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 第451章 暴利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第451章 暴利

作者:毕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10:51:39

第四百五十一章:暴利!

漠南不缺牛羊,而如今有了源源不断的茶叶之后,牧民们的饮食要健康了不少,一般就是以煮的牛羊肉、和加满作料的咸奶茶为主。

朱棡刚去漠南的时候吃过一段时间,实在是吃不惯。

那玩意就是以奶作为原料,加热之后加入盐,里面还会伴有黄油、奶皮子、炒米等等作料,说是奶茶,其实更像是奶糊。

在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可一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

而这个茶,就是奶茶。

用奶和茶叶熬煮而成,看似简单,但实则搭配的天衣无缝,补充足够营养的同时,茶叶能够起解腻、排油的功效。

曾经的草原上牧民大多是游牧,各部族之间没有交易市场,很多时候会遇到强大的部落抢占小部落牛羊的事情,而如今,在集宁府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最大的交易市场,以及最精良的火枪兵护卫。

而随着水泥路逐渐贯通,以往从大同到集宁要三天时间,如今只需要一天半!

近一半时间的缩短,让商人们看到了实打实的好处。

并且沿路还设有车马驿,商队运行非常方便,所以在吃的方面,根本就不用担心。

在说经济。

经济如今分为两个方向,第一是被燕王征调去修路的几千劳力,每天管饭,还有工资,这一类都是征调的在漠南没有资产的牧民,他们没有牛羊,所以只能将自己分到的草场出租出去,以劳力在朝廷这里赚钱来购买羊羔和牛犊。

而分的草场,朝廷是前三年不收税,而后每年征收养殖牛羊十三分之一的土地税。

管理部门还成立了培育草籽的部门,负责向牧民出售草籽。

以及出售给牧民各种农具、车具。

最后便是教育。

这是整个漠南治理的核心,也是目前来说进展最不顺利的一个。

集宁府所建造的学府,为‘民新学府’,有一千二百多个牧民的孩子,最先遇到的问题,便是没有那么多的老师会蒙古语,并且吴伯宗作为漠南教谕,他所秉承的新学并没有生根发芽。

教师的稀缺,以及理念的差别,让教育的事情一下子陷入了尴尬。

但就是这么困难的时刻。

燕王朱棣站出来了。

燕王朱棣在保定大肆定罪,将保定周边,甚至是临府的大户全部打了一遍!当地的士绅本就不是什么富裕人家,顶多是一些有钱有地的小地主,结果被朱棣这么一打,最后的油水都被榨干了。

一百多个士绅府上大肆抓捕教书先生,全部送去漠南。

美名其曰给朝廷当教谕,但实际上跟流放没什么区别。

扩廓看完这个,嘴角有些抽抽。

“这位燕王殿下……倒是真性情。”

朱棡也闻声一笑:“若是他做事按照常理,那他也就不是老四了。”

……

“王爷,王爷!来消息了!”

保定府,新建成的府邸里,朱棣收的小弟胡二麻子着急忙慌的冲了进来。

朱棣正在堂中一一对照着海防图布置兵力,胡二麻子一进门,顿时吓得朱棣手一抖,随后舆图撕裂,发出撕拉一声。

“你特娘的裤裆塞炸弹了?”

朱棣怒道。

胡二麻子顿时跟做错事的孩子一样,站在原地有些怯怯道:“王爷,那边儿有消息了!带回来了高丽王室的手书。”

朱棣闻声,瞬间面色一变。

原本还生气的脸瞬间大笑起来。

“真的?哈哈哈!老胡啊,本王就知道你的弟兄们是特娘的人才啊!”

“没枉我留你一命!”

朱棣刚到保定的时候,白洋淀水匪猖獗,当地官府一点办法没有。来往渔船、商船都被水匪劫掠,官府出动兵力剿灭,水匪立马就窝在芦苇荡里不出来,束手无策之下,只能把这个问题推给刚刚上位的朱棣。

朱棣一听。

好家伙,匪患这么严重?

还敢抢百姓的船只?

于是乎带着自己带来的人就去剿匪。

水匪头子胡二麻子以前是元庭的将军,在打仗方面很有研究,朱棣来往三次都被胡二麻子给躲掉了。他还写信嘲讽朱棣,说朱棣就这么两把刷子。

结果……。

当朱棣从大同拉来五门‘万人敌’的时候,事情,似乎发生了一些小变化。

不到一天,胡二麻子引以为傲的水寨被强行炮轰成了渣滓,六百多弟兄被打的一点脾气没有。

只见明军开着炮舰,甲板上假设着大炮,船只一边走,上面的大炮一边对着芦苇荡里面炮轰。

不到三天,胡二麻子降了。

不降不行啊。

这特娘的燕王不讲武德啊。

于是乎,这六百多精通水性,可以称之为水猴子的土匪,就成了朱棣的手下,参与到了朱棣的新港建设和船队之中。

不到两个月,由大型的货船改成的炮舰就成型了。

朱棣马不停蹄的让人去高丽,传递他燕王的手书。

根据朱棡之前所定下的具体事宜,朱棣入驻保定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修建港口,建造船只,和高丽王室取得联系,以‘朝贡’为由两边互通货物,打通黄海渤海这个关键的贸易闸口,同时也用水路撬开东北的屏障。

第二:肃清海域,断绝山东半岛某个大家族私底下走私货物,和东倭之间的密切来往。

第三:收集情报,安插人手,若是能够在高丽腹地安插一只奇兵是最好不过的。

如今,第一步已经初见成效。

大明朝政是明文规定不允许海上行商的,这个条令的漏洞就在于每年朝贡,各国都会派遣使者前来送上贡品,而也只有‘朝贡’,才能作为合适的借口。

就算是大臣们发出质疑,朱元璋也能搪塞过去。

要是还不服,那就是给脸不要脸了。

高丽王室自然欢迎大明和他们通商,毕竟他们也缺少很多物资,尤其是布帛和瓷器,更是稀缺。他们土地面积狭小,无法养牛牧羊,种植作物,养蚕种桑,所以很缺织物。而土地的局限性,又让他们对瓷器的缺口很大。

在高丽,贵族们这些年都以明廷还礼的那些精美瓷器作为上层社会的硬通货。

而一件在江南价值不过三四十文钱的瓷器运到高丽,可以换取白银一两!

瓷器越大,价格就更高。

一件景德镇窑口出产的碗装青花瓷,在高丽可以达到十两银子的天价。

而一件瓷瓶,价格更是可以达到七十两!

暴利!这特娘的才是暴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