛,第二天起来连带着腿都是软的,加上晚上又学识字,困得连眼睛都睁不开!每次迷迷瞪瞪的要睡觉,就被大哥被毕云涛一脚踹醒。

但随着时间过去,加上那新颖的拼音识字法,他们发现,识字好像也不难啊!

现在几个脑子灵光的已经能够拼出一大段完整的话了。

二哥孙福龙摇头说道:“三弟多虑了,如今兄弟们对你只有感激,没有半点怨言!”

“其实,我在入山之前是元朝的官吏,认得一些字。只有我知道,三弟你这拼音识字法是多么的神奇!完全是集天地造化的神器!”

“仅仅几个月,就可以让一个不识字的人能够拼写出文章,这是何其的难得?昔日我习千字文,用了整整半年,到最后只认得一些常用的字眼。”

“你毫不吝啬的将这些东西传授给我们,是我们兄弟们有福气!”

“这杯酒,我敬你!”

“我年长你几岁,来的早了些,要不然,这个山寨的二把手,该是你才是!”

孙福龙一饮而尽,虽是浑浊的酒液,却也喝的豪迈。

朱棡回敬,道:“言重了!沦落此地,兄弟们肯不问来源的接受我们,是我的福气!”

这下子,其余的弟兄们也纷纷敬酒,不过酒水不多,每人只能分三碗浑浊的酒液,喝完就只能干看着了,所以这每一碗酒,他们都喝的格外珍惜。

毕云涛也站起来说了几句话,虽然简单并且粗鲁,但也是肺腑之言。

倒是吃饭的时候毕云涛的老娘来了一趟,将朱棡请到了里面的屋子去感谢感谢朱棡。

进了里面的内堂,毕氏老妇这才道:“您是山外的来的贵人,我不该怀疑您。但涛子那傻孩子毕竟是老婆子的儿,老婆子还是想要问您几句话。”

朱棡沉吟了一下。

反而先问道:“您应该不只是一位农家老妇吧?”

这话让老妇有些诧异。

朱棡随即解释道:“跟您一起住的那个高个子姑娘是习武之人,看得出来您在洞里常年练武的痕迹,能够将石窝以四肢练成那般模样,您应该是个深藏不露的高人。”

这是邓芳发现的。

由于两个女孩子不好跟这些男人住在一起,所以毕云涛将她们安排到了自己老娘的身边,邓芳和海别也没有意见。

居住了一段时间,邓芳发现了在山崖边有练武的痕迹,后来发现老太太每天天还没亮就醒了,随后去背面的山崖边对着一块岩石练武。

老妇点了点头,倒也没掩饰,道:“老婆子年轻的时候曾跟着家里的父亲练武,他是镖局的镖头,会一些武艺。这些年,也不过是将其当做是强身健体的把式而已。”

老妇此时外表一改杵着拐杖那副佝偻的样子,腰背挺直,气质端正,尤其是平稳的双肩,哪里有半点垂垂老矣的姿态?这不完全就是个精神气极佳的老太太?

朱棡仿佛看到了在广场上跳最炫民族风的广场舞奶奶,这精气神,怕是能打三个李景隆。

“原来您是深藏不露。”朱棡轻笑。

毕老太摇了摇头:“不至于!”

“老太婆我的事情说完了,该说说您了,晋王殿下!”

朱棡抬头,神情错愕……。

ps:1、食盐这个其实不严谨,靠近海边,其实海盐的效益更高更迅速。不过考虑后面孔家的剧情,还是就这么写吧,小说看个乐,这个不严谨,我道歉。

2、这一段酝酿个刀子剧情!我感受到写刀的乐趣了。

系统已经没了,别问了,我不想写!就这么点了,让我舒舒服服写完吧。下一本指不定写不写,身体素质太差了最近,尤其是坐太久尾椎太痛,痛的开始影响日常生活了。

其实这本书还有个转机,就是如果百万字的时候那波推荐能有成绩,我就会把原本制定好的三百万字大纲写完。如果没有成绩G了,那就江湖再见吧,我也跟生活对线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