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 第438章 胡惟庸的谋

第四百三十八章:胡惟庸的谋

且不管朱樉这边如何,朱棡找到蒋瓛的时候,蒋瓛正焦头烂额的坐在自己临时搭建的军帐内挠头皮。

“卑职参见王爷。”

蒋瓛听到晋王到来的消息,出动出帐相迎,单膝跪地参拜。

朱棡翻身下马,摆了摆手,径直走进帐内,

“情况如何?”

两人风风火火进帐。

“回王爷,卑职惭愧。”蒋瓛定了定神,低头道:“卑职得到消息的时候,庄子里天花已经爆发三天,里正有意隐瞒之下,赶到的时候……已经有人开始全身溃烂。”

“现如今,庄子里三百户基本都有染疾者,卑职让人封了庄子,没有放一个人出来。”

“里正呢?”

“千刀万剐。”

朱棡点了点头,立即道:“让你找牛,找的怎么样了?”

“有,卑职在城外的乱葬岗找到了两头全身溃烂的牛,患了天花,被城中的富人遗弃在了乱葬岗。”

朱棡随即问道:“公牛母牛?”

“母牛!”

“干得好!”

朱棡神色一振。

蒋瓛得到了夸奖,顿时欣喜不已。

蒋瓛还是清楚到底是因为谁才有今天这如日中天的锦衣卫的,都是因为自己眼前的这个人,晋王朱棡!若不是因为他,哪里来的锦衣卫呢?

他跟毛骧有个不一样的地方。

毛骧是皇爷的铁杆,可以说是什么都不怕,只怕皇爷。

但蒋瓛不一样。

蒋瓛真正的提拔算是朱棡提拔的。

找到了需要的牛,朱棡马不停蹄的带着两头感染了天花但是还没死的老牛往京师赶。

……

常茂忘了一件事。

就是自己因为之前晋王返京的事给各家写的条子并没有收回,而是就这么落到了各家的手里,然后看到条子上面的消息,各家也来了心思。

以退为进,以守为攻。

妙哉妙哉!

这些个大老粗看得懂劳什子的计策,直视粗略一想,居然觉得常茂这个计策十分不错。

以皇爷猜忌的性子,他们只要合起伙来支持晋王,晋王肯定是在京师待不下去的。

可他们就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到底是他们这些人重要,还是亲儿子重要。

但无论谁重要,他们都已经稀里糊涂的跟风上奏了。

胡惟庸看到折子的时候,吓得浑身冰冷,手脚僵硬,他几乎是想都没想就把这折子给放到了呈交皇帝御览的那一摞里面。

此事完了之后,胡惟庸找到李善长说起此事。

“你为什么要呈交给陛下?”

李善长满脸涨红,颇有些怒气冲冲的质问胡惟庸。

这些折子交上去,那就是火上浇油!

如今皇帝为了皇孙的事情天天大发脾气,稍有点风吹草地就开始杀人,宫中预备的宫女都拉出来用了。

但凡遇到敢议论皇长孙病情的,杀!

违反宫规的,杀!

此时把这些折子递上去,这不是戳皇爷的心窝子嘛?

家人染疾,如今这些臣子还要控诉他的儿子有逆反之心,明摆着要皇爷‘大义灭亲’,将自己儿子给送到塞外去。

这不是添堵吗?

李善长气不打一处来。

他有些愤怒道:“淮西人有今天,是因为什么?因为报团取暖!你这么做,就是自毁根基!”

“老夫现在进宫,这些折子,决不能让皇爷看到。”

胡惟庸有些张狂的笑了两声,随后反问道:“老师,您为了他们好,他们可曾念你几分好?”

李善长浑身一僵。

“在他们的眼里,除了犯事难自处的时候,什么时候有你这个韩国公?口口声声说您是淮西勋贵们的领袖,可什么时候,他们真的拿您当领袖看?除了逢年过节送点东西,平常时候,什么时候尊敬过您?”

“昔日,您是丞相的时候,礼品私底下可都是进的您的府邸。如今,我是丞相,礼品也没少给我送,老师!不让他们知道是谁保着他们,他们一辈子也不会老实,您在这个位置上如履薄冰几十年,总不能因为他们……葬送了一切。”

胡惟庸阴恻恻的话让李善长的双手忍不住僵硬起来。

他没想到,更不敢想,胡惟庸的内心居然是如此考虑的。

站在书案之前的李善长缓缓放下了自己撑着自己站起来的手,神色深邃不可查,难以想象这个大明位高权重的韩国公在想些什么。

胡惟庸有一句话说的没错。

他如履薄冰几十年。

在朱元璋这个君王面前,他受过敲打,受过奖赏,更遭受过责骂。

并且,他所受的大部分责骂,都来自于淮西勋贵们。

胡惟庸见李善长眉宇间的思量之色愈发深沉起来,连忙趁热打铁道:“恩师,您对学生之授业之恩学生铭记于心,如今之局面,便是恩师东山再起的最好局面。”

“要让各家的老爷们知道……他们依靠的,是谁……。”

胡惟庸的话,便如同恶魔的低语一般催人心神。毫无疑问,即便是李善长这样的老滑头,也因为胡惟庸的话而动了心思。

……

朱元璋最终还是看到了那来自于各家勋贵们的折子。

微微挑眉之下,朱元璋沉声静气一阵,随后问道王景宏:“晋王,现在何处?”

“回陛下,应当已经到了凤阳了。”

“这个老三!”

朱元璋又想起某些生气的事情。

但,当他的眼神落在自己面前的龙案上,看着那堆叠起来的折子,心里对朱棡的愤怒一下子转变为有些心疼自己这个儿子。

漠南漠北都是他打下来的,若是转手将他给丢去就藩,自己对自己这个儿子,岂非成了麻木不仁?自己是老朱家的家长,老三更是家里的顶梁柱,将来老大继承皇位,对老三又该如何?

老朱想到这里叹了口气。

‘咱老朱是穷苦人家出身啊,穷苦人家,就是越穷越生,孩子多了,家里劳力就多了。在邻里乡亲才能不受欺负!可不能因为富贵了,就祸祸自己儿子,老大辛苦,老三也是功不可没,自己又该如何才能让老三满意呢?’

朱元璋还是动了让朱棡离开京师的想法。

大同的三年之约还有一年多,但实际上这一年多朱棡去不去已经意义不大了。

大同欣欣向荣,铁铉更是尽心尽责,漠南行省商贸昌盛,贸易发达,而牧民更是沐浴在大明的浩浩皇恩之下,如此一片光芒万丈的未来,都是老三打下来的。

在一堆折子里,有一本御史大夫陈宁的折子。

这个老匹夫,老毒物,上奏要给晋王封国。

晋国!

而非晋藩!!

并且,以周天子封国而周存世七百年而举例,想要将晋王朱棡分封至琉球。

这本折子,原本差点让朱元璋直接下令宰了陈宁。

可此时换个角度想。

老三能力强,喜动不喜静,让他在皇帝眼皮子下面在藩国里,难免会做出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

可若是在琉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